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纪念白求恩》

一、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等。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作品集有《毛泽东选集》五卷、《毛泽东诗词选》。

二、文章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本文是在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一次演讲。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在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课文中心思想

本文概括地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并对他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悼念之情。

《植树的牧羊人》

一、作者介绍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马诺斯克市,法国社会小说作家、著名电影编剧。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他以描写大自然和乡村生活见长,主要作品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等。由其作品改编的动画片《植树的男人》曾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二、文章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植树的男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武娟译,崔维燕校译。有删改。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初的法国普罗旺斯地区,一个荒芜、破落、毫无生气的荒漠。只有很少的人在这儿过着冷漠、愤恨、孤独的生活。有一个牧羊人,他一边牧羊,一边每天都种100棵橡树。由于气候不好,种十万棵树,最终只有一万棵长成大树。尽管如此,牧羊人没有气馁,没有沮丧,依然坚持每天种树。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渐渐的这个地区有了雾气、水分、溪水、村庄、泉水、笑声,整个地区都活了起来。作者被牧羊老人的精神感动,因此写作了这篇文章。

三、课文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坚持不懈、慷慨无私地为荒漠种树创造绿荫的故事。赞美了植树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植树老人的无限敬佩之情。

四、词语解释

干涸:干枯,没有水。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地面上的植物。文中用作动词,长出草木。

硬朗:形容人身体健康,强硬有力。

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造就:培养使有成就。

溜达:散步,闲走。

张扬:把隐秘的或不必让众人知道的事情宣扬出去。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慷慨:大方;不吝惜。

废墟:城镇、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光秃秃:形容没有草木、树叶、毛发等盖着的样子。

微薄:微小单薄;数量少。

五、问题巩固

1、“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解析:语言朴素简单,仿佛在不经意之间“随便”道出了自己多年来执着地坚持植树信念的简单原因,更表现出牧羊老人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可贵。

2、“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解析:穿插于故事内容之间的这些议论,恰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文章不仅仅是关于植树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尤其令人震撼。

3、布菲老人长期义务植树,“把这片荒原变成了绿洲”,行为令人称赞。生活中类似“种树”的行为也有许多,你怎样看待这些事?

解析:坚持身体力行和贯彻美好的品德,便能将各处的“荒地”变成同样的“沃土”!生活中,辛勤耕耘默默“种树”的人很多,他们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万千道德模范、最美普通劳动者,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辞辛苦,协作拼搏,共同为“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4、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解析:示例1: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愿马马虎虎地过日子。

示例2:他是一个十分无私、执着的人。虽然“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而当“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从“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几年以后,“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可以看出,植树老人为了改变高原的荒漠局面而无私奉献、勤恳执着的劳动情景。

5、课文首尾两段作者都发表了议论,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解析:首段的议论起到了总领全文,点题的作用,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结尾的议论既照应开头,又给主人公以高度评价,立意深远,使文章主题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6、《植树的牧羊人》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析: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最终会被改变。

7、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尔泽阿·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

解析: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 ,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动。共种了35年。从1910年到1945年。

8、“创造有如一种连锁效应”,文中所讲的连锁反应具体指的是什么?

解析:种树成林之后,自然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现在居然流水淙淙,当水回到大地,柳树、牡丹草、野花等一一复现,猎人们回到高地,开始猎野兔或野猪。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1)

《走一步看一步》

一、作者介绍

莫顿·亨特(1927—1983),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曾发表百余篇短文,并著有《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作品,是美国文化学术界声望极高的专业作家。

二、文章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心理学与成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田文慧译。本文是作者在晚年回忆自己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他在与五个小伙伴一起爬悬崖时,好不容易爬上一处岩石架,在向崖顶攀爬的过程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终于脱险。作者将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自己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三、课文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童年时一次“遇险”“脱险”的经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去解决,终将战胜巨大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四、词语解释

厌倦: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不愿继续做。

耸立:高高地直立。

犹豫不决:迟疑,拿不定主意。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晕眩:感觉本身或周围的东西在旋转。

变化莫测:形容事物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

五、问题巩固

1、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解析:两层含义:一是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的话;一是指把大困难化整为零逐个击破,最终战胜困难的人生哲理。

2、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直跳”中的“瘦弱”有什么表达作用?

解析:再次表明“我”身体的病弱,与前文“在过去的八年岁月中,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病弱的孩子”照应,也为后文“我”战胜困难后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作铺垫。

2、为什么父亲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

解析: 因为想着距离,就会被困难所吓倒,就没有战胜它的信心了。

4、 “我”由这次经历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解析:这次经历使“我”懂得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只要一步一步地战胜小困难,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画龙点睛,点明主题的作用。

5、文中多次提到杰里,有何用意?

解析:多次提到杰里,是行文的需要。一方面,表现杰里是很重视友情的,起初他鼓励“我”别做胆小鬼;当大家离去时,他“看起来很担心”;最后是他领着父亲来找“我”的。杰里和其他孩子一样贪玩,又有别于其他孩子。另一方面,“我”因为杰里的鼓励才决定要去爬悬崖,然后遇险;之后,因为有杰里的引导,父亲才找到“我”,使“我”脱险。整个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串连起来,使行文更加严密。

6、我从这次人生体验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呢?请从文中找出提示主题的中心句。

解析:中心句: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知道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启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7、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解析:本文写的是“我”在父亲的引导下,小心翼翼地走一步,再走一步,终于战胜了陡峭的山崖这件小事,但作者却从这件小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这个道理让作者受益终生。这种用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说明道理的记叙方法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2)

《诫子书》

一、作者介绍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二、文章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卷一(中华书局2009年版)。《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晚年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信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特别是他在《诫子书》中对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重视,更值得我们今天对加强自身修养和后代教育的重视。

三、注释

⑴夫(fū):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⑵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⑶行:操守、品德。

⑷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⑸明志:表达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⑺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淫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淫,过度

⑽励精: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⑿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⒀驰:消失、逝去。

⒁日:时间。

⒂遂:于是,就。

⒃枯落: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⒄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⒅穷庐:破房子。

⒆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⒇才:才干

四、课文译文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五、问题巩固

1、诸葛亮写这封信以“君子”做榜样,用意是什么?

解析:因为古代的君子是指品德高尚、学有所成的人,是一般人学习效仿的榜样。诸葛亮希望儿子也能成为一名君子。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2、“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解析: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3、本文中作者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解析:志、学、才。作者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2、①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②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③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解析:①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②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③薛谈学讴,自足而归,知不足而得返。就是“躁”的最好的例证;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证。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解析:志:以俭养德;学:以静求学;才: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 。“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这就是诸葛亮的治学之道。

本文为原创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标明出处。

,
赞 (6)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