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民间故事。中秋节是古时候咱们的祖先,对上古天相的崇拜,然后有了敬月的习俗。最早呢,是在秋分时节举办的,被叫做祭月节。随着季节不断的演化,变成了咱们今天的中秋节,最初的节日是定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这一天。但是,这一天要祭拜月亮,但是并不是每个秋分都是圆月,这样祭月行为就不是很圆满。因此,我们的祖先要选一个月圆之夜。于是乎就把本来秋分的祭月节调到了八月十五。由此,八月十五祭月节盛行起来,以至于后面演变出来了很多的活动,比如,女子拜月呀,玩花灯,赏月吃月饼啊,赏桂花以及喝桂花酒等等这些民俗。
节日越来越热闹,才会经久不息。像我们以前不怎么注重端午节,导致被韩国抢注走了。中秋节这样一个节日,对中华民族认为非常的重要,所以说无论在什么地方,大家都要赶回来去过这样一个节日,逐渐的它就有了团圆的寓意。
也让那些人在异乡的人,可以借月亮寄托相思之情。因为它又在秋分的后面,所以说大家又企盼丰收、幸福、甚至财富,它的寓意也非常的丰富多彩,是我们中华人民族不可或缺的这样一个文化遗产。中秋节起源于我们祖先对天体崇拜,在汉代被普及。到了唐代有了记载,说八月十五中秋节。真正被当做了一个节日,被记载在咱们的史书之中。到了宋朝开始盛行,自此中秋节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跟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那么既然讲到了咱这个中秋节,那么跟这个中秋节有关的神话故事有没有呢?
流传最广的肯定就是嫦娥奔月了,之前给大家讲过了,嫦娥偷吃了后羿的不死药,飞到了月宫。那今天就讲一个嫦娥奔月后,发生的一则民间故事。那就是玉兔的故事,玉兔又被称为月兔,是中国古代神话中非常神奇的这样一个宠物。甚至在西游记中都把玉兔写进了书中,收服月兔的是月神太阴星君。这个太阴星君在道教神话中,就是大家拜的月神。关于玉兔的说法很多,有说它化身成了玉兔,在月宫捣长生不老药,希望能和后羿重聚,更多的说玉兔是嫦娥的宠物。
关于玉兔的民间故事肯定没有这么简单,小编讲一个小时候的故事。大家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说一天三位动物修炼有成,可以飞升成仙。分别是狐狸,猴子和兔子。为了考验他们,三位神仙同时化身为三个可怜的老人,去跟他们三个讨要食物。狐狸和猴子都拿出食物给老人了,但是兔子很落魄,他并没有食物给到老人。就跟老人说,“老人家,我并没有可以吃的食物。要不,你吃了我吧”。然后,它就跳到了烈火中。兔子的做法让三位神仙都大为感动,大有佛祖舍身饲鹰的感觉。于是,就将兔子送到了广寒宫,成了玉兔和嫦娥为伴。
那玉兔的神话形象都是拿着一个捣药杵的形象,这样的来源还有一个民间故事。说玉兔其实是嫦娥变化的,为啥呢?原因是嫦娥奔月以后, 而且是偷吃王母赏赐后羿的仙丹飞升的,偷盗的行为让西王母大于震怒,于是把嫦娥变成了玉兔。每到月圆月圆之夜,就要在月宫里面化身玉兔捣药,以示惩罚。这样的都是老百姓对嫦娥偷盗行为的愤恨编的故事。
也有人觉得这样惩罚嫦娥不对,于是说玉兔是后羿的化身。说嫦娥飞升以后,后以相思成疾,不久便死了。后羿死后的执念化为兔子,这让上天大为感动,于是便同意后羿到月宫和嫦娥团圆。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后羿永远不能让嫦娥知道这件事,否则将会受到处罚。这些就是有关于月兔的神话故事。 其实月兔它代表着生育和永生这样两种概念。在汉族每年三月三日有向上天祈求子嗣的习俗,其名叫“上嗣”他的谐音叫尚子。这天就会拜月亮,拜兔神甚至蟾蜍神,因为兔子和蟾蜍它都代表了非常强盛的繁衍生殖能力。
因为兔子是一月生一窝,兔子的生理生育期为二十九天,所以他代表非常强的这样一个生育能力。古代大家都知道,是非常鼓励生育的,尤其是生儿子。自由都有“多子多福”的说法,以至于古代把兔子幼崽叫做勉,后来人类十月怀胎生孩子叫分娩。分娩这个词就来源于这个兔子的身上。那为什么说这个兔子有永生的这样一个概念呢?
淮南子览冥训中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嫦娥......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所以,在大量的汉代墓室中出现了非常多的壁画,掌握不死药的西王母,常常和九尾狐和捣药兔一同出现。无疑这里的药便是长生不老药。根据考古学家考证,东汉中期以前的考古材料里,玉兔多是奔跑的状态,这个时候的玉兔并没有到长生不老药的用途,并没有专职捣药的形象。
但是,到了东汉中期以后,捣药兔形象开始大量盛行。这跟当时社会盛行的炼丹术不无关系,从秦始皇开始就寻长生不老药。导致冶金和制陶技术飞速发展。这样长期使用矿物类药物的丰富经验,成为炼丹术兴起的两大物质条件,而古代方术与社会流行的阴阳五行思想的神秘化结合,则成为炼丹术发展的理论源泉。人类追寻长生的话题经久不衰,于是这玉兔捣长生不老药的形象流行开来。
以至于到了明代的《西游记》中,玉兔成了能和孙悟空斗上一两个回合的妖怪,它的捣药杵也成了一件洪荒级别的法宝。最终,被太阴星君救走。 好了,今天的趁着中秋节前夕,给大家讲了关于玉兔的故事,咱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