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的由来及作用
纳豆,看上去就是黄糊糊、黑黪黪的发霉物,闻起来也是臭烘烘的令人作呕,第一次吃也是滑腻腻、黏稠稠和鲜美根本就不搭界。可谓是色香味俱不全,就和我们的南北臭豆腐有得一拼,不过,真正喜欢上了它,那也犹如我们爱臭豆腐一样,是别有一番“臭味儿”在“舌头”的。
纳豆在日本可谓是历史悠久,来源就有诸说存在。最久的是弥生时代说,据说当时的倭人已经知道用稻草扎捆来储存食物,大豆包在稻草里,因稻草上附有自然而生之纳豆菌,黄豆在里面发酵后,最初的纳豆就产生了。除此之外,还有奈良时代圣德太子用煮过的黄豆喂马,多余的就用稻草包起来存放,偶然就形成了纳豆之说。也有说是平安时代后期的著名武将原义家打仗时,命百姓提供马饲料,结果,马吃剩下的包在稻草中的煮豆子过几天后居然飘出了香味,义家尝之,大赞“熬姨戏”(好吃),即命作为随军储备粮食而用。纳豆由此而隆重诞生。
其实,以上诸说因无文字记载,均不足为信。但日本人却极力宣扬这些说法,那不过是为了证明纳豆乃日本人发明而已。其实最有力的一种说法还是“唐纳豆”之说,《语源由来辞典》就记载:“纳豆是在奈良时期由中国传入日本寺院,唐称其为豆豉”。日本《和名抄》里就有“豆豉”之记载。之所以在日本其称呼变为了纳豆,那是因为豆豉传入日本寺院后,是在寺院的“纳所”(类似于厨房仓库)所制。取其“纳”与汉语音之“豆”,就组合成了今天的纳豆。平安时期藤原明衡著《新猿乐集》是日本史上第一次关于“纳豆”的文字记载。当时还称其为“寺纳豆”,或“唐纳豆”。所以,看起来由唐代的豆豉传来说,还算比较靠谱。
纳豆制作并不复杂,传统制法不过是以蒸过的的黄豆包以稻草,再以40度左右的温度保温一天左右,稻草上的纳豆菌就转移到黄豆上,使其发酵,从而形成纳豆。对照我们古时豆豉的制法,就会发现其操作手法如出一辙。今时的制法也简单,日本人干脆直接以人工培育出的纳豆菌注入蒸豆中,然后装入泡沫制的小盒中封严保温,促使纳豆菌增殖发酵即成矣。
在日本说起纳豆,一般就指两种:一种是指过去的“寺纳豆”即“盐纳豆”,也就是由唐代传来的豆豉衍化而来;另一种则是指日本人现在每天食用的“黏丝纳豆”。日本人吃黏丝纳豆很讲究,搅拌时据说要向同一方向搅拌,如果中途改变方向反向搅拌,味道就会大不一样,而且搅拌次数多寡也会影响到纳豆的味觉。日本人做过实验,结果显示,搅拌400次的纳豆口味最佳,但一般人还真就做不到,统计显示,一般来说,大都是搅拌200次就为最多了。搅拌完后,在夹起纳豆食用时,还要用筷子在黏丝抻长部分快速画圈以截断黏丝,连纳豆带黏丝全往嘴里扒拉,那就会被嘲笑吃法不正宗,落了档次。走进早餐中的公司食堂,老远就能看到日本人都在下巴前用筷子划拉着,还真煞是一道整齐的风景线了。把纳豆搅拌好倒在米饭上与米饭一起食用,日本人认为那是最高的享受了。除此,日本人还想方设法把他们钟爱的纳豆吃法多样化,如撒上葱花和弄碎的干海苔或打入生蛋黄拌入绿芥末等等,制成小小下酒菜来晚酌。当然今天的纳豆味增汤、纳豆饼、纳豆乌冬面、纳豆炒饭也都是日本人的所爱。如果去有名的纳豆产地水户,还可以吃到当地特色纳豆冰激凌,由以上这些食例足见纳豆在日本人生活中所占的分量了。
那么,纳豆为什么如此深受日本人喜爱呢?吃纳豆对人体又有哪些好处呢?
日本古时候就有“纳豆時に医者要らず”(吃纳豆时不需要医生)的俗语存在,可见,古代日本人就已经知道了纳豆的医用价值。根据日本医学界的总结,纳豆所含的维生素K2,不仅对老年人的骨质疏松能起到改善作用,而且基于这种维生素K2对骨质形成所具有的促进作用,非常有利于婴幼儿的成长,因此,纳豆还被日本政府定性为特定保健食品,以让婴幼儿多食纳豆以利成长。
根据江户时代成书的《本朝食鉴》记载,纳豆还具有杀毒整肠的作用。那则是因为纳豆菌能适应胃内胃酸的环境。纳豆虽然被吃掉了,但纳豆菌在人体内却可以存活一周左右,并随着消化系统由胃部进入肠道,而其产生的吡啶二羧酸,就可以有效杀灭肠道细菌。所以食用纳豆对便秘、肠炎、腹泻和润肠等亦有很好功效。据说纳豆菌还可以促进解酒保护肝脏,所以男士常吃也是有好处的。
近年来,纳豆在国内也流行开来,但似乎国内食用纳豆的以女性居多,据传是因为食用纳豆有利于美容,这倒不是言过其实,纳豆所含的“激酶”倒确实可以缓解毛细血管里的血栓脂肪,从而改善人的面部光泽,脸有光泽,自然容光焕发,那绝对是女士们梦寐以求的效果,如此,也就难怪女士们争相逐“臭”钟爱纳豆了。
纳豆本源于中国,中国有关纳豆的记载可上溯至汉代,可惜二千多年过去了,今天,还是日本人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纳豆,日本也终于如愿以偿,使纳豆最终作为日本食品反输中国。据说江户时期,纳豆发展最快,满街都是三寸丁谷树皮们挑担吆喝“纳豆!纳豆!”的声音。目前,纳豆也已经在国内二、三线城市流行开来,若照此速度发展下去,等传入中国乡镇地区后,是否大街小巷也会传来“纳豆!日本纳豆哟!”的吆喝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