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5 12:3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小邹鲁”金华,文化资源丰富、地位独特。为充分挖掘、展现这一丰富的资源,提升浙中生态廊道的文化内涵,金华市政协文史委联手市社科联、市方志办、市文物局、市档案局、市婺文化研究会和浙江新闻客户端共同推出“廊道上的文史记忆”,寻找八婺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文化力量。
徐文荣 横店集团创始人、横店文化产业奠基人、横店共创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员会主席。就徐文荣他自己来说,虽然已经是一个84岁的老人,但是他一直在找事来做,因为他心中的“中国梦”、“横店梦”还没有全部实现,所以,他每天努力地去工作,去奋斗。他曾多次向新闻界的朋友,总结过自己的一生,这就是:苦难童年、风雨青年、奋斗中年、成功老年、伤感暮年、劳碌终年。他知道,他这一生,注定要奋斗,注定是要劳碌终年的。
我出生于1935年3月14日,按南方人的算法,今年84岁。这个岁数,按理早就该离开工作岗位,颐养天年了,而像我这样,仍然天天忙忙碌碌的在工作,恐怕已不多见。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我80多年的人生路上,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土改、反右、四清、“文革”、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能够投身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带领横店人民走出一条富裕之路,是我一生最大的幸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挨打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强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之下,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辉煌成就而感到骄傲。
我觉得,人这一辈子就是一个个梦连接起来的。我说的梦,就是梦想、理想,个人的理想和命运总是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我1975年开始创业,一手创办的横店集团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钟声和脚步成长、壮大起来的。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提出20世纪末中国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新时代,同志又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四十年来,总结我在横店的创业史,就是不断把中央精神带回横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多办企业多赚钱,多为老百姓办好事,让横店过上幸福生活。经过四十年的努力,横店农民年人均收入由1975年人均75元增长到2017年人均6.4万元,已经圆满完成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迈步进入了大康社会。2016年横店被住建部列为“中国首批特色小镇”,2018年5月,《中国特色小(城)镇2018年发展指数报告》公布全国最美特色小城镇50强,横店名列第二。
改革开放40年来,横店始终坚持“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目前已经形成了电气电子、医药化学、文化旅游、新型综合服务四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良性发展的局面,2017年,横店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33亿元,实现贸易出口额82亿元,上缴税收总额43.8亿元,占到东阳市的一半。
国家有关部委在横店先后挂牌设立了20多个实验区,新闻界对横店做了大量专题报道。横店在磁性材料领域内创建了“东磁”品牌,被媒体誉为“世界磁都在中国,中国磁都在横店”;横店在医药化工领域内打造了“普洛药业”品牌,成为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被誉为“江南药谷”;横店在节能电子制造领域,创造出的“得邦照明”品牌,成为中国绿色照明行业的领军企业;横店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横店影视城的壮大,被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誉为“中国的好莱坞”。横店社团经济“共创共有共富共享”的产权模式,在中国社科院调查报告中被誉为“东方太阳城”。
早在1994年4月14日,新华社发表专题报道《中国农民实现小康之路 横店集团纪实》;2000年4月6日,农民日报发表专题报道《横店大步走向城市化 农民现代化的出路》;2000年5月9日,香港大公报发表专题报道《从横店看农村城市化 访全国劳动模范、浙江横店集团总裁徐文荣》;1997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来横店考察,费老一生都致力于研究中国农村的发展,看到横店正在把自己在书本中所研究的课题变成了生动的现实,他激动地说道:“横店的发展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我个人也先后被《农民日报》评选为“中国农村风云人物”、被《文汇报》称誉为“中国三农之父”,被中央党校聘为“中国三农问题特邀研究员”,并当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就我自己来说,虽然我已经是一个84岁的老人,但是老人也要找点事来做,因为我心中的“中国梦”、“横店梦”还没有全部实现,所以,我还必须每天努力地去工作,去奋斗。我曾多次向新闻界的朋友,总结过自己的一生,这就是:苦难童年、风雨青年、奋斗中年、成功老年、伤感暮年、劳碌终年。我知道,我这一生,注定要奋斗,注定是要劳碌终年的。
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只能挑自己感触最深的几点来说说。
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我从小苦出身,解放以后,当了农村干部,文革前我就是横店大队党支部书记。那时,就总是在想,怎样解决老百姓的困苦,改变横店面貌,使大家都富起来。说到横店,是既不靠海,又不靠边境,没有任何交通优势,更没有任何资源优势,作为一个靠海省份典型的内陆山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横店的地理环境和基础条件同中国70%的广大农村地区没有任何差别。那时我就意识到,农民光靠种地是不行的,必须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和副业。为此我在上任初期,就向农民做出承诺:“苦干一年,实现一稀两干,饭后一个水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我通过兴修水利、整理田地、提高肥力、精耕细作,千方百计提高粮食单产;另一方面,发展蚕桑,兴办养猪场、小五金厂、粮食加工厂等,同时,还把本地的木匠、泥瓦匠、箍桶匠、理发匠、修鞋匠等手工业艺人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副业,以增加收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粮食的年亩产量由700斤提高到1500斤,农民的收入由每个工分两毛七分钱迅速增长到七毛六分钱,横店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可是在那个年代,总是好梦难圆,在“文革”中,这些努力反而成了“走资派”的罪状,我也被关进牛棚,挨了批斗。虽然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但是我始终对党和国家充满希望,我坚信农民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
1975年我41岁时开始在横店创办社队企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搞改革开放,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带着横店老百姓摸着石头过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大办乡镇企业,先后创办过七八百家工厂,这其中有一部分工厂关掉了、或者并转了,但是,留下来的,都发展壮大,我的一个个梦想开始变为现实。
这不是因为我个人突然有了多大本事,而是因为改革开放可以让人有梦想,可以让人异想天开。党和政府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创新,改变命运、梦想成真。这是一代人的幸事,更是国家的大幸。
所以,我认为,个人的命运总是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对改革开放的最深感触,就是改革大潮让每个人都释放出无限的潜能。只要你肯吃苦,不怕困难;有梦想,不怕挫折,你的正当利益就能得到,梦想就会实现。如果你的境界更高,目标更远大,想着是为老百姓办好事,那么,你的事业就会越办越大,你的潜能,就会被无限地发挥出来。
口述:徐文荣
整理:孙是炎 李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