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九尺非一日之寒

来源:中国气象局宣传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综合整理自中国气象报、北京日报、水润京华

小寒时节

北方很多河湖开始结冰

不少人动了“上冰”的心思

不乏“胆大”的市民

不顾危险去“滑野冰”

近日有几例痛心的坠冰事件

为大家再次敲响了安全警钟

冰冻三尺需几日之寒(冰冻九尺非一日之寒)

1月2日凌晨,北京通州2名男子掉入冰窟窿遇难

那么

气象条件与水域结冰情况有何关系?

怎样的情况才能安全“上冰”?

冰面落水时如何自救或施救?

气温与风速影响水域结冰情况

冰冻三尺需几日之寒(冰冻九尺非一日之寒)

在北京,正规冰场都安排有专门人员留意气温变化,监控冰层厚度。按照北京市相关规定,冰层平均厚度至少要达到15厘米,才能允许游客上冰;当气温升高,冰层厚度不足,承载力有限时,冰场会暂停营业。

从气象因素上看,河流、湖泊结冰一与气温有关,对纯净的淡水而言,气温达到0℃时出现相态变化,开始结冰;二与风速有关,当气温低至0℃以下后,风可以加快水冷却,加速冰层发展。

然而,单凭借气象条件是无法判断湖泊、河流结冰以及冰层厚度发展状况的。它还与水温、水质、水的状态、明渠的容积、水面面积大小、地形地势等有关。因而,同在一个城市,不同水域的结冰情况有很大差别。譬如,静止的水比流动的水更容易结冰。北京车道沟桥上车来车往,桥震动影响水面稳定性,所以桥下河流不易结冰;颐和园、紫竹院公园湖泊的水流动性差,因而比河流更易结冰。

冰冻三尺需几日之寒(冰冻九尺非一日之寒)

据估算,水面冰层达到10厘米以上时,可以承载成人行走,但仍存在危险性。同时,冰层承载力不仅与冰的厚度有关,也与冰层结构有关。气温转暖时冰层缓慢融化,承载力就有所减弱。

冰层厚度及增长速度难以计算

对于能否安全“上冰”,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比某一日平均温度高低更为重要。低于冰点的气温持续多日,才为冰层增厚创造条件。

淡水在4℃时密度最大,当水温降到4℃时,表层水下沉,下层水被迫上升。这种对流作用一直持续到上、下层的水温都达到4℃时为止。此后,表面水温继续下降,但冷水不再下沉,到0℃后开始结冰,并浮于水面。

冰冻三尺需几日之寒(冰冻九尺非一日之寒)

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冰面又能阻碍冰下水流失热量,因而只有气温持续偏低,冰层厚度才能缓慢增加。 这是一个低温的累积过程,因而关注日气温变化意义不大,而要留意旬平均气温或月平均气温。

至于“冰冻三尺”究竟需要“几日之寒”,由于不同水域的流水速度、水深、水温等差异很大,尚无法用模式进行测算,因而也无法进行预报服务。不过,以观测情况来看,日均气温为0℃以下日数持续近一个月,松花江冰层厚度可以达到较为安全的30至50厘米。

目测冰层厚度不可取!

既然尚无法通过数值模式测算湖泊、河流结冰厚度,“目测法”能靠谱吗?通常整片水域的冰层薄厚是不均匀的,加之水中有水草等杂质,目测冰层厚度几无可能。

冰冻三尺需几日之寒(冰冻九尺非一日之寒)

冰场工作人员一般会用钢钎在冰面上砸出一个小洞,将铁钩伸进去,勾住冰层底部。取出铁钩后,再用卷尺直接量铁钩在冰面以下的距离。每次测量需选向阳面、背阴面等五六个测试点,以确保安全。

正规冰场会设专职人员全天候巡视,严格执行“冰面平均每10平方米承载1人”的规定;坚持每天早、中、晚对冰层厚度进行测量,随时关注天气预报信息,适时增加冰层测量次数。

冰面落水时如何自救或施救?

专家提醒,滑冰者一旦不小心掉进冰窟,首先不要惊慌,要一边双脚踩水,一边呼救;其次,双手不要乱扑打,以免导致冰面断裂的面积加大,要及时找到破裂冰层最厚处,设法攀爬出水;离开冰窟后,不要马上站起,而要趴在冰上,滚动或爬向岸边求救。注意:掉入冰窟窿切勿下潜游泳,人在冰面下很难顶破冰层。

施救者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报警,不贸然下水救援。尽可能寻找手边的杆子、绳子或者救生圈,抛给落水者,如果对自身和冰面有专业判断,救援时一定要匍匐前进,增加受力面积,有梯子的话,可以借助梯子靠近落水者。

冰冻三尺需几日之寒(冰冻九尺非一日之寒)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野冰有隐患,切勿“滑野冰”

滑冰请选正规冰场

冰上安全需时刻牢记

避免坠冰事件再次发生

来源:中国气象局宣传科普中心

,
赞 (6)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