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管三七二十一”,以及“半斤对八两”等等。可以说民间的智慧是无穷的,都说“高手在民间”,看来这句话果然不假。我国璀璨的文化发展史,不仅记载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是将这些生存智慧保留在俗语当中,供后人学习。
甚至可以说俗语的表达方式,以及蕴藏在其中的大智慧,丝毫不比课本上诸子百家留下的经世之论差到哪里去。大到关于人生,小到农田劳作,都有许许多多经典的俗语。有的俗语一听就知道来历,知道在讲什么,就比如说“春土不过三日雨,冬土不过三日霜”。大家瞧一眼,就知道这是在说四季的变换。
但有些俗语却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就比如这个“一不做,二不休”。相信很多人初次听到这个俗语,如果不听其他人跟你讲解这是什么道理的时候,一定是一脸懵逼的状态。其实这个俗语原来的完整句子叫“第一莫作,第二莫休”,这句话的出处来自唐代一个叫赵元一的人,他在记录唐德宗四处避难的时候写了一部《奉天录》。
在这部书中,作者开始写下了类似于今天的“日记”,不过由于这本日记是记载的德宗部下之事,是受了皇帝的委托记下的东西,皇帝德宗当时待的地方叫“奉天”,因此书名才叫这个名字。书中记载的是这一时期那些有功之臣开创的功勋,以及一些乱臣贼子的言行,结尾处也会生发出简短的评价,来对人物进行分析,借此希望规劝世人。
在这中间就出现了张光晟一个人,这个人用现在的话说叫“墙头草”。原来,在唐德宗没有发动削藩战争之前,这个张光晟曾经被德宗李适任命为“太常少卿”,在朝中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但后来德宗从上而下发动削藩,致使后来爆发“奉天之难”。唐德宗这个时候眼见太尉朱泚的大军就要威逼长安,于是仓皇出逃。叛兵很快就占据了长安城,拥立朱泚为帝。张光晟这个人,不仅没有跟随唐德宗出逃,反而倒头就拜,甘愿臣服于朱泚。
后来朱泚也待他不薄,封他做了个“宰相”的职位,可以说荣耀煊赫一时。不过随后,德宗李适找来了自己的得力干将宰相李泌和大将军李晟,前去平定叛乱。张光晟一看情势不对,立马改变策略,又赶紧跑去归降李晟。李晟也没说什么,只是将他带回德宗面前听候发落。
这时的德宗既然已经平定了叛乱,对这个乱臣贼子自然不肯放过,于是就下令将张光晟处死了。张光晟临死前,留下的遗言就是“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发展到后来大家就把这里面的字数精简了一下,单留下“一不做,二不休”几个字。主要的意思是指“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到底”。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正是这样一位乱臣贼子的遗言,最后竟然成为人们交口相传的俗语,并一直用来激励人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始有终,不能“吃着碗里的,还瞧着锅里的”。
正如曾国藩后来所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确是这样,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从一开始就一定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勇气,只有这样在才更加有利于干出一番大事业。
与此俗语意思相类似的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叫“破釜沉舟”。关于“破釜沉舟”其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西楚霸王项羽还是一个副将的时候,有一次在攻打秦军的过程中,遇到了秦国的猛将章邯。
但作为上将军宋义却迟迟不敢发兵,眼看自己的粮草将尽,士兵怨声四起。项羽拔刀将宋义斩首示众,军士大吃一惊,当即拥立项羽为上将军。项羽先是让士兵们大吃大喝一顿,然后渡过黄河,立马下令把船凿穿沉入河中,吃完饭以后又逐渐将做饭的锅砸碎。
破釜沉舟
士兵们疑惑不解,这样下去怎么吃饭,怎么回家啊?项羽指了指前方,大败秦军以后还怕没有饭吃,还愁不能回家?一番鼓舞之词下来,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志。士兵们大受鼓舞,最后在“巨鹿之战”中以一当十,大败秦军。
这次一战成名,项羽回到楚国以后,诸侯都不敢正视他的双眼。项羽能够成功大败秦军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他“一不做,二不休”的决心和勇气。要么不开始,要么就干脆利索地做到底,这才是一个英雄该有的魄力。
项羽
以上就是关于俗语“一不做,二不休”出处的分析,你觉得这句话说得有道理吗?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俗语和故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精彩的言论,期待你精彩的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