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戏剧,必然会想起莎士比亚,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可他是英国人,作品再优秀,毕竟也与中国人语言不通,真正让中国得以了解莎士比亚、攀上“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的人,是梁实秋。
梁实秋是中国著名散文家、学者、翻译家,是中国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人物。
正是他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才让莎士比亚的剧本和诗篇,能够跨越语言的藩篱,映入中国人的眼睛里。
不知是巧合,还是冥冥中的注定,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常以甜蜜爱情以悲剧结束作为主题。
而将莎士比亚作品引入中国的梁实秋,也恰好有这样一份美好且悲伤的爱情。
梁实秋与妻子程季淑,从相识相知,再到生死两隔,中间经历了无数颠沛流离,其戏剧性与莎士比亚笔下的主角不相上下,不由得让人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一张红纸条,牵起两人姻缘
与很多人想象中那个年代常见的“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同,梁实秋与妻子的相识,源于一张红纸条。
在那张纸条中,既有父母的认可,也有新时代年轻人自由恋爱的开明。
十八岁那年,梁实秋正在清华大学读书,一心扑在学业上,对男女之事还没有什么想法。
那时,梁家认识一个叫黄淑贞的女孩,她有一个叫程季淑的同学,她们都是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
毕业之后,黄淑贞一直在替程季淑寻找一个如意郎君。
看到梁实秋时,黄淑贞觉得,程季淑虽然比梁实秋大了两岁,不过两个人看起来十分般配,在当时,女方比男方大两岁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于是黄淑贞来到梁家,找到梁实秋的父母说了这门亲事。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很多知识分子、开明人士都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认可了新时代年轻人的恋爱观,梁实秋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觉得,年轻人自由恋爱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家长虽然可以做出指导,但最好不要像封建社会一样进行包办婚姻。
抱着这样的想法,梁实秋的父亲没有立刻答应这门亲事,而是找了个机会,带着妻子到程季淑家里做客,趁这个机会看了程季淑一眼,觉得程季淑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相貌也不错。
看中了程季淑之后,梁实秋的父亲要到了程季淑的八字,写在一张红纸条上,回到家里之后,把这张红纸条放在了梁实秋的桌子上。
到了周末,梁实秋回到家里,看到了那张红纸条。
纸条上写着的,只有程季淑的名字、出身、生辰八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信息。
但是聪明如梁实秋,此时已经知道,这是家里人给自己找的亲事。
梁实秋并没有抗拒父母的关心,也没有因为这种父母做媒的行为而产生抵触心理,他反而心生好奇,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孩,能让父母亲自留下这样一张红纸条。
一段时间之后,在梁实秋和程季淑的同意下,黄淑贞作为中间人,把这对年轻男女约到了公园见面。
见面时,梁实秋和程季淑都相对拘谨,互相了解了对方的基础信息,便没有多谈,不过两个人都觉得对方第一印象不错。
临别时,梁实秋邀请程季淑下次到中央公园见面,程季淑欣然应允。
就这样,梁实秋和程季淑在父母之命的前提下,展开了自由恋爱。
他们几乎每次约会都约在公园里,两个人谈天说地、畅聊文学,在不断的接触中,逐渐喜欢上了对方,并互定了终身,堪称一段佳话。
不过,就在两人考虑结婚的时候,梁实秋从清华毕业,面临前往美国留学的选择。
当时,梁实秋很想留下来跟程季淑成婚,但是这对情侣思量再三,还是认为去美国留学更有助于梁实秋的人生发展。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抱着这样的想法,梁实秋万分不舍地跟程季淑分别。
告别时,梁实秋与程季淑约定,三年之后无论发生什么,都一定要娶她为妻。
来到美国后,梁实秋辗转于科罗拉多大学和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然而对程季淑的思念,让他时常感到烦闷与孤独。
每当夜深人静时,梁实秋都会拿出程季淑送给自己的一块手帕,睹物思人。
三年之后,梁实秋再也扛不住思念的痛苦,再加上约定好了分别三年后成亲,这让梁实秋来不及等到拿到硕士学位,就毅然决定在1926年回到中国。
回国之后,梁实秋见到了程季淑,两个人相拥而泣,随后立刻准备结婚事宜。
1927年2月11日,梁实秋与程季淑在北京举行了婚礼,这对分隔中美两国苦恋多年的情侣,终于修成正果。
连年战乱后,他翻译完了莎翁全集
结婚之后,梁实秋跟程季淑过着平淡又幸福的生活,当时梁实秋跟胡适、徐志摩等人一起创办了新月月刊,事业正处于上升期。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建立之后,梁实秋来到了青岛大学,担任外文系主任和图书馆馆长。
此后他一直辗转在青岛、天津、北京各地,在各种报刊杂志中担任主编。
这段时间里,程季淑一直作为一个标准的家庭主妇,在家里相夫教子。
其实以她的学历和能力,她也可以在那个年代找一份不错的工作,有自己的事业。
可是程季淑愿意放弃自己的机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照顾丈夫和孩子中来。
这份牺牲,对于身为知识分子的程季淑来说,不可谓不重大。
梁实秋也十分体谅妻子的牺牲,两个人在结婚之后的多年时间里,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一直都像十八岁时初次相见那样,对对方保持着浓烈的热爱。
不久之后,梁实秋还开始着手翻译莎士比亚的著作。
此时的他不仅事业有成,而且有着爱自己的妻子,还有一份文学上的追求,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间。
然而,这样美好的时光,仅仅只过了十年,梁实秋和程季淑就在日本侵略者发动的战争中,被迫分隔两地。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扯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入侵。
战火遍地之下,梁实秋和程季淑的幸福生活也无法继续,由于梁实秋在中国文学界有重要地位,日本人将他列上了黑名单。
梁实秋考虑到,自己继续留在家里,可能会连累妻子和孩子。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能孤身踏上旅途,被迫隐居到重庆,在后方为学生们编写教材。
这样天各一方的生活,梁实秋和程季淑过了六年。
重庆,图片来源于网络
六年时间里,程季淑要独自一人承担起养育三个孩子、抚养家里老人的责任,重任在肩,辛苦不已。
可是程季淑从来没有叫苦叫累,直到1943年,程季淑的母亲因病去世之后,她才带着孩子们来到重庆,跟丈夫相聚。
这是两个人婚后第一次长时间分离,让他们尝到了孤独蚀骨的滋味,他们下定决心,今后无论发生什么,都再也不要分开。
这份誓言,在他们后来的人生中得到了实践,无论是经历战事,还是后来辗转到中国台湾或美国,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梁实秋和程季淑再也没有分开。
为了躲避连天炮火,梁实秋和程季淑躲到了中国台湾。
在那里,梁实秋失去了曾经在内地打拼的事业,不过也在程季淑的帮助下,创造了不世成就——翻译莎士比亚全套著作。
其实结婚之后,从梁实秋在事业上大有进境开始,程季淑就不断告诫梁实秋,要在专业能力上继续深造,不要太过纠结于时局政治。
台湾,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开始,梁实秋并没有把程季淑的这番劝说放在心里。
程季淑见梁实秋不听,便引导他翻译莎士比亚的著作,以此让梁实秋不要放下原本的翻译和文学造诣。
躲到中国台湾之后,梁实秋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翻译当中来,莎士比亚著作的翻译进度大大加快。
到了1967年,梁实秋已经把莎士比亚的37本名著翻译完毕,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翻译莎士比亚全套文学的译者,一时间震惊了翻译界和文学界。
面对随之而来的财富与名誉,梁实秋显得不为所动,在一次公开演讲时,梁实秋说出了这样的话:
“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如此漫长的旅途中,陪伴我的只有季淑一个人。”
梁实秋用这样的方式,向全中国宣布了妻子程季淑对自己的重要性,把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归功于妻子的帮助。
这既是事实,也是梁实秋对妻子爱的表现。
一个弯腰,让夫妻俩阴阳永隔
1966年,63岁的梁实秋退休了,有更多时间可以陪伴程季淑,再加上战乱早已平息,梁实秋跟妻子开始了一段闲适且幸福的人生。
那几年里,梁实秋经常带妻子一起从中国台湾前往美国旅游,而且因为女儿在美国发展,已经在当地购买了房产。
所以梁实秋和程季淑在美国除了游玩之外,也会定居一段时间。
曾经有人觉得,梁实秋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是不爱国的表现,但实际上,这恰恰是梁实秋爱国的证据。
以梁实秋在中文文学界的名气和翻译能力,他完全有资格有能力取得美国国籍,梁实秋的女儿也常常劝父亲留在美国。
但梁实秋和妻子都觉得,美国经济发展固然好,却始终不是故乡,而且加入美国国籍,就要宣誓忠于美国、放弃祖国,这是梁实秋无法接受的。
后来出于身体原因,梁实秋不得不和妻子一起久居美国。
即便如此,他也仅仅只是拿了美国长期居留权,仍然拒绝加入美国国籍。
另外,美国对梁实秋来说,除了是女儿生存发展的土地之外,还是一个伤心之地。
因为在美国,梁实秋失去了自己一生挚爱。
1972年,梁实秋和妻子已经年近七旬,由于女儿在美国发展,两位老人在国内处于无人照料的境地。
梁实秋的经济情况虽然不错,生活无虞,但两个老人在一起生活,总归害怕出现什么意外伤害。
于是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之下,梁实秋和程季淑卖掉了老房子,带着所有行李飞往美国西雅图,准备在那里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居住在美国的那段时间里,梁实秋仍然跟国内朋友和文学界保持书信来往,在美国也受到了不少华人的热情接待。
加上妻子和女儿都在身边,倒也算是晚年幸福。
然而谁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
美国西雅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4年4月30日,梁实秋带着程季淑一起到超市购物,两个人一边闲逛一边聊天,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慢慢靠近。
当时梁实秋一只鞋的鞋带松了,程季淑无意间的一低头,发现了这一问题,便如往常一样弯下腰,为梁实秋系鞋带。
就在这个时候,程季淑身旁的一座巨大货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产生了歪斜,向程季淑砸了过来。
程季淑当时正低着头,没有发现危险,梁实秋看到货架倒塌的时候,想救人也已经来不及。
超市购物,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百斤的货架,就这样结结实实地砸在了程季淑的身上,哪怕是壮年小伙,也扛不住这样的伤害,更何况是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人。
经过抢救,程季淑最终没能醒过来,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成了梁实秋一辈子的心结,他没有想到,妻子低头为自己系一下鞋带,仅片刻之后,两人就从此阴阳永隔。
万分悲痛也换不回妻子的复生,这让梁实秋产生了巨大的无力感,经过一段时间的颓废,梁实秋找到了消解这股悲伤和无力的方法——文学。
为了悼念妻子,梁实秋写了《槐园梦忆》,在书里用平淡的语气,叙述着内心深刻的悲痛。
从十八岁的那张红纸条开始,到第一次约会时,清楚记得程季淑所穿的灰蓝色棉袄,再到多年战乱中分隔两地的思念,梁实秋一笔一笔,娓娓道来,写得清清楚楚,宛如就在昨日。
文至结尾,梁实秋的一句“缅怀既往,聊当一哭,衷心伤悲,掷笔三叹。”,把这位老人晚年丧妻的痛苦,和他对命运的愤怒,诠释得淋漓尽致。
其实,梁实秋并不是个畏惧死亡的人,他提到过自己跟程季淑经常谈论生死之事,甚至商量过,走到人生终点时,究竟谁该成为那个承担痛苦的人。
梁实秋当时就说,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到来,希望是程季淑先走,自己来承担那份刻骨铭心的伤痛。
没想到,多年之后一语成谶。
纵观梁实秋和程季淑的一生,看着他们经历了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不可谓不颠沛流离。
但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乃至于生死,梁实秋和程季淑都没有放弃过对方哪怕一秒。
他们的爱情穿越了时间与地域的隔阂,紧紧将两人捆在一起,直到死亡的来临,才勉强将他们分开。
不过,这份刻骨铭心、从生至死的爱,并不随着梁实秋和程季淑的离世而消失。
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两个人能有共同的目标与人生观,也像梁实秋和程季淑一样,在人生最好的年纪遇到最好的那个人,一定能够重现这份令世人为之赞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