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米开朗基罗传的读后感”的核心内容以及“米开朗基罗”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米开朗基罗传(米开朗基罗)
今天要说的这本书叫做《痛苦与狂喜:米开朗基罗传》,讲述了著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的故事。咱们通过说这本书,来一起了解米开朗基罗那痛苦与狂喜并存的传奇一生。
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和他齐名的另外两位艺术家分别是达芬奇和拉斐尔。我们现在经常是把这三位巨匠放在同一个等级上,认为它们都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但是这三人自己可不这么看,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不是什么莫逆之交,彼此之间的关系其实特别差。
在这三个人当中,达芬奇年纪最大,比米开朗基罗大24岁,米开朗基罗又比拉斐尔大8岁,也就是说它们三个人当中出名最早的是达芬奇。在1500年的时候,48岁的达芬奇刚刚创作完他的那幅名作《最后的晚餐》,那时候他的声望其实已经到达了顶峰,全意大利人都知道这就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但是,就在他享受大家崇拜的眼光时,所有人的目光突然转向,被一座雕像给吸引了。
《最后的晚餐》
那是一件大理石的作品,纯白色的,造型是圣母抱着刚刚死去的基督时的样子,作品里没有多余的人,只有两个人,圣母和基督。基督就躺在圣母怀里,她低垂着眼眉,右手抱住基督的后背,左手向上摊开,表情和其他的同类作品都不一样,她的表情没有歇斯底里的哀号,而是非常的宁静。仔细地看一会,你就能感受到有一股悲伤到极致的绝望感从雕像中流露出来。整尊雕像的打磨已经细腻到无以复加,圣母的裙摆、眼神,基督的肌肉、骨骼,每深圳生活网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总之,整尊雕像从技术到构思到创意都是完美得无可挑剔。
《哀悼基督》
看到这个作品后,所有人都惊呆了,竟然有人能做出这样深圳生活网的东西,而且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声称做出这个作品的竟然是个24岁的毛深圳生活网头小伙子,大家一开始都不信。这就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哀悼基督》。达芬奇当然也看到了这个作品,正在他暗暗称奇的时候,米开朗基罗的第二个作品又诞生了,它是个高4米的雕像,题材以圣经里的故事人物大卫为原型。这个大卫的故事你可能听过,就是说一个身材弱小的男孩叫大卫,他在战场上和一个身材魁梧的巨人歌利亚单挑,结果用石头当武器砸晕了歌利亚,最后砍下了他的头赢得胜利的这么一个故事。
这个题材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题材,有很多人都做过类似的作品。其他人做这个题材的时候,都是选的大卫赢得胜利的那个时刻,要么大卫踩着歌利亚的身子,要么大卫提着歌利亚的头,总之就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但是米开朗基罗的这个大卫不一样,他选的是开战前的那个瞬间,在那个时刻,大卫浑身紧绷,目视前方,浑身充满了力量感,你能从雕像中直观地感受到那种即将开战前的紧张情绪,整个雕像无论是技术还是构思、创意,又是完美得无与伦比。看到这个雕像后大家才算是彻底信了,看来这个小子真不是一般人。
当时达芬奇听说这个雕像要放在佛罗伦萨的广场中间,他一下就慌了,他赶快四处游说,劝当时的执政者把米开朗基罗的这个作品在广场随便找个小角落放一放得了,千万不能放广场中间。米开朗基罗听到这个消息后飞奔过来,找达芬奇吵了一架,两个人从此交恶。当然,这是两位艺术大师关系的一段小插曲,最后这个雕像还是被放在了广场中间,被当作佛罗伦萨最引以为傲的艺术作品之一供万人观赏。
这次先说到这里,下回接着说。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关注转发吧。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米开朗基罗传的读后感和米开朗基罗的精彩内容,是由jtbaike.com小编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