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2017年11月4日通过了会计法修正案,其核心内容就是不再要求从事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是要求“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并从11月5日开始施行,从此会计从业资格取消已成定局。虽然事先业界已经讨论很长时间,但真正落实下来,在会计界还是引起不小的波澜。本文就会计证的来龙去脉做一简要梳理,以便会计人士正确理解修法的精神,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式下的会计工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会计证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一、会计证的诞生
财政部于1990年发布《会计证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必须有会计上岗证的人员才能担任会计工作,会计证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书,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会计人员均需要持有会计证才能上岗。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不得任用其独立担任会计岗位工作。
三、会计证的今生
会计行业是我国第一批实行职业资格管理的职业,会计证和注册会计师证书考试也是全国最早开始的资格考试。其他五花八门的资格证书都是在会计证以后跟风出台,而且一发而不可收,最后搞到什么行业都来个资格证书,甚至有“美甲师还需要政府发资格证书”的笑话,资格证书泛滥成灾,给社会、单位和个人带来巨大考证压力和经济负担,严重束缚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引起社会公愤,因此现任一届政府转变执政理念,下决心清理各种不合理的职业资格,先后分多批次取消了绝大部分的资格考试,直到2017年9月保留下来的最新一批职业资格清单,其中已经不包括会计从业资格。在这种形势下,财政部提出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议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会计法修正案,正式明确取消了对会计人员必须持会计从业资格才能上岗的要求。至此,会计从业资格正式退出会计的历史。
四、会计证的来世
会计法修正案正式发布,意味着会计证已经消亡,没有了来生。欢呼雀跃者有之,恨之入骨者有之,淡淡忧伤者有之—大多是已经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者,不同角色心情自然各异。
其实当初设立会计证,是有历史根源的。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而会计岗位与其他岗位有着根本的区别——因为会计直接管“钱”,这是国家、企业的命脉,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已经意识到“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因此才有可能建立会计证管理制度,如今在新形势下,各种证书既然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也就是历史的必然。
但是从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而讲,其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是万万不可放松的。所以按照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理解,取消了会计证只是形式上的,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从事会计工作,实务中用人单位将会提高对会计人员从业能力的要求,这才是实质性的变化,因此会计人应当释然。无论你已经是会计人,还是你即将准备从事会计工作,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才是王道。
文章作者:韩立社老师
结语:欢迎大家随时留言交流;喜欢我 就“关注”我、“转发”我、“收藏”我!
想做会计大咖提升财务技能,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发现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