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旅游景点大全

高要一日游有哪些景点

高要一日游的景点是肇庆西江。
西江的主要景点都包含在羚羊峡、大鼎峡和版三榕峡中,权亮点就要属“砚渚清风”了。您可以乘船出行,在徐徐清风中,感受古城端州的魅力。您也可以骑着单车沿星湖绿道骑行,绿道如绸,蜿蜒湖滨,诗意般蔓延。如果想要拍照,有几个地方,个人认为还是不错的观赏地。比如西江大桥,是连接肇庆和高要市的枢纽,现只有一半在通车,这座桥设计的很现有意思,一半是双轨桥,上行公路,下行火车,另一边则是两行公路桥,过桥时可以欣赏西江的宽阔之美。另一个就是崇禧塔了,登高望远,可以将西江全景尽收眼底。

肇庆高腰有哪些旅游景点

1.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

广新农业生态园始建于1999 年4 月,占地面积5000 多亩,离肇庆七星岩、鼎湖山18公

2.黎槎村

•黎槎古村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呈八卦形状,布局精巧,暗藏洛书河图的玄机。

3.龙公祖庙

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龙公祖庙座落于钟灵毓秀的金钟山,庙中供奉的“护龙神石” 因曾护荫过二人成为君王而闻名天下

4.肇庆西江

西江流经肇庆全境,它的北岸为肇庆市区,南岸为高要城区,这段江面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可以乘船游览。

5.神符岩与西流洚

神符岩神符岩是高要境内很有特色的天然风景。据史料记载,高要名胜“首约鼎湖,次曰七星岩,又其次则神符岩之属”。

6.高要名塔

高要有名塔,各塔都有其不同的意义和建筑风格。挺拔向上,具现代气派的明珠塔和已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塔、巽峰塔呈鼎足之势

7.烂柯山自然保护区

一、自然环境广东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肇庆市和高要市东北郊,西江下游河畔,珠江三角洲西北角。

8.大鼎古庙

中洲旅游区位于中洲镇境内的水下村和白竹村,距县城20公里,省道贯穿全区。

9.万有国家森林公园

广东万有国家森林公园是经中央批准组建的以森林旅游为主体的国家级公园

10.乌榕旅游风景区

乌榕旅游风景区位于南岸镇乌榕,那里群山连绵,林木苍郁,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是度假旅游业的开发瑰宝。

高要县有什么旅游景点

高要县
百科名片
高要县高要县于岭南,中国大陆的最南部。东邻福建,西连广西,北与江西、湖南交界,东南和南部隔海与台湾、海南两岛相望。陆域东起饶平县大埕镇的闽粤省界,西至廉江县营子的粤桂省界,南自雷州半岛徐闻县的最南端,北达乐昌县上旗头村的最北省界;介于北纬20°12ˊ-25°31ˊ、东经109°45ˊ-117°20ˊ之间;东西相距约800公里,南北距离约655公里,接邻省区有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澳门、香港。地处中国南部,北依南岭山脉、东北为武夷山脉,南临南海,海岸线3368公里(不含岛屿海岸线)。

目录

简介
历史
历程
发展
编辑本段简介
高要县
高要古为百越之地,其古文明历史可溯及新石器时代。在金利镇石角村,至今仍保留着新石器时代水上栅棚木结构建筑遗址。
编辑本段历史
高要县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设县置政,因羚羊峡(古称高要峡)居高扼要故名高要县,至1993年撤县设市,历时二千余年,一直未更县名,乃广东少见。高要以其特有的交通地理位置及较为丰足的粮食,成为历代统治者控制西江流域的首选之地。西汉时期,高要县隶属苍梧郡;三国时期,地属吴国;黄武五年(226年)又隶广州苍梧郡;南朝宋元嘉中(424~453年)改隶南海郡。梁天监六年(507年)置高要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高要郡置端州,后改信安郡,仍治高要县。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高要县或属高要郡,或隶端州及肇庆府等,几经更替,然一直以端州(即今肇庆)为治所。辛亥革命后,高要县初属粤海道,后隶西区善后公署、西区绥靖委员公署、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18日,高要获得解放。解放后,高要县先后隶属西江专区、粤中行署、高要专区、江门专区及肇庆地区。其县城肇庆,史多为郡、州、府、道、公署驻地,今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 1984年,高要始建新县城,它与肇庆市区隔江相望,一桥相连。1988年1月,肇庆地区改设肇庆市,把高要县所属广利、永安、沙浦三镇划归新设的鼎湖区管辖。 1993年9月28日,撤销高要县,改设高要市(县级),由广东省直辖,委托肇庆市代管。
编辑本段历程
高要县
饿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系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粤剧是溶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现状:看粤剧的人群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而年轻人对粤剧的兴趣不太浓。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州方言区,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已有四百三十多年历史的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吸收了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州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潮剧的语言并非一开始就使用潮州方言。从明刻本《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可以看到,这时的潮剧主要用潮州方言演唱,但其中一些场次的唱腔和道白,标明用"正音"(即"官腔")演唱,这说明潮剧从南戏演化的过程中,开始可能全用"官腔",其后才逐渐减少"官腔"的分量,而最终完全地方化。潮剧有自己的体系和独特的风格。音乐唱腔是曲牌联缀为主的联曲体和板腔体综合体制,至今保留一唱众和,二、三人以上同唱一曲和合唱曲尾的帮腔形式。唱腔以轻婉抒情见长,多曼声折转,清丽悠扬。潮剧行当由南戏的生、旦、丑、净、外、贴、末发展到现在为十类丑、七类旦、五类生、三类净、其中以丑、旦两行表演较有特色。
编辑本段发展
2007年,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初步核算,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3067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2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8.20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2989.28亿元,增长13.0%。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7%,金融保险业增长26.9%,房地产业增长13.7%,其他服务业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达32713元,增长12.9%

赞 (6)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