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轨道交通学院吴小虎(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分类: 轨道交通 时间: 2024-11-02 22:30:56 作者:162975

Ⅰ 同济轨道交通

轨道院是研究轨道交通的车辆,虽然名字听上去比较全面,但实际上他们只能研究车辆
交通学院的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内部人称铁建系,是研究铁道与城市轨道建设的问题的,硬件的路基路面的方向也有,软件的规划方向的也有,比较全面,是以前上海铁道大学土木学院的正宗班底
哇,悬赏分为0啊!怎么也得表示一下吧

Ⅱ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的师资和硬件条件怎么样

我就是轨交毕业的,就业还是不错的,申通地铁签一批学生、上海铁路局签一批学生、中铁四局,二十四局再签一批学生。基本上就全包了。至于学院的硬件条件,。。。。还在完善中吧!!

Ⅲ 同济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博士生就业怎样

同济大学轨道交通学院现有2个二级学科点: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一级学科点为交通运输工程);版车辆工程-轨道交权通(一级学科点为机械工程)。其中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覆盖学科。
这两个学科都是同济大学实力很强的学科,在全国都是排在前面的,加上同济大学的名气很大,就业整体是很不错的

Ⅳ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生导师简介

谢维达,男,194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82年2月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机车电传动专业,获工学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机车车辆的计算机控制、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历任: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副系主任,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助理,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曾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铁道部技鉴字[1996]第043号 获奖证书号: 97147-7);
上海市育才奖 , 1999年
铁道部 “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8年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技术国产化与创新研究专项子项目-“车辆测速定位技术研究”,2002~2003年 ;
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题子项目-“网络、总线、通信协议的前期研究”,2001~2002年 ;
3.电力机车微机控制检测系统 1996年铁道部科技司鉴定 ,1997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铁道部技鉴字[1996]第043号
4.高速试验列车控制诊断信息通信网络规范 (规范起草人) 铁道部科技司,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办公室 1996年4月
3.高速试验列车控制诊断系统研究 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No.95-411-01-04), 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95J09)
4.高速列车车厢通信网络的预研究 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No.95J08)
5.200km/h电动车组(先锋号)控制系统,包括:辅助系统控制单元ACU的研制和车门及轴温控制单元XDU的研制 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No 97-417-02-07) ,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6.列车控制网络TCN标准的研究 2000年铁道部科技发展基金
7.CAN总线在机车(动车)上的应用研究 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8.上海地铁车辆SIBAS16和SIBAS32系统分析 上海地铁运营公司
著作:微型计算机原理与系统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3.2
发表的主要论文:
高速列车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 铁道学报 1997 11
内燃交流传动机车控制系统方案探讨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1999 10
对我国列车微机控制系统发展的一些思考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1999 10
冗余技术在高速列车通信网中的应用 交通与计算机 1998 第6期
列车司机台显示器的人机界面设计与实现 交通与计算机
1999第5期第17卷
CAN总线在列车微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机车电传动 1999 第2期
200KM/H电动车组车载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1999 10
智能型列车总线ARCNET通信网卡的研究, 机车电传动1997 第6期
绞线式列车总线网络节点原型的设计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1
第4卷 第3期
城市地铁与轻轨列车的微机控制系统 电力机车技术 2001
第24卷 第3期
ARCNET通信网重复器的设计 工业控制计算机,2001第8期
绞线式列车总线原型节点的设计 工业控制计算机,2001第8期
异步电动机泵控软起动器的软停控制 电力电子技术,2001.6
现场总线与列车控制网络 工业控制计算机,2002.1
应用模糊算法实现列车防滑行的检测与控制 交通与计算机,2002.2www

吴萌岭,1959年11月出生于云南大理;82年2月进校接受本科教育,已取得的最高学位为硕士,目前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7月评为副教授,2002年6月评为教授。
常年从事机车车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轨道车辆制动与安全技术。几年来先后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并多次承担了《车辆制动》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制动新技术》等3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1997年10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获奖人);1998年4月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获奖人)。
多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十几项国家、铁道部和上海市的科研攻关项目。其中由本人主持完成的国家95科研攻关项目“200km/h电动车组制动系统研制”,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高速列车的研制和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作中,先后合作编写了《城市轨道车辆结构与设计》等两部著作和《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研究与试验》等共十几篇论文。
1998年曾被推荐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

Ⅳ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的学科方向

目前研究院主要有车辆工程、电力传动和控制、轨道工程三类学科方向。车辆工程方向主要从事机车车辆动力学与强度、轮轨关系研究、制动系统研究、车辆的结构及轻量化设计、机车车辆的抗撞击安全性研究、机车车辆的计算机虚拟设计技术、机车车辆的故障检测技术、机车车辆的动力学试验技术和机车车辆部件的强度试验技术; 电力传动和控制方向主要研究电力牵引技术、牵引控制系统理论与技术、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列车网络及信息处理技术等; 轨道工程方向主要研究轨道的减振降噪技术、新型的轨道结构、轨道线路与列车的相互作用、无缝线路的相关技术、高速道岔关键技术等。

Ⅵ 求解同济大学的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想要一些最新的资讯,以及研究生导师介绍之类的信息

虽然是学长,但已经离开学校多年,你要查资讯最好到国外网站,那里有更前沿的东西

Ⅶ 同济的轨道交通、景观学这两门专业好不好

交通还可以拉,我室友是交运学院轨道交通方向的,这个方向是交运学院比较吃香的一个方向,而且据说课程有部分和城市规划重合。具体了解你可以去同舟共济BBS上交运板快问问
我是景观学的。我们大一大二课程同建筑系,要学建筑设计基础,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史,力学等等,比较辛苦,但物有所值,毕竟能在同济学点建筑是多少人的梦。后两年有景观规划设计,遥感技术,工程概预算等等的课程。毕业之后大多人会去建筑或者景观事务所(在建筑事务所负责景观部分的工作,国内专门的景观事务所还不太多),去搞旅游的好象不多。反正一般都在规划,设计,建筑这个圈子里混。

Ⅷ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学科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65人,其中教授及高级技术职称34名,副教授及副高级技术职称4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31名,外聘博士生导师9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870多人,硕士研究生490多人,博士研究生170多人。2009年招收的本科生204人,硕士研究生172人,博士研究生62人。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26人:
道路与机场工程系
孙立军、郭忠印、谈至明、凌建明、方守恩、陈雨人、潘晓东、李立寒、叶奋、杜豫川、杨群、黄卫东、赵鸿铎
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
周顺华、练松良、叶霞飞、王炳龙、杨新安、许玉德、顾保南、宫全美、丁春林
外聘博士生导师
王梦恕、王知、唐伯明、刘伯莹、戴东昌、翟婉明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博士生导师12人:
交通工程系
杨东援、陈小鸿、吴兵、林航飞、杨超、李晔、吴娇蓉、王雪松
运输管理工程系
施其洲、徐瑞华、孙有望、孙焰、徐行方、张戎
外聘博士生导师
汪光焘、张剑飞、曹钟勇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博士生导师9人:
交通工程系
杨晓光、张红军、李克平、彭仲仁、张小宁、孙剑
交通信息工程系
董德存、曾小清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2人:
轨道交通研究院
谢维达、吴萌岭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46人:
道路与机场工程系
孙立军、谈志明、郭忠印、凌建明、方守恩、潘晓东、李立寒、叶奋、严作人、陈雨人、薛明、黄卫东、刘黎萍、杨群、张宏超、杜豫川、黄琴龙、孙大权、赵鸿铎、袁捷、丛林、杨轸、钱劲松、张兰芳、陈长、柳本民、邵敏华
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
周顺华、练松良、叶霞飞、王炳龙、许玉德、杨新安、顾保南、宫全美、许恺、丁春林、李海峰、杨龙才
外聘硕士生导师
王梦恕、王知、唐伯明、刘伯莹、戴东昌、李强、翟婉明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硕士生导师36人:
交通工程系
杨东援、陈小鸿、吴兵、林航飞、刘灿齐、邹智军、石小法、李晔、杨超、吴娇蓉、张缨、陈川、白玉、王雪松、赵娅丽、惠英、李林波
运输管理工程系
徐瑞华、孙有望、孙焰、徐行方、张戎、周立新、李枫、杨霞芳、李云清、张国宝、叶玉玲、周雪梅、卜雷、滕靖、江志彬
轨道交通研究院
蒲琪
外聘硕士生导师
汪光焘、张剑飞、曹钟勇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硕士生导师15人:
交通工程系
杨晓光、张红军、李克平、彭仲仁、陈建阳、张小宁、常云涛、云美萍、吴志周、孙剑、马万经、唐克双、倪颖
交通信息工程系
董德存、曾小清、张轮、欧冬秀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11人:
轨道交通研究院
谢维达、罗雁云、吴萌岭、耿传智、程祖国、周劲松、余志壮、李晓龙、朱剑月、雷震宇、钱存元、李莉

Ⅸ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这个学院在同济是一个很低调的学院,不过这个专业是很有潜力的。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将建设轨道交通,还有高速铁路也将大规模发展,可以说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如果你今后愿意去外省市(相对于上海等这种超级大城市)工作的话,就业会比较容易,在大城市的话就业也不会差,因为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太快,今后一定会发现问题,也是需要这种人才的。以后的就业主要是去设计院、铁道部、建设单位,会比较苦,男生有优势。还有就是学这个转业的话要做好考研的准备,本科生要找到对口的好工作有点难。最后就是物理尤其是力学好的话有优势。。。

Ⅹ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的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储志刚
院长 韩斌
党委副书记 李晓龙
副院长 罗雁云
副院长 陆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