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清东陵的河北城市现在规划了几条地铁(京津冀轨道交通规划图)

❶ 京津冀三年计划打造1小时交通圈有什么意义

7月30日北京市发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要高质量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任务,初步形成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聚焦核心任务,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到2020年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制造业企业

“北京市坚持瘦身健体,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制定出台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7月26日,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人民日报主办的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表示。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坚持疏控并举、政府与市场两手用力,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不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将加快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退出步伐,到2020年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制造业企业,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基本完成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

舍得放弃、舍得转移,才能为可持续发展腾出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介绍,北京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全市不予办理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1.95万件,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465家,动物园、天意等区域性批发市场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

强化两翼联动,合力打造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

紧密对接雄安新区各项规划 增强城市副中心吸引力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全方位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开局起步,高水平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共进、两翼齐飞的生动格局。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将紧密对接雄安新区各项规划,全面落实与河北省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坚持雄安新区需要什么我们就坚决支持什么。京冀两省市研究制定“交钥匙”项目实施暂行办法,以“交钥匙”的方式支持雄安新区高水平建设3所学校和1所综合医院,让雄安人民享受到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抓好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京雄城际等建设。

建成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及配套设施,有序推进行政办公区二期工程建设。推动城市副中心由行政办公区建设为主向城市功能建设为主转变,全面增强城市副中心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

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和治理

北京市将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联合治理和协同保护力度,全力打造京津冀区域绿色生态屏障,携手构建山川秀美的京津冀。

此外,北京市将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协调推进北运河、潮白河等跨界河流水环境治理和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等京津冀区域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构建“廊道+斑块”的生态格局。

提升支撑能力,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打造“1小时通勤圈”、 “1小时交通圈”

“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络加快构建,首都地区环线高速、京秦高速全线贯通,北京市域内3条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1小时交通圈”让空间上的“一体化”变成了时间上的“同城化”。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以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为目标,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络化交通格局。

北京市将建成京张高铁、京沈客专等国家干线铁路,加快建设京唐城际、京滨城际等城际铁路,建成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飞行区、场内市政交通工程以及新机场外围“五纵两横”综合交通网络。积极推进承平高速、国道109新线等高速公路建设,完善便捷畅通的公路交通网。

加强对接协作,促进区域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推进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设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将坚持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相统一,更加注重强化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全区域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形成产业链有机衔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快河北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首钢京唐二期、金隅曹妃甸示范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实现竣工投产。积极支持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完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共建共管机制,加速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集聚。推进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设,基本建成口岸物流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京津合作示范区、北京·滦南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

促进协同创新,着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打造“三城一区”北京创新发展高地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将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北京创新资源辐射外溢能力;健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引领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增强区域竞争力注入新动能。

北京将打造“三城一区”北京创新发展高地,加快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宝坻中关村科技城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着力补齐短板,扎实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深化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 抓好2022年冬奥会筹办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将坚持优质公共资源输入与带动当地公共服务提升并举,加强规划和政策统筹衔接,合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除了交通的日益便利、产业的协同发展,北京还有序输出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等。2017年8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分别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保定市第二医院、保定市儿童医院、保定市传染病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关系,推动在北京和石家庄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医疗辐射能力的区域中心。

此外,北京市还将深化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持续推进与河北保定等地区开展的重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深化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京北生态(冰雪)旅游圈、京西南生态旅游带建设。全面抓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完成国家速滑馆等新建场馆建设,满足2020年测试赛和冬奥会、冬残奥会需求。

强化制度保障,深化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北京市将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产业转移承接配套政策。“4年来,我们出台并严格落实非首都功能产业疏解配套政策的意见,推动规划土地、财税价格、投融资、就业社保、资质互认、异地监管等措施的落地,逐步完善疏解支撑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努力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将按照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的路径,统筹推动一批重大改革创新举措落地,破除隐形壁垒和利益藩篱,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加快要素市场一体化进程,促进资源要素流动顺畅高效,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保障,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来源中华网

❷ 拥有清东陵的河北城市现在规划了几条地铁

在中国华北地区,有这样一个人口大省,它在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影响力大的中枢省份,它就是河北省,河北省的历史非常悠久,市内有保定、邯郸、承德等许多有名的古城,当前,京津冀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河北省许多相对落后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既是河北省经济增长第一位,又是河北省冀东地区大城市的唐山。

❸ 京津冀一体化地铁八通线延长线

亲爱的网络知道用户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轻轨八通线将在目前的终点土桥站向京津公路(东南方向)延长约2.5公里。延长线将新建3站,分别位于张家湾路口、开发区中心梁各庄村,全部紧贴开发区规划范围的北侧,最终至东六环外通州经济开发区西区内。此外,轻轨八通线支线从土桥站始发,终点位于通州区内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

希望可以帮到你,祝你好运
望及时采纳,O(∩_∩)O谢谢

❹ 京津冀三年计划是什么

北京市发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要高质量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任务,初步形成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的起步之年。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2020年行动计划将聚焦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两翼”建设、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对接协作、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体制机制改革等8个领域,扎实有序推动各项工作任务。

“北京市坚持瘦身健体,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制定出台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7月26日,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人民日报主办的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表示。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坚持疏控并举、政府与市场两手用力,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不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将加快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退出步伐,到2020年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制造业企业,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基本完成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

舍得放弃、舍得转移,才能为可持续发展腾出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介绍,北京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全市不予办理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1.95万件,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465家,动物园、天意等区域性批发市场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全方位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开局起步,高水平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共进、两翼齐飞的生动格局。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将紧密对接雄安新区各项规划,全面落实与河北省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坚持雄安新区需要什么我们就坚决支持什么。京冀两省市研究制定“交钥匙”项目实施暂行办法,以“交钥匙”的方式支持雄安新区高水平建设3所学校和1所综合医院,让雄安人民享受到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抓好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京雄城际等建设。

建成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及配套设施,有序推进行政办公区二期工程建设。推动城市副中心由行政办公区建设为主向城市功能建设为主转变,全面增强城市副中心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联合治理和协同保护力度,全力打造京津冀区域绿色生态屏障,携手构建山川秀美的京津冀。

此外,北京市将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协调推进北运河、潮白河等跨界河流水环境治理和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等京津冀区域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构建“廊道+斑块”的生态格局。

“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络加快构建,首都地区环线高速、京秦高速全线贯通,北京市域内3条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1小时交通圈”让空间上的“一体化”变成了时间上的“同城化”。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以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为目标,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络化交通格局。

北京市将建成京张高铁、京沈客专等国家干线铁路,加快建设京唐城际、京滨城际等城际铁路,建成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飞行区、场内市政交通工程以及新机场外围“五纵两横”综合交通网络。积极推进承平高速、国道109新线等高速公路建设,完善便捷畅通的公路交通网。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将坚持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相统一,更加注重强化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全区域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形成产业链有机衔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快河北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首钢京唐二期、金隅曹妃甸示范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实现竣工投产。积极支持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完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共建共管机制,加速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集聚。推进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设,基本建成口岸物流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京津合作示范区、北京·滦南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将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北京创新资源辐射外溢能力;健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引领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增强区域竞争力注入新动能。

北京将打造“三城一区”北京创新发展高地,加快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宝坻中关村科技城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将坚持优质公共资源输入与带动当地公共服务提升并举,加强规划和政策统筹衔接,合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除了交通的日益便利、产业的协同发展,北京还有序输出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等。2017年8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分别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保定市第二医院、保定市儿童医院、保定市传染病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关系,推动在北京和石家庄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医疗辐射能力的区域中心。

此外,北京市还将深化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持续推进与河北保定等地区开展的重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深化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京北生态(冰雪)旅游圈、京西南生态旅游带建设。全面抓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完成国家速滑馆等新建场馆建设,满足2020年测试赛和冬奥会、冬残奥会需求。

❺ 北京地铁将纳入京津冀互联互通范围吗

据报道,自12月30日起,北京轨道交通将纳入京津冀互联互通应用范围,这意味着,市民内凭借印有“交通联合”容标识的北京互通卡即可畅行北京公交、地铁以及京津冀互联互通线路。

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已与京津冀区域内接入省级平台的城市实现互联互通,京津冀区域外计划实现互联互通的城市正在进行全面测试,预计1月底将实现50个城市(含京津冀区域内)的互联互通。

❻ 东莞地铁纳入京津冀互联互通卡么

东莞地铁还没有纳入京津冀互联互通卡

❼ 京津冀在地图上呈什么形状。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吗

京津冀在地图上呈一头在华北平原上耕作的勤劳忠实的牛头。河北邢台、邯郸是牛嘴,石家庄、衡水是牛鼻子,保定、廊坊、沧州、天津是牛脸,唐山、张家口是牛眼,承德、北京是牛鼻梁,秦皇岛、张家口部分是牛耳朵。
其中北京市属于被河北省包含,其中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环抱北京;
天津市属于被河北省半包含,其中廊坊、唐山、沧州以及渤海环围天津。
三者关系:
京津冀不但是邻居,而且是亲戚
清朝:京师(北京),天津都属于直隶(河北),河北(直隶)是省级单位,北京(京师)和天津是河北(直隶)的一部分。
民国(定都北京时期):北京属于京兆(京兆为省级单位。这时发现的北京猿人,当时房山属于京兆,因此命名为北京人),天津属于直隶(直隶为省级单位);这时京兆(北京)和直隶(直隶包括天津在内)是并列的省级单位。
民国(定都南京时期):北平(北京改名为北平),天津同属于河北,河北是省级单位,北平(北京)和天津是河北的一部分。
京津冀今日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先是国家战略规划京津唐经济三角区,和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功能以及概念类似。
现以首都地区的观念,塑造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

未来京津冀地区空间发展的大趋势和基本战略包括:

(一)以京、津两大城市为核心的京津走廊为枢轴,以环渤海湾的“大滨海地区”为新兴发展带,以山前城镇密集地区为传统发展带,以环京津燕山和太行山区为生态文化带,共同构筑京津冀地区“一轴三带”的空间发展格局。提高首都地区的区域竞争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文化影响力,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均衡发展。

(二)以中小城市为核心,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形成“若干产业集群”,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发达的中心城市,落后的腹地”的状况,促进首都地区的社会和谐。

完善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走廊

根据北京、天津、廊坊三市的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由北京、廊坊、天津组成的京津走廊以16.09%的土地面积,集中了京津冀两市一省31.52%的人口和53.95%的经济总量,在京津冀地区占有绝对的核心地位,可以称之为京津冀地区的“脊梁”。京津走廊的持续发展是提高京津冀地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未来发展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1.发挥京津整体优势,共同建设世界城市地区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一期报告)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年-2020年)》将“世界城市”作为城市四大功能定位之一,天津滨海新区在国家战略中也有很高的定位。但必须看到北京、天津两市距离“世界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两座城市都有自身不具备的必要条件(比如北京缺乏海港,天津缺乏枢纽机场)。国家对京津两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不仅是对各个城市的定位,也是对京津关系的定位,《批复》强调了北京的首都职能和天津的区域经济中心职能。只有发挥北京、天津双核心各自的优势,在交通、产业、人才等各个方面形成互补,共同建设“世界城市地区”,才是实现各自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2.重视北京、天津空间发展的集中与疏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多中心空间体系

第一,抓好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布局的落实,并研究更长远的发展战略。

第二,落实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充分发挥天津滨海新区的作用。

天津滨海新区已经纳入国家战略,并由国务院批准为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见图3-2)。天津滨海新区不仅仅是天津的滨海新区,也是北京、河北的滨海新区。未来滨海新区宜在以下方面开展一些工作:(1)以滨海新区开发为契机推动综合交通的统筹协调,研究天津港自身的功能内涵,推动环渤海地区港口的协作与整合,规划疏理南北向大交通,谋划建设“曹妃甸-天津-黄骅”滨海通道;(2)协调与完善滨海新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形成既有整体,又相对独立的功能组团,把握好发展时序,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希望能够集中开发,不要遍地开花;(3)保持好城市南北两大湿地和海河生态景观,确定地域国家公园体系,进行地景设计,避免只注重工业项目,而忽视生活质量的提高;(4)确定滨海新区核心区的空间骨架,进行艺术再创造。对于工业用地、废弃铁路用地和港区用地进行整体设计,探索盐碱地上的景观设计和实践方法,以较少的投资实现较好的效果。

3.充分发挥廊坊的区位、资源优势

廊坊需要更高瞻远瞩的、面向区域发展的整体战略。未来该地区会有很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因此空间发展战略非常重要。高速铁路车站的选址、行政中心的迁移、万庄地区的开发,都要服从于这个战略。在空间结构上,廊坊要继续发挥组团式布局优势,节约用地,紧凑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变传统的环路加放射的规划理念,重新组织组团间的联络线;仔细研究区域性交通同地方交通的关系。

4.有计划培育京津周边既有中小城镇,作为带动周边地区的增长点

提高京津周边城镇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吸纳更多就业和居住人口,使京津走廊从单纯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的线形区域结构,拓展成为多中心的网络化结构,从而减小中心城区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以燕郊为代表的廊坊北三县地区和北京西南的涿州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顺义、通州、亦庄、房山等新城不必规模太大,可以将一些职能疏解到更大的空间。

积极培育环渤海湾新兴发展带——“大滨海新区”

京津冀地区有着丰富的滨海资源,但是在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等方面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滨海地带。随着天津港和滨海新区的崛起,以及曹妃甸港和新首钢的建设,未来沿海地区的发展必将成为新的趋势。以天津滨海新区为核心,以秦皇岛、唐山、沧州滨海地区为两翼的“大滨海新区”理应作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华北地区发展的引擎。

1.推动京津冀地区战略重点向滨海地区转移,研究大滨海地区的空间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许多沿海省市抓住机遇,将产业重点向沿海地区转移,在经济上获得了成功。日本、韩国以滨海地区产业发展为主的工业化进程也是成功的案例。京津冀地区战略重点的转移,应从传统的山前地区的内陆经济为主,转向海陆两条线并重的构架。

2.推进港口合作和沿海通道建设,带动临港产业的集聚和港城的发展

京津冀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相互支撑作用并未充分发挥,河北省沿海地区城镇发展比较慢。除了秦皇岛中心市区是真正的临港城市以外,唐山、沧州中心市区距离港口都有70公里左右的距离。应通过沿海港口合作和沿海通道(包括沿海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设,提高滨海发展带的交通可达性,促进沿线的黄骅、大港、天津滨海新城、汉沽、宁河、南堡、曹妃甸、静海、滦南、乐亭、京唐港区、昌黎、赴宁、秦皇岛等城市的城镇化,形成沿海港口和沿海城镇的相互支撑,以带动工业和多种城市职能的聚集。

壮大山前传统发展带

山前传统发展带是指燕山和太行山山前城镇密集区,包括北京市和河北省的秦皇岛、唐山、保定、廊坊、石家庄、邢台、邯郸七市中位于山前京广铁路和京秦铁路沿线的县市。

根据《河北省统计年鉴2005》,河北省山前七市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9%,其中石家庄、唐山、保定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l633亿元、1606亿元、1107亿元和900亿元,接近全省生产总值的60%,是河北省发展基础最好,交通条件最好的地区。未来山前传统发展带的发展方向集中于经济发展、空间发展、交通设施建设和文化发展四方面:

在经济发展策略上,一方面要继续增强山前传统发展带的带动作用,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全面发展服务业,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带。另一方面要尽早对传统资源性产业进行战略调整。长期以来传统资源性产业的发展对山前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随着京津冀地区重化工业和钢铁等基础产业对进口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以及规模扩大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些传统产业应尽早对空间布局进行战略调整。

在空间发展上,要增强石家庄和唐山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冀中南和冀东地区的发展。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省会,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纺织、医药、建材、机械等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与首都地区有明显的互补性,与邯郸、邢台、衡水等共同构成冀中南部的省会经济圈。为更好地发挥省会的带动作用,应加快石家庄市的发展速度,建设现代化的组群城市,以提高省会城市在全国的地位。唐山是京、津、唐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国际化进程,与京、津一起形成环渤海的经济增长极。

在交通建设方面,应增加京石、京秦方向的高速公路,推动京石、京秦城际客运专线的建设,形成由两条高速公路、一条国铁、一条城际客运铁路构成的复合交通通道,带动沿线城镇的发展。目前山前传统发展带仍处于以京珠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为交通干道,以沿路城镇为主要发展点的线性空间结构,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等中心城市对其周边县城的辐射作用相对较弱。随着未来张家口至石家庄的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京哈公路(102国道)的升级,位于京珠高速公路西侧和京沈高速公路以北城镇的交通条件将有所改善,目前较为薄弱的线性空间结构可能形成更为宽阔的发展走廊。

在文化建设方面,应充分发掘山前传统发展带的文化资源,形成京津冀地区的文化主线。山前传统发展带是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传统最为悠久、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地区,文化遗产也最为丰富,京津冀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多位于山前地区。无论是京津冀的区域景观体系,还是区域旅游体系的构建,山前传统发展带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山区生态文化带,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均衡发展

京津冀北部的燕山地区和西部太行山地区历来是“畿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京师”唇齿相依,是“京师”的外围屏障。这里也是京津冀地区的生态保障,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京津冀地区生态和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带。但这些地区在经济上同京津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特别是张家口、承德、保定的山区还有很多国家级贫困县,巨大发展落差影响了这些地区发挥“新畿辅”的作用。建议充分发掘京津冀地区生态文化带的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1.改善张家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带动冀西北和谐发展

张家口位于京、蒙、晋、冀交汇之处,是京津联系晋、蒙乃至西北的重要枢纽,也是确保首都安全的战略要地。张家口可以依托煤炭资源和风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建设能源基地。利用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扩大坝上肉奶基地规模,着力打造以绿色品牌为标志的特色食品加工业。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以滑雪、草原风情等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业。另外,张家口文物遗迹众多、民间艺术丰富,应充分发掘历史文化遗产并加以积极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在城市建设上,可以加快张家口南新区和“黄金岛”开发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成为京津联系晋蒙乃至西北的重要枢纽和中介城市。

2.发掘承德地区的文化、生态资源,带动冀东北和谐发展

承德自古以来是京师通往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源,在京津冀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承德可以强化中药材研发能力,支持企业扩大规模,提高品质,形成特色中药产业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做好绿色食品加工业。在城市发展方面,依托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建成旅游名城。

3.发掘保定地区的文化、生态资源,带动京南腹地的发展

保定是北京通往华北、华中、华东的重要门户,可称之为“京南腹地”。保定还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必须仔细研究保定的发展战略,其中关键点有三:第一,是在战略高度看待保定的文化,重视保定及其周边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以说“文化保定”是保定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第二,特大城市周边200公里的空间范围内,都是可能的中心城市的功能疏解地区,对于保定来说,保护好白洋淀,成为未来首都地区某些功能的潜在转移地区,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意义;第三,重视保定的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第二条京石高速公路、京石城际客运专线和“天津-保定-大新”铁路的建设。

协调城乡发展,做强县域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

在京津冀地区空间发展中,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市化水平,构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1.积极发展河北省中小城市,做强县域经济

发展大城市乃至特大城市固然益处多多,但从河北城市发展的现状来看,要在短期内缔造若干大城市则非常困难。

河北省中小城市较多,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发展中小城市的效果可以比较明显。应以中小城市为中心,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环境,完善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见表3-1),从而改变“发达的城市,落后的乡村”的局面;以优化空间布局为目标,加强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以产业聚集为基础,增强城镇发展动力;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以丰富文化内涵为途径,塑造城镇建设特色。

2.培育产业集群

得益于历史传承,河北省拥有多种多样的传统产业,有力地支撑了地方的经济发展。这些传统产业能否得以重新振兴,如何拓展,应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课题。

今后应继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围绕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提升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层次,延长产业链条。引导区位和交通优势显著的县(市)培育壮大高新技术加工配套产业,按照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要求,加速县域特色产业集聚,推进工业小区建设。

3.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前,总体来看,京津冀地区和农村发展仍然艰难。一是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还未能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仍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根据2005年河北省统计公报,当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了14.5%,而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8%,比城镇低4.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为2.62∶1。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形成真正的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局面。三是人居环境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态环境需进一步治理,部分耕地遭受重金属和工业“三废”的污染,严重危及农产品(14.15,-0.15,-1.05%)质量安全。四是这一地区新农村建设非常复杂,其村庄发展条件千差万别,山区、平原、滨海农村各不相同,农业地区、城郊地区的乡村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

未来京津冀地区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建设;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广泛参与、共同行动,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京津冀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村庄规划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应仅以单个村子为对象,而应在一个比较大的“农村地区”进行统一规划。

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区域空间发展

综合交通体系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区域竞争力,当前京津冀地区缺少枢纽机场、枢纽港和区域快速交通系统等重大区域性基础设施,这些交通设施相当关键,为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奠定基础,关系到整个区域的未来。

建设枢纽机场迫在眉睫

2005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100万人次,远远超过3500万人次的设计容量,2006年上半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255.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4%,保持了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势头。但空域的限制,降低了首都机场的服务质量,民航总局在2006年夏季采取的削减首都机场定期航班的举措表现了对首都机场目前飞行条件的担忧。

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纲要文件征求意见稿》预测,到2020年京津冀北地区航空客运量将达到1亿~1.5亿人次左右,扩建后的首都国际机场也将在2010年左右达到设计容量。从空域、地面(集疏运系统和用地)、环境(噪声污染)等角度来说,首都机场现在的位置不宜,也不可能再做大规模的扩建。从安全、可靠性的角度来说,首都地区需要一个新的枢纽机场。

1.尽快推动首都第二机场选址于京津走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03年8月30日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中明确指示:“从长远发展看,首都应建设第二机场,请民航总局、北京市尽早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第二机场的选址论证工作,力争在2010年开工,2015年建成。”然而到目前为止,首都第二机场选址仍悬而未决,首都机场已经超负荷运转。根据国内外经验,大型机场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可以说进行第二机场选址已经迫在眉睫。

京津走廊是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京津冀地区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理应成为首都第二机场获得客流量的最佳选择。综合京津冀地区机场分布的现状、地势地貌、气象条件、空域状况、地面交通条件,以及京津冀两市一省的发展意愿等要素考虑,应尽快在已有几轮选址工作的基础上,在北京、天津、河北省三方,以及民航总局、中央军委和首都机场集团等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促成首都第二机场早日定址于京津走廊(见图3-3)。

2.以全天候运行的枢纽机场标准规划建设首都第二机场

首都机场的终端规模已由国家发改委专文明确,为适应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航空需求,首都第二机场的市场定位应为大型国际机场,满足“24小时全天候运行”的要求。为适应航空市场发展,首都第二机场远期规划目标定位为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l亿人次、货运吞吐量500万吨,远期用地规模控制在40~45平方公里左右。京津之间正在建设的京津第二条高速公路、京津城际客运专线,以及未来要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等区域性交通设施,为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必须在规划建设中为首都第二机场留出充足的空间和交通接口。从远景来看,再增加一条轨道交通也是必要的。

3.规划建设首都第二机场航空城

根据国外枢纽机场临空地区的发展经验,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必将带动周边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改善,从而吸引临空产业的聚集,创造就业机会和居住需求。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功能逐渐丰富,各种配套生活设施逐渐发展起来,从而成为首都地区新的城市节点。以交通条件最为成熟的武清太子务场址为例,以首都第二机场为核心,附近的廊坊市区、天津武清、北京永乐三地应该统一规划,形成一个以首都第二机场为核心的现代航空城。这三个地区应尽早为迎接首都第二机场的到来做准备,协调三个地区的内部交通同区域大交通的关系,提高航空城同机场之间的便捷程度,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和与机场的关系,选择适当的产业类型,在加工制造业、高科技研发、会议展览、物流、商贸、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方面进行沟通协调,避免一拥而上造成恶性竞争。

推动渤海湾港口群的形成

1.建立天津港、曹妃甸港、秦皇岛港和黄骅港组成的渤海湾港口群

当前全球的港口布局,呈现出主辅相配的网络化发展趋势。以全球性或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港口为主体,以地区性枢纽港和支线港为辅助的港口网络已经或正在形成。通过行政管理、产权纽带、联盟经营等多种渠道结成的“组合港”正在成为世界各港口着力探讨的话题。大区域内港口的协作与整合,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2005年天津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80万标准箱,吞吐总量居世界港口前十名。但整体上看,环渤海地区各港口之间还相对缺乏协作,也没有确立喂给关系,这样既不利于整个环渤海区域港口群整体实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各港口的壮大。

应充分发挥天津港的带动作用,加强与曹妃甸港、黄骅港港口的战略合作,形成合理分工、有序竞争的港口群。其中天津港应具有强大的远洋集装箱和大宗散货中转及现代物流功能和贸易服务功能,发挥核心作用,黄骅港主要以发展煤炭等能源运输为主,曹妃甸港以发展矿石、原油等大宗散货为主。各港口之间通过资产重组,整合区域港口资源,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节约成本,避免无序竞争,实现“双赢”、“多赢”。通过开放中转通道,合理设置港口间的外贸中转支线,推动形成互为中转的发展局面(见图3-4)。

2.加强疏港交通体系的建设,积极拓展腹地

顺应港口物流基础平台协调化发展的趋势,积极进行集疏运通道的建设,拓展腹地,特别是加强铁路线路建设,增加疏港中铁路运输的份额。梳理整合滨海大交通,以及通往西北的通道,扩大与西北地区的能源运输通道联系,为未来铁路集装箱发展打基础。

3.塑造良好的港城关系

良好的港城关系有利于确保港口运输效率,提高港口服务水平,而京津冀地区的港口和城市之间尚不具备良好的港城关系。曹妃甸港、黄骅港都是以专业港口起步,尚处于“有港无城”的状态;天津港和秦皇岛港这样历史悠久的港口和后方城市之间在交通、用地、环境保护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两个亿吨港的存在已经对城市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城市品质提升的要求也限制了港口的发展。

未来黄骅港和曹妃甸港必须注重综合性城市职能的培育,在规划中战略性的考虑生活服务职能区的选址和布局,兼顾港口发展早期的生活服务和未来良好城市生活环境的创造,在专业化港口之外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产业类型,吸纳更丰富的就业人群,尽快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临港城市。天津港、秦皇岛港未来应将一些污染较为严重、占用土地较多的港口和工业用地调整出去;在城市外围解决疏港交通,避免穿城而过;协调临港工业与港口争夺岸线的问题,并为城市发展保留适当的生活岸线资源。

整合综合交通,建设快速交通系统

l.构建综合交通通道,提升综合能力

完善京津、京石、京秦、保津、津唐交通通道的能力,培育京沧、津蓟、京张、京承和沿海通道。合理布局货运通道,在部分交通通道上实现客货运分流。调整高速公路网络同区域性干道、城市快速路之间的关系。协调交通与用地的关系,尤其是京津走廊地区,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对用地的分割比较明显,需要处理的问题也最多(见图3-5)。

2.加快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城际轨道交通是大运量、高速度、高频率、高准点率、可直达城市中心的大众出行方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市之间的通勤交通也将日益增加,客观上要求缩短交通时间,提高交通效率,建设完善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成为综合交通发展的重要任务(见图3-6)。

3.加强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方式也不断丰富,私人小汽车的数量迅速增加,北京、天津的地铁线路也不断增长,城市交通系统越来越庞大和复杂。同时,区域交通需求也在飞速增长,铁路、航空等区域交通体系持续扩大,还出现了城际铁路、郊区铁路等新兴交通模式,这些区域交通同城市交通之间的顺畅对接越发显得重要,这就出现了容纳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枢纽。

目前北京、天津的区域交通枢纽(如北京西站)由于历史、体制原因,同城市交通的配合都有所欠缺,难以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未来首都机场的扩建、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既有车站的改扩建等,为建设效率更高的综合交通枢纽提供了机会。未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中,打破部门间的分隔,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进行枢纽地区的商业开发,建立大型交通枢纽的安全和防灾体系,都是亟需研究的课题。

❽ 天津地铁大提速!东部享最大红利

2020年,是天津轨道交通大发力的一年。
《京津冀核心区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获批,其中涉及天津多条高铁线路,京滨城际、津雄高铁、环渤海城际……
同时,新规划了几个高铁站,比如团泊北站、津南站、滨海机场东站……
相应的,天津将新增一系列高铁板块。
此外,天津轨道交通建设已被列为2020年天津城市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根据天津发改委文件,天津2020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46个,总投资10025亿元,年度投资2105亿元;
其核心就是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配套完善。仅2020年,天津就有3条高铁、4、7、8、10、11号线、6号线二期及滨海B1、Z4线,共8条地铁纳入建设清单。同时,市域轨道交通Z2线一期工程路线方案已经公示,计划今年开始动工,力争在2024年实现通车。此外,天津还拟在未来5年内对6条线路进行适当延伸,并新增1条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路。到2023年,天津地铁要新增里程385公里。
轨道交通规划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绝对是强力助攻!
不仅区域地位能够脱颖而出,而且对周边城市界面以及配套公建的兑现速度将有促进作用;同时,区域与外界也能够快速通达。
更进一步,如果区域能够形成大型枢纽,从发展的层面来看,绝对是王炸级别的!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人口的虹吸能力也是体现区域能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带动人口流动的第一步就是交通通达性,轨道交通已然成为了吸引人口的“管道”。
根据轨道交通规划,城市东部成为了“红利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❾ 2017年北京地铁开通哪些线路

北京2017年开通三条地铁线,分别是——
燕房线:从苏庄至燕化
西郊线:从巴沟至香山
S1线(门头沟线):从石门营至金安桥

❿ 宝坻京津新城的高铁规划是什么样子呢

日前,京滨城际铁路宝坻到滨海新区段工程项目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京滨城际是连接北京与天津滨海新区之间的城际快速铁路,也是除京津城际外第二条连接京津的高铁线路,建成后将与周边快速客运网共同构建京津冀的快速客运网络,提高区域铁路网客运系统能力,完善路网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京至滨海新区通达时间约1。

总投资238.1亿元建设工期为4年

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的通知,此次获批的京滨城际宝坻到滨海新区段线路,自规划的北京至唐山铁路宝坻南站引出,经过本市宝坻区、武清区、北辰区、东丽区、滨海新区,终至目前既有铁路天津至秦皇岛高速铁路(津秦客专)的滨海站。区段线路正线长约97.8公里,全线设宝坻南、京津新城、北部新区、滨海机场和滨海等5座车站,设计行车速度为250公里,规划运输能力为每年4000万人次,建设工期为4年。

该项目总投资238.1亿元,其中工程投资223.7亿元,机车车辆购置费14.4亿元。项目法人单位为京滨城际铁路有限公司。项目功能定位为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沿线城际客流,兼顾部分跨线客流。项目资本金119亿元,占总投资的50%,由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出资,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解决。

宝坻一区双站机场无缝对接

根据铁三院此前公示的新建京滨城际铁路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京滨城际起自新北京东站,向东经通州区,河北廊坊市,天津宝坻区、武清区、北辰区、东丽区、滨海新区,止于天津地区滨海站,线路全长171.7公里。

其中,新北京东站至宝坻南站段与京唐城际共线,线路长度约73.97公里;而宝坻南站至滨海站为新建线路,线路全长约97.8公里。宝坻南站为接轨站,与京唐城际工程共建,不在本次施工范围;滨海站为始发终到站,在津秦客专工程中已预留了城际场规模。其他3站均为新建中间站,其中京津新城站,位于宝坻区京津新城南侧,津蓟高速公路东侧;北部新区站,位于北辰区,津榆公路东侧、津蓟高速公路西侧和新外环线北侧的预留地块;滨海机场站,位于天津机场交通中心东侧,距机场二跑道西侧75米平行布置,车站设计为地下站。

对于本市来说,京滨城际建成后,将串联起京津冀都市圈并带动相关的城市新城、外围组团及示范园区发展。这其中,宝坻区更是受益良多,不仅将成为京滨城际和京唐城际两条高铁线路的重要交汇点;还将拥有宝坻南站、京津新城站两座高铁车站,并可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实现无缝对接。

赞 (6)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