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分类: 轨道交通 时间: 2024-11-02 22:30:56 作者:209397

⑴ 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和线网规划的原则有什么不同

一个是总体原则,一个是具体分项的原则

⑵ 西安地铁线网是怎么规划的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西安市总共建设6条地铁线路,总长251.8公里。共设16座换乘站,150座车站(不含一号线东、西延伸段),10座车辆段,4座停车场,2处控制中心。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1.一号线(后卫寨—纺织城):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东西向主客流走廊。线路起迄点后卫寨、纺织城是西安市对外交通枢纽。该线路穿越西安城区的东西,通过市区最繁华的地区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同时,线路连接主城东西轴向上城西客运站、西安城运站、康复路批发市场、长乐路客运站、半坡客运站等大型客流集散点和长途客运枢纽。一号线向西延伸至咸阳森林公园,为西咸一体化创造有利条件;向东延伸至临潼旅游渡假区,可大大促进西安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及沿线土地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西安作为国际级旅游城市的地位。该线为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 2.二号线(铁路北客站—韦曲):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线路将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西安北客站、张家堡广场、城市中心北大街及钟楼、南郊省体育场、小寨商业文化中心、西安国际展览中心、长安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串联起来,沿途分布有张家堡客运站、城北客运站、明德门客运站等长途客运枢纽。二号线与一号线构成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十字骨架,是线网中的骨干线。 3.三号线(新筑—侧坡村):该线路为东北、西南走向。线路沿城市主要客流走廊东二环敷设,毗邻西安浐灞新区、兴庆公园,经国家级历史文物景点大雁塔、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小寨商业文化中心、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安科技产业园等客流及人口密集区,促进城市发展空间向东北、西南方向拓展。三号线与一、二号线共同构成规划线网中的骨干线。 4.四号线(草滩农场—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园):线路连接草滩现代农业开发区、张家堡广场、曲江旅游度假区、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园,途经既有西安火车站、明城墙内五路口及大差市、历史文物景点大雁塔等客流密集区。四号线对于城市南北向客流转换起到了辅助和补充作用,为规划线网中的辅助线。 5.五号线(纺织城火车站——六村堡(纪阳)):线路东端的纺织城火车站为既有西康铁路客运站,是西安铁路枢纽的辅助客站。西端主线连接六村堡工业园区、支线连接纪阳组团,途经曲江旅游度假区、西安国际展览中心及三桥交通枢纽等大的客流集散点,将辅助一号线分流城区内东西向客流,为规划线网中的辅助线。 6.六号线(纺织城—长安科技产业园):线路连接东郊纺织城、明城墙内东西大街及钟楼、南郊大学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长安科技产业园等工商业聚集区和人口密集区。可辅助一号线对主城区客流起到较大的分流作用,缓解主城核心区的交通压力,同时可带动东郊纺织城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南郊大学城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为规划线网中的辅助线。

⑶ 台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的规划目标

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目标如下:
(1)建立台州市城市公共客运骨干系统,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缓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引导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向合理方向发展。
(2)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引导城市新区及都市区空间有序发展,促进市域空间布局结构有效形成。
(3)合理衔接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与国家干线铁路、甬台温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提升台州市在长三角大城市连绵区的地位,促进区域城镇一体化发展。
(4)台州市居民乘轨道交通方式的出行时间目标为:
1、从台州市区三个组团中心到城市核心区的出行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从市域城镇密集区温岭中心区、临海中心区、临海东部滨海新城副中心到台州市核心区出行时间不超过45分钟;
3、从市域城镇密集区主要组团中心到国家干线铁路、甬台温城际轨道交通车站等区域交通枢纽的出行时间不超过45分钟;
4、 市域城镇密集区范围内任意两点的出行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

本次规划远期为2020年,远景规划期限暂定2050年,按照城市远景发展规划(或设想)确定的市域城镇密集区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及其人口发展规模为基础,作为远景线网规划的控制条件。
本次规划范围为市域城镇群功能区域划分的中心区范围,包括台州市区、温岭市和临海市,土地面积4543平方公里,远期建设用地规划约460平方公里。

⑷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中每条线路的意图是什么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体现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建设的不同层次:线网、车站和车尝车站线路。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述、线网规划、选线设计、车站功能设计、车场设计、车站配线等。

⑸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原则的提出

根据对国内外一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研究,结合中国城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规划原则:

轨道交通网络的布局要与城市的形态,土地使用布局、发展方向相吻合。轨道交通网络的布局上要服从城市未来土地发展的需要。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最终形成吻合。
轨道交通网络骨干系统要符合城市的主导客流方向,要与城市道路系统之间形成互补关系,并与城市其它公交网络系统衔接顺畅,方便它们之间的转换。
线网规划要体现稳定性、灵活性、连续性的统一。城市中心城区的线网规划要相对稳定,城市边缘区要为发展留有余地,整个线网要能随城市规模的调整扩大而不断扩充发展。
轨道交通方式选择要因地制宜,功能层次的构成要合理统一。正如城市道路系统规划需要明确不同等级的道路功能一样,轨道交通网络也需要划分不同的功能层次,不同功能层次的轨道交通线路采取不同的标准,采取灵活的建设、运营、交通组织方案,以满足各个层次的交通需求。
在线路的运行组织中,轨道交通主线网络系统具有道路优先使用权、可采用地下或地上高架形式,如与其它交通方式有交叉,则优先考虑轨道交通线路的通畅。其它支线系统可采取灵活的运营组织,可结合道路信号系统通过路口,线路铺设可采取封闭式专用地面车道,也可采取与其它交通共用一个交通空间的混合车道(欧洲应用较多)。
车站要选择在主要客流集散点和线网中的换乘点。车站站间距应考虑合理的吸引半径及车辆的运组织。主线与主线之间要有很好的衔接关系,要以方便乘客换乘,最快疏导客流为主,要形成多个换乘枢纽以分散换乘客流,利于线路运营,提高服务水平。主线与支线之间通过车站之间的交通组织实现客流转换,避免支线与主线共线,同时换乘站尽量不设为尽端站,以免引起客流的积聚,不利于人流的疏解。
主干线两端要保证车厂和车辆段的用地,这是线路布局中重要内容,这是线路位置能否成立,线路能否运行组织的必要条件,必须在规划阶段予以保证。线路长度大于20公里时可增设停车场,路网超过50公里时要单独设车辆厂修和设备大修的修理厂。
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各种方案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要依据城市功能、性质、规模、形态、土地使用、人口出行特征、未来交通发展战略、城市周边的关系以及地形、工程条件的因素建立模型,并结合专家经验加以确定,网络方案要以多种体系进行评价以获得最优化方案。
轨道交通建设要结合现状、考虑到经济和社会两方面效益因素,要依据线网规划、实施、逐步完善。由于建设的不可重复性及巨大的项目投资,决定了每条线的建设都必须以线网规划作为依据,根据城市结构形态、城市功能定位和建设需求慎重考虑、慎重决策、切忌决策失误一哄而上,造成不必要浪费。

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目录

第1章概述
1.1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及系统制式
1.1.1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及分类
1.1.2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制式
1.2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1.2.1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状况
1.2.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
1.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2章线网规划
2.1规划内容与步骤
2.1.1规划内容
2.1.2规划步骤
2.2客流需求预测
2.2.1预测内容及影响因素
2.2.2基本思路
2.2.3基本方法
2.3线网规模估算
2.3.1负荷强度法
2.3.2线网密度法
2.4线网方案设计
2.4.1影响线网方案设计的因素
2.4.2线网方案设计的过程
2.4.3线网的基本形态结构特征分析
2.5线网方案评价
2.5.1线网评价的目的
2.5.2线网评价的指标
2.5.3评价方法
第3章线路设计
3.1线路设计的阶段与特点
3.2线路走向及车站分布
3.2.1线路走向选择
3.2.2车站分布
3.3线路平纵横断面设计
3.3.1平面设计
3.3.2纵断面设计
3.3.3横断面设计
3.4车辆段布局设计
3.4.1车辆段的功能与设施
3.4.2车辆段规模估算
3.4.3基本图式
3.5轨道结构
3.5.1轨道结构组成与功能
3.5.2轨道结构设计原则
3.5.3轨道结构类型选择
3.5.4轨道结构没计步骤
第4章车站布局设计
4.1中间站布局设计
4.1.1车站构成
4.1.2平面布局设计
4.1.3跨线设施及垂直交通
4.1.4横断面形式
4.1.5规模估算
4.2换乘站布局设计
4.2.1同站台换乘
4.2.2结点换乘
4.2.3站厅换乘
4.2.4通道换乘
4.2.5其他
4.3轨道交通系统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
4.3.1与常规公交的衔接
4.3.2与私人交通方式的衔接
4.3.3与城市对外交通站点的衔接
第5章结构工程
5.1地下车站结构
5.1.1地下车站的结构形式
5.1.2车站结构设计
5.2区间隧道结构
5.2.1区间隧道结构形式
5.2.2区间隧道设计
5.3高架车站结构
……
第6章车辆
第7章机电设备
第8章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⑺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用地规划与控制研究的思路和流程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完成后,对线网各线进行用地规划与控制一般可与各线预可行性研究结合进行,研究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两阶段、三步骤”。
“两阶段”是指按预可行性研究、用地规划与控制研究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研究的侧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开展预可行性研究是进行用地规划与控制研究的前提。预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确定各线的工程规模,各线的客流量将是“预可”研究的最主要依据。客流量的预测与分析则取决于线路走向和车站分布,以及线路沿线的城市发展规划。根据各线客流情况,从总体上对线网各线的把握,首先需要进行各线系统选择、车辆选型与编组的研究,确定各线的运输能力。
“三步骤”是指用地规划与控制研究阶段基本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各线的工程实施方案。在“预可”方案的基础上,深化各线工程方案研究,确定各线运营设备系统方案,重点研究与用地控制直接相关的线路车站、车辆段、交通枢纽等的规模、布置和实施方案。
第二步:开展沿线用地规划。在各线工程实施方案基础上,根据确定的用地控制范围,进行各线沿线用地规划工作。
第三步:进行沿线用地控制。根据完成的各线沿线用地规划成果,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管理条例》等),对沿线用地进行严格控制和落实,确保用地规划的实效。
在进行线网中多条线路的用地规划和控制时,需要选定一家有经验的总体单位,从线网全局上进行研究的策划和总体的把握,并承担协调管理的工作,确保各线的研究方案、用地控制满足线网的总体规划。
2线网运营设备系统的配置和资源共享线网各线运营设备系统将直接影响各线工程实施方案及用地规划与控制,系统资源配置不能单从一条线的角度来考虑,而应从线网全局上对各线运营设备系统进行统一配置和总体策划,以方便未来的运营管理,尽量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线网运营设备系统配置中的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控制中心是运营指挥、防灾救灾的调度管理中心。两条或两条以上线路合建控制中心,共用中心设备和预留接口、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是资源共享、统一管理的重要措施。如南京线网基本确定珠江路、南京南站、江北浦口3 城市轨道交通
个控制中心的位置,满足远期线网的控制要求。 车辆段及停车场是车辆维护、检修、停放的场所,需要配备较完整的维护保障设备体系,但一条轨道交通线路的任务量往往是十分有限的,会造成设备的利用率低下。
这就要求从线网全局上统一筹划,对各个车辆段进行功能分工,通过线路之间联络线的有效设置,实现各线之间车辆段的共用,尤其是投资较大的厂、架修设施的共享。有条件的线路可以只设停车场,满足车辆停放和定修、月检、周检的功能。
如南京线网通过协调,初步确定4个大架修基地进行用地控制,满足远期整个网络的维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