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轨道交通的历史(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

分类: 轨道交通 时间: 2024-11-02 22:30:56 作者:212118

Ⅰ 厦门地铁的发展历史

厦门人的轨道交通梦起于上世纪80年代。
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仅考虑了地面电汽车公交。
2010年,厦门市全面启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成立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
2010年12月24日,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2011年03月11日,厦门市市轨道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我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2011年03月16日至31日,厦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评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
2011年05月14日至15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组织专家来厦评审我市城市轨道交通。
2011年05月31日,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评正式上报国家环保部。
2011年08月15日至16日,国家环保部组织专家来厦评审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评。
2011年09月22日至23日,国家住建部委托省住建厅组织专家来厦开展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行业评审。
2011年09月28日,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获国家环保部批准。
2011年11月21日,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12年05月11日,《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获国家批准。
2012年06月06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
2012年07月19日至21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组织专家来厦评审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2年11月17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用地预审获国家国土部批复。
2013年06月03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获国家环保部批复。
2013年08月23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批。
2013年09月06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审查通过。
2013年09月27日,我市召开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动员大会。
2013年11月13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01月31日,我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12月28日,我市轨道交通3号线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12月28日,我市轨道交通4号线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Ⅱ 大连轨道交通的历史

大连轨道交通在大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当时的沙俄统治者出资在今大连火车站与寺儿沟住区之间铺设了一条有轨电车线路,这就是今日201路的前身,也是大连轨道交通历史的开端。后来,由于战争原因,这条线路在日本接管以后一度被废,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大连市才相继恢复了有轨2路(今201路)、有轨4路(今202路)、有轨5路(并入201路之前的203路)。
1909年9月25日,满铁运输部电气作业所在当时已处于日本统治下的大连开通了第一条有轨电车试验线路,标志着大连有轨电车和公共交通的开始,使大连成为全中华地区最早拥有有轨电车和公交的城市之一。该线路由电气游园(原动物园,今中心裕景)经大正通(今中山路、人民路)至大栈桥(今港湾桥),单程2.45公里。车辆为30台11型电车,车体由美国布列斯顿制造,底盘由英国蒙天吉布森制造,电气部分由德国制造,为木制复车台,每辆车定员72人,满载145人,当时俗称美国大木笼子。此后不断开辟新电车线路,于民主广场和解放广场建成两座轨线所。至1945年,电车共有11条线路,三个营业所,两个维修厂。
1945年,苏联红军从日本手中接收大连,1946年4月1日接收大连都市交通株式会社并改造为大连市交通公司。70年代,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开始大范围拆除有轨电车。其中沙河口-周水子段3路有轨电车改为当时的3路汽车(今BRT1路),今15路汽车即为当时有轨1路电改汽的线路。
1980年6月,有轨2路和有轨5路实现联运,1983年,201路名称正式出现。同年,有轨4路正式改称202路,运行线路为兴工街-黑石礁。1985年4月27日,201路正式拆分为两条线:沙河口火车站-大连火车站间的路线为201路,大连火车站-寺儿沟住区之间线路命名为203路。1996年夏季,3条线路先后宣布实行准无人售票。
2002年12月1日,202路将终点延伸至今天的河口软件园,以后又进一步延伸至小平岛前,形成了今天的线路。2002年11月8日,快轨3号线试通车,一年后正式运营。2006年开始有轨电车201、203分别开始轨道改造。2007年年末改造完成后,201、203两线重新合并,取消了沙河口火车驿站,起止站改为兴工街-海之韵公园,成为今天的201路。
大连地铁的设想最初提出于1980年代。1987年,大连提出了地下、地面及高架线路相结合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线路全长82.4公里,并写入了《大连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但由于对大连能否有能力修建、运营地铁有疑问,加之当时的宏观调控,大连地铁项目并未能实现。
大连修建地铁最新的一次尝试始于2005年。当年,大连再次提出修建地铁,依据《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大连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包含以《大连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方案》规划为基础的的1号线、2号线,以及连接市区与旅顺口区的新4号线的近期(2009-2016)规划建设的大连地铁一期工程。2009年7月,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9-2016)方案通过审批。
2009年1月,大连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2009年3月,大连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开始面向全国征集大连地铁标志设计,最终河北承德人吴禹征的设计方案获选。
2009年7月25日上午,大连地铁奠基仪式在港湾广场举行,开工建设两个试验段。2010年3月5日,大连市政府召开地铁开工动员大会,宣布大连地铁正式全线开工,同时大连地铁最终设计方案确定。估算总投资287.38亿元,每公里控制投资为4亿元;其中1号线投资100.16亿元,2号线投资187.22亿元。截至2010年5月,大连地铁全部26个标段均已开始施工。
大连地铁原计划在2012年年底前建成通车,投入试运营;实际上大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于2015年5月22日通车。
2014年6月10日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2011年3月10日上午,大连交通大学路段发生塌方事故,一名河南籍施工人员在塌方时随塌陷落下失踪。发生坍塌的掌子面距离地面17米,地面坍塌口约5平方米,土石方坍塌量约200立方米。失踪人员已于第二天证实死亡。 2011年3月16日晚6时30分左右,大连工业大学成教学院门前发生塌方,坍塌部分直径约10米,深6米。无人员伤亡。 2011年3月17日,山东路与松江路路口处的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塌方,坍塌部分直径逾一米。 2011年6月9日16时许,山东路施工现场附近路面坍塌,出现直径超过5米的深坑,部分地下管线断裂。 2011年8月29日早上5点左右,位于机场附近的虹港路与圣林路路口东北角发生塌方。塌方导致附近地区有线电视信号中断。同时,维修也造成事故附近路段严重堵车。 由于大连地质的复杂性,大连地铁在修建过程中曾发生多起塌陷事故。亦有民间人士对大连地铁的事故频发和扰民提出了批评。很多市民认为大连地铁在修建过程中涉嫌扰民,并且事故频发,在2011年8月14日的反对大连PX项目游行中,一七旬老太更是亮出含有“地铁是破坏”字样的标语。

Ⅲ 洛阳轨道交通的历史

2009年1月4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关于成立洛阳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2010年3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请专家在洛阳召开《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咨询会。
2011年9月,洛阳市发改委、洛阳市轨道交通项目筹建处组织召开轨道交通项目文物保护规划研讨会。
2012年9月,线网规划已完成,1号线、2号线预可研报告基本完成 ,土地利用控制性详规初步方案已确定。
2013年8月底,1号线、2号线的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于8月底上报河南省发改委审核。
2013年9月,规划上报河南省发改委审查结束,省发改委上报国家发改委。
2014年7月,国家文物局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文物影响评估总报告》。
2014年11月,国家环保部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2014年11月,《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相关部门专家的评估。
2014年12月27日,河南省发展改革会议透露争取2015年批复《洛阳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16年2月16,据洛阳市发改委透露,洛阳市轨道交通一期(1、2号线)该方案已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如无意外近期即可获批。

Ⅳ 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是重庆轨道,交通几号线他已经陪伴我们重庆市民多少年历史了

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又称“轻轨二号线”或“轻轨较新线”,系与日专本方面合作建成属。它是重庆市的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条采用跨座式高架单轨。二号线途经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建设中),服务于核心城区的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一期工程14.35公里,2004年11月开始试运行,2005年6月正式运行。二期工程从大堰村至新山村,全程4.7公里,于2006年7月1日开始运行。算来已陪伴重庆市民近13年了。

Ⅳ 北京地铁发展史

伴随着北京的5条新地铁线路——大兴线、亦庄线、房山线、昌平线和15号线一期5条轨道交通新线同时开通,北京轨道交通的总里程超过300公里。
北京地铁揭开了发展的新篇章,开启了新里程。在今天,地铁已经融入百姓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京地铁给首都人民带来了便捷和畅通,提高了人们出行的效率,也节省了人们出行的时间和费用。我们无法想象,没有地铁的北京城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地铁已经深入人心,融入生活,成为北京人们生活的血液和命脉。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北京地铁的发展史,共同感受北京地铁的辉煌篇章。上世纪60年代: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规划在北京、沈阳、上海三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铁。北京地铁首先开工,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其线路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采用明挖回埋法施工。全长23.6公里,设17座车站和一座车辆段(古城车辆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1971年1月15日公主坟至北京站段开始试运行,1971年8月5日延长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长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长为苹果园至北京站。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于1969年,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建国门至复兴门,呈倒U字型,设12座车站及太平湖车辆段,线路长度为17.2公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地铁复八线于1992年6月24日开工建设,1999年9月28日通车试运营,2000年6月28日与一线全线贯通。新世纪以来:北京地铁13号线于2002年9月起分段开通,将霍营、回龙观和北苑等城北住宅区和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与中心城区联系起来。八通线于2003年开通,对改善通州交通环境起重要作用。2008年7月19日,在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奥运支线和机场线三条轨道新线正式通车。至此,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00公里,运营线路将达到8条,北京轨道交通的网络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2009年,北京地铁开通运营的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8号线,10号线,13号线,机场快轨,八通线,运营总里程达到228公里,预计2015年将达到561公里。2010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开通亦庄线、大兴线、房山线、15号线(顺义线)和昌平线,北京地铁总长度达到336公里。同年5月,北京地铁全线路网都开通了手机信号。如今的北京地铁,用“四通八达”来形容绝不为过,通过换乘,基本能达到北京的任何一个地方。而且,北京地铁自2007年10月7日起正式实行全网2元票价制度,2元票价可以达到任何地点,这也是惠及民生的重要表现之一。据悉,2015年前,将有10条地铁新线提前启动建设。10条新线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包括:8号线三期、3号线东段、3号线西段、12号线(北三环东西向)、16号线、6号线北段、东部加密线(天通苑)、西北加密线(昌平)、燕房线、海淀后山线(功能线)。到那时,北京地铁将对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发挥更大作用!

Ⅵ 徐州地铁的历史

2002年,江苏省发改委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合作开展“徐州综合住居和交通规划”研究,着手编制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2006年12月,南京交规院完成《徐州市主城区轨道线网规划(中间报告)》,并由市规划局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
2007年,6月19日,省建设厅组织专家对《徐州市主城区轨道线网规划》进行论证。
2009年6月,市规划局委托中铁四院进行《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以及相关专题的编制工作。
2010年1月20日,徐州轨道交通1号线预留通道工程主体施工完成。11月,该市委托南京交规院根据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徐州市主城区轨道线网规划》进行编修。
2011年3月26日,市政府批准经省住建厅评审通过的《线网规划》。10月17日,市发改委向省发改委上报《关于转报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8)的请示》。11月28日,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上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上报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8)的请示》。
2012年3月8日,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在该市主持召开《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审查会,6月22日出具审查意见并予以通过。4月15-16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在该市召开《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8)》评估会,9月10日出具评审报告并送达国家发改委。7月30日,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首期注册资本5亿元。经营范围为:轨道交通项目策划;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交通设备销售、租赁;轨道交通站场物业管理;轨道交通沿线广告资源开发。12月11日,市发改委下达《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徐发改行政许可服务审字〔2012〕168号)。
2013年1月16日,《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工可性研究报告》评审会由市发改委主持召开,会议对地下市政工程工可报告进行了审查。公司董事长李修明、总经理李晓东、副总经理张昌伟、总工程师韩冶、总经理助理杨利强参加会议。1月25日,《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详勘报告》通过专家审查。
2013年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该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发改基础〔2013〕342号),标志着国家已经同意该市实施轨道交通项目。
2013年8月13日,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省发改委批准。工程线路西起徐萧公路附近的杏山子站,东至京沪高铁徐州东站,线路全长20.869公里,设车站18座。一期线路长21.967km,设车站18站,2015年全面启动的1号线一期工程,西起路窝村站,东至高铁徐州东站。
2015年6月徐州市轨道交通被列为财政部长首批国家级ppp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2015年7月24日,徐州轨道交通公司采购盾构机会议在重庆召开,该项目合同约16亿元,盾构机工作量约4756米。
2015年7月30日,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史翔表示,市政府将积极与徐州市政府对接,做徐州地铁至萧县段延长线谋划。
2015年8月24日,徐州地铁1号线一期试验段,振兴路站和1号路站之间双向隧道贯通!这一段长1265米,包括两条单向隧道,下穿翠屏山办事处和金龙湖宕口公园。.
2015年12月10日,徐州市购买的盾构机将会全面下井作业,为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地铁3号线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尽快使徐州市进入地铁时代。
2015年12月2日晚18时50分,振兴路站第3仓顶板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首座车站——振兴路站主体结构完工。
2016年2月6日全国ppp基金投资首单花落江苏省徐州市,明确以股权方式对项目投资4亿元,期限10年。徐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169.79亿元,线路全长23.9公里,该项目列为我省首批PPP试点项目。
2016年2月16日,徐州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环评全部公示,3号线计划2016年6月开工建设,2020年6月建成,工期为49个月。
2016年2月22日,随着大型旋挖掘机的下钻标志徐州地铁2号线正式全线开工,2号线首次工期共12个车站,2020年建设完成并运营。

Ⅶ 广州地铁的发展历史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28日,是广州市政府全资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员工8600多名。公司担负着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的重责,同时经营以地铁相关资源开发为主的多元化产业。公司成立以来,坚持改革创新,科学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恪守诚信、服务顾客、尊重员工、管理科学、品质效益、学习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地铁建设、运营管理和多种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公司先后获得“广东省先进集体”、“广州市精神文明单位标兵”、“广东省优秀企业文化单位”、“广东省诚信示范单位”、“广东省最受尊重十佳企业”等荣誉称号。

广州地铁已建成开通四条线路,总里程116公里,运营日均客运量超100万人次。在建线路包括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五号线、六号线、二/八号线延长线、三号线北延段,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佛线等。

伴随着地铁线网的延伸,公司一直探索着企业发展壮大之路。尤其是在1999年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后,公司审时度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企业改革,大胆进行理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经营创新,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司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条件。

公司坚持建设、运营、资源开发"一体化"经营模式,能高效地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形成了强有力的多条线建设组织协调能力和资源整合集成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建设工期,降低了工程投资,成为国内地铁建设的典范之一。

公司致力于提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自主创新能力,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开展科技创新。广州地铁二号线是中国第一个轨道交通国产化项目。技术上实现国内五个第一,即第一个应用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第一个全非接触式IC卡的自动售检票系统;第一个地铁集中供冷系统、第一个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技术、第一个使用国产化A型车辆。地铁二号线工程获得国内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被列为2004年度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荣获“2003(首届)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200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首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等称号。广州地铁三号线在国内首次采用120公里时速快线系统,首次应用移动闭塞信号系统和集成防灾报警等八大系统的主控设备;广州地铁四号线在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中大运量的直线电机运载系统,并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大运量直线电机车辆研制与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公司以"安全、快捷、准点、舒适"为目标,精心组织运营,不断提高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乘客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服务。广州地铁的行车安全、快捷舒适、干净卫生和文明服务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国家、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一些国际友人、海外华侨,对广州地铁的快捷、舒适、干净、文明给予了高度评价。广州地铁已成为展示广州市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广州地铁总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理念,倡导讲诚信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建造和经营地铁;开发资源、创效赢利;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优质的服务,进而贡献社会。”的企业使命,正稳步朝着“创建优秀现代企业、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单位”的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迈进。

Ⅷ 中国轨道交通发展史有哪些重要事件,或标志性事件

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是上海淞沪铁路,始建于1876年。1897年,清政府重修淞沪铁路,改窄轨为标准轨道,全长1609公里,沿线设宝山路、天通庵路、江湾等八个站。1898年竣工并恢复运行,客货兼营。20世纪60年代初因公共汽车开通,淞沪铁路停止客运。——常识科技篇。
第一条官办/准轨铁路 唐胥铁路;
第一条自主设计施工的铁路 京张铁路;
第一条自主设计公铁两用桥 钱塘江大桥;
新中国第一条铁路 成渝铁路;
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宝成铁路;
第一条既有线改造准高速铁路 广深铁路;
第一条重载铁路 大秦铁路;
第一条跨海铁路 粤海铁路;
第一条客运专线 秦沈客专;
第一条商业磁悬浮 上海磁悬浮示范线;
第一条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
第一条350km/h高铁 京津城际铁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