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助力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化

分类: 轨道交通 时间: 2024-11-02 22:30:56 作者:486513

将引领构建区域网络、多种交通互联技术以及管理体系
4月9日,以“创新融合·拥抱湾区”为主题的2019中国(广州)城市轨道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行。大会发布了《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下称“三年计划”),以及《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创新与发展——广州2019》报告,预计到2025年,广州10条地铁新线将达到智慧地铁第三等级,并启动已开通线路的智慧地铁升级;到2035年,广州地铁全线网将逐步提升为“智能感知、智能联动”的智慧地铁最高级别。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通讯员 温美春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用三年打造“千亿产业”
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出席大会并致辞。温国辉在致辞中表示,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线网里程排名全国第三、世界前十。当前,广州正全面推进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加快出台相关政策,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高水平互联互通。广州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升级带动发展、开放合作促进发展、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欢迎专家学者为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才智,欢迎行业精英来广州投资兴业、共创未来。
会上,广州市发改委发布《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
“三年计划”从强化政府引导、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集聚和推动合作发展四个方面确定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思路。到2021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200亿元,力争2023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并积极争取建设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在轨道交通运营与维保领域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平台。为实现这一目标,“三年计划”从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培育壮大企业主体、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
大会上,广州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建隆介绍,大湾区9市中,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总里程达1164公里,规划总里程近6000公里。因此,新时代湾区轨道交通,将从湾区城际、区(市)域、地铁网络协同运输起步,向跨层级互联互通、跨城市一体化网络融合逐步迈进,在湾区打造结构合理、换乘高效、共建共享的世界级轨道交通网络,并打破壁垒,形成“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格局,实现湾区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化。
具体而言,广州将主动作为,积极引领构建三个体系,实现湾区轨道交通融合协同发展。一是建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包括区域轨道交通网层级体系、区域综合枢纽体系、多层级轨道网络融合互联、公交化运营区(市)域快线系统制式等;二是构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技术体系,包括线网关系研究、系统制式、票务清分规则、运输组织、信息互联互通、管辖权规划、资源共享规划、安全应急处理等;三是构建区域轨道交通管理体系,包括规划管控、票制及票务管理、投融资及资产管理模式、立项模式、运营模式、维修维护模式、经营模式、建设管理模式等。
今年建立“智慧地铁示范站”
丁建隆表示,广州地铁正构建“1+4”引领型智慧轨道交通,将包括迭代更新的轨道交通智能平台以及全息感知精准服务、高效安全运行保障、设备智能诊断和健康管理、绿色节能环保等4项关键科技创新技术。
以票务服务为例,在“多元化支付”的基础上,未来通过各类智能无感检测设备,捕捉乘客标签特征,结合乘客“画像”信息库,实现乘客“无感支付”,票务设备逐步虚拟化,全面实现乘客出行全过程中身份无感智能识别,精准判断乘客站内出行轨迹,后台自动完成系列票务操作,实现多元、便捷、集成的票务服务。而资讯服务也实现与乘客的远程多媒体交互,形成“一站式”智能化的车站快捷资讯服务模式,实现乘客-客服之间的快速、精准的服务响应,为乘客提供更为智能、精准的品质专项服务,更好服务市民。
据丁建隆介绍,今年底,广州将建立“智慧地铁示范站”,以数据驱动实现智能化的服务、网络化的协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化的延伸。
数读 广州2025年 城市轨道交通
“3060”
实现广州市域“一主一副”双核心及其他组团中心到相邻市域枢纽间30分钟可达,广州市域双核心之间,以及核心与城市外围组团中心间30分钟互达,广州主城区及相邻区域中心60分钟互达。
55%
实现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接近55%,远期占比实现80%。
75%
实现对广州市75%城市人口覆盖及85%就业岗位覆盖。
2
外围城区至主城区80%的轨道出行换乘不超过2次,主城区及邻接地区90%的轨道出行换乘不超过2次。
对话
广州的规划 要融入大湾区
新快报:在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中,广州应该怎样利用已有的基础优势,和湾区内其他城市做好互联互通?
丁建隆:广州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 市,在轨道交通规划当中,不能仅仅从广州这个城市来说,一定要把自己放进大湾区来考虑。如何实现城市之间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要从规划上、技术层面、管理的层面一起来考虑。
在新一轮的规划里面,广州和佛山两个城市间地铁系统已实现完全充分对接。这不是说两个城市交会点的换线,而是佛山的地铁可以直接到广州的城市中心,广州的地铁可以直接到佛山的城市中心。这里面就必须统一提前研究:用统一的制式,用统一的票务政策,这个就需要在技术上在管理上,包括在规划上从前期就做好。
接下来我们还会和东莞、中山、珠海轨道交通进行互联互通,真正体现广州市的辐射作用。同时我们跟国铁、城际铁路之间也互联互通,做到又方便又快捷。
新快报:你在发言里说,未来的地铁就是让旅客能获得更轻松,更友好的一个环境。但是目前1000万的日客流量也已经是广州地铁的常态。在这个大客流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获得舒适的体验?
丁建隆:首先第一个肯定还是要加快多通道的地铁线路建设,比如说3号线比较拥堵,这个是南北通道的问题,18号线建起来以后,包括规划中的广州大道线路,可能会减轻一下拥堵。
第二个是各个城市互联互通以后,轨道交通能够更好地疏散,在城市之间起到一个比较好的带动作用。
第三个是可以从科技创新方面来解决拥堵的问题。今后在新的线路设计里面可以动态感知乘客数量,实时调整发车间隔。尤其根据现在的数据收集,可以更好地预测今后的客流,能够在规划设计上和运输需要匹配,从而保证乘客的出行品质。
第四个是努力让乘客在列车上轻松地得到一些其他的增值服务。
新快报:请你预测一下2023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实现产值1800亿元里将由哪几块的内容进行支撑?
丁建隆:第一个是制造业,目前所有的设备广州都能够生产。现在不仅列车可以在广州生产,轨道交通供电设备可以在广州生产,连最难的信号系统经过八年努力,实现了国产化,也可以在广州生产。
第二个是建造业,广州还大力推进智能化的轨道交通建造,包括绿色建造。
第三个是咨询服务业,广州地铁设计院已经为全国十几个城市提供相关服务了。我们可以把系统集成以后,通过我们这么多年的运营维护的优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下我们,为大家推荐的话题,下面可以继续了解相关的话题哦。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