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地铁和北京地铁发展历史
关于这两个城市的地铁发展历史,可参考网络
上海地铁:网页链接
北京地铁:网页链接
另外,北京地铁单一2元早已成为历史,目前北京地铁也是按照里程收费的
『贰』 上海地铁为啥叫龙阳路
地铁龙阳路站来源于龙阳路,“龙阳路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浦东新区地方志》,龙阳路与龙王庙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原来,浦东花木镇下有个龙王庙村,建在浦建路和沪南公路边上。80年代,建了一条通往东海、途经花木镇的污水管道,在管道上方修建了一条公路。由于这条路是从龙王庙出发向东的,就称为“龙东路”。浦东开发后,随着南浦大桥建成,龙王庙向西的通桥道路也建成,被称为“龙阳路”,而向东的龙东路被拓宽,改名为“龙东大道”,一直延伸至海边,然后转弯通往浦东国际机场。
『叁』 上海第一条地铁建于什么时候
上海第一条地铁于1990年1月19日开工建设,1993年1月10日建成南段。
上海地铁1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1)是上海的回第一条地铁,亦答为上海轨道交通最为繁忙、最重要的大动脉,由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线于1993年1月10日建成南段(锦江乐园站至徐家汇站)上行线,于1993年5月28日开始试运营。
(3)上海地铁站命名来由扩展阅读:
上海地铁1号线的线路标识色为红色。列车车身除01A05、01A06、01A07型外均以白色为主色调,两边各有一条红色的色带;01A05型车身以黑、白两色为主色调,两边各有一条红色的色带;01A06、01A07型车身以黑、银灰两色为主色调,两边各有一条红色的色带。
01A06、01A07型车内设有LCD电子线路指示图,除了车厢连接处有LED显示屏外,每节车厢内加设两组背靠背LED显示屏,车身设有目的地显示屏。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上海地铁
网络—上海地铁1号线
『肆』 上海地铁介绍
地铁的特点
1.快速 列车运行最高时速根据线区特点不同可达80-130公里,平均行车时速为36-80公里,每站停车30秒程度。
2.准确 城市地面交通工具受路面交通情况或天气的影响,但地铁却不受干扰。在交通繁忙的高峰时间,地铁列车每1.5-3分钟开出一班,列车运营由早晨4:55起至晚上23:26止。
3.安全 列车采用安全自动控制系统来操作,严格保证列车行车间隔。地铁供电采用双电源,停电可能性甚微。地铁同样重视防火措施,设有足够的灭火设施设备,各车站均安装有闭路监控系统,以便随时了解车站的情况。
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从而快速、安全、舒适地运送乘客。地铁效率高,无污染,能够实现大运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地铁是有轨交通,其运输组织、功能实现、安全保证均应遵有轨交通的客观规律。在运输组织上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按运行图组织行车;在功能实现方面,各有关专业如隧道、线路、供电、车辆、通信、信号、车站机电设备及消防系统均应保证状态良好,运行正常;在安全保证方面,主要依靠行车组织和设备正常运行来保证必要的行车间隔和正确的行车经路。
为了保证地铁列车运行安全、正点,在集中调度、统一指挥的原则下,行车组织、设备、车辆检修、设备运行管理、安全保证等均由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地铁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配合工作、围绕安全行车这一中心而组成的有序联动、时效性极强的系统。
用途
绝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是用来运载市内通勤的乘客,而在很多场合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会被当成城市交通的骨干。
美国的芝加哥曾有用来运载货物的地下铁路;英国伦敦亦有专门运载邮件的地下铁路。但两条铁路已先后在1959年及2003年停用。
在战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地下铁路亦会被用作工厂或防空洞。不少国家(如韩国)的地铁系统,在设计时都有把战争可能计算在设计内,所以无论是铁路的深度、人群控制方面,都同时兼顾日常交通及国防的需要。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亦被用作展示国家在经济、社会以及技术上高人一等的指标。例如前苏联的地下铁路系统便以车站装饰华丽出名,而朝鲜首都平壤的地下铁路系统亦有堂皇的装饰。
地下铁路建造
在地底下挖隧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需要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至少也要好几年才能完成。
明挖回填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明挖随填(明挖回填)。这种方法一般是在街道上挖掘大坑,再在下面建造隧道结构,隧道有足够的承托力后才把路面重新铺上。
除了道路被掘开,其他地下结构如电线、电话线、水管等都需要重新配置。
建这种隧道的物料一般是混凝土或钢,但较旧的系统也有使用砖块和铁的。
钻挖法(矿山法,浅埋暗挖法)
另一种方法是先在地面某处挖一个竖井,再在井底挖掘隧道。最常见的方法为使用钻挖机(潜盾机,盾构机),一面挖掘一面把预先准备好的组件安装在隧道壁上。对于建筑物高度密集的地方(如香港的香港岛),钻挖法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建造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街道或其他地下设施的影响非常小,甚至可在水底建造(伦敦、首尔和香港的城市轨道系统都有很多越过河流或海港的隧道);隧道的设计也有较多的创作空间,例如车站会比站与站之间的隧道高一些,有助列车离站时加速以及进站时减速。
但这种挖法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其中之一是经常需要留意地下水的影响;另外在一些较硬的岩层开挖,可能需要炸药。地下空气供应问题甚至隧道坍塌亦有可能造成工人伤亡。此外,对于建筑高度密集的地方,挖掘时除了要留意避免对工地四周的建筑结构造成影响以外,有时亦要统筹所在的公用事业,把地底的输水、输电管线迁移,以便腾出地方来兴建列车通道。
『伍』 地铁站如何取名是个文化问题
甚至有网友跟帖恶搞,把已有的地铁站名按照那个模式生生地“拉长”,以图让人会心一笑。 地铁属于公共交通,其车站的命名,无疑应该优先使用那些知名度、文化含量都比较高的地名。不独地铁,凡公共交通的站名命名都该如此。广州有不少公共汽车的起始站,用楼盘来命名,我就不大能接受。因为“××花园”之类的名字仅仅是一个单一或者说干瘪的符号,没有任何“历史文化”内涵可言,不常坐那趟车的人往往就会连一点儿方位感都产生不了。而那些“花园”的所在,此前未必是不毛之地。“花园”遍布全城,何以那些才受到青睐?唯一让人联想的,就是人家出钱了,买断了。前几年国内有个大城市,不是如果不交钱,正规出版的地图上都不标注你吗?后者诚然走了极端,但前者那种命名方式,也有商榷的必要。当然,还有没有商榷的余地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知道,地名的命名、更名以及演变,都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因而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地名中潜藏着的文化信息,与一个地方的历史息息相关。比如深圳市“上步”、“草埔”这一类的老地名,就和古越语有关。学术界甚至早就诞生了地名学这一学科,通过对地名产生情况、词语特征、名地关系和沿革演变的探讨,从而弄清地名的起源、发展和分布的一般性规律。公共交通的站名与到达地地名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直接“利用”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丝毫没有“创新”的必要。这样确定出来的名字,不仅能够明白地指示方位,而且也等于保留了传统文化的一个因子。近年来,老地名的消失,一如老建筑的消失一样,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今年的广州市政协大会上,保护老地名就是个热点话题。前几天,深圳市政府批准了《深圳市地名总体规划》,30年来更首次将挖掘保护老地名提到法规层面。 网友非议的“京溪南方医院站”这个站名,由“京溪”这个村子与“南方医院”这所医院叠加构成,对比其他的站名,画蛇添足是无疑的,问题在于谁是蛇足。我个人的倾向是,应该舍“南方医院”而取“京溪”。诚然,作为一个村名,“京溪”没有毛泽东视察过的“棠下”那么知名,但是,清末即诞生了的“京溪”同样浓缩着广州的历史文化。而“南方医院”只是一个实体,必欲达到服务公众的目的,完全可以在即将到达京溪之前,像现在的做法那样,播报一大串去哪里哪里的乘客请下车。现在有的地铁广播里,休说那么大的医院了,即便是律师事务所之类的小“作坊”,不是也可耳闻吗?不是什么难事嘛。倘若“京溪南方医院”还有变更的余地,那么,得寸进尺地说,三号线的“汉溪长隆”也该忍痛割爱,割掉“长隆”二字,维护老地名的“纯洁”。 广州的地铁线还将继续延伸,地面上的公交线路也是如此,这就意味着还将面临大量的取名问题,还真不能等闲视之。我们不是建设文化强省吗?这个取名的问题归根到底正是个文化问题。
『陆』 上海地铁6号线一列车为何被命名“大爱号”
6月20日,“大爱号”列车在地铁6号线巨峰路站启动。即日起,6号线第9次列车正式被命名为“大爱号”,“大爱”精神也将随着列车,进入上海的各个角落。
2013年,以“大爱站”为主阵地的“大爱党支部”成立。目前,党支部内已集合了地铁6号线党总支、浦兴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党支部等十家基层党组织,形成了一张区域化党建“共建网”。
“大爱号”启动仪式上,“大爱党支部”的十名书记共同推启“大爱号”列车手柄。“大爱党支部”将通过“大爱号”列车的启动,进一步弘扬“大爱”文化,以确保地铁公共安全为己任,以“地铁安全+社会共治”为目标,为市民提供安全、文明的出行环境,打造有温度的城市第二空间。
来源:澎湃新闻网
『柒』 贴贴 上海地铁名
蓝村站,有两个女生贴在那打架
『捌』 上海地铁站名中英文对照
http://www.exploreshanghai.com/metro/ 这个网站超好的 右上角切换中回英答文
『玖』 上海地铁的标志含义
上海地铁:图案由英文字母S和M组成,其中S代表上海(即Shanghai),M表示地铁(即Metro),而圆弧状形似地铁的圆形区间隧道,M又像在隧道内相向行驶的两列地铁列车。图案抽象简练,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