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空气质量(为什么地铁上不能吃东西)

⑴ 杭州,浙江,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些地方空气质量分别怎样,gdp又如何

很荣幸能为你解答!
对于以上这几个城市,都多少有些感情,也借此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吧。北京:老公在北京呆过两年,以前偶尔有空会去,呆过几个星期。杭州:去过几次杭州,但理解仅是停留在新闻对西湖周边天价房价的报道,同学在西湖畔梦幻般的生活以及旅游时对西湖美景的流连。对杭州并没有多深入了解。深圳:现在老公在深圳工作,多多少少会给我灌输各种深圳办事的体系、做事风格和周边生活。广州:我自己现在生活的城市,人很多很杂,个人觉得人口密度应该是以上几个城市里最大的,交通不是很好,空气也不是很好,房价也不算很低。谈到生存压力,我觉得无外以下几点吧:1吃喝:对以上几个城市,个人觉得吃喝的生活成本都差不多,有贵的有便宜的。贵的天价都有,便宜的也就是十来块钱的快餐和面食。如果正常的而生活,我觉得这几个地方都没有太大的区别。深圳不是很清楚,但是其余几个城市的水电费可能都差不多。2交通:公交车的收费除了北京以外,其余都是两元,没有太大区别,而且也不是成本的大头。北京的公共交通成本最低。就算是住在五环六环,公交换地铁再换公交成本也就三块钱。上海,地铁和打车可能是这几个城市里最贵的,地铁换公交能够有一块钱换乘优惠,住在一个需要乘五六个站地铁上班的人,每天公交费最少八元,如果在郊区,十几块也很正常。深圳地铁很贵,因为很多线路刚刚开通,前期的运营成本比较高,收费也比较贵。但是个人觉得比上海好点。广州,仅此于上海,在深圳,地铁乘车11个站四元左右,我现在每天上班十个地铁站,五元,但是还好,广州的公交,每个月乘车次数超过十五次以后,能有六折优惠。所以对于公共交通,应该是上海>广州>深圳>北京。3住房:上面很多人都说广州的房价最低,其实我也不这么觉得。很多同学朋友在北京上海租房子,要是住在市区(这里的市区不是说一定核心地段,但是非很偏远的郊区),稍微好点的房子,两室户,要三千多左右。买房的话,北京四环周边(除北四环),上海外环以外,广州环城高速附近似乎差不多价格,两万多左右,至于这些以内,就很难说了,因为个别很高的真的高得无法理解,不仅仅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也有,珠江新城单价十万八万的房子也挺多。4子女教育:说道子女教育,应该还要说到一个户籍问题。因为如果没有户籍,孩子上学都要算是借读,就比较麻烦。就我而言,北京入户或许比上海还容易点,因为北京是根据单位的名额,我们这类型的单位一般都还是国企之类的,名额还比较多,但是上海,我只能读研才能解决入户或者工作很多年以后找个上海人嫁掉。如果不是去这种单位工作,而是在外企、私企等,那在北京入户会很困难。广州、深圳和杭州的入户对于普通的大学毕业生都没有问题。子女的教育资源,我个人觉得,北京应该要好点,但是竞争也很大,上海整体都还不错,在广州,个人觉得还是比不上以上两者,深圳更甚。当然,不管是在哪个城市,这都是个拼爹的时代。5个人收入:整体的平均收入应该是上海略高,北京次之。个人觉得,同样行业,同样的工作,在北京、上海还是深圳、广州,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至少就我们行业而言,没有太大的却别。其实说这么多,就是想说说这几个城市的一些共性和特性吧,但是对于一个在城市里孤独的打工者,只要你是选择上面这些所谓的一线城市生活,每个月一样赚钱、一样花钱、一样攒首付,会有什么实质的变化吗,不会。所以,想要生存压力小点,最好离开这些地方,或者,你的资源圈子,比如家人、亲戚等等在什么地方,相比较之下,就会生存压力小点。至少家里有个房子后,能省下一笔首付款。
热衷于为网友服务的我为你解答!

⑵ 上海最适合居住的区是哪个

长宁来区。

长宁拥有上海第最集自中的涉外高标准住宅商务办公综合区古北新区、老上海传统的高级住宅区新华路、虹桥花园别墅区、苏州河沿线中高档住宅区和普通新村住宅区。

位于长宁的国家级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是上海最早最成熟的现代化商务区之一,外国领事馆、500强企业等聚集林立,为沪上外籍人士聚居之地。

长宁区境地面平坦,海拔吴淞0点高程2.50~4.50米,西部略高,东部稍低。北新泾及虹桥机场附近为4.00~4.50米,向东至中山西路——沪杭铁路地区为3.50~4.00米,沪杭铁路以东至中山公园之间为3.00~3.50米,中山公园以东直至与普陀区、静安区相邻处为2.50~3.00米。近百年随着经济发展,兴建房屋,过量开发地下水,过路车辆增多,自1986~1990年,地面沉降累计2.04厘米,北新泾累计沉降1.93厘米。

⑶ 北京和上海有什么不一样

北京是首都也是古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内陆城市,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北方语系接近普通话...
上海是近代逐渐兴起,以工业贸易为主的沿海港口城市,我国贸易金融中心,时尚之都,上海话南方语系...
一个叫帝都,一个叫魔都,地域不同,肯定所形成的人文氛围都不同。

楼房:上海高楼外形都比较独特,看上去很苗条;北京高楼多是玻璃墙面,呈立方体状,看上去很臃肿。
人民币:五角和一元的人民币,上海几乎不用纸币,北京几乎不用硬币。
地铁站:上海地铁站多与商场连接,可以直接进入商场;北京地铁几乎都在路边,与商场是分离的。
道路:上海的环线多为双层高架路,不会阻断普通道路,且立交桥高大壮观,行人视线比较开阔;北京的环线路面宽阔,多为地面路,容易阻断普通道路,且立交桥低矮,易遮挡行人视线。
桥:上海普通道路与环线交叉处一般不记名,而北京则以桥来命名。如果两个城市统一都将普通道路与环线交叉处命名的话,上海的桥会更多。
区域:上海区域概念很明确,说某个地方,首先要问是哪个区的。北京的区域概念不明确,一般直接说地名,不会说东城区还是朝阳区。上海的地名很一般,找某个地方基本上都要说“某某区某某路几弄或几号”,而北京就直接说地名,如“西单”、“菜户营”等等。
便利店:去过上海和北京的人非常了解这个了,上海的便利店遍地开花,“好德”、“可的”、“快客”、“良友金伴”、“伍缘”、“好邻居”、“罗森”、“迪亚天天”、“全家”等等,基本上每个公交车站都有,一个小区周围能有四五个;北京便利店确实不够发达,很难见到。
公交:北京的公交用三个词语形容:“便宜”、“拥挤”、“漫长”;上海的公交车没有特别之处,票价稍贵一点。
地标:上海有很多区域中心,基本上每个区都有一个以上,每个商业中心都有标志性建筑,如静安区的静安寺,徐汇区的美罗城,杨浦区的彩蛋等等;北京的商业很分散,比较集中的商业街区有限,王府井、西单算得上是北京最繁华的地方,但是跟上海的南京东路、南京的新街口、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等都不可同日而语,且商业中心无典型性建筑。

⑷ 上海奉贤区的交通及环境怎么样

交通还算通畅,公交车比较多,但间隔各有不同。环境一般,死不了。房专租一般小房子属1300左右。设施不知道指哪些,反正区内区外全靠公交,医院只能治治感冒、外伤。工业区看哪里了,奉浦工业区快成商业区了,化工区空气不太好、交通也不方便,其他工业区就不清楚了。

⑸ 百科知识:地铁里的空气有多脏

一、地铁里的空气有多脏

英国《每日邮报》刊登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最新调查研究发现,在室内外各种环境中,地铁里空气最脏。
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选择了6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让他们随身携带空气检测仪,在一天时间里,随时监测自己所到之处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发现,地铁中的空气质量最差,每立方米的PM2.5浓度达到64微克;其次为在路上开车,数值是33;再往下依次为:步行去商场和操场,数值为31;高峰期在路上骑自行车是26;在隧道中开车数值为21;在厨房中做饭是19。相对来说,花园和无油烟的家里空气质量最好,PM2.5数值均不超过1。

2009年《上海地铁站台环境质量分析》中显示,上海测试站台的PM1.0、PM2.5与PM10平均浓度分别达到了234ug/m3、293ug/m3和372ug/m3,颗粒物浓度超标比较严重。其中以人民广场站最为严重,其PM10的平均浓度达到了825ug/m3,是地铁设计规范的3.3倍,更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5.5倍。

相对于地铁外来说,地铁内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地铁车站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只能通过车站出入口和有限的隧道风井来进行。当早晚高峰人口密度增大,出现人挨人情况时,通风效果变得更差,让人无法忍受。而且,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人们一举一动间,每分钟可产生500万个小颗粒,如掉落的皮屑、打喷嚏的飞沫、衣服上的纤维、鞋底的扬尘等,随时都可被人们吸入都体内。

同时,地铁内高度密集的人群会释放出大量异味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微生物细菌,加上通风不良、日光不足,细菌等生物污染物在地铁这一特定的环境下会长久存活并进行传播。

二、污染空气可致命

虽然地铁内部有经过统一的清洗和消毒处理,包括对地面、座位和扶手等的清洗。可是,这样的消毒是远远不够的,地铁运行时,扶手、拉手、座位上的细菌等微生物时刻被来来往往的乘客交换着,仅仅是在车库里面消毒不足以阻止微生物的传播。

瑞典医学教授哈恩•卡尔森在瑞典《科学日报》上发表论文称,地铁系统中的空气成分与地面上的差别很大,地铁空气中含好多种有害微粒,它们能够破坏人体的DNA结构,可透入包括肺、脑、肝、肾在内的主要人体器官,比汽车尾气对乘客健康置成的伤害还要大。这些有害微粒并非长期都存在于地铁中,通常状况下春天有害微粒浓度最高,而冬天则最低。

卡尔森教授经过对斯德哥尔摩地铁空气的研究了解,由于长期坐地铁吸入大量碳、沥青、铁和其他小颗粒污染物质,导致瑞典每年有5000多人过早地死亡。经过研究得出论断,在地铁的空气中含有一种铁微粒对身体DNA破坏最大,当这些铁微粒进入人体器官后就会在人体细胞中形成一种自由基,它不仅会危害人体的遗传机制,而且还会增强患癌症的几率。一些有害物质微粒还会诱发各类炎症。而这种微粒主要是由车轮与轨道摩擦产生的。

三、地铁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1、地铁车辆为保证车体气密性及车内装饰和节能的要求,在车内使用了大量装饰材料和保温材料,这些材料会直接向车厢内释放出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内的多种化学污染物;

2、地铁车辆内高度密集的人群会释放出大量异味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微生物细菌;

3、灰尘多,加上通风不良、日光不足,地铁车辆内细菌等生物污染物在地铁这一特定的环境下会长久存活并进行传播;

4、地铁站系统建筑装饰材料释放的污染物和其他因素产生的污染物会通过地铁车辆空调的新风口和地铁车辆门的频繁开闭进入地铁车辆的车厢。

通过以上四种途径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醛类、苯系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s)和空气微生物、二氧化碳(CO2)、可吸入性微粒(IP,InhalableParticulate)。

四、如何减小地铁空气带来的危害

1、地铁进站时戴上口罩
PM2.5目前被认为是危害最大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即便是健康人群,长时间处在污染环境中,也会使身体出现各种慢性病变。经常乘坐地铁的人,可以选择佩戴专业的防护口罩,比如N90、N95等系列,除了可以阻挡PM2.5颗粒外,也可以过滤细菌等微生物。为了最大限度地躲避车轮和轨道摩擦产生的污染颗粒物,在地铁进站和出站时,尽可能离站台远一些。

2、勤洗手
每次坐完地铁都要洗手,而且洗手的时候不能只用清水,要用肥皂、洗手液或者消毒液。洗手时要格外注意指间的缝隙,指甲沟等地方。胃肠道疾病很多是以手为媒介传染的,在坐地铁的时候,拿钱买票,抓电梯扶手或者车厢内拉手的时候都有可能接触到大肠杆菌这些病菌。

3、加强检查监督
有关部门应重视地铁环境,比如定期更换地铁空调滤芯、滤网;实时监测并告知公众地铁里的PM2.5数值;卫生部门应加强检查监督等。

4、使用环保材料,合理布置排风口
减少有害物的产生,是改善地铁空气的有效措施。吸烟的烟气、建筑材料挥发的甲醛等都是常见污染源。因此,地铁禁烟,使用环保装修材料,有利于保证地铁站内的空气质量。另外,通风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地铁中的空气质量,地铁建设中应合理布置送、排风口的位置,比如,排风口应尽量靠近有害物源或有害物浓度高的区域;送风口应尽量接近顾客,并且均匀分布,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在局部积聚等。
整理自炎黄养生www.yhys.com/和网络经验jingyan..com

⑹ 话说生活在上海的郊区是怎样一种经历呢

我一直是在嘉定的安亭工作生活,要说跟上海的中心城区相比有什么不一回样的地方,那或许就是答生活节奏的快慢不同吧;不过要说有什么一样的,同样的三点一线,上班、吃饭、睡觉!我是外地人,到这边工作,对于我来说生活的体验只要是工作,无论地域,每天辛辛苦苦上班,没日没夜的加班,为自己能够活下去而奋斗!

⑺ 今天上海空气质量200以上,我在户外骑车,因为骑的快有点喘,请问这样会不会导致我生病

冬季气温低,心肺会受影响。
再加上湿度,灰尘等,心肺在剧烈运动下,会出现应激失调专。
所以要万属分小心,保护身体为先。不光是老年人,现在很多青壮年,在激烈的户外活动,或者严酷的天气情况下,也会突发器官功能失衡,比如促发心梗、心绞痛等。

⑻ 为什么地铁上不能吃东西

“车厢内禁止饮食是各地通行的做法,有多方面的考虑。”地铁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地铁空间相对封闭,车上饮食,食物的味道会影响到其他乘客;此外,如果有饮料泼洒到地面,可能导致乘客滑倒受伤;而掉落在地上的食物残渣,还可能招来蟑螂、老鼠,破坏地铁的线路和设施等。

1、地铁车厢内禁止饮食是车站内广播的提示,至于是否遵守,全看自己个人自制能力。车厢里面是没有工作人员的,想吃啥随便吃。

2、地铁不能吃东西关键是地铁上人多,真的很多地铁的拥挤程度不亚于公交,挤的连手都抬不起来。

3、地铁中客流量巨大,上车下车频道。要命的是地铁车厢内没有垃圾桶,没有收垃圾的乘务员,吃东西除了广播提示之外的确没人管,但是如果这么多人假设有一小部分人把垃圾扔在车厢内的话,那就可怕了。

(8)上海地铁空气质量扩展阅读:

各地对地铁进食的有关举措:

北京:

地铁禁食令遭遇“水土不服” 暂不全面推广。

2009年7月10日,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新闻。

地铁饮食:

发言人贾鹏透露,暂不考虑在运营的8条地铁线上推广“禁食”。如果9月底开始运营的4号线“禁食”措施效果好,今后可能在其他8条地铁线上推广。

而就在2009年7月8日,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就《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草案)》举行了立法听证会。

来自市人大、市政协、市消保委、市道路运输协会、市律协、申通集团、市公安局轨交分局等15位听证会代表参加讨论,20位市民参加旁听,对包括地铁禁食等问题进行了听证。一时间,地铁禁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有意思的是,在一家网站进行的关于是否支持地铁禁食的投票中,反对者竟然略高于支持者。有38.48%的人认为“不应该禁食。

上班族在地铁上吃早饭可节省时间”,37.87%的人认为“应该禁食。在车厢内吃东西影响乘车环境”,另有23.63%的人则认为“很难说,不应明令禁止,但要加强宣传,靠道德约束”。

2014年据网易等媒体报道,5月22日举行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了《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草案)》。虽然草案中并没有出现“地铁禁食”条款,但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建议,应在草案中增加三项条款:地铁禁止饮食、乞讨卖艺、派发广告。

但经过人大城建环保委的专题视察调研,这些内容被再次列入《条例(草案)》的审议意见报告,并于今天接受人大常委会委员审议。

北京地铁"禁食条例"再被删

2014年9月25日,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德林所作的相关报告中并没有提及“禁止饮食”,也没有在条例草案修改稿中出现。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地铁禁食”可在乘客守则里作出规定,而不作为硬性规定。

地铁禁食”条款在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中经历条款删除、又恢复后,如今再次被删。

北京地铁禁食规定正式实施。

2019年5月15日,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地铁“禁食”规定即日起正式实施。对不文明乘车行为劝阻制止不听的,地铁运营单位有权拒绝提供乘车服务,并报告公安和交通执法部门,北京市交通执法部门将其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

上海:

未入《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最终写入《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

2008年11月28日,南京地铁向乘客下“禁食令”后,一时间引起了沪上地铁族关注。上海地铁提倡不在车厢内吃刺激味浓的食品,还不会强制执行“禁食令”,运营方表示,文明乘车需要靠广大乘客自觉遵守。

地铁运营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上,要做到完全“禁食”,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在车厢里哪些食品可吃,哪些食品属于不能吃?

如何认定其行为“污染”了地铁环境;如果买了食品饮料不吃行吗等等,这些都很难来界定的。此外,地铁运营方并没有执法权,所以只能以倡导为主,不能强制执行。“创造良好的乘车环境,还是需要广大乘客用道德来约束。”

2013年9月,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中首次出现了禁止在车厢饮食的规定。

这也意味着上海有望首次通过立法明确地铁车厢“禁食令”。按照修订草案修改稿,“车厢内饮食”与吸烟、随地吐痰、便溺等行为一同被列入禁止行为。违反者将“由轨交企业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上海地铁“禁食令”最终未被写入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却出现在2013年12月16起公开征求意见的新版《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

南京:

取消地铁“禁食令”条款:

2008年11月26日 南京规定2009年起在地铁内饮食将被罚款。

2008年11月27日 南京地铁就“禁食”征询网民意见 称将慎重考虑。

2008年12月03日 南京地铁禁食新规遭网友质疑 称运营方无执法权。

2008年12月30日 南京取消地铁“禁食令”条款。

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的相关人士表示,地铁是不准带饮料进入的,但矿泉水除外。工作人员表示,地铁客流量大时,乘客手中的饮料经常会撒到其他人身上和站台的地面上,这些痕迹都很难清洗,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发生纠纷。

西安:

乘地铁严禁车厢内饮食。

2011年2月22日,西安乘地铁严禁车厢内饮食及携带自行车穿滑轮鞋。

2011年2月21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由市法制办会同市地铁办起草的《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草案)》,报送市人大常委会进入相关立法程序。

此前,在征求市民意见时,人们曾围绕地铁内是否可以吃东西展开争论。有市民说,不同的食物散发出不同的气味,可能会影响狭小空间内的空气质量。也有市民提出,为什么不能设置一个吃东西区?

对于这个问题,草案第四十四条规定,禁止下列行为:在车站或者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内吸烟、吐口香糖、乱扔废弃物;在车厢内饮食;……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草案)》送交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颁布实施。西安地铁二号线将于2011年9月通车,西安市力争在首条地铁通车前,完成立法,为西安地铁安全运营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铁禁食令

⑼ 你觉得上海、南京和杭州的气候有什么差异

杭州无论是相对湿度、降水量还是降水日数都略胜一筹;上海气温受水体调节的程度较大;南京比较暴力,年均暴雨日数比另外两地多一天。

⑽ 地铁里的空气有多脏

一、地铁里的空气有多脏

英国《每日邮报》刊登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最新调查研究发现,在室内外各种环境中,地铁里空气最脏。
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选择了6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让他们随身携带空气检测仪,在一天时间里,随时监测自己所到之处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发现,地铁中的空气质量最差,每立方米的PM2.5浓度达到64微克;其次为在路上开车,数值是33;再往下依次为:步行去商场和操场,数值为31;高峰期在路上骑自行车是26;在隧道中开车数值为21;在厨房中做饭是19。相对来说,花园和无油烟的家里空气质量最好,PM2.5数值均不超过1。

2009年《上海地铁站台环境质量分析》中显示,上海测试站台的PM1.0、PM2.5与PM10平均浓度分别达到了234ug/m3、293ug/m3和372ug/m3,颗粒物浓度超标比较严重。其中以人民广场站最为严重,其PM10的平均浓度达到了825ug/m3,是地铁设计规范的3.3倍,更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5.5倍。

相对于地铁外来说,地铁内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地铁车站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只能通过车站出入口和有限的隧道风井来进行。当早晚高峰人口密度增大,出现人挨人情况时,通风效果变得更差,让人无法忍受。而且,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人们一举一动间,每分钟可产生500万个小颗粒,如掉落的皮屑、打喷嚏的飞沫、衣服上的纤维、鞋底的扬尘等,随时都可被人们吸入都体内。

同时,地铁内高度密集的人群会释放出大量异味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微生物细菌,加上通风不良、日光不足,细菌等生物污染物在地铁这一特定的环境下会长久存活并进行传播。

二、污染空气可致命

虽然地铁内部有经过统一的清洗和消毒处理,包括对地面、座位和扶手等的清洗。可是,这样的消毒是远远不够的,地铁运行时,扶手、拉手、座位上的细菌等微生物时刻被来来往往的乘客交换着,仅仅是在车库里面消毒不足以阻止微生物的传播。

瑞典医学教授哈恩•卡尔森在瑞典《科学日报》上发表论文称,地铁系统中的空气成分与地面上的差别很大,地铁空气中含好多种有害微粒,它们能够破坏人体的DNA结构,可透入包括肺、脑、肝、肾在内的主要人体器官,比汽车尾气对乘客健康置成的伤害还要大。这些有害微粒并非长期都存在于地铁中,通常状况下春天有害微粒浓度最高,而冬天则最低。

卡尔森教授经过对斯德哥尔摩地铁空气的研究了解,由于长期坐地铁吸入大量碳、沥青、铁和其他小颗粒污染物质,导致瑞典每年有5000多人过早地死亡。经过研究得出论断,在地铁的空气中含有一种铁微粒对身体DNA破坏最大,当这些铁微粒进入人体器官后就会在人体细胞中形成一种自由基,它不仅会危害人体的遗传机制,而且还会增强患癌症的几率。一些有害物质微粒还会诱发各类炎症。而这种微粒主要是由车轮与轨道摩擦产生的。

三、地铁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1、地铁车辆为保证车体气密性及车内装饰和节能的要求,在车内使用了大量装饰材料和保温材料,这些材料会直接向车厢内释放出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内的多种化学污染物;

2、地铁车辆内高度密集的人群会释放出大量异味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各种微生物细菌;

3、灰尘多,加上通风不良、日光不足,地铁车辆内细菌等生物污染物在地铁这一特定的环境下会长久存活并进行传播;

4、地铁站系统建筑装饰材料释放的污染物和其他因素产生的污染物会通过地铁车辆空调的新风口和地铁车辆门的频繁开闭进入地铁车辆的车厢。

通过以上四种途径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醛类、苯系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s)和空气微生物、二氧化碳(CO2)、可吸入性微粒(IP,InhalableParticulate)。

四、如何减小地铁空气带来的危害

1、地铁进站时戴上口罩
PM2.5目前被认为是危害最大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即便是健康人群,长时间处在污染环境中,也会使身体出现各种慢性病变。经常乘坐地铁的人,可以选择佩戴专业的防护口罩,比如N90、N95等系列,除了可以阻挡PM2.5颗粒外,也可以过滤细菌等微生物。为了最大限度地躲避车轮和轨道摩擦产生的污染颗粒物,在地铁进站和出站时,尽可能离站台远一些。

2、勤洗手
每次坐完地铁都要洗手,而且洗手的时候不能只用清水,要用肥皂、洗手液或者消毒液。洗手时要格外注意指间的缝隙,指甲沟等地方。胃肠道疾病很多是以手为媒介传染的,在坐地铁的时候,拿钱买票,抓电梯扶手或者车厢内拉手的时候都有可能接触到大肠杆菌这些病菌。

3、加强检查监督
有关部门应重视地铁环境,比如定期更换地铁空调滤芯、滤网;实时监测并告知公众地铁里的PM2.5数值;卫生部门应加强检查监督等。

4、使用环保材料,合理布置排风口
减少有害物的产生,是改善地铁空气的有效措施。吸烟的烟气、建筑材料挥发的甲醛等都是常见污染源。因此,地铁禁烟,使用环保装修材料,有利于保证地铁站内的空气质量。另外,通风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地铁中的空气质量,地铁建设中应合理布置送、排风口的位置,比如,排风口应尽量靠近有害物源或有害物浓度高的区域;送风口应尽量接近顾客,并且均匀分布,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在局部积聚等。

赞 (6)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