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28日,是广州市政府全资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员工8600多名。公司担负着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的重责,同时经营以地铁相关资源开发为主的多元化产业。公司成立以来,坚持改革创新,科学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恪守诚信、服务顾客、尊重员工、管理科学、品质效益、学习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地铁建设、运营管理和多种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公司先后获得“广东省先进集体”、“广州市精神文明单位标兵”、“广东省优秀企业文化单位”、“广东省诚信示范单位”、“广东省最受尊重十佳企业”等荣誉称号。
广州地铁已建成开通四条线路,总里程116公里,运营日均客运量超100万人次。在建线路包括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五号线、六号线、二/八号线延长线、三号线北延段,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佛线等。
伴随着地铁线网的延伸,公司一直探索着企业发展壮大之路。尤其是在1999年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后,公司审时度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企业改革,大胆进行理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经营创新,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司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条件。
公司坚持建设、运营、资源开发"一体化"经营模式,能高效地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形成了强有力的多条线建设组织协调能力和资源整合集成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建设工期,降低了工程投资,成为国内地铁建设的典范之一。
公司致力于提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自主创新能力,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开展科技创新。广州地铁二号线是中国第一个轨道交通国产化项目。技术上实现国内五个第一,即第一个应用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第一个全非接触式IC卡的自动售检票系统;第一个地铁集中供冷系统、第一个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技术、第一个使用国产化A型车辆。地铁二号线工程获得国内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被列为2004年度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荣获“2003(首届)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200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首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等称号。广州地铁三号线在国内首次采用120公里时速快线系统,首次应用移动闭塞信号系统和集成防灾报警等八大系统的主控设备;广州地铁四号线在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中大运量的直线电机运载系统,并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大运量直线电机车辆研制与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公司以"安全、快捷、准点、舒适"为目标,精心组织运营,不断提高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乘客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服务。广州地铁的行车安全、快捷舒适、干净卫生和文明服务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国家、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一些国际友人、海外华侨,对广州地铁的快捷、舒适、干净、文明给予了高度评价。广州地铁已成为展示广州市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广州地铁总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理念,倡导讲诚信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建造和经营地铁;开发资源、创效赢利;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优质的服务,进而贡献社会。”的企业使命,正稳步朝着“创建优秀现代企业、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单位”的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迈进。
广州交通发展详细历史
这是广州的交通发展的蓝图 你去看看 (一)强化区域交通设施巩固广州在全国三大航空枢纽中的地位,最终建成亚太地区大型复合式航空枢纽。构筑广东省高速公路网络中心,珠三角公路客货运输枢纽,实现珠三角2小时生活圈。(二)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打造机动车交通时空圈,保证重点发展区、重要节点进入高快速路网路系统不超过10分钟,其他地区进入高快速路网路系统不超过20分钟。(三)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内三层、外三层”轨道交通线网将成为公共交通的“主力”:到2010年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250公里左右,内环路以内轨道交通站点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60%以上。(四)公交40~45分钟内贯穿市区。2010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客运机动化出行的65%以上,2020年占70%以上。沿珠江航道设置水上快速巴士。建设36个轨道换乘枢纽,新增55公里公交专用道。(五)提升客运枢纽设施依托航空、铁路资源,建设新机场、铁路新客站、广州火车站和广州东站4大一级客运枢纽。(六)中心区货运站场迁到城区边建设空港、黄埔、南沙三大国际物流园区以及花都、白云、增城、番禺、芳村五大区域物流园区,建设白云、大朗、沙太、长安、黄埔集装箱、市桥、从化、增城8大综合性货运站。(七)新增25万个小汽车停车位2005年底广州市新七区合法标准泊位达到22万个。规划到2010年,十区(中心组团)新增小汽车停车位25万个,小汽车停车位总数达到53万个。(八)行人过街更安全舒适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完善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设施。2010年前,规划新建立体过街设施60余处,提高过街安全性。(九)内环路内所有路口均有自动信号灯到2010年,完成全市90%定型通车路口的标志标线设置和信号管理;内环路内所有路口均纳入交通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十)亚运期间运动员30分钟内到赛馆市区观众到达市区范围内的场馆出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
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