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苏州和杭州哪个发达
两个城市都不错,主要是哪个城市更适合你。“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苏杭在古代均被誉为专人间天堂,如属今的休闲城市、宜居城市等排名中,两个城市的位列都不错。
5、房价上,杭州的房价肯定相当不可爱。苏州房价更便宜(,同样的钱,可以在苏州买好几套做投资以后备用养老。
6、景色上,杭州有名的是西湖,苏州的金鸡湖、独墅湖也不错,但文化与历史厚度肯定不如西湖。不过,苏州园林为苏州加分不少。
② 请就各个方面比较下苏州和杭州
杭州人文气息还蛮好的啊,山明水秀,文人雅集,西泠社、中国美院都在这,北大也有专研究院常驻,浙江属一省的人文应都汇聚于此了。环境不必说了,西湖钱塘的风光旖旎,群山环翠,有高楼,也有白墙黑瓦,小桥流水、游人如织,外周有千岛湖、富春山、西溪.........
以上是杭城的精华所在,你可以当城市推介广告看,其他的生活社会的各个方面全国大城市都差不多、好人坏人哪里都有,你说呢?工作和工资一看杭业二看个人能力,年青人好好找2000以上是可以的,3、4000是较普遍的,不到2000的实习工资亦有,看你愿意不咯...条件好的话上不封顶........房租离城心略远的滨江江干拱墅是便宜些的,4、500一个单间,农民房送一独立卫生间,一套则2000以上。消费看和谁比了,城里一瓶可乐3.5元,矿泉水2元,吃个简餐10块8块,交通就是公交车,2—5元左右,地铁有的,稍贵一点。有车是另外一回事。
长期居住是怎样看你是如何设计了,何况每个人的切深体会是不同的,个中滋味,惟有自己知道。看你提到“人文”两个字,或者你我有些相似之处。如来杭州,可与我联系,端午夏至,祝君安。
③ 苏州和杭州有地铁吗
我是苏州人,在杭州求学。
杯具的告诉你:地铁,这个真没有。
杭州地铁——如果一切顺回利,今年答7月应该就能通了,不过只是1号线,城西到下沙。
苏州地铁——那要到2015年才开通第一条吧。
虽然很多类似苏杭这样的城市都喊着建地铁,但国家对这个大型工程还是把关很严,不是随便申请能建。杭州和苏州都很晚才放行,说是地质不适合建地铁。
不过苏杭的公交车线路还是很不错,两个城市都有荡漾于旅游景点之间的公交,不用找野导。只是地铁在建,使得一到节假日,车辆非常拥堵。
④ 南京和杭州有地铁吗
南京地铁早在2005年就开通了,目前运营中线路有地铁1号线主线及南延线,地铁2号线及东延线。
杭州地铁1号线2003年即开工试验段,2007年正式全线建设,今年10月份开通试运行。
苏州地铁1号线也将于今年5月投运。
⑤ 南京、苏州、杭州这三个城市在经济方面哪个更强一点
先说民生方面:苏州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高于杭州和南京的,农村人均纯收入更是远超杭州和南京,所以说这地方人都有钱并且适合生活。可以看看2013年三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苏州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1143元,农村人均纯收入是21578元;杭州分别是39310元和18923元;南京是39881元和1元;这一项就很吸引人了。
最后是房价,苏州的房价是最低的,物价水平可能高点,杭州最贵,综合来说城市定居成本应该是最低的。历史文化底蕴方面那么三个城市都是文化名城,都是千年古城,没哪里有差距,苏州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南京和杭州历史上都曾做过统一王朝的都城,三市的文化传承表现都是特别好的。有历史内涵。
⑥ 杭州地铁怎么建这么慢,苏州地铁都快要开通第二条线了
主要是杭州是复沙泥土质制,施工难度比较大,所以比较慢
而且杭州地铁的线路很长,苏州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加起来才52公里,而杭州地铁一号线的长度就有48公里,还不包括下沙延伸段,杭州地铁最大的问题是票价太贵,而且老出问题,这漏水,那坏的
⑦ 现在的苏州能比过杭州吗
杭州 是省会 当然资源要比苏州 要强得多 关键苏州离上海要近许多,半个多小时就能过去,杭州起码两小时,所以上海的资源优势会利于苏州许多
如果在过去说苏杭打个平手还行,甚至说苏超过杭一点点都行,因为过去苏州是江苏的首府,杭州是浙江的首府,过去上海还属于江苏的苏松太道呢,属于江苏,现在苏州比杭州有点吃力,打平手肯定。。肯定不行,差个百分之二十吧,主要是影响力的问题,非关经济一方面。人家首先是一级城市,苏州才二级,如同过去的扬州一样非常繁华,现在的政治地位如同经济地位一样重要。所以苏州经济虽然强一点点 总体还是要输一点点 你看两个城市最好的大学就行了 浙大 是和南大伯仲之间,苏大哪里能比。如果在过去。。。东吴大学也算NB大学里的翘楚啊
历史沿革
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跨湖桥遗址的发掘显示,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史界称为文明的曙光。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被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叹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古称钱塘。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塘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五代时的吴越国(公元907年-978年)在杭州建都。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原钱塘、仁和县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划杭县城区等地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的历史新篇章。http://ke..com/view/3742.html?wtp=tt
苏州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大城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江苏省省辖市,行政级别为地级市,实际享受副省级城市待遇,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苏州因此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苏州是有效资料显示现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城市,苏州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政治中心;西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陆游《奔牛水闸记》),宋人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明清时期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称苏州“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http://ke..com/view/2239.html?wtp=tt
社会经济
2007年苏州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700亿元人民币
2007年杭州市生产总值(GDP)达到4103.89亿元人民币
http://chinasourcing.mofcom.gov.cn/hz/hzcitymiennr1.html
http://number.cnki.net/social/MetaShow.aspx?areacode=xj110100&biao=%E5%9B%BD%E6%B0%91%E6%94%B6%E5%85%A5&pn=%E6%9D%AD%E5%B7%9E%E5%B8%82
这里历年的经济数据你可以对比一下
附录:东吴大学
在法学教育史研究界,历来就有“北朝阳、南东吴”的说法。“北朝阳”是指北京的“朝阳大学”,它是民国元年(1912年)由汪子健先生倡导、北京法学会同仁集资创办的国内第一所专门研究和教授法律的大学。“南东吴”则是指上海的东吴大学法学院。东吴大学法学院是由美国人创办的一所以研究英美法为主、兼及国内法的比较法学院。上海的东吴大学
法学院是苏州东吴大学的一个分部。
苏州东吴大学是由美国基督教差会监理公会开办的教会大学,1900年11月在美国田纳西州取得执照,核准开办“文学、医学和神学系,以及可能被认为适宜的其他系科”,校名为“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的中文名)。东吴大学建有3所预备学校:苏州的第一中学、上海的第二中学、湖州的第三中学。上海第二中学在1914年聘请了美国人兰金(C.W.Rankin)当校长。兰金先生是一名在上海租界开业的律师,他希望除了在中学工作外,还可以为东吴大学做些其他有益的事情。
时值辛亥革命取得胜利,清王朝被推翻不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果需要一系列法律规范来巩固,宪法要编写,各类法律条文要起草,新建的政府需要设立各级法院并配备法官、检察官,还要有大批的律师为社会各界提供法律服务。由于当时的中国法律人才奇缺,尽快培养中国的法律人才是当务之急。谁来担当培养这些人才的工作呢?兰金先生凭借他的职业敏感抓住了这个机遇,他想,他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和在上海法律界的朋友们的法律知识,为新生的民国政府培养法律人才作出贡献。
当时,在上海有许多与领事法庭、特别是和英国最高法院以及美国在华法院有关系的律师和法官,更不要说中西结合的“会审公廨”的法官和律师了,在上海还有一些在国外获得法律学位的归国留学生。为什么不利用第二中学的教室办个夜校,聘请那些从法庭下班后的司法人员,为那些完成了白天学业后的学生们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呢?兰金先生为此征询了美国法庭的罗炳吉(Charles S.Lobingier)大法官的意见,罗炳吉热心地支持这个计划,并答应做兼职讲师。其他的一些律师也随之答应充当兼职讲师。其中,在1922年至1949年期间,美国在华法院首席检察官陆赉德(George Sellett)博士就曾长期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当兼职讲师。
1915年9月3日,“中华比较法律学院”(即东吴大学法学院)正式成立,兰金先生任教务长。一开始,学生人数不到10人,而讲师却有十多人。1918年6月,首批7名学生被授予法学士学位。1924年以前,东吴大学法学院一直利用位于上海昆山路20号的东吴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的教室上课。1924年,东吴大学法学院搬到了昆山路11A号,从此,法学院才有了自己的教室、办公室、餐厅和宿舍。
兰金先生与东吴大学的合约1920年到期,此后由美国人刘伯穆(W.W.Blume)先生接任东吴大学法学院教务长。1927年4月,刘伯穆先生辞职,由吴经熊博士接替教务长的职位。
据刘伯穆后来回忆,法学院于1915年创立时,要求在新生资格审查期间,所有被录取的法学院学生必须是正规中学毕业后并在被认可的学院或大学里修满两年课程的学生。并且,所有申请者都要有运用英语的能力,审查期末还要求申请者具有运用官话(即北方话)的能力。
这种做法是效仿美国的法学院的经验,但不久,美国法学院的入学条件提高了。所以在1924年到1925年的学校招生布告中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计划进入法学院、特别是希望到国外继续研究深造的学生,都必须要在入学前完成文学士课程(或至少三年课程),这是参照于美国著名法学院目前的入学要求。”
一个准备就读法律的学生首先要在东吴大学文理学院修完3年课程,然后再到法学院专攻法律课程,他花6年时间才可以取得文学士和法学士双学位。这种捆绑式的法学教育是美国著名的法学院校采用的办学方式,这样做也大大提高了东吴大学法学院的教学质量。
东吴大学法学院办学之初,常规的法律课程是每天3小时,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4点30分到7点30分上课。将课程设在傍晚时分是为了便于兼职的法官和律师来上课。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白天的时间来做一些兼职工作以资助自己。
招生布告中说:“办学的目标就是使他们完全掌握世界主要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办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一代能为中国新的、更好的法律制度作出贡献的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民法、英美法、中国法三个系统的法律制度课程一并开设。在学习三个法律系统的基础课程的同时,学生可以作比较。对于学校的学习计划,哈佛大学的M.O.哈德逊教授在学校的一次发言中说:“对国内法的教学建立在对英美法及民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你们学校是我所知的惟一的真正名副其实的比较法学校。”
在1920年至1927年这段时间,只有与中国法有关的几门课程是用汉语教学的,而其他大多数课程都是用英语教学。广泛的英语训练使得学生以后能在英国和美国顺利完成他们的研究学业。
学校在1921年组织了一个实习法庭(模拟法庭),法庭在周六晚上开庭,由学生充当律师、陪审员和证人,从外面请来的律师、法官和本校的一些教师充当法官。轮流演示3套法律程序——中国法庭(用汉语)、混合法庭(中、英互译)以及英、美法庭(用英语)。
东吴大学法学院的教学方式也比较特别,开始是采用“教科书式”的教学方式。1923年以后,引进了美国法律院校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法”。大概因为英美法属案例法,熟悉大量的经典案例是培养成功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必备条件。同时,“案例教学法”一反条文式的、死记硬背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使法学教育显得生动活泼,乐于为学生接受。
1920年时法学院只有一位专职教师,即教务长,其他教师都是由当地的法官和律师兼职的。采用兼职教师的办法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兼职教师解决了当时师资紧缺的矛盾,但兼职人员业务上的压力常常使他们根本无暇来上课,不停地调课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为此,建立专职教师队伍的工作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早期在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到国外深造回国的校友就成为首批人选。
1922年,一份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印刷的法学刊物《法学杂志》以季刊的形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出版。在创刊号的发刊词中,教务长刘伯穆先生这样写道:“法学杂志的方针可以概括为以下三重含义:第一,将国外法律原理介绍到中国,并使外国了解中国的法律原理;第二,推进中外法律原理的比较研究;第三,在中国广泛传播这些法律原理知识,为中国法律改革作准备。”
一位中国学者在1936年写道:“中华比较法学院在它20年的历程中共有95位毕业生到国外大学去深造。近来一则报道表明有72名毕业生现在在学院和大学从事教学工作;40名在中学当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1名毕业生成为一所公立法律学校的校长,3名成为私立法律学校的校长;有31名当了法官;41名在政府部门工作;有7名成为立法院编纂委员会成员;2名在教会工作。上海工部局中的9名律师中,有7名是比较法学院的毕业生。”
由于人们所熟知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初,教会大学绝迹于中国大陆。东吴大学的命运也是一样。教会大学在中国大陆绝迹已经50多年了,在我们讨论教会大学的种种弊端之时,也应该客观地分析这种新式高等教育对中国的贡献。教会大学曾经是中国新式高等教育的先驱。章开沅在《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丛书》的序言中说:“中国教会大学诚然是与西方殖民主义相伴而来,并且其初始阶段又主要是为基督教的传播服务。但到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民族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中国教会大学不能不作相应的调适,经过本土化、人间化、学术化的艰苦历程,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曾在金陵大学任教的芳威廉博士(William B.Fenn)在《教会大学在变革的中国》一文中这样说:“教会大学的贡献,是培养了一大批有良好训练且在社会各层面有很大影响的男性和女性,而这正是国家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中国教会大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增进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通过学校提供的语言、知识、价值和外国教职员,引进了西方好的东西。同时,也通过他们,中国的知识被翻译和示范而介绍到西方。他们担任精神的和文化的使节,协助向东方解释西方,向西方解释东方,虽然受到帝国主义的牵连和外洋性格的妨碍,作为西方文化的介绍者,他们参与了中国文化、社会和政府的伟大革命。”
在我们回顾东吴大学法学院的历史的时候,觉得芳威廉博士的评价是妥当的。
⑧ 苏州地铁建的早还是宁波早
那就是苏州地铁建得比宁波早两年:苏州地铁一号线是在2007年12月26日全面开工,2012年4月28日开通运营,而宁波地铁一号线则是在2009年6月26日全面开工,2014年5月30日开通运营。
⑨ 为什么苏州地铁2号线快要开通了,杭州的地铁为什么建这么慢
不慢啊。你想啊,苏州地铁1号线和2号线加起来也就52km,但现在杭州运行的1号线就已经版47km了,这还不算文泽权路往东还没开通的那几站。
不要光算线路,要算总里程,上海和北京就是很好的例子(北京共17条线,比上海线路多,但总里程却是上海长)
⑩ 杭州作为最富省浙江的省会,地铁怎么没南京
杭州和南京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都是处于一个水平的。人均南京还略微高一些回、因为杭州西部山区县答市经济较弱、南京已经把下辖县市全部改区。
去掉南京、杭州也不是最富有省会城市、最富有的省会是广州、后面还有成都、武汉也不是吃素的。
南京的地铁规划比杭州更早、这个可能和两个城市的市政规划、眼光有关系。地铁建设并不是和经济成正比的。看看苏州的地铁、苏州的GDP可比南京杭州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