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鸿昌故居
吉鸿昌故居坐落法租界40号路(今和平区花园路5号),是一座三层小洋楼。初建于1917年,由沙得利工程司设计,共有楼房11间,平房2间,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红机砖清水墙。
吉鸿昌,河南省扶沟人。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1913年从军,历任团、师、军长,宁夏省主席、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等职。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因反对内战,拒绝执行蒋介石向红军发动军事进攻被迫解职,携眷出国考察。1932年“一二八”上海淞沪之战爆发后毅然回国。1933年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察哈尔组建抗日同盟军,任前敌指挥,曾收复多伦。吉鸿昌于1930年以有余堂名义买下法租界40号路这座楼房。1933年抗日同盟军在蒋介石与日本侵略军夹击下失败,吉鸿昌返回天津住在这里,继续进行抗日活动。他在这所住宅楼内筹措经费,搜集武器,进行秘密革命活动。为了适应地下工作需要,将这所楼房进行改造,将二楼的三个门改成七个门,使楼内门门相通,间间相连。楼上南侧做客厅,墙壁上悬挂吉氏亲笔所书条幅:松间明月长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论。三楼是地下党秘密印刷室,楼下为接待地下党员住房。院墙爬满藤萝,使这座红楼熠熠生辉。
霍元甲故居陵园
精武元祖霍元甲,以其精湛的武术技艺、强烈的爱国精神享誉中外。天津西青区小南河村的一座农舍便是霍元甲的故居。这是一个青瓦土坯墙普通农舍式的院落,内有一明两暗的三间土坯房,房屋内陈设着当年的生活用具及当时情况的简介,堂屋内霍元甲的遗像是19O9年在津拍摄的,两侧的唁联“一生侠义、盖世英雄”是他的次子霍东阁所写,东属为霍元甲生前的卧室。
霍元甲(1869-1909年),出生于天津的武术世家,自幼苦练武功。他的武功不仅继承了祖传绝技,而且旁参各派,博采众长,练就了超群武艺,曾打败了当时号称天下无敌的俄国大力土和英国大力士,力挫日本柔道队,大振国威。为了强国强民,他在上海创办了上海精武体育会,孙中山曾为之题写“尚武精神”几个大字。后来,霍元甲被人以治病为名投毒害死。他死后,其弟子扶枢归里,将他葬于小南河村南。霍元甲虽英年早逝,但是他所倡导的精武精神却得以流传和发扬。
目前,精武体育会已遍布国内外,尤其在东南亚等地更为盛行。为了纪念这位精武元祖,家乡人民为他修建起陵园,在墓前的汉白玉牌坊上刻有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尚武精神”四个金字,霍元甲的半身塑像屹立于陵园的花木丛中。
张学良故居
张学良故居坐落法租界32号路(今和平区赤峰道78号),是一所西洋集仿式楼房。张氏在二、三十年代来津常住此处。
张学良,字汉卿,辽宁省海城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东北讲武学堂毕业,历任旅、师、军长,军团司令、东北保安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北平绥靖主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西北“剿匪”总司令等职。1936年张学良与西北军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双十二(193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奠定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民抗战基础。
张氏故居有前后两幢砖木结构楼房,前楼建于1921年,为三层带地下室;后楼为二层,建于1926年。两幢共有楼房42间,建筑面积1270.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01.6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495市亩。该所建筑造型豪华、美观、大方。前楼正面二、三层设有屋顶平台;室内宽大考究,内部楼梯、地板、门窗等均采用菲律宾木料;卫生设备具全,院内广植草坪。
该楼以张寿懿(张作霖五夫人)名义购自法国领事馆。1949年后张寿懿去香港,由其子张学铨管理出租。1956年进行私房改造后由国家经营,1960年改按公产掌管。
徐世昌故居
徐世昌,字卜五,天津人,咸丰五年(1855)生。清末曾两次出任军机大臣。辛亥以后,于1918年任北洋政府大总统,1922年被曹锟逼迫下台隐居津门。
徐氏在津置有多处房产,其中在英租界牛津道(今和平区新华南路与睦南道、马场道交口),购得空地一块15.3市亩,修建了九所楼房共计181间,建筑面积4347平方米。这九座楼房虽然建在一块宅基上,但自成体系,徐氏自住一所,其余为眷属分住。
徐氏自住的是一个独立大院,占地6.35市亩,共有楼房26间,平房4间,建筑面积1085平方米,是一所西式三层楼,混合结构,红砖瓦顶。楼门前四磴台阶、平台,红缸砖砌面,一楼有客厅、休息室、更衣室、餐厅、洗澡间等;二楼为卧室、书房、办公室、内客厅;三楼为顶子间。
此外,徐世昌还有一所住宅,在英租界咪哆士道(今和平区泰安道),是他在1927年化名徐弢乔购买汉森洋行宅地9市亩,修建成西式砖瓦三层楼房一座,计27间,平房17间。这所建筑是花园住宅,造型美观,庭院内有假山、亭子、鱼池、花窖等。
黎元洪故居
黎元洪,湖北黄陵人,同治三年(1864)生。辛亥武昌起义后被拥戴为领袖,借此声誉,先后于1916年与1922年出任民国政府大总统。下台后隐居天津,他在津有两处住宅。
其一,在英租界盛茂道(今和平区河北路219号)是他1912与1918年先后以黎大德堂名义购自英租界工部局,土地共三块8.096市亩,后又购自张金鉴堂上地4.69市亩。黎氏在买进这些土地后,委托一个外国建筑师,先后建成东楼、中楼、西楼、戏楼与花园等,共建房171间,建筑面积8516.5平方米。其中楼房150间,平房21间。东楼房是一所西式二层带地下室混合结构,机砖、瓦顶,双槽门窗,菲律宾木地板;西楼为法式三层楼房,高台阶,楼上有平台、凉亭、装饰富丽堂皇。中楼又叫鸳鸯楼,也是一所西式二层楼房,前后被花园围绕。戏楼有休息厅、客厅,一些著名的演员在此唱过堂会。
其二,在德租界威廉路(今河西区解放南路256号),是黎氏1917年以宋卿府君名义购置的一块3.72市亩房产,经拆除后修建成一所花园住宅,共有房44间,建筑面积1878平方米是一所西式三层洋楼,砖混结构,混水墙,砂石面,尖形瓦顶,大理石台阶,整座建筑与室内装饰都十分讲究。院内有喷水池、方亭、石雕仙人像等,黎氏于1928年即死于这寓所。以上两所住宅几经拆改建,原建筑不复存在。
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戊戍变法主要成员之一,与康有为齐名,近代史称“康梁变法”。辛亥革命后曾先后出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财政部长等职。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很有影响的人物,一生著作甚丰。他于民国初年在天津意租界西马路(今河北区民族路)购得一块地皮,面积约4市亩,于1914年建成一所住宅,此后又建一所书斋--饮冰室,住宅为二层西式楼房,前后共有两幢。前楼为主楼,带地下室。一、二层各有9间居室。整体建筑分为两部分,东半部为梁氏专用,有小书房、客厅、起居室等;西半部是家属住房。后楼为附属建筑,有厨房、锅炉房、贮藏室、佣人住房等。前楼与后楼有走廊、天桥连接。整所建筑面积1100余平方米,主楼为砖木结构,水泥罩面,塑有花纹,异形红色瓦顶,石砌高台阶,双槽门窗,整所建筑相当讲究,有花园、汽车房、传达室。
饮冰室在今河北区民族路46号,与住宅(民族路44号)相连,建于1924年,是一所浅灰色两层小洋楼。楼内正面有三个小拱厅,门前两侧是石台阶,当中有蓄水池,池中雕一座石兽,口中喷水常年不断。一楼正中为大厅,大厅周围5间房子除1间为杂房外,其余为书房和图书室。二楼靠西北角也是1间大厅,靠东南角有几间主要作卧室或图书资料室。梁氏后期就住在这里从事著述。
梁氏的饮冰定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为天井外廊式带封闭罩棚。建筑造型别致,正中大厅实际是天井院的罩棚,罩棚高出屋顶,用花玻璃镶成。该所建筑共有房34间,建筑面积949.5平方米。
张自忠故居
张自忠故居先后有两处。一处在河北大经路天津市政府内后院(现河北区金钢桥医院);另一处在英租界伦敦道(今和平区成都道60号)。
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生于光绪十七年(1891),宣统三年(1911)考入天津法政学堂,1914年从军,曾先后任西北军团、旅、师长,开封军官学校校长。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犯长城,二十九军奋起抵抗,张氏率三十八师在喜峰口、罗文峪大败日军。七七事变后,张又化装出走后方,任五十九军军长,在临沂、台儿庄战役中功勋卓著,后升为三十三集团军司令,转战鄂西、豫南等地。1940年5月在湖北宜城、襄河一线截击日军主力,身陷重围,壮烈牺牲。张氏在任天津市长期间,于1936年8月以庆安堂名义购得英租界伦敦道厚德堂川记空地一块,计4.356市亩,建成楼房一所(成都道60号)。主楼三层,后楼二层,共16间,院内另有平房14间,建筑总面积1400余平方米。主楼一楼有会议室;二楼设两座平台;三楼有屋顶平台;后楼一楼为餐厅,二楼为书房。进大门右侧平房也设有会议室,左侧平房为佣人住房及门房。这所住宅现为天津市民政局办公用房。
天津静园
静园位于和平区鞍山道70号,建于1921年。主要建筑为前后两幢砖木结构二层西式小楼及书房、库房等,占地336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2平方米。其内部装修为日式住宅。园内曲径长廊,怪石清泉,设有地灯。周围庄墙环绕,装饰讲究,显示出一个“静”字。该建筑原名乾园,是民国时期参议院议员、驻日公使陆宗舆的住宅。1929年7月,清帝溥仪携婉容、文秀由张园迁此居住。因溥仪的“静观变化、静待时机”,故得名静园。静园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叔同故居
李叔同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平湖人,出身富商兼书香门第。自幼酷爱文学艺术,以擅长书法、绘画、音乐、篆刻而闻名中外。后来他目睹北洋军阀祸国殃民,心灰意冷,出家为僧,法号弘一,世人尊称“弘一法师”。李叔同故居位于海河岸边的河北区粮店后街60号院内。这座呈“田”字形的清代建筑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纪念这位生长在天津的中国近代文化大师,1990年10月23日李叔同书法碑林河北区宙纬路揭幕。碑林系古典园林式建筑,镌刻着大师中晚期书法80多件,一座1.2米高的大师铜塑像巍然矗立其间。碑林还刻有众多著名书法家的咏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