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陆的地铁的车型都普遍偏小

分类: 城市地铁 时间: 2024-11-02 22:30:56 作者:562486

这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这是地铁国家标准的第一版,地铁的第一次修订(2003年),也是国内地铁建设的高潮时期(2009年以后)。

为什么大陆的地铁的车型都普遍偏小

然而,我们不应该对92版的标准太苛刻。与以前没有国际标准的时候相比,北京地铁车厢的标准宽度是2600毫米,但是香港地铁和台北捷运地铁车辆不受国际标准的限制,所以两个城市有宽度在3100毫米以上的地铁列车。现有大陆地铁模型体积小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地铁线路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隧道技术的局限性。盾构隧道作为最有效的地下隧道施工技术,是地铁施工的利器。国家标准中的盾构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相当成熟。

地铁车型的分类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车辆类型可分为:A、B、C三种。
三种车型的主要区分是车体宽度。C型车宽2.6米。注意:这里指得是普通的侧面垂直的列车,不是鼓型车。
长度可以靠改变编组来随时变化,高度差别不大(因为人的身高都差不多),所以这些都不是车型的参考标准。只有宽度最重要,而且一旦成型就无法再改变,因此是区分车型的唯一标准。
国铁也一样存在界限,这个界限和轨距是相关的,事实上很难想象轨距1067但是车宽3米3的样子,这也是很不稳定的。
我国国铁车宽一般是3米,铁路界限最多可以兼容3米4也就是可以兼容到新干线的水平(3380毫米)。如果超过界限,就可能剐蹭行车设备造成事故。我国国铁因为和地铁概念被严格区分,所以他们主要面向长途,所以虽然容积大但定员远远小于地铁。
车辆长度跟abc有点关系,是因为类别高,线路标准相对稍高,此时车辆增长也是可以的。对比一下:a类一般在21-24米;b类19-21米;c类15-19米。有时候,尤其是像日本那种实行混跑的国家,因为国铁车辆入侵,abc类的定义经常会失效,所以不必强求。
至于高度,对于三轨系统,目的就是减小隧道面积,如果做得跟架空线车辆那么高,意义就失去了。此外,单纯说乘客高度固定的说法不全面,因为乘客不是全部,车顶空调薄厚,安装方式,都直接影响了车辆高度。
A型地铁列车:长22.8米,宽3米,代表车型:上海地铁1、2、3、4、7、9、10、11、12、13、14、16号线列车
B型地铁列车:长19米,宽2.8米,代表车型:北京、天津地铁宽体车(实际上是鼓型,是利用既有限界条件下的加宽车体,应该算作准B型车)
C型地铁列车:长19米,宽2.6米,代表车型:上海地铁5、6、8号线列车

为什么大陆的地铁的车型都普遍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