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铁路的道路,为什么总是建在山顶,和高架桥建造
首先 你必须明白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其次 高铁的速度决定了它必须最大可能的减少弯道行驶 还有一个问题 高铁尽最大可能要绕过居民区 一为了安全 二减少噪音污染 所以说 高铁总是穿山架桥来建造
⑵ 中国高铁路基宽度@!!!
路基挖方宽度=【挖深×边坡系数+取整(挖深/8+1)×2】×2+路基面层设计宽度版
路基填方宽度=【填方深度×权1.5+取整(填深/8+1)×2】×2+路基面层设计宽度
(注:取整就是当填方或者挖方是8的倍数时,取倍数,×2是表示两边)。
⑶ 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的区别
1.日本没有输,日本联合体与青岛四方已经得到了60列300km/h高速动车组的合同。
在基本原理上,新干线采用的是动力分散的牵引方式,这和国内的地铁车辆是一样的,就是说,它的动力是分散在多个车辆下面的。日本采用动力分散是因为:首先,日本的铁路路基比较软,不允许较大的轴重,加上日本是在50年代率先开始高速铁路的研究,当时的牵引技术也可能实现较大的单轴牵引功率,更重要的一点,日本的城市密集,列车对于启动加速要求严格,所以日本对于动力分散的研究和应用比较多,因此,选择了动力分散作为高速列车的牵引方式是个必然的趋势。
而欧洲的TGV、ICE1等采用的是动力集中方式。就是在列车的一端或两端采用一台专门的动力车(可以理解为传统的机车)来进行牵引。这和国内铁路常见的机车牵引客车的方式是一致的。这同样都是有历史渊源的。欧洲铁路的路基较好,允许采用较大的轴重。而且传统上,欧洲铁路就大量的使用机车牵引机车的方式,所以在这个基础上采用动力集中的牵引方式是很正常的。而且,在欧洲,法国是第一个发展高速铁路的,法国是在60年代末开始高速铁路的研究的。这要比日本晚了10多年,此时随着半导体元器件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实现较大的单轴功率了。所以欧洲人选择采用动力集中的方式来发展高速列车。
至于优缺点,动力分对于粘着的利用较低,启动加速较快,这一点优势在速度大于300km/h后更加明显,这也是欧洲的新一代大于300km/h的动车组也陆续改用动力分散的原因,如阿尔斯通的AGV,西门子的ICE3和ICE350。由于动力分散在多个车厢下面,单个设备故障时,对全列车的牵引力影响要比动力集中小一些,载客量也要比动力集中的大一点,缺点,动力分散的由于设备分布在许多车辆下面,因此数量较多,相对来说,故障、检修的频率要高一点,而且价格也要比动力集中的动车组要高。且设备都在车辆下面,因此对于旅客有影响,乘坐的舒适性不如动力集中的动车组。
动力集中的动车组基本上就是反过来,启动加速性能要比动力分散的差一些,故障时的影响要大一些,载客要少一些,但它相对动力分散的动车组要便宜一些,检修维护要简单一些,旅客的乘坐舒适性要好一些。
当然,上面所说的,只是些基本的东西。你如果还想知道更多,需要自己找资料去了。
2.京沪高铁是可以和普通铁路混用的,因为两者的轨距一样。但是,这里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首先是轨内间距,普通铁路是1353mm,京沪高铁的是多少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目前在建的200km/h客运专线的是1360mm,估计京沪高铁也是这个值,这7mm的差值对列车运行稳定是有影响的,其次,既有线与高铁的信号系统不一致,这就要求列车采用两种信号设备。
3.没太看懂你的意思,新干线就是日本的技术,轨距怎么又能和内燃车的一样呢。国内铁路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规矩是一样的,采用标轨,新干线用的是宽轨。
⑷ 高速铁路的定义是什么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其概念并不局限于轨道,更不是指列车。
高铁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科研学术领域有不同规定。中国国家铁路局将中国高铁定义为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铁路,并颁布了相应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文件。
中国国家发改委将中国高铁定义为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的新线或既有线铁路,并颁布了相应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文件,将部分时速200公里的轨道线路纳入中国高速铁路网范畴。
(4)高铁路扩展阅读: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背景: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以1964年日本新干线铁路建成使用为标志,全球开始发展商业运营高速铁路。
1978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乘坐新干线铁路上的高速列车,高速铁路因此正式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
20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面临运输能力不足困境,列车行驶速度低于120千米/小时,客货混跑矛盾增加。经原中国铁道部研究院相关专家分析:受限于当时经济科技以及市场环境,中国发展高速铁路需分阶段进行,先完成常速范围内的列车提速和扩编组,直至21世纪初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才有可能新建高速客运专线铁路。
同一时期,广九铁路广深段启动电气化改造工程,计划引进摆式动车组列车,提速至160千米/小时,成为中国发展准高速铁路的择优试验线路。
截至1990年,世界高速铁路行车速度目标从原160千米/小时提高到200千米/小时以上,部分国家高速铁路上列车试验速度已超过400千米/小时。同一时期,中国人口总数量已达11亿人,仅有5300多千米铁路承担全国70%以上货物周转量和50%以上旅客周转量。
其中,中东部地区铁路6条干线铁路承担全国铁路80%客运量,日均使用能力缺口50多万人次、缺少旅客列车220余对,部分列车超员100%以上。全国客运列车平均旅行速度40千米/小时以内,客货运输能力互相制约矛盾严重。
⑸ 高速铁路含义是什么
根据国际铁路联盟的规定,设计时速达250公里的新建铁路,或经改造后设计时速达200公里的铁路,均可列作高铁。
⑹ 高速铁路是什么
高速铁路是指运行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以上的客运专线,按列车的支承和推进原理可分为轮轨式和磁悬浮式。 自1964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问世以来,日、法、德、意、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已经相继建成4600余公里高速铁路。目前世界上正在建设和已立项准备建设的新线有45条,总长为11000公里。世界上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都是轮轨式的,1990 年法国大西洋线最高试验速度已达515.3公里/小时。 磁悬浮列车按悬浮机理可分为电磁式和电动式,按材料可分为常导型和超导型。目前只有日本和德国分别建成了长度为18.4公里和31.5公里的磁悬浮试验线,试验速度分别达到552公里/小时和450公里/小时,日本为电动超导式,德国为电磁超导式,均未投入商业运营。动车组: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便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带动力的车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组.动车组技术源于地铁,是一种动力分散技术。一般情况下,我们乘坐的普通列车是依靠机车牵引的,车厢本身并不具有动力,是一种动力集中技术。而采用了“动车组”的列车,车厢本身也具有动力,运行的时候,不光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这样把动力分散,更能达到高速的效果。作为一种适合铁路中短途旅客运输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动车组的分类有多种: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电动车组和内燃动车组;按照动力形式,可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动力分散型;按照传动方式,又可划分为电传动和液力传动两种类型。由于动车组可以根据某条线路的客流量变化进行灵活编组,可以实现高密度小编组发车以及具有安全性能好、运量大、往返不需掉转车头、污染小、节能、自带动力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被誉为21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宠儿”。内燃动车组通常两端是动力车,部分带客室。国内常见的动车组都是这一类的,如神州号,四方厂、唐山、戚厂、长客的动车。电力动车组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分散型,两年前的DDJ1和蓝箭就是动力集中型。而春城号和中原之星是动力分散型。通常的电力动车组都要由客车厂家、使用单位和株厂或株所联合研制
⑺ 什么是高速铁路
顾名思义,是指列车速度大大超过一般铁路的铁路。目前世界上对高速铁路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每小时超过160千米,另一种是每小时200千米。
从一般铁路到高速铁路,不是一般提速就能达到的,而是技术要全面提升才行。例如,要加大列车总功率,减轻车辆自重,改进车辆设计,采用先进的制动装置和通信信号设备,改造旧线路,实行新的运营方式等。
⑻ 高铁与普通铁路的区别
有以下几种区别:
1、铁路轨道不同
高速铁路使用无砟轨道,少部分采用有砟轨道。普通铁路轨道是在小块石头堆砌的基础上,再铺设枕木或水泥枕木,被称为有砟轨道。
2、动力分布不同
高速铁路使用的列车是动力分散式动车组。动力分布式列车是铁路列车的一种和动力集中式相对的牵引方式,特点是动力来源分散在列车各个车厢上的发动机,而不是集中在机车上。而普通列车是由火车头牵引的,这是动力集中式的牵引方式。
3、信号控制系统不同。
中国列车控制系统,简称CTCS。高速铁路采用数字控制信号,比传统的模拟信号更加的精确和稳定,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普通铁路采用模拟信号。
4、定价和定位不同。
高速铁路的价格是相对较高的。而普通列车的话是指运行速度在每小时200千米以下的列车,它的速度相对于高铁和动车而言较低,价格也相对比较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速铁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普速铁路
⑼ 高速铁路是怎样的
根据UIC(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营运速率达每小时200千米的专铁路系统(也有250千米的说法属)。早在20世前期,当时火车“最高速率”超过时速200千米者比比皆是。直到1964年日本的新干线系统开通,是历史上第一个实现“营运速率”高于时速200千米的高速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列车在营运达到速度一定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广义的高速铁路包含使用磁悬浮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