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修建古冶至山海关之间的铁路,就必须修建一座跨越的铁路大桥。当时金达特地请来英国的桥梁专家喀克斯承建。喀克斯把桥址选在了滦州的榆山与昌黎县境的武山之间的河道。由于滦河的河床泥沙较厚,又值洪峰季节,打桩遇到极大困难,桥墩屡筑屡塌。后来,喀克斯请一位日本工程师帮忙,打下的木桩照样被激流冲走。继而,喀克斯又把建桥工程转包给一位著名的德国工程专家。德国工程专家特意从山东胶州湾请来一批德国“机匠”,采用空气打桩法修筑桥墩。因滦河水势太猛,根本无法作业,德国工程专家在情急之下,不顾后果,炸掉了滦河西岸的独石山。高有十数丈的独石山是正对滦河主河道的一块巨石,从上游飞泻而下的急流撞在其上立即轰然激返,折向东南,从而使滦河下游的河道一直靠近昌黎县境一侧。它被炸毁,急流不再东折,而是在紧靠滦州城的西岸啃咬,导致数万亩良田陆续塌陷。炸毁独石山之后,德国人依然无法立桩。金达眼看工期逼近,在无奈之下授意喀克斯求助正在石门镇任分段铁路工程师,督建滦河以东铁路的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詹天佑仔细研究了那几个工程师用过的各种施工方法,分析失败原因,对河床的地质条件做了缜密考察,决定改变原有的设计桥位,把桥墩架在西岸的横山与东岸的武山山脚的岩床上,筑墩施工采用了“压气沉箱法”,最终顺利地奠定了桩基;詹天佑还把两段桥台做深井基础,混凝土灌铸,在修建中墩时为节省那时必须从英国进口的价格昂贵的水泥,以片石填筑基础、块石垒砌墩身,使大桥工程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