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为何没有座号 E 呢(高铁上为什么没有e的座位标号)

分类: 高铁铁路 时间: 2024-11-02 22:30:56 作者:532537

由于飞机比高铁更早面世,所以形成了以飞机为参照物的“国际惯例”,因为早期的飞机大多是单通道,每排有6个座椅,分别是A、B、C、D、E、F。其中,A和F表示靠窗,C和D表示靠走廊,B和E则表示中间位置。

但问题在于,高速列车没有飞机那么宽敞,既要在中间留出一条宽约1米的过道,又要在一排设置6个座位,很有可能坐不下,乘坐体验。如果只在一排设置4个座位,固然提升了舒适度,却造成了空间资源的浪费。

因此,高速列车作了折衷处理,采取“3+2”的模式,在二等座车厢,每一排设置5个座位,一边为3个座位,对应着A、B、C三个字母;另一边为2个座位,只有靠窗和靠过道,没有中间位置,故而对应着D、F两个字母。
换而言之,相较于飞机,高速列车取消了1个中间座位,必然会少一个字母,而E正好代表着中间位置,自然就被取消掉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等座车厢采取的是“2+2”模式,即两边都是两个座位,B和E同时被拿掉了,没有了中间位置,只剩下A、C、D、F。

高铁上为何没有座号 E 呢

高铁上没有E座是因为延续了飞机座位号命名的国际惯例。由于早期的飞机每排有6个坐椅,这样就形成了AF靠窗,CD靠走廊,BE是中间的座位格局。而高铁多采取3+2、2+2、2+1的座椅排列,所以没有中间座位E座的存在。
其实高铁座位号的命名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现在这种设定,这要从历史说起,在2012年9月之前,大部分的高铁动车组(如CRH1、2、3、5等型号的动车组)座位号就像普速列车座位一样,只是按照数字自然排序编号。而从2012年9月以后,开行的所有高铁、动车组的座位编号规则由原来的单一数字排序改为类似于“数字+字母”的形式。车票上的数字表示座位排数,而坐椅位置则根据座位的席别不同用不同的字母表示。比如,动车的二等座,每排有5个座位,就用A、B、C、D、F共5个字母表示;一等座,每排有4个座位,就用A、C、D、F表示。是的,二等座的车厢座位少了E,一等座的车厢连B座都没有了。
这是因为高铁座位号的命名规则延续了飞机座位号命名的国际惯例。由于早期的飞机多是单通道的,一般每排有6个坐椅,分别是A、B、C、D、E、F,这样就形成了AF靠窗,CD靠走廊,BE是中间位置的座位格局。久而久之,A—F这六个字母就不是单纯的表示顺序的意思,而是形成了用特定的字母代表靠窗、过道与中间座位的国际惯例,高铁自然遵循了这种惯例。
高铁二等座,采取的是“3+2”的坐椅排列,A、F表示靠窗座位,C、D表示靠走廊座位,B表示三人座位ABC中的中间位置,所以就只有ABCDF五个字母,而没有字母“E”。例如,若某位旅客高铁车票上的座别为07C,那么这位旅客就应该坐在第7排靠走廊位置的座位。而一等座是采取“2+2”坐椅排列,A、F表示靠窗座位,C、D表示靠走廊座位,由于没有中间的座位,当然就没有代表中间座的“B”与“E”,而只剩下ACDF了。以此类推,一些高铁车厢内还设置了高端的商务座或VIP坐席,这样的席位是采取“2+1”模式,即A、F表示靠窗座位,C表示靠走廊座位,更是缺少了“B、D、E”三个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