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忻高铁目前还没看到批复公示,你不用心急,今年应该能实现愿望。
(二)两条铁路运煤难
1.太行八陉之外的古道
太行八陉最早起于商周,最迟到唐已命名完毕。后来的岁月随着人口增多,城池新兴,经济上升,需要更多的道路沟通两侧。其中太行北段重要的有从保定过唐县、阜平,再到台怀的“御道”;从正定溯滹沱河北上到五台,南支到盂县的大道;由赞皇过九龙关到昔阳;由邢台南支峻极关到左权、北支马岭关到和顺共四条大道。
太行南段,从河南向西的有从安阳过林县(今林州市)到平顺的,由辉县到陵川的,由济源到阳城的。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保定到五台山的清皇帝朝拜五台的御道。这一古道,每隔20~30千米就建一个行宫,一般都用汉白玉做墙基,有微型拱桥。据说是康熙帝为寻找在五台山出家的顺治帝而特意开辟的,民间传说流传很广,更有金庸先生写的武侠小说《鹿鼎记》大事渲染。
清帝康熙、乾隆虽然多次朝拜过五台山,其用意可能是为了安抚蒙、藏佛教徒而拜佛于文殊菩萨。所以在汉人聚居区五台山,被允许驻藏兵设活佛以坐镇,统辖青海、内蒙古的喇嘛。
今天除北京雍和宫、承德外八庙有少数喇嘛外,仅五台山一地就有喇嘛上千人。他们袒肩露臂,着紫色藏袍,和穿灰衣、黄衣的和尚、尼姑们一齐朝香拜佛。只因经文不同而不能在一起念经。他们五体投地的跪拜方式,手转经筒念佛的方式也和汉族不同,是内地少见的一道特别的亮点。
三国时代,曹操率兵进晋时,曾有《苦寒行》诗篇流传至今,后人把他穿越太行险处的行军路线称“羊肠坂”。今天太行山南段共有三处“羊肠坂”:一是战国时期的羊肠坂,位于河南林县到壶关的途中;一是三国时期的羊肠坂,位于太行陉之中;还有一处在丹河下游。
羊肠坂这条神秘的古道蜿蜒在崇山峻岭间,因其形状似羊肠而有这个名字,碗子城是羊肠坂上的一个关隘
若以道路的险峻而论,还数丹河下游青天河风景区青天河水库西岸一处险峻逼仄的山沟。这是导游们在水库泛舟时指的羊肠坂,但从未在书文中出现,因此这可能是旅游区的人胡指的,因它无明确的来历。
战国时期的羊肠坂,见于郭沫若编著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中,其确切的位置在如今壶关县太行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之中,但其解说词却把它安在曹操《苦寒行》中,那是张冠李戴,错置了地方。太行陉南段的羊肠坂道路曲折,但险峻远比不上大峡谷的羊肠坂。大峡谷的羊肠坂沟狭、坡陡、弯多,道路最窄处只允单人通行,车马根本无法通过,而太行陉的羊肠坂大部分地段车身可过,只是拐弯过剧,导致车轮、车轴被摧折,如曹操诗所描述:“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这是大部队车马行军之难,但比之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要好多了。
2.现代化交通网覆盖太行山
进入20世纪,现代化工业在国内兴起。中国正式投入运输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建成于1928年,主要是为解决煤铁运输。它循军都陉而修,由我国著名铁路专家詹天佑设计。面对八达岭陡峻的山谷,他设计出用两个车头,首尾各一在修成“之”字形铁道上来回上行,最后才由隧道穿越八达岭而去张家口。穿越太行山的第二条铁路即正(定)太(原)铁路,由于山西都督阎锡山的主张,铁轨宽度比世界通用的要小,只有在正定换了车轴才能进入山西。
山西基本是个封闭的经济体,工业基本材料铁煤铜铝等都有,又有硫磺,自产粮棉可以自给,更有内陆省份缺少的食盐,山西也能自给有余。它所缺的是新颖的轻工业制品,如汽油、柴油、煤油以及精密要求的内燃机、发电机、织布机、缝纫机及汽车、自行车等这类当时的高档工业产品。
所以山西总体对外需求不迫切,本身也只有煤、陶瓷、杂粮、干鲜水果、中药材及毛皮等可输出。20世纪初期我国民族工业刚刚兴起,一条铁路进出山西也够用。随着后来京张铁路延伸进入大同,南北同蒲开始建成,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山西共有三条出省的铁路,基本上可以跟上工业现代化缓慢的步伐,而不至到急需的程度。
新中国成立后,工农业开始快速发展,我国东部、南方用煤量大增。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向东修起了京原(平)铁路,它的西半段基本沿蒲阴陉方向,向东过涞源后才改变方向,沿着拒马河,向北东直到京西丰台而入北京。
20世纪70年代,为了备战需要,太原到太行腹地长治的原(太原)长(治)铁路修通。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华东用煤量飞速增加,于是修通了侯(马)月(山)铁路,它沿沁水穿过南太行。从此晋煤外运有了南通道。
90年代起,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对煤的需要急剧上升,于是修通了从长治过晋城到焦作的铁路,它基本上与太行陉重合,在南太行有了第二出口。21世纪初,东南邯(郸)长(治)铁路修通。它沿滏口陉穿太行连上京广线,将煤送入南方。
这时期山西凡向东向南的铁路,几乎都是每隔十分钟有一趟满载煤(2500吨)的专列出省。为了急南方所急,重载(达1万吨)运煤到秦皇岛的大同专用送煤海港——秦皇岛的大秦铁路修通。然后通过海运直接将煤送达上海、福州、广州等地。
与铁路运输的同时,不堪重负的307国道(太原到石家庄)因运煤而几乎天天堵路,因此在90年代,山西修通了第一条高速公路,太原经旧关达石家庄的高速公路。随后纵贯南北的大(同)运(城)高速公路修通,南面从大同过风陵渡接310国道,从运城过平陆达三门峡两个高速公路出口修成;北面从大同向东沿大秦铁路的高速公路修通。
山西高速公路、铁路分布图
到21世纪初(2010年前),穿越太行山已有七条铁路,四条高速公路。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朔(州)黄( 骅港)铁路修成,运煤可直达河北的黄骅港入海。它平行石太铁路一直向东铺成。同时阳(泉)邯(郸)铁路完成,穿越太行的滏口陉上有了铁路。和它几乎相贴的邯(郸)长(治)高速也贯通。与此同时,晋(城)焦(作)、晋(城)济(源)高速贯通。2012年北部的忻(州)保(定)高速修成,其南,山西省第一条高速铁路,太(原)石(家庄)高速铁路通车。这把一直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石太铁路解放出来,石太铁路几乎变成运煤的专线,一天只留下四趟客运列车,其余全部改成煤运专列。
今天,太行山已经不会成为沟通东西的障碍,已有十条铁路、七条高速公路切穿太行山,加上沿着山西边界所有县市都修通了穿太行的国道、省道,太行山已被公路网所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