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在哪里_苗族居住地在哪(湘西苗族在哪里)

分类: 旅游信息 时间: 2024-11-02 22:30:56 作者:315718

苗族居住地在哪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   我国苗族分布很广,主要居住在贵州全省、云南、湖南,其余分布在广西、四川等地,还有少数在广东、海南岛、湖北西南部以及散居于北京市,西藏、新鏖、内蒙古以及东北、华北、华东各省。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      扩展资料:   苗族居住地区地理环境可分土山型和石山型。贵州东南部、湖南西部、广西东部等属土山型,其间虽有高山深谷,崇山峻岭,但青山绿水,木材资源丰富。有大小田坝,层层梯田沿山而上。   出产水稻、玉米、谷子、麦、薯、棉、豆、烤烟、花生、油菜、油桐等,地下埋藏着许多矿藏。清水江、都柳江、沅江、澧水等通行驳船以作水上运输,陆路黔东南及广西东部取肩挑,湘西取背背方式为主。   石山型是高寒山区,贵州西北部、滇东北、桂北等属此类型。这些地区水源缺乏,石头遍布,石多土少田更少,种植玉米、土豆、荞麦等农作物。运输主要是背背和马驮。不论土山型或石山型地区,现在乡乡基本都通车。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

湘西的苗族是什么苗?

  按语言大致分是三种,湘西方言苗族,黔东方言苗族和川黔滇方言苗族。   其中也可以细分。   湘西方言(东部方言)苗族自称果雄,旧时称红苗,因为女性会穿红色百褶裙,男性在腰间系红丝带,清朝时期,受到满族服饰的影响现在没有这种服饰了。湘西方言内部分为东部土语和西部土语,东部土语苗族居住在湘西州古丈、泸溪两县以及吉首市的东部,他们的服饰特征是挑花,以几何图案为主,无论衣服、头帕还是围兜上都有挑花的花纹,少银饰;西部土语分布较广,湘西州花垣县、凤凰县、保靖县、龙山县、吉首市西部、怀化麻阳、新晃、贵州松桃县、重庆东南部以及湖北宣恩县是主要分布地区。西部土语苗族服饰颜色以深蓝、黑色为主,上面有刺绣的花纹,以花鸟为主,银饰较多,特别是凤凰、松桃的苗族,银饰繁盛,不输黔东南苗族。   黔东方言(中部方言)苗族自称木、嘎闹、孟等,旧时称九股黑苗,分布于贵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州以及广西融水县、湖南怀化靖州等地。黔东苗族的语言差别不大,放慢语速基本都能交流,广西融水苗族除外。黔东苗族支系多,服饰不下两百种,且银饰繁多,目前各媒体、旅游胜地中的苗族银饰和服装样式大多来自黔东苗族。   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苗族数量最多,按语言可分为三个群体。第一个是川黔滇次方言群体,这是西部方言苗族的主力,自称“蒙”,旧时所称的黑苗、白苗、青苗、花苗、小花苗、歪梳苗等都属于这个群体,广泛分布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云南全境、广西西部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地,后又因战争迁至美国、法国、澳洲等地,其中云南文山的影响力最大。这个次方言群体的语言互通性其实非常高,从贵州毕节到云南文山再到美国明州,三地的苗族只要习惯了对方的发音是可以交流的,不存在某些人说语言差异很大,老挝一代的苗族发明了拉丁字母书写的苗文,后带到欧美,使用的范围很广泛。   第二个是滇东北次方言群体,旧称大花苗,主要分布在乌蒙山地区,贵州毕节、云南东部昆明、昭通一带,自称“阿卯”,主要信仰基督教,有专门用来书写苗语圣经的苗文,字母符号比较特别,称为伯格里苗文。   第三个族群可以称为“麻山苗族”群体,包含了多个次方言群体。虽然他们的苗语划入西部方言,但实际上既像西部方言又像中部方言,正好分布在过度地带上,比如贵州的贵阳市、黔南州、安顺等地,自称接近“蒙”。西部方言苗族的银饰随着分布地越往西越少。   此外还有一些小的支系:   在湖南怀化东部、邵阳和广西龙胜一带的苗族

苗族大部分分布在哪里

  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七个省区,东南亚地区也有。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苗族也是一个注重节日的少数民族,有很多传统节日。      扩展资料: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易暴露于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20世纪50年代后期苗族又开始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有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玩年节、龙头节等。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

在湖南苗族大部分在哪里

  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七个省区。其中,贵州最多。

苗族的主要分布在哪

  苗族分布     中国苗族的人口,据四次人口普查分别为,1953年251万人,1964年278万人,1982年503万人,1990年739万人。据1990年的数据,苗族是中国人口总数列第四位的少数民族。 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七个省区。其中,贵州最多。据1990年人口普查,贵州苗族有360万人,占中国苗族总人口的近功半。其次是,湖南155万人,云南89万人,四川53万人,广西42万人,湖北20万人,海南5万余人。这七个省区的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98%以上。在这七个省区都有苗族的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州6个,它们分别是,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县23个,分别是,湖南的麻阳、靖州、城步,贵州的松桃、印江、务川、道真、镇宁、紫云、关岭、威宁,云南的屏边、金平、禄劝,四川的秀山、酉阳、黔江、彭水,广西的融水、龙胜、隆林,海南的琼中、保亭。上述的苗族各分布区基本上是连成一片的,同时在一些地方与其它民族形成区域性的大牙交错式的杂居格局。中国苗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如湘黔川边的武陵山,黔东南的苗岭、月亮山,黔南的大小麻山,广西的大苗山,滇黔川边的乌蒙山等。尤其是西部苗族居住环境更为恶劣,大多生活在高山山顶地带或石山区。此外,陕西、北京、江西、广东等省市也有数以千计的苗族散居。 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以及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法属圭亚那、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大约有200万苗族分布。

湘西苗族都有什么风俗?

  男装   男子服装式样比较简单。贵州各地男子一般上身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短衣(也有穿右大襟短衣的),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裹青色长巾。冬天小腿部裹绑腿。在黔西北地区则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羊毛毡。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婚俗   苗族青年男女婚姻的缔结以自主婚姻为主,通过社交和谈情说爱来确定。社交活动多在节目或赶场天进行,形式是小伙子同姑娘对歌,互相了解情况,沟通感情,若双方情投意合,再由男方家长请媒人到女方家说合。结婚一般都是新娘步行到夫家,不拜堂。但也有的地区坐轿或骑马。宣恩一带新娘到夫家。必须从侧门进入洞房,并由“伴娘”端盘请新娘新郎喝“交杯酒”,表示同心合意。川南新娘要从东面进入夫家,说是为了纪念祖先自东方来。黔东南一些地区,夫家要备一对熟鲤鱼给新娘“掐鱼祭祖”,表示她已成为夫家的人了。在湖南、川东、贵州的松桃、天柱和晴隆的部分苗族中,新娘结婚后要住夫家。其他地区婚后当天或次日返回娘家,以后逢节日、农忙季节或夭家婚丧娶嫁之时,才接来住一段时间,这样数年以后,才长住夫家。、   苗族的服饰在各地各有其特点。黔西北、滇东北的苗族男子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古代苗族男子都蓄长发,挽椎髻于头顶,插木梳或发针,戴耳环、手镯、项圈等饰物。至清代末期,他们已不再蓄发挽椎髻,有的改梳长辫子。各地区苗族妇女服饰差异较大,式样约几十种之多,但大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同的百褶裙,有的长及脚面,有的短至腿根,仅七、八寸长。湘西,贵州松桃、凯里,广西大苗山,湖北宣恩等部分地区苗族穿大襟右衽上衣,下着宽脚裤。湘西苗族的上衣无领,衣袖和裤脚绣有宽大花边,头缠格子布或青布头巾,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饰物。苗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种式样的包头帕,有的包成尖顶、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别具风格。她们的盛装以黔东南独具特色,把银饰钉在衣服上成“银衣”,头上戴着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

苗族人生活在哪里?

  【贵州是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省份】   贵州苗族人的风俗习惯:   1.一夫一妻制。1949年以前,苗族除了个别原妻不生育而有一夫多妻外,其余都是实行一夫一妻制。苗族一般都不与他族通婚。同民族不同服饰的支系也少通婚或不通婚。苗族禁止家族内通婚。在黔东地区,甚至凡是拜为兄弟的被视为同宗人,其子女是兄弟姐妹关系,也不能通婚。近几十年懂得了姑舅结亲不科学,也改变了姨表、姑表结亲的旧习俗.   2.自由恋爱。苗族越是聚居地区,越是婚姻自主,通过青年男女亲自参加“游方”社交活动来实现。即使有父母包办,只订婚而未结婚的,也可以自由参加正常的“游方”社交活动。黔东南男女青年的“游方”社交活动,一般在喜庆或者节日的白天进行。届时,男青年便到不同家族的村边固定的游方场上去吹口哨,作“哦嗬”声,唱歌邀请,姑娘们听了就知道小伙子们已到,就悄悄互相邀约来与小伙子们见面,互相介绍、谈心、交流见闻,以及互相对歌。这样反复多次,从中发现意中人,再进一步的单独谈心,建立感情。有的地方则是每天晚间进行。各村寨的小伙子吃完饭后,就三五成群地去不同家族的村寨“游方”。黔西北一带的苗族社交叫做“玩花山”或者“跳月亮”、“吃平饭”。他们每逢节日(即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五月初五等),各地的未婚男女青年便欢聚在几个村寨的一个山坡上,互相介绍、交谈、对歌等等,如一见钟情,便可倾吐爱慕之心。云南楚雄一带的苗族,在数十年前还有“姑娘房”的习俗,即由集体专设两座公房,以便未婚男女青年在劳动之余分房休息或住宿,男房的青年和女房和青年互相对歌,借机择偶。此外,在云南红河个别苗族地区还有“抢姑娘”的陋习,如果被抢去的姑娘不同意,可以回去;如果女方愿意,双方都回去告知父母,准备举行婚礼。居住在湘西一带包括黔东北、鄂西和战四川东南角的苗族青年男女也必须在“会姑娘”自由恋爱的基础上才能缔结婚约。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男女青年则通过“坐妹”(即到女方家的火塘边谈心、对歌等)。经过多次“坐妹”,彼此感情融洽即可确立恋爱关系。   3.订婚。苗族通过自由恋爱后,男方就可请媒人前往女方家正式求婚,一般媒人去的次数越来越好,俗称“亲以多求为贵”。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举行订婚礼。但具体仪式苗族各地互有差异。在湘西一带,如女家有心许配,必须经过家族喝了“放口酒”表示赞同之后,才能正式订婚。然后男家再择吉日向女家过礼,即送糯米粑、茶油和酒肉等。女家还要请家族人吃喝两天三晚。过礼后,男家又择地日娶亲。在川黔滇交界的苗族,男方请媒人到女家订亲,往往媒人会说某家想要你家姑娘去背水喝。如果女方同意,媒人就回来给男方家长传讯,并择定吉日,准备结婚。如果是父母包办婚姻,则由男方父母先杀一只羊送到女方家去,女方收一半,留一半由男方家带回,表示不增加男方家的负担,并表示愿意成亲。此后,男方家请媒人带一对鸡、一袋炒面和若干鸡蛋送到女家去,表明订婚心意,这就算完成了订婚手续;如果女方不同意,就杀一只羊送到男家去表示退礼。男女双方商定结婚日期之后,双方家长积极准备礼物、食物和物色陪郎及陪娘各两三人。   4.结婚。苗族婚礼一般都很隆重,届时男、女主家都宰猪杀羊招待乡亲和来宾。一般都包括送亲、迎亲等程序。但各地的婚礼仪式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川黔滇一带,苗族举行婚礼时,男家杀一头猪、一对鸡、酒数壶、鸡蛋若干和活牛一头,由新郎的陪郎送到女家去,以作接新娘的礼物。他们在女方家住一两天,女方家也杀一头猪来接待,并留一半给男方家以作回礼;同时,新娘和陪娘就跟着新郎和陪郎一道到男家来。途中,男方两男在前面开路,新娘和陪娘在后面,挑礼物的走在最后。当新娘走近新郎家时,由新郎的父母出来迎接新娘和陪娘。晚饭时,新娘和陪娘坐一桌,新郎和陪郎坐一桌,其余的人随便就坐。夜间,男女青年唱歌,吹芦笙、口琴等;老年人也参加唱歌,热闹非凡。在湘西一带,当娶亲队伍来到门前时,女家首先关门,宾主同时放鞭炮,男家用一包钱从门缝送入门内,叫做送“开门礼”,女家才开门迎接。吃完早饭就发亲,由堂兄背新娘上轿,新娘除亲属陪同外,还有女友和儿女双全的“引亲娘”以及歌师等等。新娘的女友们都身着盛装,只有当新娘踩篾筛进男方家门,才知道谁是新娘。进门后,不拜堂,一直走到火坑边坐下,由主婚人让新郎新娘共喝一杯酒,共吃一块肉,然后合用一盆药水洗脸以除邪气。主婚人唱完“合事歌”,晚饭后由双方的歌手对歌,连续三天,婚礼才算结束。回门。苗族婚姻都有回门的习俗,即新娘嫁到新郎家后都要回娘家。但何时回,回娘家居时间多长,及其仪式的繁简。都因地而异。有的地方必须是经回门后才能过性生活。如湘西在婚礼三天之内新郎新娘只能见面,不能同居,直到回门在娘家住一晚,第二天再回男家,这一天晚上才是亲郎新娘的成婚之夜。在川黔滇,则是新娘在夫家住一两个月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住几天,之后,双双返回新郎家长住。黔东南地区送新娘回门是苗族婚礼最隆重的礼仪。在当地盛行把女方接到男方家举行订婚仪式的习俗。当订婚后的第三天,女方家就派数名姑娘给新娘送衣服来,新郎家就积极送新娘回门用的两坛米酒、两只猪腿、一挑糯米饭、一挑糯米粑和两个有筛子那么大的大喜粑,还有鸡鸭等等。有的还要送一挑稻谷。届时,男方就按女方家长的要求邀请家族中的男女青年陪送新娘回门,新郎留在家中,不能参加陪送。回新娘家的当晚,新娘的家长大摆宴席招待客人,并邀请本家族的青年男女来作陪,男子分桌就宴。席间,宾主的歌手们便开始对唱苗族古歌,互相盘问民族历史知识,边唱边向对方敬酒,这是互相学习和传授苗族历史文化知识的极好机会。次日早饭后,陪客者们便纷纷前来邀请客人到自己家中作客,使全村酒歌连绵,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之中。待客人们走遍每家每户,最后回到新娘家吃告别饭,准备回新郎家。这时,男子都要给新娘家送财礼,多少随意,主人则送上一块白布手绢和礼物。当客人离开时,全村男女都出出来送客。走出寨子时,新娘村上的姑娘们便围着小伙子们讨彩色花线。顿时,又响起宾主送别的阵阵飞歌,回门礼仪到此结束,新娘就留在娘家长住。此后,过年过节或农忙时,新郎家就派人来接新娘,住几天后,又回娘家长住。这样反复多次,最后由新郎的母亲去接新娘回来,这才在夫家长住,并开始与夫同居。现在这一习俗已逐渐有所改变。

苗族分为哪几种

  按语言大致分是三种,湘西方言苗族,黔东方言苗族和川黔滇方言苗族。   其中也可以细分。   湘西方言苗族自称果雄,旧时称红苗,因为女性会穿红色百褶裙,男性在腰间系红丝带,清朝时期,受到满族服饰的影响现在没有这种服饰了。湘西方言内部分为东部土语和西部土语,东部土语苗族居住在湘西州古丈、泸溪两县以及吉首市的东部,他们的服饰特征是挑花,以几何图案为主,无论衣服、头帕还是围兜上都有挑花的花纹,少银饰;西部土语分布较广,湘西州花垣县、凤凰县、保靖县、龙山县、吉首市西部、怀化麻阳、新晃、贵州松桃县、重庆东南部以及湖北宣恩县是主要分布地区。西部土语苗族服饰颜色以深蓝、黑色为主,上面有刺绣的花纹,以花鸟为主,银饰较多,特别是凤凰、松桃的苗族,银饰繁盛,不输黔东南苗族。   黔东方言苗族自称木、嘎闹、孟等,旧时称九股黑苗,分布于贵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州以及广西融水县、湖南怀化靖州等地。黔东苗族的语言差别不大,放慢语速基本都能交流,广西融水苗族除外。黔东苗族支系多,服饰不下两百种,且银饰繁多,目前各媒体、旅游胜地中的苗族银饰和服装样式大多来自黔东苗族。   川黔滇方言苗族数量最多,可分为白苗、黑苗、花苗,黑苗主要松散地分布于贵州西部所有地区,集中分布在黔西南,白苗分布云南南部如文山州,西部如丽江,以及四川南部兴文、宜宾、木里等地,黑苗和白苗都自称“蒙”语言能想通,由于战争迁移,在东南亚和美国也有分布。黑苗服饰比较多且没有突出的共同点,白苗服饰色彩绚丽,帽子上串有吊珠。   花苗主要分布在乌蒙山地区、云南东部昆明、昭通一带,花苗自称阿卯,内部又有大小花苗之分,主要信仰基督教,有专门用来书写苗语圣经的苗文。语言是川黔滇方言中滇东北方言,和黑苗、白苗的差别较大。服饰的话,不知阁下可否看过赛德克巴莱,和片中赛德克人的服饰有点像。川黔滇方言的白苗、黑苗、花苗几乎没有银饰。   此外在湖南怀化东部、邵阳一带的苗族,旧时称为青衣苗,苗语已经消亡,只有一种特殊的平话。到底是湘西方言苗族,还是黔东方言苗族,尚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