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没有什么和法国有关的旧址可以参观的,法租界也行啊,有没有地址的呀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 随着中法文化交流年———“法国年”系列活动的展开,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在这个春天正被日益浓烈的“法兰西”氛围所笼罩。 在上海,许多法式老建筑,虽历经多年,却仍以完美的姿态掩映在绿树丛中。长假里,如果你有闲心,不妨借着法国文化年的气氛,让自己的目光好好享受一顿正宗法式建筑“大餐”,听听那些老房子带来的经典故事。 国泰电影院:老克勒当年追女孩 这座在张爱玲笔下屡屡被写到的电影院,处在淮海路茂名路拐角上,原名国泰大戏院,于1930年开始建造,次年年底竣工。它占地面积1559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采用紫酱红的泰山砖,白色嵌缝,其特色与锦江饭店同出一脉,属法式建筑。 建筑内部,富丽堂皇,整个放映大厅无任何立柱,空间显得异常宽阔,观众无论在哪个座位观看都非常舒适,加之影院冷暖空调及舞台左右两条竖立的灯柱,场内左右梯式直横相间的碗盏灯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气派。 1932年1月1日,国泰电影院正式对外营业,当天登在《申报》上的广告用语是:富丽宏壮执上海电影院之牛耳,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之大成。影院起初专映米高梅公司的影片,启幕当日的上映影片是《灵肉之门》(FreeSoul)。至1933年6月,投资一百多万元改建后的新大光明电影开幕后,米高梅的片权为大光明所夺,国泰改映华纳和哥伦比亚公司的影片。 看电影是当年的时髦活动,用请看电影来追女孩子是当年的“老克勒”们常用手段,国泰因地处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而备受青睐。 上海音乐厅:上海第一家开冷气的影院 始建于1930年的上海音乐厅,数十年来以其良好的建声效果和西欧古典风格的建筑特色,被誉为“上海的巴黎歌剧院”。上海音乐厅原名南京大戏院,1949年改名为北京电影院,是上海第一家放映外国影片的戏院,当年首映的是美国环球电影公司的歌舞片《百老汇》。1959年,它正式改为上海音乐厅。 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 当年的南京大戏院是由美商怡怡公司投资、中国设计师范文照先生设计的。范文照曾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主修建筑设计。南京大戏院是中国设计师打造西方古典式建筑的一个精美范例。 这座大戏院堪称当时一流电影院中的佼佼者,巴洛克式建筑的立柱、西班牙式的线脚,仿罗马式的柚木门窗,门厅、楼梯、回廊等全都使用大理石装潢。还是上海第一家开放冷气的影院。 东平路9号:蒋介石题名“爱庐” 位于东平路近衡山路口的这栋楼,曾是蒋介石、宋美龄的新婚洞房旧居,是宋子文送给宋美龄的陪嫁。这幢法式花园洋房,由一座主楼与两座副楼组成。现在这幢建筑及花园已经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一部分。东侧副楼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主楼东侧二楼原是蒋介石、宋美龄的卧室及卫生间,且有一秘密暗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从暗道直达楼外。现在卧室与卫生间已打通,成了学生们练琴的教室,只有暗道仍然保留。 主楼南面花园的假山石上,镌刻着蒋介石亲笔题写的“爱庐”两个大字。蒋介石把庐山牯岭别墅称为“美庐”,把杭州西湖的别墅称做“澄庐”,把上海这所住宅称做“爱庐”,可见他对这幢洋房的喜爱。 “爱庐”周围有10多栋花园别墅,都是宋家、孔家和陈立夫、陈果夫留下的,路口上有一栋如今开了酒吧,还有些附属建筑开了店,那里有现煮的咖啡、瑞士的火锅、法式大餐、雪茄和葡萄酒,还有被落地窗切割成一条条的阳光。 常德公寓:张爱玲上海故居 张爱玲于上世纪40年代的故居“常德公寓”,日前被挂上铭牌,成为一座名人寓所获得了保护。 这幢位于常德路195号的法式公寓建筑,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原名爱丁顿公寓。张爱玲曾在这里的605室生活了7年。 1941年底,张爱玲从香港来此居住,正式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张爱玲在此完成了小说《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金锁记》、《封锁》、《心经》、《花凋》等一系列作品,这里也是她在上海住得最久的公寓。 据常德公寓居民介绍,这些年来,经常有海内外张爱玲迷前来拜谒。很多读者和游客因不能上楼在张爱玲寓所小坐、不能感受她当年的生活气息而感到十分遗憾。不少人只能在常德公寓门前拍个照作纪念。随着公寓被保护,日后将在楼下张爱玲常去喝咖啡的地方再建一家咖啡馆,同时建一条介绍张爱玲生平的画廊,以给“张迷”们多一点想象和缅怀的空间。 南京西路兄弟楼:永安公司老板旧宅 位于南京西路1400号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外事务办公室(简称“外办”)的办公楼,与波特曼大酒店相邻。两幢风格相近的三层法式建筑,当年分别是原上海永安公司老板郭乐和他的小弟郭顺的住宅,人们习惯上把这两幢楼称作“兄弟楼”。 郭乐是广东人,在澳洲某水果批发行任职,而批发行老板马彪,就是日后开在永安公司对面的先施公司老板。郭乐后来从香港到上海,注册了永安公司,并选址南京东路浙江路口建造了大型百货公司环球公司,又在对面建造了永安公司。那块地当年是哈同的地产,郭乐由此与哈同保持了长久的合作关系。在为自己造寓所时,也就从哈同的爱俪园对面时称夏家宅的地方取得了土地。 兄弟楼的设计交给了公和洋行,他们曾设计、监造了外滩4号联合大楼和汉口路工部局大楼。“兄弟楼”的外貌颇具法国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风格。但因业主和营造商都是中国人,所以多少还带有中国传统的三间二厢平面。现在,它已被列为上海市近现代优秀保护建筑。 崇尚冲突之美 法国建筑讲究点缀在自然中,并不在乎占地面积的大小,追求色彩和内在联系,让人感到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不过,有时也有意呈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因此,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 法式建筑风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建筑整体方面有着严格的把握,善于在细节雕琢上下工夫。比如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蓬皮杜艺术中心、贝聿铭的金字塔以及德方斯,便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 法式建筑十分推崇优雅、高贵和浪漫,它是一种基于对理想情景的考虑,追求建筑的诗意、诗境,力求在气质上给人深度的感染。法式建筑是经典的,而不是时尚的,是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筛选和时光打磨留存下来的。像巴黎等城市的建筑,无不经历了数百年的建筑时代,凝聚了无数伟大建筑师的天才与智慧。法式建筑的风格在中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甚至更远。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式建筑风格随着欧式建筑风格在中国由南而北全面复苏,成为楼市的一大景观。 链接 汾阳路法国洋房汾阳路150号的法式洋房,最初由一个法国富商委托当时著名的美国克利建筑事务所建造,风格沿袭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特色。 1919年开始设计兴建,直到1930年才完工。当时人们称之为“毕勋路(今汾阳路)的法国洋房”。“毕勋”是当时驻华法国领事的名字。这栋法式洋房,曾是白崇禧的府邸,后来成为上海中国画院,60年代成为上海越剧院,现在里面还开了餐厅。 汤公馆现四川北路2023弄35号。上世纪20年代建造。为法式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外观典雅、气势恢宏。抗战后成为汤恩伯寓所。 其他沪上著名法式建筑还有瑞金宾馆、陕南村、花园饭店、锦江饭店、大公馆以及法式园林的代表作品复兴公园。
为什么上海法国的历史建筑最多?比英国和美国都多?是因为上海当时法租界最大吗?
上海只有两个租界,一个是公共租界,另一个是法租界。公共租界里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俄国等国的侨民、外交人员混杂,因此建筑物和建筑风格并不统一;而法租界由于管理和聚居相对单一,法国的文化和管理机构聚集,在建筑上也就表现得比较风格化且群聚化
上海有哪些革命遗址,党史名人故居啊?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06、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 该楼于民国9年(1920年)夏秋间建,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一部分。是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 该幢住宅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李汉俊与兄李书城的住宅,人称“李公馆”。李书城,系同盟会发起人之一。李氏兄弟为该楼最早住户。楼南路侧当时尚存农田,环境颇僻。李家将两楼内墙打通,楼梯合一,组成一家。106号楼上是李汉俊卧室,楼下客厅约18平方米。 民国10年7月23日(即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在此客厅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陈公博、周佛海和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等13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国焘主持。23~24日,张国焘先报告筹备经过,说明会*议重要意义,提出讨论的问题;旋由各地小组汇报活动*情况;成*立党纲和工作决议起草委*员会。25~26日起草文件,27~29日讨论《党纲草案》和工作决议草案。会*议讨论热烈,对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等主要问题取得一致。7月30日,会*议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注意和搜*查,被*迫中止。最后一天的会*议改至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举行。(注:最后一天的日期未能确定,7月31日与8月1日两说。)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制定并通过了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和“联合第三国际”;所通过的第一个决议确定: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并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使工会避免成为其他党派之傀儡”;还就宣*传、工*人学校、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对现有政党的态度,与第三国际的联*系等问题作出相应决定。大*会选*举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达负责宣*传,张国焘负责组*织。 民国11年,李家他迁,该处为其他居民租用。民国13年增建厢房。后来楼下开设商店,解*放前后为恒福昌面坊。 1951年10月,经勘查确认后辟为纪*念馆,名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一馆。1958年,按当年原状修复,拆*除厢房。进入大门为天井,经过6扇玻璃窗门进入会*议室,室内置有长餐桌、圆凳、茶几、椅子、两斗桌及花瓶、茶具等,均按当年式样仿制。新中国建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经过调*查核实恢复了会址原貌,建立了会址纪*念馆,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还设有辅助陈列室,展出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文献资料。有三部分内容: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2.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产生及其活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上海有什么可以让小学生去参观了解国家历史的地方
崧泽古文化遗址 【崧泽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县赵巷乡崧泽村北。1959年8月发现,1960年、1974年两次发掘。共有3个文化层,上层为商代文化,中层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下层为五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出土的文物有石刀等石器,陶器中以印纹硬陶所占比例较大。下层马家浜文化出土的籼稻和粳稻谷粒,对研究中国古代水稻种植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