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开篇“旻天疾威”与《小雅·雨无正》的“昊天疾威”仅有一字之差。这一字,又相近相似到令人浮想联翩的程度。或是誊写者的笔误,或是时光隧道里虫吃鼠咬损毁后的误读。今天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两者同宗同源。从两者的表达习惯来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有自由烂漫的感觉。但从对于语言文字的驾驭来看,《小雅·小旻》明显技高一筹,笔法老辣,特别善于用险。诗歌之中,最忌重复,而这篇《小雅·小旻》之中,“谋”字出现了八次,“犹”字用了五次。既淋漓尽致体现了对所表达内容的强调,又巧妙的混杂在普通的章句之中。然后,用一些显赫、鲜明的表达来掩盖字的反复重用。“谋臧不从,不臧覆用”、“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暴虎”、“冯河”、“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词汇短语如灿烂的星光一般,被后世反复截取引用。
重新回到“旻天疾威”,我们虽然无法揣度《小雅·雨无正》与这首《小雅·小旻》究竟谁在前,谁在后。但我们明显感觉的到《小雅·小旻》的传唱程度,似乎更为广泛一些。透过《诗经》我们有理由相信,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诗歌“代人言”的成分明显超越了“自我宣泄”。也就是说,在那个并不怎么注重著作权的时代,专业诗人们在诗歌创作时,考虑的更多的是“代人言”的程度,而不是自己的创作个性。或者说,那个时代,创作个性是为“代人言”这一目的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