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辞官有至仕的说法。古代官员如果发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朝廷不符,或者自己年老体衰,就是向皇帝上表请求至仕。
如果这个官员曾经为国家做出很多贡献,皇帝会驳回他的请求,官员需要连续上三次,皇帝才会批准,这也是皇帝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
还有一种辞官是挂印而去,直接把官印挂在官府之中,自己潇洒离开,不过这种方法很极端,少有人用。
古代辞官说法
告老、解官、请老、乞骸骨、乞身、移病、谢病、致仕、解印、致政、解佩、初衣、告归、移疾、投冠、解组、解绶、解龟。
1、
在我国古代主动要求“告老还乡”提前退休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告老还乡”回避权力斗争,此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和《史记.货殖列传》中均有记载的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大夫范蠡。无心于官场,“告老还乡”,此时官员已无心于官场,向往能够回到家乡,于是“告老还乡”。客观条件,体弱多病,难当重任,申请“告老还乡”或“告病还乡”。“告老还乡”或“告病还乡”一般都会得到皇上的恩准。
古代辞官说法
我国古代官员“辞官退官”的说法:告老、解官、请老、乞骸骨、乞身、移病、谢病、致仕、解印、致政、解佩、初衣、告归、移疾、投冠、解组、解绶、解龟。
1.乞骸骨、告老:“乞丐”是“求取”的意思,“骸骨”是指尸体,意思是让自己的尸骨可以安葬自己的家乡。辞官的委婉用语在古代最为普遍,为官员自请退职。就这样一件事,苏轼在《范增论》中记载,汉人采用陈平的离间计,造成楚国君臣关系失调,项羽怀疑范增与汉暗中勾结,逐渐剥夺了范增的权力。知道了这一点,范增非常生气,他说:“天下大定,君王要自立,要把他的尸骨赐给他,要他以“乞丐”的身份,他说:“天下大事都定了,君王要他来,要把他的尸骨赐给他。”和“乞骸骨”相同的还有“乞休”,“休”的意思是“休息,歇息”,也是自请辞官。
2.古代中国没有成文的君权制度,汉废郡县之后,只有从董仲舒“屈君而伸天”的思想才能发展出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官僚体制,用董仲舒的话来说,是“君臣离合”。但是因为君权天授,臣子若与皇帝不合,那就只能退官一途,限制君权。
3.古代官员离任后会选择回乡,是因为古人有很重的“叶落归根”思想。远古信仰儒学文化,而儒家则强调修身齐家,十分重视家族观念,一个人一出生,便入族谱,死后也安葬在家族的祖坟里,一旦死在外面,灵位进不了家族祠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棵树不管长得多高,在叶子凋谢之后,终究还是要回到它出生的地方——土地。
古代辞官说法
1.乞骸骨、告老
“乞”是“请求”的意思,“骸骨”指的是尸骸,意思是使自己的骸骨得以归葬故乡。这是古代最常见的辞官的委婉说法,用于官吏自请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