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第一名到第三名说的是殿试的一甲前三名。第一名被称为状元,第二名被称为榜眼,第三名被称为探花,这三名考生,也被合称为“三鼎甲”。
状元的称谓,最早起源于唐代。那时候,每次考试结束后,主考官都会将录取的名单送交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上交给皇帝批示并恩准。这份状子的第一名,在当时被称为“状头”。后来,人们觉得“状头”这个词说出来有些不雅(总有一种出门就会撞到门框上的感觉),又联想到这些即将金榜题名,接受朝廷官员任命的应试者,在身份上暂时还是平头百姓,而当时,普通百姓又被称为“元元”,既然能够得到殿试第一名,自然也是普通百姓中的佼佼者,所以干脆便用“元”替代了“头”,于是“状元”一词,就这样诞生了。
榜眼一词的出现要晚于状元,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当时科考的第一名,肯定时被称为“状元”无疑,在发榜和上殿面圣时,必须是状元居中,第二名和第三名则必须位于状元左右。这样在榜文看起来,就如人的两只眼睛,久而久之便将第二和第三名统称为“榜眼”了。
 再来说说“探花”,其实这个词最早并没有用于考试排名,而是一种戏称。古时科举发榜的时间在春天,京城之中春意盎然,百花齐放,每到放榜的时日,官府便会有专人负责采摘鲜花迎接状元郎,而负责这项工作的人,被称为“探花使”。不过后来人们觉得还是应该把一甲中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在称谓上加以区分,便借用“探花使”的称谓,将第三名称为“探花”了。
科举制第一名到第三名由来
元:科举考试第一名
按照唐朝的制度,各地考生在考试前,需要先往”礼部“递一个文状,类似于我们在考试前,先写姓名、考号什么的。
这个就叫“状”。而“元”就是“首”。
所以状元,就是“文状之首”的意思,也就是科举考试第一名。
只不过在唐朝的时候,状元却并不一定就是第一名,而应该是只要通过了考试,都会被称为状元。例如唐朝末年有一个人叫郑谷。参加完殿试后,他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是:
好是五更残酒醒,
耳边闻唤状元声。
诗中描写的是,他殿试考完之后,一高兴便多喝了几杯酒,一直到五更天,才被耳边叫他状元的声音给叫醒。
可是据后人考证,当年郑谷是殿试第八名,根本就不是第一名。
正因为唐朝时的状元,不一定是第一名,所以那时也没有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的称谓。不过在南宋以后,状元这个称呼,妥妥的就是指科举考试第一名。
榜眼:科举考试第二名
“榜”,就是殿试成绩出来以后,用以张贴的名次榜单。而榜眼就是“一榜眉目”,这个称谓据《称谓录》记载,是“始于北宋”年间。
至于开始于北宋什么年间?据后人推测,应该是从宋太宗赵光义开始的。
不过在当时,榜眼指的是第二名和第三名。
这是因为在殿试的榜单中,状元写在第一行正中,第二名和第三名写在状元下一行的左右两边,看起来就像是状元的两只眼睛,于是就叫做“榜眼”。
只不过到了南宋,第三名又被叫做探花,于是榜眼就成了第二名的专用词。
探花:
探花这个称谓,在唐朝时已经有了,不过与殿试成绩无关。
据《天中记》一书记载:
唐进士杏园初会,使少俊二人探花游园,若他人先折名花,则二人被罚。
由此可见,所谓“探花”,当时不过是考完后的一个游戏。大抵就是从新科进士中,挑选出两个最年轻的来,取名叫“探花郎”或“探花使”,然后带着大家一起游园。
可是到了北宋末年,探花这个称谓,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宋徽宗年间,有一个叫黄彦正的人,殿试中考了第三名,而他另外的3个弟兄,也都是同榜进士。徽宗皇帝闻听,大加赞赏,还赐诗一首:
魁星昨夜朝金阙,皂盖今朝拥玉京。
胜似状元和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以前,对殿试前三名,尤其是第二名、第三名的称谓,实际上大多是民间的。直到明太祖朱元璋之后,官方才正式确认,把殿试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