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是人的外在修饰,衣冠整齐,干净得体,是我们应有的修养,也能展现一个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在中国古代,衣冠的意义尤其重要。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义之邦”,而“礼义”的外在表现,最直接的就是衣冠,所以我们又说“衣冠礼义”、“衣冠文物”,等等。可见“衣冠”是和礼仪道德紧密相关的。
古代男性衣冠要求
裈”音同“坤”,相对于袴而言,为合裆裤,东周时期进入中原,但多为底层劳动人民穿着。
中衣是汉服的衬衣,起搭配和衬托作用。 又称里衣、中襌、中单、襌衣,是穿汉服必备的基本衣物,穿礼服、圆领衫时里面一定要加中衣。中衣的面料一般是纯棉、棉麻、雪纺、单色缎。同时,中衣在色彩上的搭配也有讲究的,基本为白色,酷一点可选用黑色。男孩在穿圆领衫时,最好还是穿白色的中衣。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直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不作为正式礼服。直裾中最有名也最优雅的便是朱子深衣,它是指根据朱熹的《朱子家礼》记载考证的深衣,其特点为制成直领而穿为交领,十二片裳幅皆梯形。为礼服,多为祭祀时穿着。
襕衫出现于唐流行于宋明,《宋史·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圆子生、州县生服之”。两宋时期的男子常服以襕衫为尚,下摆一横襕,以示上衣下裳之旧制。明代出现无膝襕襕衫,下摆处的衣缘较宽,取消了膝襕,可能有以衣缘象征膝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