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长在太湖边江南水村的我,如今每当端午临近,总还怀念起儿时玩的“斗草”游戏。因为这斗草游戏,曾经伴随着我们这一代农家娃长大呢。
说起“斗草”,若引经据典,实际上要比源于战国时裹竹筒粽祭祀屈原的习俗要早得多,《诗经》里有一首《》,据汉代人申培《诗说》考证,就是一首“童儿斗草嬉戏歌谣之词赋”。这种草,学名叫“车前”,因它的茎韧性特别好,可以用它来拉扯比斗,所以就有了“斗草”,我们当地则称其为“打官司草”。每当春末夏初,乡村的孩童们就三三五五,聚于庭院场坪,或约会在田畴原野,每人采来一大把、一满兜这种“打官司草”,就地而坐,各自拿出一根,互相勾搭,使劲牵拉比斗,断者为输,不断者为赢。这样不断互相斗草,直到满兜的“打官司草”扯光为止。《诗经·》所歌咏的“采采,薄言采之;采采,薄言有之;采采,薄言掇之……”实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斗草风俗的写照。
那时我居住的湖畔小村里,有几家据说是祖辈在太平天国时期由河南信阳罗山一带迁来的人家,他们还带来了另一种称作“劈豆腐块”的斗草游戏。方法是取三棱草茎一根,两人各持一端,劈为两半,至中心点后交换一股,再向两边撕拉,若劈成“H”形,预示将来生“小厮(男孩)”;若劈成“◇”形,预示将来生“丫头(女孩)”;若不成形,则预示男孩女孩都没有。这种“斗草”不用蛮力,显得文静,且牵扯到生孩子,我们男孩不太喜欢玩,大多是女孩子们玩的。据说这种“斗草”跟古代春嬉时的“草卜”巫术有关。
还有一种“斗草”则是儿时的我最感兴趣的游戏了,但那已不算“斗草”的正宗,而是小伙伴们在牧牛割草时自己创造出来的一种“斗草”游戏。
那是在田头溪畔,当大家的草篮里割的青草都快要装满的时候,各人就从自家的草篮里拿出数量相等的一束草来堆放在一处,然后用丢镰刀的方法比试“武艺”。每人把自己的镰刀抛出去,然后观看镰刀着地的形状,以刀尖着地刀柄直竖不倒者得分为最高,余则以刀尖与柄成三角形着地、刀背向上、刀面向上依次为下。赢者可将输者的那堆草归为己有。
这种“斗草”,虽然有点像赌博,但当时我们每每玩得兴味盎然。且通常的情况是,如果有哪个割的草输光了,大家便会一起再替他割上几束,各人的草篮中仍然都是满满的,还是“友谊第一”的。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如今早已移居市廛,田野风光也不复常见,然而每逢仲夏临近端午的时节,儿时“斗草”的情景总会鲜活地浮现眼前,好像又回到了天真未凿的孩提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