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大约出现千春秋中期。《管子·地员篇》、《吕氏春秋·音律篇》分别记述了它的基本法则:以一条弦长为基数,将其均分成三段,舍一取二,“三分损一”,便发出第一个上五4度音;如果将均分的三段再加一段,“三分益一”,便发出第一个下4度音,用这种方法继续推算下去,可得12个音,称“十二律”,每律有固定的律名,
12音阶来历
一个乐音的基音可以产生若干个谐和的泛音列的现象。我国古人用三分损益法的方法求出了十二律,十二律大致等于西方的十二平均律音阶。
12音阶来历
音阶就是以全音、半音以及其他音程顺次排列的一串音。基本音阶为C调大音阶,在钢琴上弹奏时全用白键。音阶分为“大音阶”和“小音阶”,即“大调式”和“小调式”。
大音阶由7个音组成,其中第3、4音之间和第7、8音之间是半音程,其他音之间是全音程。
小音阶第2、3音之间和5、6音之间为半音程。 关于音乐的起源,被科学家们称之为“异性求爱”的产物。
这种说法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
这一学说曾在当时轰动一时。
达尔文认为史前动物常常是以鸣叫声来追求异性的。
他们的声音越优美则越能吸引异性,于是动物们纷纷竟相发出婉约优美的声音来得到对方的青睐,这种鸣声,特别是鸟类的鸣声已具有乐音或节奏的因素。
因此,达尔文由此联想到音乐的起源,认为声音是在语言产生之前便具有的。
原始部落中有些民族的歌就是模仿各种鸟类的鸣叫声,动人的啁啾,起伏的旋律感,从而形成动听的民歌传唱百世。
特别是鸟类的鸣声已具有乐音或节奏的因素。
因此,达尔文由此联想到音乐的起源,认为声音是在语言产生之前便具有的。
原始部落中有些民族的歌就是模仿各种鸟类的鸣叫声,动人的啁啾,起伏的旋律感,从而形成动听的民歌传唱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