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位是中国古代君王授予贵族和功臣的一种称号,代表了其地位、身份,大致可以分为王、公、候、伯、子、男六等,各朝代有所不同。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吧。
各朝代爵位制度
爵位制度大约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具体源于何时史学界仍有争议,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爵位制度是从周朝时期开始逐步完善的。
周朝时期:周朝时期,天子称王,爵位设置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孟子.万章篇》)。
秦朝时期: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取消宗族封爵,立二十等爵制以赏功劳,依次是:彻侯、关内侯、大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
汉朝时期:汉承秦制,沿用二十等爵位制,另增设王爵。汉武帝时,为避帝讳,改彻侯为列侯。同时,另设战功爵位十一等,依次是:造士、舆卫、良士、戎士、官首、秉铎、千夫、乐卿、执戎、政戾庶长、军卫。
三国时期:曹操废除二十等爵位制。魏文帝黄初年间,设置九等爵位,依次是: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
两晋南北朝时期:共设爵位十八等,依次为: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
北魏设置五等爵,北齐设王爵和五等爵。南朝沿袭东晋,陈朝后增郡王爵、藩王爵
北周则置十一等爵,依次为:亲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
隋朝时期:隋文帝设九等爵位,依次是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隋炀帝保留王、公、侯三等爵位,其余全部废除。
唐朝时期:唐朝设十一等爵位,依次为: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如××郡开国侯、××县开国子。
宋朝时期:宋朝基本延续唐朝制度。宋朝爵位特殊的一点在于取消了世袭罔替制度,除了世袭爵位外,大多数封爵都是终身制,身死爵除。
元朝时期:元朝爵位为八等十级,依次为:王(正一品)、郡王(从一品)、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郡侯(正、从三品)、郡伯(正、从四品)、县子(正五品)、县男(从五品)。
明朝时期:明朝爵位“世”(世袭)与“不世”(不世袭)两种。且分为宗室和异性两类。
宗室:王室宗族专享封号,共为八等,依次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宗室爵位均世袭,爵位承袭方面一般为嫡长子继承爵位,其余诸子降一等,奉国中尉则不再降级。
异姓:明朝设爵位三等十二级,分别为公、侯、伯,每等又分“开国辅运推诚(随朱元璋建国)、奉天靖难推诚(随朱棣靖难)、奉天翊运推诚、奉天翊卫推诚”四级。
清朝时期:清朝的爵位分宗室、功臣、外藩蒙古三类。且爵位只加美号,不加国号、邑号,如睿亲王、勇毅侯之类。
宗室:宗室封号共十二等,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功臣:功臣封号共九级二十七等,九级依次为: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其中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每级又分三等,骑都尉分两等。
蒙古世爵:大致有固伦额驸、和硕额驸、郡主额驸、县主额驸、郡君额驸、县君额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