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乱不断,思想上也是百家争鸣,整个时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学术氛围浓烈,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当时社会的6种主流思想。
一、儒家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
孔子
孔子逝世后,儒家内部形成八个派别,即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
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遭受重创。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
至南宋时期,已形成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颜子。
二、道家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老子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道家学派主要有:老庄之学、黄老之学、杨朱之学、道教之学、新道家。
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管子。
ps:东汉末年道教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三、墨家
墨家是东周时期主要派别之一。与儒家、道家为三大汉语哲学体系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
墨子
墨子不仅在思想上是个伟人,在行动上也是实干家;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是古代科学家、发明家。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ps:兼爱: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节用: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明鬼: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天志:掌握自然规律等。
四、法家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韩非子
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法家提倡积极入世,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自李悝始,经过管仲、士匄、子产、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并被秦始皇帝采用。
五、杂家
杂家是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杂家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
淮南王刘安
杂家的代表人物,一位是尸佼,著有《尸子》;二是淮南王刘安(著有《离骚传》,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三是是编撰《吕氏春秋》的吕不韦。
ps: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
六、兵家
兵家是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的精华。
白起
代表人物有:孙武、司马穣苴、孙膑、吴起、尉缭、赵奢、白起、张良、韩信。
兵家著作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握奇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