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化”呢?
简单地讲,“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具体来说,“职业化”包含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个部分内容: 如果我们把职业化比喻为一棵树,那么职业化素养则是这棵树的树根。
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三个重要内容。
《哈佛商业评论》曾经总结出9条职业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化素养: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
职业化行为规范包含职业思想、职业语言、职业动作三个方面,即严格按照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语言、动作符合自己的身份。
通常,企业会通过监督、激励、培训、示范来形成统一的员工行为规范。
职业化技能是员工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通俗的讲就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来担当这个工作任务。职业化技能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职业资质。
学历认证是最基础的职业资质,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等,通常就是进入某个行业某个级别的通行证;
其次是资格认证,资格认证是对某中专业化的东西的一种专业认证,比如会计,就必须拥有会计证、注册会计师证,做精算的,就要拥有精算师证。
学历认证和资格认证都是有证书的认证,但是在现实中,还有一种没有证书的认证,就是社会认证,社会认证通常就是你这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比如你是某个行业著名的专家、学者,即便你没有证书认证,但是社会承认你,这就代表着你在这个行业这个领域的资质。
我们也把这种认证称为头衔认证。
二是职业通用管理能力。每一个人,在企业中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必须与上司、下属、同事等交往,形成一系列的关系链,在这些关系链中,必然就产生了向上级的工作汇报、向下级的任务分配,以及同事之间的沟通、协作与配合;同时,一个员工还必须对自己进行有效管理,时间的管理、心态的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等。
这些通用的管理能力,是你在生活和工作中间都必须具备的能力,通用能力的高低,在某中程度上也决定着你的实际工作能力高低,它与职业资质互为补充形成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
可见,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必将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
因此,大学生要想在职场中取得成功,就必须从走上工作岗位第一天起,模范遵守各项职业化行为规范,努力培养自己职业化素养与职业化技能,使自己的职业化素质能够在职场的磨练中不断得到提升。
褪掉学生的青涩,变成职场的成熟老练,这条路其实不难走,因为世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心”是毕业生做职场新人时最有效的武器,能够让你“打”遍天下难打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