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湖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本溪县建制时曾是治所所在地。昔时溪湖有一条繁华街道,旧称“窑街”。关于为何称窑街,有人解释为“昔日此街多妓院,故称之为窑街……”之歧说。现在到了为“窑街”正名的时候了!
据考证,远在2000多年前,此地以烧缸、制瓦而被称为“窑街”的。陶瓷业是随着煤铁业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到了清末和民国年间,瓷缸、陶瓦、陶罐等作坊及初具规模的制造业遍布街市,本溪湖成为远近驰名的陶瓷制品的生产地。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山西太原府人杨春海会同铁匠多人来到后湖、柳塘一带,从事采煤和炼铁业。同治年间,因慕名于“本溪湖”的一方山水,远方游客纷至沓来,特别是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的商贾游客的大量流入,云集从业,形成了“买卖兴隆,生意两旺”的“吕缸”、“顺成”、“广盛”、“福顺”四大窑业,僻静的山村林地从此得名为“窑街”。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加紧了对辽东地区的经济入侵,日本人大仓喜八郎又在“窑街”一带建立了“本溪湖大仓煤矿”。由于采煤工人的增加,带动了商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外地从业人员愈来愈多,街市人口倍增,“窑街”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了始于河东桥头,横跨河西至柳塘,全长4000余米的狭长地带。
1921年,继四家窑业之后,“王家窑”开业(随之更名为“德盛窑”)。有烧窑四座,职工近百,山西、唐山的陶工慕名而来,使景德镇的“洁白透明”、唐山的“洁白如玉”等陶瓷特点,在“窑街”得到了综合利用和发展。民用瓷缸“湖缸”以沿宽、壁薄,外部挂釉,饰花鸟图案,标“湖”、“寿”、“本溪湖”等字号,看澄豆绿、绛紫色,以及坚实耐用、敲击声音清脆的魅力而闻名遐迩,达到窑业的鼎盛时期,产品销往唐山、哈尔滨等地,从此留下了“酒装湖缸浓香醇烈,多年不变味”的佳话。
1935年,另一家由日、中合办的“炼瓦工厂”,也就是“同盛磁器窑业”也形成了一定规模,有两座烧窑,年生产的耐火硅达到千余吨,并远销到安东(丹东)、河北等地以及奉天(沈阳)毛君屯军工厂。
随着炼铁、制陶业的兴旺发达,“窑街”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土木建筑、商业网点逐渐兴起,“三益合”(粮米加工、百货、医药)、“稻香村”(果品店)、“福增利”(百货)、“张碗铺”(本溪湖当年最大的商号)等商号争相出台,烘托了街市,招徕了游人,繁荣了经济,“窑街”从此迅速地繁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