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在此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团结共同抗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日军展开了八年的殊死搏斗,在中华大地上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用鲜血谱写了生命的壮烈篇章,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战略上相互配合,一起抵抗着日军57个师团。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含国共两党)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而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伤亡,两党军队损失达400多万,他们在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史册上矗立了一座座永恒的精神丰碑。
其中国民革命军中为保家卫国壮烈殉国的上将就有14人,在本文中一一作简要介绍,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上将(1892年~1937年),河北高阳人,辛亥革命期间从戎参军,从此成为冯玉祥的部下,随着冯玉祥参加了军阀混战、北伐战争、中原大战,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辅佐宋哲元取得喜峰口大捷,1937年任第29军副军长兼军事训练团团长,七七事变爆发后以副军长之职负责军事指挥,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击,进犯南苑,佟麟阁率部坚守,腿部不幸被机枪射中后,仍带伤率部激战,与日军从拂晓战至中午,头部又再受重伤,终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时年45岁,是抗战初期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国民政府追赠佟麟阁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报国敢云天职尽,立身当与古人争
第29军132师师长赵登禹上将(1898年~1937年),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随着冯玉祥参加了军阀混战、北伐战争、中原大战,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把守喜峰口,砍杀日军5000余名,炸毁大炮18门,1937年任第29军132师师长,七七事变爆发后为南苑指挥官,与佟麟阁一起负责北平防务,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击,进犯南苑,赵登禹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手挥大刀,亲率手枪旅、军训团与日军搏杀六小时,佟麟阁牺牲后,率部向大红门集结准备反击,突遭日军袭击,胸部身中数弹,壮烈殉国,年仅39岁,是抗战初期牺牲的第一位师长,国民政府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奋战至最后一滴血,光荣地完成了保国卫民的天职,足为全国军人之模范。
第9军军长郝梦龄上将(1898年~1937年),河北藁城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奉军出身,后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参加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两次请求解甲归田,未获批准。七七事变爆发后,郝梦龄正在去四川陆大学习的途中,立即请求北上抗日,担任任中央兵团长兼第9军军长负责坚守忻口,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与板垣师团展开激烈的拉锯战,阵地一昼夜易手13次,伤亡惨重,10月16日指挥部队反攻,连克日军几个山头,乘胜追击途中被敌人的机枪子弹打中,而后壮烈牺牲,年仅39岁,国民政府追赠郝梦龄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郝将军以死报国,实为中国国民、为中国革命军人立下不朽的模范。
第21军145师师长饶国华上将(1895年~1937年),四川资阳人,辛亥革命中加入新军,先后在川军刘存厚部、刘湘部任职,被刘湘所倚重,驻防重庆。七七事变爆发后,主动要求率部抗战,担任145师师长出川抗日,11月下旬,所部在广德布防,阻止日军向南京进犯,大战牛岛师团,由于团长刘汝斋违背军令擅自后撤,第145师装备又较差,伤亡惨重,饶国华率残部一营兵力,仍受命组织反攻,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深感指挥不灵,向敌人方向怒目而视,拔枪自戕殉国,时年42岁,国民政府追赠饶国华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虏骑正披猖,闻鼓鼙而思良将;上都资捍卫,昌锋镝以建奇勋。
第41军122师师长王铭章上将(1893年~1938年),四川新都人,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后来在川军刘存厚部任职,卷入军阀混战,数次与红军交战。七七事变爆发后任122师师长,率部出川作战,在娘子关与日军鏖战7天,伤亡近半,1938年参加徐州会战,奉命进驻滕县,阻击日军第十师团,面对敌我力量悬殊的严峻形势,王铭章抱定以死报国之心,在飞机、大炮猛扑下,率守军三次击退其进攻,伤亡过半,最终陷入日军四面包围之中,与日军展开了巷战和近距离殊死搏斗,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时年45岁,守城官兵仍继续与日军搏斗,除少数突围外,其余皆洒尽了最后一滴血。王铭章率部坚守滕县四个半昼夜,阻滞了日军侵犯徐州的阴谋,为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国民政府追赠王铭章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第42军军长冯安邦上将(1884年~1938年),山东无棣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二期毕业,清末投军,辛亥革命后跟随冯玉祥,先后参加了讨伐张勋复辟、讨伐军阀陈树藩,及“首都革命”、“五原誓师”、平定甘肃“河湟事变”、中原大战等战役,七七事变爆发后率部布防于北平以南,多次挫败日军攻势,冒着日军飞机大炮密集的狂轰滥炸奋勇迎战,坚守娘子关近一个月,又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指挥官兵浴血杀敌,构筑右翼防线,东阻板本、北堵濑谷,升任第42军军长,1938年11月3日,在转移到襄阳后遭到日军猛烈空袭,冯安邦指挥部队构筑工事时,不幸被日军炸弹炸伤腹部,当场壮烈殉国,时年54岁,国民政府追赠冯安邦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奋迹戎行,战必先驱
天水行营副参谋长张谞行上将(1904年~1939年),浙江杭州人,保定军官学校第九期毕业,早年参加浙军,后来参加北伐战争,在陆军大学深造。七七事变后,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副参谋长,主持作战任务,指挥部队在台儿庄以北牵制、阻滞和疲惫日军,又拟订了大部队转进方案,徐州主力部队突破日军封锁网,安全到达指定地点,武汉失守后,任天水行营副参谋长,全盘负责作战指挥,1939年3月7日,日军以毒气弹轰炸行营所在地,在沉着指挥之际,被毒气弹窒息而牺牲,年仅35岁,国民政府追赠张谞行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名列第三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战区灵魂
第29军军长兼第79师师长陈安宝上将(1891年~1939年),浙江黄岩人,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早年参加浙军,后来参加北伐战争,屡建战功,身经战斗40多次,驻防在贵阳,七七事变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与敌激战十余昼夜,坚持防线数月,1938年2月,率部进攻驻余杭的日军并取得胜利,升为第二十九军军长兼七十九师师长,南昌会战时率部参加南浔作战,守卫鄱阳湖,后来率部反攻南昌,与敌军反复争夺阵地,预备队打光后冒炮火往前沿督战,途经姚庄不幸中弹,伤及心脏,壮烈殉国,战场仅拾一腿,时年48岁。国民政府追赠陈安宝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尽忠报国,取义成仁
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1891年~1940年),山东临清人,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毕业,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后来加入冯玉祥麾下,参加了军阀混战、北伐战争、中原大战。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七七事变爆发后,担任第59军军长,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临沂战役与敌鏖战七昼夜,击溃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随枣会战歼灭日军辎重部队,冬季攻势歼灭日军第13师团第103旅团,屡立战功,升任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枣宜会战爆发后东渡襄河,率三个团北进,所部1500余人陷入日军重围,血战9昼夜,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5月16日,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49岁,全体官兵战斗到了最后一人,国民政府追赠张自忠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
第3军军长唐淮源上将(1886年~1941年),云南江川人,云南讲武堂毕业,与朱德为同学,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后来参加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成为滇军名将,后来转投粤军参加北伐战争,在卫立煌部下任职。七七事变爆发后,担任第3军军长,在冀西一带作战,参加了娘子关保卫战,予敌重创,1938年在中条山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打退了日军前后十三次大规模攻击。1941年5月,日军10万人全面进攻,在友军已经突围撤退时,唐淮源仍指挥第3军将士以死相拼,反复冲杀,伤亡惨重,弹尽援绝,决定分头突围,亲率十二师之一部与日军大部队冲杀,三次突围受挫,难挽颓势,5月12日写下遗书后为保全民族气节饮弹自尽于悬山之顶,时年55岁。国民政府追赠唐淮源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中国军队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
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周复上将(1900年~1943年),江西临川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曾参加东征战役立有战功,成为军校政治部秘书,后来在日本明治大学进修,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罢读回国,组建蓝衣社,七七事变爆发后,转战于中原抗日前线,后担任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坚持了四年的抗日游击战争,创办了《阵中日报》,激励士气扩大宣传,1941年、1942年与八路军共同对敌两次粉碎敌之“扫荡”,1943年在吴化文投敌后,战局日趋严峻,周复率八百余人突围时被日军包围在城顶山,据险死守,奋力抗敌,伤亡过半,亲率敢死队员数十人冲杀于第一线,胸部不幸被流弹击中,仍然指挥突围,最后力竭殉国,时年43岁,国民政府追赠周复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抗战以来阵亡的政工同志阶级最高、死事最烈的一位。
第36集团军总司令兼第47军军长李家钰上将(1892年~1944年),四川蒲江人,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第三期毕业,早年加入川军,参加过四川保路运动、辛亥革命、讨袁“二次革命”,军阀混战时期是军官系的首领,七七事变爆发后任第47军军长,率部开赴晋东南抗日前线,与日寇作战500余次,立下赫赫战功,血战东阳关,长治保卫战,中条山会战均予敌以重大杀伤,1939年升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在河南陕县至孟津一线防守,豫湘桂战役期间,由于汤恩伯部一触即溃,李家钰率部掩护各军转移,指挥部队在陕县同日军展开激烈战斗,5月21日在陕县秦家坡遭到日军伏击,李家钰身中数枪,又被弹片所伤,终因失血过多而壮烈殉国,时年52岁,国民政府追赠李家钰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万里中原转战来,前师忽报将星颓。归元先轸如生面,化碧苌弘动地哀。
第79军军长王甲本上将(1901年~1944年),云南曲靖人,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四期毕业,早年参加北伐战争,在军校将官班和陆军大学第十四期深造,七七事变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身先士卒,亲上火线,亲率一线官兵与敌浴血奋战,战功显赫,后来转战皖南,陆续参加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南昌会战、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等9场大的会战,屡出奇兵,战功赫赫,被誉为“硬战将军王甲本”,晋升为79军军长,1944年9月7日日军数千人化装成友军和农民,袭击王甲本军部,由于部下一团长缓报军情,师长拉走部队,王甲本亲率手枪排掩护军部转移,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血战,最后和敌人拼起了刺刀,寡不敌众,用手枪击毙几名日军,又赤手空拳与日军肉搏,最终被敌人刺刀刺中腹部,壮烈牺牲,时年43岁,国民政府追赠王甲本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东安县里悲霞日,玉霁亭边混共天
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上将(1892年~1944年),广西岑溪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第七期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北伐援鄂,是新桂系将领,辅佐李宗仁参加北伐战争、中原大战,七七事变爆发后因跛脚不便出征,被留在广西,任广西绥靖公署参军兼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1944年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大肆进攻广西,桂林守军不足两万人,敌众我寡,陈济桓率军顽强抵抗,战斗异常激烈,11月10日城防司令韦云淞决定弃城突围,陈济桓在经过猴山坳时遭日军阻击,身负重伤,为了不增加部队突围的负担,写下遗言后举枪殉国,终年52岁,国民政府追赠陈济桓为陆军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战受重伤,不能脱离险地,决定自杀成仁,以免受辱
无论政治信仰为何,身份地位为何,所有为抵抗外族入侵,为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而奋斗的英雄们永垂不朽!没有人忘记历史,更没有人忘记英雄。他们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他们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今天乃至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