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新型模式

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新型模式)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乏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意会性是一个尤为引人注目的特点,它强调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多读,它重视语言感受,并以此作为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

如今,语文教学受升学、应试的影响,教师往往把作者激情甚至心血凝聚而成的作品肢解为字、句等若干语言训练项目,既使文章显得支离破碎,又扼制了学生的发展思维,更让语文教学失去了原有的诗情画意。

在此,小编提出,借鉴、引用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意会性,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朗读,又要重视篇、章的结构,以达到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收到最好的效果,适应时代的需要。

陈钟梁先生和张春林先生在《传统语文特点之分析》中讲道:“以‘意会’为主要方式的传统语文教学体现了伦理型文化朴素的整体观念和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它把综合作为认识的起点和归宿。避免人为分割所造成的认识局限”。

这一观点,在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影响亦是极其深远的。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特别强调多读,非常重视语言感受,并以此作为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代私塾中,往往是大家放开喉咙读,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真是人声鼎沸,有念“红远手……”,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先生自己也念书:“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从古到今,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造就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培养了许多有所作为的人才。究其缘由,小编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观之。

♥注重整体性

每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一具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的认知过程总是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模糊到清晰。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必须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现在我们每教一篇新课不也是先要求把整篇文章从头到尾预习一遍吗?有了这样一个整体的感知认识,才能保证第二步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例如,古代人们看《论语》语录,初读时其中数十次出现的“仁”、“礼”,只有一个整体的但只是表面的认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对这些行文的内容加以具体体验,便可以大体上意会到“仁”“礼”这些概念的基本内涵。如,“巧言令色鲜以仁”,“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而成仁”,“克己复礼曰仁”,等等,大体上都从不同侧面把“仁”的内涵展现和勾勒了出来。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对所有这些不同侧面的有机整合,读者就可以意会到“仁”的基本意义。可见,最后还是得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才能结束这一过程,现在诸如段落大意、小结、总结中心思想等也都是从这种整体性出发,注重整体概念而来的。

这种通过意会注重整体性的教学方法,由于依照人的认知过程这一规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有利于培养自觉能力

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靠学生的自学来完成的。先生除教你认字读书以外,其余几乎无任何指导,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对一篇文章的反复朗读、来回吟诵,自己逐渐领会其要旨,体悟其基本意义。这样,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意会,不断积累,养成了这种以自觉为主的习惯,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应变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以后无论看到学过的还是没学过的,都能通过这样的意会,达到无师自通,迎刃而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己也正是如此。

关于这一点,至今还很有其现实意义。而我们现在的学生,尤其是职校中的学生,他们往往依赖老师,反正老师会逐字逐句分析,到时只要背下来,就可参加考试。但如果试题变换一下,往往就手足无措了。语文课本上所选的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所以,关键是要教会他们如何自学,培养、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来真正达到叶老所言“教是为了不教”。

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新型模式)

♥可以活跃学生思维

小编认为,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一点。传统语文教学强调多读、多写,重视语言感受,使学生学到了大量的知识内容。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用一个个框框把学生框死,而是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不受任何束缚,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充分施展的余地。语文教学大有可能从感觉枯萎的世界中挽救学生的感情,唤起他们对美的追求。当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唤醒之后,说明他们意会到了文章要旨,语文教学中,只要让学生有所得,有所启发,有所创新,就已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何必去刻意雕凿其中某个字,某个句呢?这不等于浪费时间去钻死胡同吗?

从人们进入私塾的第一天起,“子曰诗云”从此就不绝于耳。通过反复吟诵之后,其中深奥的圣人哲理,就会在一定时候一通百通,豁然开朗。最后还能出口成章,可见其优越性。

如今,当阅读教学以升学、应试为宗旨时,教师往往把作者激情甚至心血凝聚而成的作品肢解为字、句等若干语言训练项目,既使文章显得支离破碎,又扼制了学生的发展思维,即便他们在这篇文章里某个词的意义弄懂弄通了,能否保证换一个内容 ,他们也能这样“标准”地回答呢?如此刻意求“精”的教学,反而弄巧成拙。既浪费时间,又培养不出能力,还使教师、学生都颇感吃力。若这里适当采用意会性教学,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其实学生很有可能通过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去自行解决部分学习问题,教师又何必附会强求,统一格式呢?至此,有人要问:既然如此,又何需教师呢?

其实,教师可以说是学生和书本的中介,但这个中介的指导作用并不是制约学生的思维走向,而是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意会到作者的意图、文章的精辟之处。每个学生或多或少地有着自己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就是要给他们以“感受”的自信力。“中介”的作用是吸引学生不顾教师将自我感觉抛撒出来,善于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以求大大缩短他们的意会过程。

但是,大家从以上几点也不难看出,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意会性也存在着非确指性和模糊性。因此,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教学经验中应“去其糟粕,扬其精华”,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读”来完成它的整个教学过程的,而其内涵就是通过阅读去意会,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积累,也就增加了各方面的能力。这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能力。它包括一个人的思想品格、审美观点、文学修养、生活经历等。例如:同样一篇文章,让十岁的儿童读后所意会出的“要旨”与让五十岁的老人读后所意会出的“要旨”,可以说相差悬殊。即便是同一层次的人阅读,也可意会出不同的内容。所以,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意会性,也可说是处于随意性、散漫性状态中的,这种语感教学法,从教学研究科学化的角度来看,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为它忽略了语言规律的自觉指导作用。

应该看到,意会性,虽然是一项综合能力,但它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这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缺乏“分析”这个不可缺乏的中介,不重视全面把握各个侧面、部分、层次之间的联系,因而它的总体认识必然是模糊、残缺、肤浅的。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横向不了解它的各个构成因素,纵向不了解它的各个发展步骤,而只靠读,就很难深入理解它的深刻意义。

但是,当今阅读教学以应试、升学为宗旨时,教师把作者激情甚至心血凝聚而成的作品肢解为若干语言文字训练项目,学生的冷漠就更为严重,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诗情画意。

五十年代曾经把语文书分为阅读和写作,可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乏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今,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我们既不要“弃旧图新”,因为旧中尚有金玉之贵,有精华;而对传统食古不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者也是不可取的。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朗读,又要重视篇、章的结构,以达到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收到最好的效果,适应时代的需要。

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新型模式)

赞 (6)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