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轨道交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 年以来,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开始考虑本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了反应。可持续发展追求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持续协调发展, 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轨道交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与基础设施建设紧密关联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 改善人类居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 改善居民的居住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的努力才能有效实现, 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轨道交通, 会从多方面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的大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 近中期建成和城市交通量基本相适应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 在客流量大的交通走廊中, 规划建设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 发展多种形式客运交通工具; 远期发展快速、准时、安全、便捷和舒适的城市交通网络, 并逐步建成多层次、多平面的立体交通。其核心思想是建设规划布局合理与生态环境及用地交通需求相协调的, 以快速交通为骨干, 常规地面交通为网络, 具有我国不同区位大城市交通结构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途径, 可持续发展理论使得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基本问题, 单纯的经济富裕不等于幸福, 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顾及长远利益, 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统一; 如果只满足于眼前的短期利益, 追求单纯的增长, 将会导致难以预计的后果。在新经济发展观和发展条件以及环境、安全、技术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轨道运输日益显示出其自身具有的技术经济优势,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的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和环境污染小的优点是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如今, 社会发展要求和高新技术的突破, 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以调整运输结构和发展模式为主旋律的交通运输革命, 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强烈的影响, 而轨道运输己经成为调整传统运输结构的着眼点, 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是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选择。依靠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办法, 不仅在发达国家得到普遍应用, 在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也日益引起重视。确立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战略, 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交通发展的理性选择。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也是解决世界各城市交通运输问题的必然选择。二、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环境城市轨道交通与环境的问题, 并不是单纯的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问题, 正如上述可持续发展所论述的, 它是一个包括对自然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使之可以延续的问题, 所以我们就不能不考虑轨道与环境的最合理结合。考虑轨道交通系统的环境, 狭义地讲, 是指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中城市轨道交通子系统与其它交通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包括其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与其它交通方式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广义地讲, 则是指整个城市系统的形态, 即城市土地与空间开发利用的强度及其分布, 包括居民人口的分布、商贸网点的分布、工业区的分布、文化娱乐业的分布等。他们是交通需求之“源”, 决定城市人口出行需求的强度大小与空间分布, 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网络分布与运输能力提出相应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在出现的时候就已表现出这样的定位倾向: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实践证明, 轨道交通系统在土地占用、能源消耗、空气质量、景观质量、客运质量等主要交通、环境指标方面, 可达到最优水平。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焦点之一,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的关系,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随着中国铁路运营里程的增加、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出现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 实现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未来国内外轨道交通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涵, 就是要求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在人类发展的同时, 必须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优化, 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单位运量能耗, 公路是铁路的13- 16 倍; 公路运输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比铁路高30 倍; 在同样的运量条件下, 修筑公路所占用的土地面积是修建铁路的4 倍。特别是随着铁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铁路运输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优势, 显得更加突出。比如重载技术的发展, 使单位运量的能耗进一步降低; 铁路电气化程度的提高, 使铁路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减少, 等等。特别是高速列车的发展, 更显示了铁路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的巨大优势。轨道交通建设要注意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要做到轨道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发达国家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较为悠久, 对于轨道交通环保问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也具有较为先进的技术,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三、城市轨道交通与绿色能耗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发展,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使得城市交通日益拥挤, 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城市交通工具。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市化过程中能源、交通、环境协调发展的矛盾唯一途径。城市轨道交通以运行方式舒适、准时、占地面积小、环境污染小、节省能源、快捷方便且运量大而得到广泛的运用。地铁列车以电力作为动力, 基本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轻轨列车有电力和内燃之分, 但考虑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城市轻轨一般用电作为动力, 而内燃轻轨车主要用于市郊轻轨。作为特大和大城市交通骨架干线的城市轨道交通, 以送能最大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 适宜承担高密度、大流量的客流需求, 这样能减少人均资源占用和消耗量, 利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从能量消耗来看, 据日本统计资料, 东京、大阪、名古屋3 大城市圈中, 在运送同样的人公里运输工作量的前提下, 轨道交通能源消耗量423KJö人公里, 公共汽车能源消耗量749KJö人公里, 营业用小车能源消耗量5434KJö人公里, 家庭用小车能源消耗量2520KJö人公里。小汽车的能耗是轨道交通的6- 13 倍, 公共汽车是轨道交通的1. 8 倍。能源消耗和能源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市化、城市人口和城市交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市轨道交通是最节省能源、环保、高效的城市客运交通运输工其, 可称为绿色交通, 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 这并不是说, 在资源和环境问题上, 轨道交通就可以满足于现状,止步不前。事实上, 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 轨道交通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 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 如何尽量降低轨道交通运输中的能耗,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列车噪音和震动?如何使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等等。实践显示, 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迅速提高的今天, 城市轨道交通以全新的面貌成为都市交通圈中公共交通骨干系统, 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21 世纪的“绿色交通”系统。
㈡ 关于地铁bas系统的论文总结怎么写
铁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ISCS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总说ISCS优先级应该更高些楼说刹车辅助系统说汽车叫做BA系统称BAS系统
㈢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分析是什么
随着多个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建设已得到各级政府重视。根据现有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城市公共交通平均出行分担率要比“十一五”末明显提高,并鼓励有条件的大城市发展高效铁路。
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伴随投资额度的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成为继铁路大规模投资之后新的投资热点,成为“十二五”基础建设投资新增长点。随着中国轨道轨道交通正逐步进入稳步、有序和快速发展阶段,轨道交通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也逐步显现出来。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研究显示: 2009-2013年,我国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24.23%。2013年,为2408公里,同比增长17.01%。
且单条线路的平均长度整体呈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27.76公里增长到2012年的29.83公里。2013年,平均线路长度为29.73公里,较上年有所下降。前瞻产业研究院轨道交通行业报告分析显示: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地铁建设占主导地位。
2010-2013年,我国地铁运营里程逐年增长,占城轨交通的比重有所提升。2013年,地铁运营里程为2050公里,占城轨交通的比重达到85.13%。在客运量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市场份额也有所上升。
2009-2013年,我国城市客运量中,公交客运量的占比有所下降,但市场份额始终在60%以上。出租车客运量整体呈下降的趋势,2013年为31.32%,但下降幅度较小。而轨道交通的客运量占比呈上升的趋势,2013年达到8.51%,但市场份额仍然较小。城市客运轮渡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且逐年下降,2013年仅为0.08%。
㈣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和磁悬浮列车等。在中国,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群的发展,人们又把连接这些地区的城际铁路和铁路客运专线也称为轨道交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从单一线路到四通八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在2000年之前,内地仅有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大发展时期。截至2008年底,内地10座城市已建成运营的3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已达813.7公里。其他在建的城市有杭州、西安、成都、苏州、沈阳等,另外还有27个城市正在筹建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京、沪、穗三地的运营里程都已突破百公里,其中运营里程最长的上海已达235公里左右,北京达198公里,广州超过117公里。大连、天津以70至90公里的规模紧随其后。
至2020年,京、沪、穗三地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都将超过500公里,其中上海将以877公里的总长度处于领先地位。而三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远景规划都有望突破1000公里。在保增长扩内需的“主旋律”下,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沉寂7年之后再次呈现火爆局面。2009年,国务院已经批复了22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总投资8820.03亿元。截至目前,有约27个城市正在筹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其中2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至2015年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等22个城市将建设79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2259.84公里,总投资8820.03亿元。到2015年前后,我国建成和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158条,总里程将超过4189公里。目前国务院批准地铁建设一般依据3项指标来衡量,即城市人口在300万以上,GDP在1000亿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以上,而轻轨的标准只要达到上述条件的60%即可,目前全国有将近50个城市具备了轨道交通的建设需求和条件。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从短期看能够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本研究咨询报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交通报》、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相关刊物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科研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公司对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和终端市场的实地调查,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赢利水平与企业发展、投资策略与风险预警、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前景与风险。报告揭示了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㈤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目前国际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号称“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用地省,运能大,轨道线路的输送能力是公路交通输送能力的近10倍。每一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量少,因而节约能源;采用电力牵引,对环境的污染小。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已达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将超过8000亿元。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作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也在快速发展。中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拥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全国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网络的城市则已有25个。
城市轨道交通是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目前中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体制还不足以对项目建设进行有效的监督、引导和控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法制建设、技术控制、标准化体系尚未形成。为使中国城市轨道行业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应尽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促进国产化设备的发展。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大,建设期长,退出成本高,要保证有足够的客运量,才能盈利,因此投资建设应相当慎重,谨防盲目上马。
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在全面建设初期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地方财力难以承受。尤其是一些通过国外贷款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限于贷款条件规定,必须要用相当一部分贷款用于购置贷款国的设备产品。自从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以来,中国城轨车辆国产化成绩斐然,国产城轨车辆不断涌现,如南京浦镇客车厂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生产的地铁车辆供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使用;大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轻轨车辆,供大连的金石滩-黑石礁轻轨使用;长春客车厂生产的时速100km的轻轨车辆,供天津滨海轻轨使用;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地铁空调车辆,供北京地铁八通线使用。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面对国外厂家的激烈竞争,国内厂家仍需努力。
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和其他交通方式共同构建高效率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改革运营体制,使外部效益体现在轨道交通的内部效益,放宽准入市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将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总体来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机制仍不够健全,但各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热情日渐高涨。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心城市不断在向周边辐射,轨道交通建设的紧迫性也在增加。为缓解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的困境,政府已大力号召外资和民营企业进入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目前,外资主要以设备供应和技术提供的方式活动于轨道交通建设领域,民营资本则因投资额过大而暂时难以介入。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外围转移速度的增加,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一种必然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