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昨天下午在地铁二号线里的惊魂一刻,家住下马坊的钱大妈仍心有余悸。“真的让人很害怕,关键是还带着孩子,就更担心了。”钱大妈说。2011年8月22日下午2点40分左右,她带着9岁的孙女来到地铁二号线,打算乘车前往江苏省中医院看病。走进靠近车头的第一节车厢,钱大妈和孙女找了位子坐下来,此时车厢内坐满了乘客。
地铁启动后仅仅运行了几分钟,车厢内突然传来“轰隆”一声闷响,车辆在隧道内紧急停下,这让所有乘客惊吓不已。“我就坐在第一节车厢靠中间的位置,当时看到车头前面冒火花,后面车厢也冒出火花。”钱大妈说,从未见过眼前这幕景象,吓得一把将小孙女紧紧搂在怀里。“我就是再出事也要护住孩子啊。”随后,又是“轰隆”一声巨响,一股浓烟开始在车厢里弥漫开来,刺鼻的味道让乘客们慌张,众人赶紧捂住口鼻。而车厢里空调停止工作,气温在逐步上升。
车内乘客看到,位于第三、四节车厢之间的连接部分翘了起来,宽四五十厘米的地板比正常车厢地板高出一截。到底出了什么事?会不会有危险?就在众人紧张地四处打探之时,车厢内的广播响起。“地铁工作人员让大家安静下来耐心等待,不要害怕,不要乱动,也不要开启逃生的按钮。”钱大妈说,虽然没有解释事故原因,但乘警和地铁工作人员在车厢内来回走动安慰乘客,多少让大家的情绪稍稍平复。
然而仅隔几分钟,车厢内的照明一瞬间全部熄灭,四周陷入黑暗,这一度加剧了众人的恐慌。“我们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很多人都在黑暗中打电话跟家里人联系报平安。”位于第四节车厢的邵先生说,四周亮起的手机屏幕成了唯一的光源,他也在第一时间给亲友短信电话联系。有的女孩颤抖着打电话,几乎用哭腔在跟家人说地铁出故障。几名中学生扎堆挤在一起跟老师汇报情况。
一名怀孕六七个月的孕妇更是紧张到吓哭,“我担心孩子啊,我就坐在那边不敢动,看工作人员来回跑。车厢里的烟一直没有散去,我真的害怕死了。”与家人取得联系后,她紧张的情绪才得以缓解。
在这黑暗中熬了五六分钟,车厢内的应急照明系统启用。恢复光亮后,几位工作人员分散在车辆各个位置进行疏导工作,一面安抚乘客们不要慌张,并告知正在排除设备故障,一面让乘客们站起来依次排队往车尾方向走。
“工作人员让老人孩子先走,所以我跟孙女走得快一点,旁边的年轻人也都给我们让路。大家还是很守秩序的,没有人抢路,真的挺好。”钱大妈说,她死死握住小孙女的手跟着大批乘客们慢慢往车尾方向移动,路过第三、四节车厢时,不得不抬起腿才能跨上去,其实第四节车厢也明显翘起,走了一段后才恢复正常。
6节车厢,钱大妈和孙女走走停停,耗时20分钟才从车尾走了出来。
8·22南京地铁二号线事故的事故原因
在第四节车厢下面,一段长达多米的地基,也就是道床,明显拱起,将铁轨高高抬起,导致两节车厢发生大幅度落差,发生故障而停车。
其他车厢下方,正常地基与轨道两侧通道一样高,但出事的地基明显高出两侧通道,其中,拱起最高处近20厘米,刚好位于第四节车厢下方,靠近连接处。其中,南侧拱起的幅度稍微超过北侧。拱起的路基上,出现几处裂缝,最宽的有近1厘米。铁轨下方的混凝土和通道本应是一体的,但此时出现了裂缝,宽1厘米左右。
在路基和两侧隧道壁衔接处,正常情况下也是严密结合在一起的,但由于路基拱起,衔接处出现了巨大裂缝,可以伸进手臂。发现下面不到20厘米处全是水。抬头望去,一条裂缝从隧道顶部向两旁一直延伸到路基,不停地渗水。靠近南侧尤为严重,隧道壁内的灰色建材都被冲了出来。在第四节车厢靠近东部,铁轨下有一个“泉眼”,水从混凝土地缝里哗哗淌出,汇聚成小溪,往东流去。
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如此意外,南京市地铁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志宁昨天查看了现场后表示,主要是地下水渗进惹的祸。 地铁方面表示,经现场查看,轨道异常处出现在下马坊站往新街口方向约200米处。该区间为矿山法施工,隧道深埋40余米,地质结构为岩层富含裂隙。最近南京地区多雨,特别是21日晚间的暴雨,导致地下水位递增,引起混凝土道床上浮约10厘米,涉及范围20余米。初步分析观察,隧道初支二衬承力结构无损坏,现正在积极研究抢修方案,相关人员、设备及材料已组织到场。
陈志宁解释:“道床本身和二衬是没有相连的,轨道是混凝土结构来支撑的,水压下混凝土结构拱起,道床上浮。”
地铁方面表示,当初二号线在建设过程中,地质就相当复杂,中山门以东是紫金山岗地,按道理全是风化岩层,施工也全采用的爆破施工,但土质分布不均匀,它的地形特点就是孔隙大,压缩变形大,特别灵敏。很容易引起周边环境变化,地下水极为丰富,这对施工是很不利的,没想到运营又出现渗水道床上浮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