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规划的成渝高铁开通后,能不能接上沪汉蓉高速铁路呢
当然是可以的,详见:四川重庆铁路网规划示意图
B. 新规划的成渝城际高速铁路是沪汉蓉高速铁路的一部分吗
严格来说不算,沪汉蓉高速铁路重庆—成都段:遂渝铁路和达成铁路遂宁至成都段共同组成。
不过,沪汉蓉实际是一条铁路通道的名称,不具体单纯哪条线路的
详见由本人编辑的网络词条:
C. 指挥常德保卫战的那个中国将军叫什么啊最后死没死
57师余程万师长
突围了!
常 德 会 战
www.SonicBBS.com
〔注一〕
如入缅作战的远征军中,第66军军部由四川的第1补训总处改编,新29师与新28师由别动队与第16补训处的补充团合编。陈诚带到云南的远征军中,新39师即由成渝师管区直接改编。
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原来是陈诚上将,在鄂西会战前陈诚即调掌远征军,第六战区由副司令长官,西北军宿将孙连仲上将代理。孙上将虽出身行伍,但用兵以稳重著称,是台儿庄会战的英雄。第六战区的参谋群则是土木系参谋人材的菁华,参谋长郭忏将军,更是土木系的元老将领,这使孙长官对所辖各中央军精锐部队不至产生号令不动的情形。当局此一人事布置,可谓稳当。在鄂西会战后第六战区积极整补,战史称已屯枪弹至两千万发。军事委员会直辖的预备队精锐,王耀武将军所部的第74军及第100军也开往湘西,由战区直辖,战区战力提升至一定水平。甫于鄂西会战中获最高荣誉之长江江防总司令部也已整补齐全。第六战区在鄂西会战时成功围堵日军,歼敌逾万,士气高昂,这也是不容小觑的要素。
此时第六战区作战序列如下:
第六战区 司令长官 陆军一级上将陈诚
代司令长官 陆军二级上将孙连仲
参谋长 陆军中将郭忏
第十集团军 总司令 陆军中将王敬久
第66军 军长 方靖中将
第185师 石祖黄少将(李仲莘代)
第199师 周天健少将
第79军 军长 王甲本中将
第98师 向敏思少将
第194师 龚传文少将
暂6师 赵季平少将
第廿六集团军 总司令 陆军中将周碞
第75军 军长 柳际明中将
第6师 吴仲直少将
第16师 唐肃少将
预4师 王中柱少将
第32军 军长 宋肯堂中将
第139师 孙定超少将
第141师 林作桢少将
暂34师 吴啸亚少将
第廿九集团军 总司令 陆军上将王缵绪
第44军 军长 王泽浚中将
第149师 何保恒少将
第150师 许国璋少将(阵亡,追赠陆军中将)
第161师 熊执中少将
第162师 孙黼少将
第73军 军长 汪之斌中将
第15师 梁祗六中将
第77师 郭汝栋少将(韩浚代)
暂5师 彭士量少将(阵亡,追赠陆军中将)
第卅三集团军 总司令 陆军上将冯治安
第59军 军长 刘振三中将
第38师 李九思少将
第180师 董升堂少将
暂53师 翟子封少将
第77军 军长 何基澧中将
第37师 吉星文少将
第132师 王长海少将
第179师 许长林少将
长江上游总司令部 总司令 陆军二级上将吴奇伟
第18军 军长 罗广文少将
第11师 胡琏少将
第18师 覃道善少将
第55师 武泉远少将
第30军 军长 池峰城中将
第27师 许文耀少将
第30师 王震少将
第31师 乜子彬少将
第86军 军长 朱鼎卿中将
第13师 靳力三少将
第67师 罗贤达少将
暂32师 阮齐少将
战区直辖部队
第74军 军长 王耀武中将
第51师 周志道少将
第57师 余程万少将
第58师 张灵甫少将
第100军 军长 施中诚中将
第19师 唐伯寅中将
第63师 赵锡田少将
第43师 李士林少将
战区直辖部队
新23师 盛逢尧中将
第118师 王严少将
第5师 李则芬少将
第121师 戴之奇少将
暂35师 劳冠英少将
第六战区半数为中央军精锐部队,其余各杂牌在地方军系中也赫赫有名,实力坚强。
第六战区的防御地境,大约区分为二部。一部以石牌要塞为核心,死守自长江入川的门户。
此地在编制上有长江上游总司令部,以骁勇善战的吴奇伟上将出掌虎符,并配署土木系最精锐的部队,是整个第六战区的主力。其次为常德会战的主战场,湘西的洞庭湖滨湖区,此地在宜昌沦陷之后,为四川与华中连络之要道,贯连华中五省两大战区的交通命脉,也是第六战区江防主阵地的右翼。此地虽因第20集团军调离而显空虚,但仍有一定实力。孙代长官在此区之布置可谓井然有方:第29集团军始终布置于滨湖区第一线,与第10集团军广正面展开构成第一线兵团;江防军虽镇守长江正面,但视情况亦可选择为守势或南下应
第26集团军缌司令是浙江部队的领导者周碞中将。他的第75军是浙军所余的精华。浙江是蒋介石委员长的家乡,所以在北伐中投效北伐军的原浙江部队,都受到了蒋介石的青睬。第75军的底子是第6师,在抗战军兴之后,迅速扩编成军。武汉会战之后,这个军投入陈诚的怀抱,成为土木系的主要部队之一。[注2]陈诚认为第75军的战力足资倚重,所以将之布置于江防军之侧翼,为第六战区的骨干之一。
〔注二〕
台湾的国防部史政局这两年出了三本土木系部队的战史,第75军便列在第18军与第54军之后。这也许是因为这个军在国共内战之间,始终没有背叛的记录,而且一路追随政府到台湾,幷在1950年成为舟山防卫总部的主力。
第10集团军是常德会战主战场的主要防御部队。所辖的第66军与第79军是土木系部队中的精锐。第10集团军原来位在浙江,负责浙东海防,编制的暂9军与第88军为浙江保安团队改编的次级部队。1942年浙赣会战,这两个军损失惨重,王敬久总司令的整个集团军总部与暂9军的残部被调到湘西整训,暂9军的军部改称第66军,其三个暂编师在湘西被解散改编,第66军则自原第18军与第87军拨入两个主力师,平衡战力。这两个师一个第185师原是武汉警卫旅,一个第199师为湖南保安部队改编的土木系收编部队。第10集团军改辖第66军与夙负盛名的第79军。反而成为土木系的另一支中坚部队。
王耀武带的第74军,也许是抗战时期战绩最辉煌的部队。一般人浅为涉猎战史,也许以为这份荣誉应该冠在于缅甸出尽风头的新1军之流,但以笔者研读战史多年的浅见,抗战时期在本国战场上,以劣势装备与日寇死缠烂打的土部队,才是真正的英雄队伍。第74军正是其中翘楚。第74军是中央军中的精锐,其老军长俞济时将军,常年翊赞中枢,迭任要职,所以这个军装备补给与素质始终高人一等,但这个军在实战上也不含糊,八年抗战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从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之设,为对部队团体之最高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行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注3],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指所辖的第51师,第57师,第58师,皆以5开头)。
〔注三〕
所谓攻击军,指抗战中期在华中战场精挑细选出来的几个军级单位,直属军事委员会,充做总预备队。如大名鼎鼎的第13军、杜聿明第5军、丁治盘第26军、方天的第18军等。第74军则是个中翘楚。这些军都以当时国军最好的装配重新整理过,幷贯澈以军级为战略单位,配署庞大的军直属部队,基本上都有炮兵团,工兵团,辎重兵团,骑兵搜索营,通信营,战防炮营与防空连。军部除完整的参谋单位外,本身便有强大的特种兵直属部队以及自行运补的能力,可以机动使用,独当一面,在战场上独立应战。此外最别致之处是这些攻击军还附有自己的师管区,司令由副军长兼任,以免征兵上受官僚主义的局限。这几个整编军在抗战历史上,都能不负国家重膺,写下辉煌的战史。
在1941年浙赣会战之后,原来刘广济第100军战败裁撤。第100军改归王耀武将军整理,以第74军副军长施中诚将军为军长,纳编常年于江浙作战的第63师与湘军精锐第19师,积极整训,在短期间获得成效,第100军从此之后与第74军并肩作战,成为兄弟部队,战功卓著。
风云将起
1943年夏末,日军大本营电令中国派遣军进行会战准备,消耗国军有生战力,以策应南方派遣军作战。日本的大本营总参谋长杉山在战后回忆这一个作战指令,声称当时整个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对于这个会战的战略意图都无从理解,不知战场远隔千里,如何策应?此时派遣军经初步规划,覆电强调至少应该有一个会战的重点,并具体建议以攻略要地为作战目标。在这个前提下,派遣军方面提出了三个作战方案,一是由华北方面军打通平汉铁路,二是由第13军进掠广德,消灭当地行动活跃的忠义救国军,三为以第11军攻掠常德。意图重击第六战区的有生战力。对于中国派遣军的构想,华北方面军表示在华北地区的日军部队,应付八路军游击,已然捉襟见肘,暂无能力执行大规模作战,挑战蒋鼎文的廿万大军。驻华东的第13军则派出近2个师团兵力,于9月8日进攻广德。据日军自称这次作战虽然劳师动众,但仍未找到忠义军的主力,反而遭第三战区全面游袭进攻,使本身防区大为震动。派遣军空忙了一个月,根本没达到原订消秏重庆军的目标,对东京大本营无法交差,颇为尴尬。
9月28日,细俊六呈报大本营“昭和18年度秋季以后中国派遣军作战指导大网”,将作战重心摆在华中战场:“第11军司令官应于11月初开始作战,进攻常德附近,而摧毁敌之主要战力,达成作战目的后归返原态势”。
在日本大本营的想法里,三不五时地在中国战场发动一次中等规模的会战,一面可以削弱国军实力,一面也可以牵制国军在滇南的活动,以防盟军对中南半岛进行夹击。不过即使表面的战略规划冠冕堂皇,但日军实际上的战略主轴却始终暧昧难度。理由很简单,因为日本人根本作不出象样的大战略。日军一方面缺乏足以一举击败“蒋军”的实力,一方面又不愿选择集中兵力于主要战场。所以对一个能更改战局的大型会战,力不从心。但日军又不肯放弃任何既有的成果,所以在太平洋战争之后,只见从中国东北到菲律宾,日军战力一线排开,漫无目标。在各战区除守成之外,只能发动一些中小型攻势。这些攻势与其说具有重要的战略用意,不如看成日军为证明自己的“依然存在”而为的兵力浪费。常德会战便是在这种狭隘的战略眼光下所产生的畸型儿。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本陆军即无力集中兵力造成一决定性的局面,只有汲汲于类似的中小型会战,以彰显自己的存在。在1943年一年之间,日军在第六战区便已打响两次中等规模会战。分别是二月的“江北歼灭战”与5月的鄂西会战。前者一举消灭了石首、华容一带的畸型军阀王劲哉,尚称得手,后者则偷鸡不着蚀把米,被吴奇伟的江防军打得灰头土脸。不过即使经此大败,中国派遣军依然对类似的中型会战,兴致甚高。
在细俊六手下的三个主将,华北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岗村宁次,华东的第13军司令官下村定与华中的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对中国派遣军的战略规划均嗤之以鼻。尤其是资历较老的岗村宁次,露骨直称在南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是一个低能,缺乏远见的指挥机构,只能应付日常事务与解决一些战术性问题,而对长期中日两军相持的僵局,拿不出办法,致使日军大部队长期在华劳而无功。不过岗村宁次认为细俊六与其司令部“能力平平”,所以连意见都懒得提。(事实上岗村宁次也拿不出什么了不起的战略方案。他认为日军应该对重庆军的大后方贵州、四川、陜西各省举行战略进攻,“击退由黄埔生掌握,国家观念极强的国民党军”。征诸1944年夏季的日军作战,这无疑又是一项痴人说梦)。
在这种古怪的战略思维下,东京大本营迅速核准派遣军的作战构想。派遣军在获得允准之后,便组织华中所有可用的机动兵力,包括第3、13、39、68及116等五个主力师团,以及抽调联队级兵力支持配署的第58、40、60师团等,配署于其华中战场的主要战略单位,也是日军在中国战场唯一的战略机动单位,恶名昭彰的第11军。司令官是薛岳将军的手下败将横山勇。第11军自从第一次长沙会战失利后,屡战屡败。两次长沙会战,几遭围歼,上高会战被罗卓英吃掉一整个师团,浙赣会战则冒着大雨沿浙赣路绕了半圈,打完了还不知道战略目标在那里。鄂西会战发动之初尚称顺利,但在石牌要塞前碰的头破血流,见丛山峻岭之中国军包抄之势将成,掉头就跑,伤亡近两万人。甚至至连军司令官冢田攻大将也不能幸免,1942年12月冢田攻的座机在太湖县被第173师试炮中的防炮连击落,当场毙命,成为侵华日军煌煌战果中的趣味花边。这个华中战场上的主要兵团,已经成为整个日本陆军当中,最难堪的一个军。而这次日军也有在华中雪耻图强的意思,细俊六所集结的兵力约八个半师团,14。5万人。直接用于进攻的兵力(包涵协攻部队)已几达其可机动调用之所有兵力总和,将近十万人。这还不包括用以助攻的伪军部队。另陆航部队提供第3飞行师团全部,各式军机一百卅余架,大致掌握了会战时期的空优。
在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后,横山勇总结之前历次作战的教训,决定改变日军一贯依赖单锋突进,钳状合围的作风。因为这种打法每次都被国军于开战之初识破日军的主力位置以及大概的战略目标,而被从容布置阻击。横山勇决定改采广正面之多路推进,多点突破,相互呼应。第11军所属四个师团于左翼滨湖区齐头并进,意图打散滨湖区之第一线兵团(日军战史中特别提出第44军,颇以于鄂西会战受其夹击为恨),第116师团为派遣军突进队,径行由右翼洞庭湖区突破,而后与一起左转的北面部队会师常德,期能以此包围国军的第一线兵团,并与进援常德之第二线兵团正面决战。达成消耗国军实力之目的。随后全军于国军包围圈形成前一起撤出。横山勇将部队分作五路,除第116师团预定水路进军,不作加强外,其余四个由陆路出战的师团均调整配署,并将武汉周围所有可用的野战单位都调入补强。所以这四个师团战力均大于一般单个师团。第39师团预计正面突破第10集团军,在作战上较为吃重,所以配署第58师团大部(以第138联队为主的加强旅团级兵力,并配署一个旅团司令部),兵力接近两个师团;第13师团以第34师团第216联队加强,第3师团以第60师团零碎抽来近一旅团的兵力加强,这些补充兵力预计用于占领任务;第68师团则以第40师团的第234联队加强。
平心而言,横山勇这个计划针对国军惯用战略之弱点提出反制之道,可谓上乘,比他的前任阿南唯几高明不少。这是因为派遣军对鄂西会战创痛犹存,殷鉴不远。但是因为大本营所指示之战略目标相当模糊,导至会战进行时日军战略目标混淆,争执激烈,几乎使第11军被围歼。战略目标之混淆始终为侵华部队之致命点。即使享有战术方面压倒性的优势,但因战略指导的无能,日军就是能在小仗尽胜的情况下,尽输大仗。常德会战便是一个典型。
此时日军的第一期具体计划如下:
第68师团沿南县,安乡开往三仙湖,汉寿,至常德南面为止。
第13师团在新江口渡河后,自暖水街,慈利,黄石市至常德右侧。
第3师团自公安,王家厂斜攻石门,桃源,至常德西侧为止。
第39师团自新江口渡河,与第13师团并进。
第116师团直接自澧县,临澧开至常德,为进攻常德主力。
进抵常德后,左翼四个师团在第116师团进攻常德时围点打援,期能重创驰援之国军主力。
第六战区自九月起观察敌方动态,判定日军有大举进犯企图,乃于十月策定战区守势作战计划。 方针如下:
战区以供卫陪都为目的,配置重点于石牌,庙河两要塞。先依第一线兵团纵深据点工事逐次予敌打击,最后固守常德、石门、渔洋关、资丘、石牌、庙河、兴山、歇马河、南漳各要点;再由第二线兵团之机动,协同第一线兵团转移攻势击灭进攻之敌。
蒋委员长一向喜欢亲任指挥,1943年5月鄂西会战最激烈之际,蒋委员长几乎要亲临战线节制前线各军,在当时的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上将苦苦恳劝之后才打消这个念头。常德会战时,蒋委员长正好远在开罗,参加三巨头峰会,所以此时的高层领导体系略显特殊。战区代司令长官孙连仲上将全权指挥,所受牵制不多。一向亲自掌控第六战区战况的陈诚上将也在云南忙于远征军的整训,无暇北顾。最诡异的是军事委员会,在蒋委员长出国这段期间,军委会竟然号令不动前线各军。而且内部意见分歧,导致战略指导一团混乱。[注4]这在后段将有详述。
〔注四〕
军委会在战时幷没有一个能称完整的参谋本部,原来参谋本部的业务分散在军令部(抗战前的参谋本部改称)与委员长侍从室之间,甚至军委会设有光杆参谋总长与副参谋总长。这导致战时一切战略决策,均由蒋委员长亲身牵扯。一但蒋委员长出国,不能亲任统帅,则最高战略指导即无人有资格完全代理。名义上的参谋总长是何应钦上将,但何上将兼任的是军政部,真正的参谋本部业务由军令部处理。但军令
部部长徐永昌上将在指挥名义上只是军事委员会委员之一,不能独断专行,发号施令。两位主官前者有职无权,后者有权无职,指挥体系便乱了,所以军委会号令虽以何应钦总长出名,但实际决策则政出多门。甚至在石门战斗时期,军令部次长刘裴中将连这个名义也顾不上,勿忙间嬗自电令守军撤退,铸成大错。抗战前期发挥类似参谋总长功能的副参谋总长白崇禧上将,则因兼任桂林行营主任,无暇兼顾。此时在中枢的副参谋总长是被视为庸才的程潜上将,毫无作用。军委会组织的极度落后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无从苛责,但在组织发展研究上则深富趣味也。
第六战区身膺巩卫陪都之重寄,在战略布署上自然以入川要道各关隘之守备为主。以此而策定的战略规划,理所当然偏向将精兵布署在石门以西,而视石门,常德等地为战区的右翼次要阵地。当时第六战区深信日军的攻势必然以直取巴万要塞为主要目的,即使在常德一面有动作,也不过是协攻或佯动。5月间的鄂西会战,日军先在石首,沙巿一带重创第73军,几乎使军委会误判日军的攻势重点。但最后日军还是转向,一头撞上江防阵地。
所以在常德会战前夕,第六战区以重兵屯驻入川大道,而对湘西方面腹地的防御,相对之下则显薄弱。
依据国军战史记载,战区在常德会战前夕所颁布的战区守势作战计划,列举了五种日军可能的进攻方式与国军的会战实施规划。其中两种规划准确地预测了日军于常德会战时的进攻途径。常德会战的过程,大抵不脱战区于战前判断的基调。摘录于下:
(1)敌以一部丘力由石首、藕池口向我攻击,企图占领南县、安乡、公安时,第29集团军及第10集团军依第一线守备团队之抵抗与控制部队之适时增加,求敌之侧背而击破之。
敌由宜都近渡江攻我公安,向西压迫我第10集团军于暖水街、聂家河以西地区,转取守势,再转向澧县、石门、常德攻击时:
第10集团军应以一部守暖水街、王家畈、聂家河各要点,主力向渔洋关附近地区集结,俟敌转向澧县、石门进攻时,求敌之背而攻击之。
(2)第29集团军以一部固守津市、澧县、石门,并尽可能保有南县、安乡、依常德、桃源方面机动兵团之参加,歼灭敌人于澧县、石门附近地区。依状况以石门为轴,将主力向石门以西地区转移。待敌到达常德附近时,协同常德守备部队击破敌人于常德附近地区。
单以这份作战计划而论,第六战区对于日军动向的预测可谓精确,但是与常德会战的实际状况相较,则显得过于低估日军的攻势规模。战区似乎认为日军不太可能针对湘西地区全力发动总攻,规模至大不过如打王劲哉时的两万人而已,所以在兵力的分配上,要求该线的王敬久、王缵绪两位总司令以所辖的十一个师独力逐退来敌(其中半数为国军中的次级部队)。但若日军以巴万要道为主攻对象,立刻会遭到十四个中央军精锐师迎头痛击,而且左翼第33集团军,右翼第10集团军依计两面夹杀,日军在第一时间内,马上就得在狭窄腹地中面对30个师的四面包夹。
1943年10月,第六战区与军委会鉴于日军前线动作频繁,相信日军的大规模攻势已经迫在眉睫,军委会并电令空军第4大队侦照华容、石首前线的日军动态,状况紧绷。在此同时,日军己集结完毕,包括列为总预备队之第116师团在内的五个师团在长江北岸沿线展开,待命渡江出击。
大战爆发
1943年11月1日,日军五个师团兵分三路,依原订计划,全线出击。第39师团(师团长澄田睐四郎)与第13师团(井上真卫)为左翼,直取第10集团军主力阵地,第68师团(佐久间为人)居中,准备自两个集团军交界中间穿过,径攻慈利;第3师团(山本三男)则在第29集团军前渡江,希望捕捉王缵绪集团军的主力。日军主攻常德的“奇兵”第116师团(岩永汪)则水运渡过洞庭湖,在第29集团军的右翼澧县一带登陆,一面包抄第44军,一面兼程直取常德。日军这个布置有其深意。细俊六集结了所有华中方面能动用的兵力将近十万人,除了五个师团外,再加上独立第17旅团、第34、32、58师团的一部,并安排第40师团协攻牵制第九战区,规模远远超过国军的预期,兵力上占绝对优势。所以第11军在规划上,希望能一举歼灭国军的第一线兵团两个集团军,并以两个善打攻城战的主力师团钻隙。第68师团由中境切入,第116师团则籍舟艇在洞庭湖面行“水上机动”[注5],将整个师团送到国军阵地右后侧翼。只要这两个师团其中一个能在国军第一线兵团混战之际攻下常德,前线国军进退失据,必然阵脚大乱。前后包抄,可获全胜。
〔注五〕
日军的"水上机动"非常有名,而且运输能量极大,技术成熟。安排如第116师团的短途水运,不成问题。在武汉会战时,日军有一个波田支队,利用大量汽艇与小轮,专门在长江流域的湖沼水面打国军侧翼,获得很大效果。国军痛定思痛,乃于各江面湖畔大量布雷,不过这终究是消极的防御战法,无从有效遏止日军凶焰。深究其因,一为机动力不足,河岸成为接敌之第一线后,防御正面立刻成倍扩张,兵力实无从分配;其次为炮兵不足,无法落实岸防火力。
11月1日当日,第10集团军长江南岸第一线前哨部队第98师首当其冲,战况激烈。正面敌军番号经判明为第3、13、39师团、第68师团的一部份及独立第17旅团。番号之多,颇出军委会与第六战区的预期。11月2日,第194师与向暖水街急进的第13师团接战。11月3日第44军南县阵地也遭第116师团主力冲击。第44军据河堤抵抗,日军则组成强大火网掩护渡河,第162师及第150师均被击退。敌第40师团(一部协攻)为第68师团开道,经南县向三仙口进攻,第68师团则迂回进攻安乡,第44军主动撤出。此线已属第九战区地境,薛岳司令长官令第92师迟滞防御,第九战区此时也整兵待战。最后渡河的第39师团则直接西向进军渔阳关,第185师奋起接敌,战况激
D. 沪汉蓉的渝利铁路是时速200公里而即将修建的渝万铁路是时速250公里请教下更重要的渝利怎么等级还不如渝万呢
渝利线主要受地质条件影响和制约,修建250公里意义不大,并且整个沪汉蓉都是按照客货混跑的思路设计的,因此250和200公里在运营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E. 明明是沪汉渝蓉,哪个省略成了沪汉蓉
成都和网络签合作协议联手打造成都,把国家“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其中“一专横”“沪汉渝蓉铁路属”篡改成“沪汉蓉铁路”,而且网络词条已被锁定改不回来了。要再建网络“沪汉渝蓉铁路”始终建不起了。。。只要人们在网络搜这条铁路就叫“沪汉蓉铁路”而不是之前的“沪汉渝蓉铁路”
F. 四川达洲市的面积有多大有多少人口
达州,位于四川省东部,辖5县1区1市,幅员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50万,是四川省的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素有“川东明珠、巴蜀秀壤”之美誉。
达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东汉建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历为州、郡、府、县所在地。这里曾积淀了距今约3700年前的古巴人文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汉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堪称我国古代文化瑰宝。这里曾留下了全国最大的汉阙群,渠县汉阙存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这里曾培育了唐宋时期李峤、李适之、韩晃、刘晏、元稹、张商英六位宰相。茫茫五峰山、幽幽百里峡,巍巍八台山,流淌着浓浓的巴山情怀。
达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位于中国西部四大名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交汇辐射的腹心地带。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在此交汇;达渝高速公路连接成都、重庆,达陕高速公路正加快建设;国道318线、210线纵贯全境;河市机场可直飞广州、成都、北京等地;渠江航运经重庆可直达上海。目前,达州集陆、水、空运输于一体,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和第二大交通枢纽。
达州,资源富集,潜力巨大。已探明天然气、煤、钾盐、页岩、石灰石等矿产28种,其中:天然气资源总量达3.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6600亿立方米,是国家“十一五”天然气开发的重点地区和“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有“中国气都”之称。预计到2010年,全市天然气净化附产硫磺将达到400万吨/年以上,成为亚洲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达州还是全国的苎麻、商品粮、生猪、黄花、油橄榄、茶叶等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油橄榄之都”、“中国富硒茶之都”。达州森林覆盖率32.6%,正积极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达州,基础坚实,发展较好。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510.41亿元,增长1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8亿元,增长3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02亿元,增长3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6亿元,增长3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21亿元,增长17.8%。工业上,以能源、化工、冶金、纺织、医药、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上,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各业并举,正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商贸上,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肯德基、国美、新世纪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达州。城建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加速扩张,达州被列入四川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大城市之一。
达州是一片神奇而富庶的土地,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市场优势,展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全市人民正紧紧围绕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确立的“打造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建设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的战略定位和“突出一条主线、加速三化进程、推进四大战略”的基本思路,按照“三步走”的奋斗目标,奋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到达州考察指导、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勤劳淳朴、开明开放、热情好客的达州人民恭候您的到来!
G. 汉丹 襄渝 渝黔 铁路线经过的重要城市有哪些
汉丹铁路自湖北省武汉市汉西站北咽喉引出,向西经孝感(长江埠、云版梦、安陆)、随权州、襄阳、老河口至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站,全长412公里。
襄渝铁路(襄阳——重庆)东起湖北襄阳,西至重庆。自1968年4月开始修建,1970年8月铺通到四川省达县(今达州市),1975年11月临时运营。1979年12月全线建成,并正式交付运营。线路先经湖北省襄阳市、十堰市进入陕西省,后过安康市折向西南进入四川省,再经达州市、广安市抵达重庆市。2009年11月02日襄渝二线建成并投入使用。
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简称“渝黔铁路”)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和贵州省北部地区,新建双线北起重庆市,自重庆西站引出后,向南经綦江,进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境内,经遵义市、息烽县接入贵阳市新客站贵阳北站。正线长度344.391公里,其中重庆市境内115.356公里,贵州省境内229.035公里。计划建设工期五年。
H. 沪汉蓉高铁武汉至成都段建成情况
沪汉蓉高速铁路,亦称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是中国一条兴建中的高速铁路,全长2078公里,由上海出发,途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到达成都。设计速度为每小时200公里,全线行车时间约10小时,比现时由上海至成都的快车节省二十多小时。该线是中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中的“一横”,将会服务中国华东沿海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预计2020年全部建成启用。现分段介绍如下:
目录
1 上海—南京段
2 南京—合肥段
3 合肥—武汉段
4 武汉—宜昌段
5 宜昌—重庆段
6 重庆—成都段
【1】上海—南京段
此段与建设中的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共线。
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将主要分流沪汉蓉铁路的高速动车组;既有京沪铁路沪宁段将分流其普通客运列车和货运列车。
【沪宁城际铁路】:2008年7月1日,沪宁城际正式开工,设计时速250公里。计划【2010】年完工。
【京沪高速铁路】: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总投资2200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该项工程预计5年左右完成,【2013】年投入运营。
【2】南京—合肥段
此段为合宁铁路。
【合宁铁路】:合宁铁路自合肥枢纽引出,沿合宁高速公路,向东经合肥肥东县、巢湖市、全椒县至江苏省南京市,跨越安徽、江苏两省四市四区,全线建筑总长度166公里,其中安徽境内119公里,全线总投资44亿,为国家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2005年7月开工建设,设计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200公里,并预留时速250公里的条件;货车最高运行时速120公里。已于【2008】年4月18日开通运营,8月1日开行了动车组列车。
【3】合肥—武汉段
此段为合武铁路。
【合武铁路】:合武铁路全长351公里,为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2005年10月开工建设,设计最高时速20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超过200公里,完全按客运专线配置设计的客货共线铁路,并预留时速250公里及以上发展条件。总投资达160亿元。合武铁路东起合肥,经六安、麻城、红安,西至汉口火车站,与武汉-重庆-成都铁路相衔接。地处沪汉蓉快速通道的中心地带,是撑起沪汉蓉铁路脊梁的关键组成部分。全线已于2008年10月实现贯通,12月31日全线开通货车运营,【2009】年4月1日起开行动车组列车。
【4】武汉—宜昌段
此段为汉宜铁路。
【汉宜铁路】:汉宜铁路全长291公里,为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预留250公里及以上发展条件),工期计划4年,自汉口火车站引出,途经汉川、天门、仙桃、潜江、荆州、枝江等地,终点为宜昌东站。汉宜高速铁路东连武合高速铁路、西接宜(昌)万(州)铁路,客运为主,兼顾货运。2008年9月17日11时,汉宜铁路开工动员大会在武汉东西湖汉江北岸蔡家湾特大桥工地举行,标志着汉宜铁路全线动工。【2012】年通车后,这条桥梁比占50%以上的高速铁路,将像一道彩虹,在相距300公里的两大经济体——武汉和宜昌间架起1.5小时的快速通道。
【5】宜昌—重庆段
此段由宜万铁路宜昌至利川段和渝利铁路共同组成。
【宜万铁路】(宜昌至利川段):宜昌至万州铁路(简称宜万铁路)东起鸦宜铁路花艳站,西止达万铁路万州站,途经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州和重庆市万州区,全长376.99KM。为国家I级干线电气化铁路。其中正线桥隧总长278.82K同,占线路总长74%。2004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投资[2004]75号文正式批准开工建设。2006年9月15日,国家批准宜万铁路复线建设,宜昌东站至利川凉雾段一次建成双线电气化铁路,全长228.4公里。设计开通时速宜昌至凉雾段为160公里、凉雾至万州段为120公里。预计于【2009】年底开通运营。
【渝利(川)铁路】:渝利铁路全长244.269公里,设计为国铁Ⅰ级干线,双线,电力牵引,时速200公里,建设总工期4年,在恩施州境内长约28公里。渝利铁路西起重庆北站,途经涪陵、丰都、石柱,在利川凉雾车站与宜万铁路接轨,是构成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已批准新建重庆至利川铁路立项,于【2008】年12月29日全线【开工建设】。
【6】重庆—成都段
此段由遂渝铁路和达成铁路遂宁至成都段共同组成。
【遂(宁)渝铁路】:遂渝铁路是中国西部首条高速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全长114公里,总投资49.25亿元。按国家Ⅰ级铁路干线标准建造,全线为电气化牵引,正线为单线并预留双线条件。遂渝铁路西起既有的达成铁路遂宁站,途经四川省遂宁市和重庆市潼南县、合川市、北碚区等地,东至襄渝铁路的北碚站,接入重庆铁路枢纽。遂渝铁路2003年2月25日开工建设,2005年4月23日全线贯通。【2006】年5月1日,随着N880次首趟成渝城际快速列车驶上遂渝铁路,遂渝铁路正式宣布开通客运。
【达成铁路】(遂宁至成都段):此段原为普通单线铁路,全长198公里,2005年初开始扩能改造。遂宁至成都段,由于是成渝快速客运通道和沪汉蓉铁路大通道的共线部分,采用三线格局。新建双线电气化铁路速度目标值为200公里/小时,以客运为主,设计近期开行客车74对,远期130对;既有线进行电气化改造,以货运为主,上行货流密度设计近期1240万吨,远期1880万吨;下行货流密度设计近期1390万吨,远期1980万吨。工程将于【2009】年6月30日全线开通并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