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作文》2007年第12期(中国八零后诗歌写作报告)里面的一首诗《呐喊》的全文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在《呐喊》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经过和目的。他于1898年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肄业,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毕业后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学,1904年进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是一次课堂上看画片的经历使他弃医从文的。他回忆道:‘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他‘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又谈到他把《狂人日记》等小说投稿到《新青年》的经过。他曾问办《新青年》的朋友:‘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那人答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于是他便写了《狂人日记》,此后还陆续推出了另外十余篇。鲁迅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铁屋’中的人,使国人得救。谈到《呐喊》的名称,他说:‘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这三部小说集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其《呐喊》中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以下介绍《呐喊》的内容。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而且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狂人对封建势力作得象征性描绘,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狂从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本篇的艺术特色在于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提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小说经营谋篇,工于匠心。特色之二在于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划,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从而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小说的语言也极精炼简洁。作者刻画的酒店掌柜,小伙计,短衣裳帮顾客,孩子们,众多人物都是以简练几笔勾画出来,惟妙惟肖。孔乙己结结吧吧地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时,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窃书不能算偷”,将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令人叹服!
《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历史原因。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轩亭口,这正是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牢卒和听客们愚妄的反应反射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们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判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历史,从封建社会走向了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而迈进,这是经过我们许许多多的劳动人民,经过了几代的国家领导,才走来来的,我们要继续努力,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同学们,让我们站起来,为我们的美好明天而奋斗吧!
呐喊篇目:
《一件小事》
《狂人日记》
《鸭的喜剧》
《端午节》
《故乡》
《孔乙已》
《药》
《阿Q正传》
《兔和猫》
《社戏》
《风波》
《头发的故事》
《明天》
《白光》
Ⅱ 如何防止外币骗局
实际案例
出国旅游,对当下的国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儿了,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经济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也踏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兑换货币或者购买外币投资等现象在我们农民群体里也不断增多起来。由此也引发了诸多与外币有关的上当受骗案件。
6月10日,杜某、梁某、邓某及罗某四人纠集在一起,商议用假外币实施诈骗,并进行了分工,由罗某负责与被骗对象搭话,杜某扮演学校老师,梁某扮演银行工作人员,邓某负责望风。尔后,四人租车窜至邓元泰镇黄茅村,遇见何某骑一台“慢慢游”在等客。罗某便上前与何某搭腔,称自己是江西人,因车子在洞口出了车祸要赔5万元,身上只有一些外币,要本地人证明才能到银行兑换,想到黄茅小学去找一个叫“杨波”
的熟人。
罗某就要何某送他到黄茅小学找“杨波”,杜某早就在学校门口等着他俩。罗某就问杜某学校的“杨波”在不在,杜某谎称“杨波”到长沙去了。罗某讲需要换些外币,杜某接过假外币看了之后就讲他有个亲戚在邮政储蓄所,去问一下。
二人又搭上被害人何某的车赶到黄茅邮电所,将50元假外币给早在邮电所外等着的犯罪嫌疑人梁某看,梁看了之后称假外币是真的,当即按1 :7的比例给了杜某350元钱。之后,杜某乘被害人何某的车返回黄茅,途中骗说何某去筹钱,将罗某身上的外币按1 :5的比例兑换,再以1 :7的比例到银行去兑换,这样就可以挣2元钱的差价。一个小时后,何某凑了4万块钱,杜某也称筹了3万块钱,杜某将这7万块钱按1 :5的比例从罗某身上兑换了14张1 000元的外币。之后,罗某趁杜某与被害人何某去银行兑换之机逃离现场。
受骗案例
6月23日中午12点左右,沂南县湖头镇某村村民白某途经湖头铁路桥附近时,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子请求白某用三轮车捎他到镇驻地,并随手扔给白某10元油钱。该男子自称是山西省外贸局的干部,在诸城出了车祸,造成一死两伤,需要十几万元打理此事,因为随身带的钱大都是“德国马克”无法使用,只得赶到这里投奔在湖头镇担任镇长的战友,请他帮忙兑换人民币。到了湖头镇党委门口后,男子让白某稍等,等他办完事后再把他送回铁路桥,会再多给他点儿油钱作为酬劳。
不一会儿,“山西干部”和一位党委的“赵主任”一块儿出来了。“赵主任”说镇长不在家,不过他和镇农村信用社的人也很熟,让“山西干部”先在党委门口等着,他坐白某的三轮摩托去镇农村信用社。临走时,“山西干部”一再叮嘱:这些外币都是外贸局的,一张至少要换500元人民币。
两人刚到农村信用社门口,就有一个戴眼镜的“信用社王主任”迎出来。“王主任”爽快地接过“赵主任”的一张“德国马克”,拿了620元钱给了“赵主任”。
在回党委大院的路上,“赵主任”和白某商量:“山西干部”说一张外币兑换500元人民币就行,现在一张能兑换620元,咱们倒不如分头去筹钱把他手里的“德国马克”先兑换下来,然后从中大赚一笔。白某一琢磨这账划算,于是两人商量好分头行动。
下午1 点,东拼西凑到21 400 元钱的白某接到了“赵主任”催促的电话,白某急忙赶到约定地点把钱悉数给了“赵主任”。这时,“赵主任”接了个电话,说是银行催他去兑换,让白某在原地等着分钱,并随手给了白某5张“德国马克”,说是额外多给白某的。随后,一辆黑色桑塔纳轿车把“赵主任”接走了。
手里攥着“德国马克”,白某心里美滋滋的,等着“赵主任”来给他送钱。结果1个小时过去了,“赵主任”也没有出现。白某去信用社和党委大院找,两单位均称没有此人,这才知道受骗了,遂拿着几张“德国马克”来到湖头派出所报案。
近年来,类似外币诈骗案时有发生,本报提醒,“天上掉的馅饼”很可能就是陷阱。
诱惑分析
该骗局得以成功的原因:
1.贪图小便宜;2.农民掌握和了解的外币知识不多。
案例警示:
在诈骗犯罪中,有的冒充持币人,有的冒充买币人,有的冒充公证人,表面上看起来互不相干,可实际上同为一伙人。
他们经事先预谋设下骗局,骗买骗卖演双簧,引诱陌生人入套上当受骗。一是很多的农民没有接触过外币,难以分清各种外币的币面,有的经商做生意的农民手中持有外币不知如何保存、兑换和运用;二是有的农民为了保值,兑换外币的积极性较高,有些地方出现了外币非法交易由城市转向农村的趋势;???????????????????????????????????????????????????????????????????????? ????????????????????????????????????????????????????????????????????????????????????????????????????????三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民对外币不熟悉的现状,用小国家的低值现钞冒充美元、欧元、英镑等货币欺骗农民,致使农村出现一些外币诈骗案件。
温馨提示:农民朋友不要贪小便宜,如果想换外币一定要到银行换取,因为私换外币是不合法的,私换外币不但会扰乱金融市场而且还可能给自己带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