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解决詹天佑遇到的困难另外的好办法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③引导:詹天佑为什么要根据地势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开凿方法呢?(节省时间,缩短工期。)如果都使用中部凿井法好不好?(这是本文的疑点,可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之在争辩中明理。)
④指导朗读。
(4)演一演,学习“设计线路”。
①读课文,思考: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
(解决了火车爬上陡坡的问题。)
③演一演。
教师演示“人字形线路”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③练习朗读,边读边想象。
④教师小结。
勘测线路,詹天佑做到了精益求精;开凿隧道,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又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工作中他时刻不忘为国争光,为人民争气,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5)抓“赞叹不已”,促想象。
①齐读这一段。
②讨论: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为什么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内容“是个笑话”、“还没出世呢”等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工程师不但能建成京张铁路,而且提前两年竣工。)
③引导学生抓住“赞叹不已”一词,展开合理想象,说说外宾会怎样赞叹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
三、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四、谈学习收获和感想
可以先让学生组内交流一下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然后通过汇报交流,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进一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五、总结
1.学会创新。
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主要表现在他的创新精神上,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谈一谈詹天佑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2.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课后鼓励学生收集我国铁路建设方面的新成就和同学们交流。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以及京张铁路的修筑历史。课上教师把所学的内容巧妙地融入各种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重点、难点和疑点给予适当诱导和点拨。围绕中心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品词析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弄清“人”字形线路是怎样解决坡度大这一困难的,中部凿井法又是怎样缩短工期的。
探究活动
1.试画一个示意图,说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2.查询有关资料,写一篇詹天佑的生平简介。
提示:生平简介一般应包括生卒年月、出生地、主要经历、重要成就、历史评价等,语言要求简练、清楚。
参考:詹天佑(1861年——1919年),广东南海人,少年时代赴美留学,回国后主持修建了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3.詹天佑的杰出在于创新,生活中,你有哪些新发现、新想法、新尝试,请举一例。
4.联系全文的内容,加上想象,写外宾赞叹的片段,注意神态、动作、语气等。
詹天佑故居
詹天佑故居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51号,建于1912年,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由他本人亲自设计监造。詹天佑(1861~1919),近代著名工程技术专家,曾主持修建中国第一条自建的铁路-京张铁路,广东南海(今广州)人。
故居是一栋砖木结构的西式二层楼房。其向阳的东、南、西三面环以回廊,其中东立面回廊采用券柱式,南、西立面则为廊庑。主入口为八字形石台阶,大门、走廊均居于正中,呈内走廊布局。在上下两层走廊的两侧各有三间大小不等的房间,楼上右前房为詹天佑的卧室。顶部为红瓦四面坡屋面,设有阁楼和老虎窗。楼前是种植葡萄和花草的庭院。现保存完好,辟有詹天佑故居陈列。
Ⅱ 怎样以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滇越铁路
“百年铁路活化石”
2010年2月中旬的一天,记者沿滇越铁路来到这条铁路线上著名的碧色寨车站。每次看到这个中国唯一幸存的早期铁路车站,总被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打动:红瓦黄墙的候车室、悠长的月台、水门汀地板、法国式字母钟、木质百叶窗,一切都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
始建于1903年、1910年建成通车的滇越铁路,是中国的第三条铁路。全长854公里,其中云南段465公里,越南段389公里。这条铁路虽然凝聚了中国人的辛酸血泪,但作为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伟大成就,滇越铁路打破了云南的封闭状态,改变了云南的历史进程。
滇越铁路是云南历史上建设时间最早、建设难度最大、在中国和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影响的铁路工程之一,因其险峻卓绝的设计和浩大的工程,在当时被英国《泰晤士报》称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齐名的“世界三大工程奇迹”。堪称中国铁路发展史乃至世界铁路发展史中珍贵的活文物、活标本和活化石。
滇越铁路沿线所经过的地区聚居了彝族、哈尼族、瑶族等12个少数民族,它所经过的滇南5县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其中与滇越铁路直接相关的有10处,如位于蒙自县城里的云南的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邮政局,希腊人哥卢士开设的酒店等。一条仅465公里的铁路荟萃了如此壮美的自然奇观、浩大的工程奇观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奇观,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放弃”意味着“废弃”
坐在碧色寨车站月台上的长条凳上,一位在这里工作了10多年的的调度员有些伤感地对记者说:“不知道这火车还能运行多久。”
由于运输市场的变化和线路老化等原因,滇越铁路传统的运输功能越来越弱化,客运业务已于2003年5月停止,唯一留下一段客运线路只有42公里,票价仅为2.5元,约39美分,为全世界最低。货运业务虽然仍在营运,但营运量逐年萎缩,每年亏损高达3亿~4亿元。滇越铁路目前处于即将停用的前夕。
2010年1月,云南省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专家对滇越铁路两次调研后形成的一份“百年米轨滇越铁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调研报告在云南“两会”上披露,报告称:“举世独特、堪称民族瑰宝的滇越铁路,在今天走到了存与废的关头。泛亚铁路东线玉溪至蒙自线预计2010年建成通车,泛亚铁路东线通车之日,将是滇越铁路全面停运之时。”
参加调研的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杨福泉告诉记者,他们在调研中看到的破坏情况,令人吃惊。“在石屏火车站,有个上百年历史的法式建筑机车库,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被拆除。我们质问当地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回答说是不知道这个机车房已经被红河州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杨福泉说:“像石屏车站这样拆除的现象在滇越铁路全线都比较普遍。”
调研报告对此忧心忡忡地指出,由于相关机构和领导对滇越铁路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把这条铁路当做功能正在衰退、作用即将消失、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普通事情来对待,根本没有意识到保护这条铁路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尽管昆明市铁路局已经建立了铁路博物馆,收集了不少铁路历史文物,但沿线诸多文化遗产,仍然缺乏有力保护。
“事实上,相关部门对滇越铁路处于放弃状态,放弃就意味着废弃,滇越铁路已经到了兴衰存亡的关头。”云南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史委主任傅仕敏说。
改造成旅游专线的老铁路深受游客青睐
滇越铁路的存与废,也引起了法国专家的关注。
在3月31日举行的“滇越铁路保护和利用专家论坛”上,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副领事高宁认为,保护和利用滇越铁路,可以延续云南和越南的知名度,并且可以通过开发享有国际声誉的旅游产品来发展沿线经济。
据介绍,法国也改造过很多老铁路,由一个专门的大型企业管理这些铁路,以此来赋予老铁路第二次生命。改造基本都转向旅游,因其具有整体经济效益,很多旅游设计单位对铁路周边地区进行了旅游开发。比如法国阿尔卑斯山区的旅游专线。在法国格勒诺布尔旁边有一条兴建于1888年的老铁路—密儿铁路,其自然景观资源与滇越铁路云南段的山地非常相似。1950年,随着公路的发展,游客基本放弃了对这条铁路的使用。1997年,密儿铁路被改造为旅游专线,改造成旅游专线的老铁路深受游客青睐,如今每年有8万游客乘坐这条铁路。
“吸引游客到山村旅游过夜对于发展当地经济和增加就业岗位无疑有重大意义。”高宁说,旅游发展可以为当地人增加收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自然愿意留在家乡发展,而不是涌入城市打工。在乡村和山区发展旅游业对妇女就业问题的解决也有重要作用,随着游客的增加,可以让濒临绝迹的一些手工业起死回生,而众多妇女则可以参与到手工业中。这种基于历史文化遗产而发展起来的旅游业,既保护了遗产本身又把周边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这些自然资源都是开发商在以后需要特别保护的。
专家建议中越两国就滇越铁路联合申遗
采访中,记者获悉,尽管滇越铁路在云南段已经逐渐停止,但在越南老街到海防段还在组织客运和货运,并且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越南国内的一条经济命脉。
中国、越南、法国的专家认为,承载着百年历史的滇越铁路是毋庸置疑的伟大遗产,理应申请加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但鉴于目前中国已有130余项申请正排队等待批复,而中国每年只能报请两个项目,国家对拟推荐的对象千挑万选,如果滇越铁路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可能要在50年以后。因此,云南方面的专家提出,由中越两国联合提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请求,则可得到优先审查的机会。此提议得到了越南的积极响应,越南旅游总局旅行司副司长阮英俊说:“我们完全支持这一想法。两国的旅游双边合作前景是巨大的。”
“滇越铁路的命运向何去?一切将取决于我们对这条在中国交通史、铁路史和国际交流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铁路的态度。”杨福泉说:“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云南正在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我们应该通过对滇越铁路的保护,向东南亚、南亚国家展示中国在历史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一种姿态和精神。”
Ⅲ 京张铁路修建过程中克服了困难有哪些
詹天佑出生于1861年3月17日,于1919年4月24日逝世,享年58岁。字眷诚,号达朝,汉族,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英文名:Jeme Tien Yow;他是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等铁路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詹天佑这一生最大贡献,就是在于他成功地修建了京张铁路。 1905年,担任京张(北京——张家口)铁路总工程师。这条路穿山越岭,全长200多公里,工程之艰巨为它处所未有。他亲自勘察,选定路线。在北京青龙桥东沟,采用人字形轨道,用两台大马力机车调头互相推挽的办法,解决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又与工人一起,采取各种措施,解决隧道工程中渗水、塌方等困难。 京张铁路于1909年竣工,比原计划提前两年,总费用只有外国承包商索价的五分之一。 京张铁路建成典礼后受聘川汉、粤汉铁路会办或总理兼总工程师。辛亥革命后,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督办等,克服种种困难,修建了从武昌至长沙365千米的铁路。晚年编写出版《京张铁路工程纪要》、《京张铁路标准图》等工程技术书籍,以及《华英工程词汇》这部我国最早的土木工程辞典。 1919年逝世。中华工程师学会为该会第一任会长詹天佑在青龙桥车站建了一座铜像,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
Ⅳ 青岛有几个火车站 高铁站在哪个
截止日期2019年4月8日,青岛有4个火车站,高铁站是青岛站和青岛北站。
1、青岛站
青岛站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货特等站,胶济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的东端车站。
新青岛站整体呈U字形,其三个站房均保持原车站红瓦黄墙的欧式风格,如老钟表楼和候车室,每个站房上均以隶书体写上了红色的"青岛"二字。西站房的装修风格与东站房的不相同,如其迎客广厅的屋顶不是列车车厢的形状,而是有六个圆形吊顶的平屋顶。
(4)红瓦铁路扩展阅读:
青岛有胶济铁路横贯山东,是连接青岛、济南的运输大动脉,是中国第一条正式通车运行的铁路客运专线,全长362.5公里。青荣城际铁路即墨至荣成段2014年10月28日开通。济青高铁、青盐铁路于2018年12月26日开通。
2016年,青岛累计完成铁路货运量5568.8万吨,货运周转量169.3亿吨公里,两项指标同比均增长0.1%,是近3年以来铁路货运首次实现正增长;全年完成铁路客运量2700.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3.85亿人公里,两项指标同比均增长17.4%。
Ⅳ 詹天佑为什么要回国回国后他做了哪些非常不得了的事情
詹天佑要回国是因为:詹天佑有一颗爱国之心,他希望立即回国,建设祖国。
詹天佑创造性的发明了“人”字形的铁路,巧妙地解决了坡度的陡峭问题。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
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5)红瓦铁路扩展阅读:
湖北詹天佑故居建于1912年,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由他本人亲自设计监造。湖北省武汉市故居是一栋砖木结构的西式二层楼房。其向阳的东、南、西三面环以回廊,其中东立面回廊采用券柱式,南、西立面则为廊庑。
主入口为八字形石台阶,大门、走廊均居于正中,呈内走廊布局。在上下两层走廊的两侧各有三间大小不等的房间,楼上右前房为詹天佑的卧室。顶部为红瓦四面坡屋面,设有阁楼和老虎窗。楼前是种植葡萄和花草的庭院。现保存完好,辟有詹天佑故居陈列。
2001年06月25日,詹天佑故居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Ⅵ 青岛站的历史沿革
1898年3月,德国迫清廷签订的《胶澳租借条约》中写有:中国国家允许德国在山东营造铁路二道。其中之一就是胶济铁路,其名称取胶澳与济南之首字。为修筑这条铁路,德国当局1899年6月成立山东铁道公司,14家德国银行共集资5400万马克,其中德华银行为最大的股东,故该公司又称德华山东铁路公司。
1899年 9月23日胶济铁路开工,采取建成一段通车一段的方法。1901年4月8日通车至胶州;1902年6月1日通车至潍县;1903年4月12日通车至青州;1903年9月22日通车至张店;1904年6月1日,全线及张博支线同时通车,正线里程为441.4公里(含张博支线)。
据《胶澳志》载,德人修筑胶济铁路共投资5290万马克,大部分用于购自德国器材和机车,征用土地所用仅占总投资的4%,近似无偿。据不完全统计,自1905年至1913年间,胶济铁路共运送旅客812.7万人次,运送货物556.7万吨,利润为1950.6万银元。
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强占了这条铁路。自1915年至1921年间,胶济铁路共运送旅客1598.8万人次,运送货物1035.7万吨,日本由此而取利润为1885.6万银元。
1922年12月5日,中日签订《山东悬案铁路细目协定》 ,其中规定,中国政府必须付给日方4000万日元后,方可将胶济铁路赎回。1923年1月1日举行了交接仪式,成立了胶济铁路管理局,但这条铁路的运输和财务大权,仍掌握在日本人手中。
德建胶济铁路时,全线设有55个站,1914年日本强占后,撤销了5个车站,1923年中国收回后,增至54个车站。高大的半木构装饰山墙突出了一座厚实的钟塔,正居于亨利王子路(广西路)和霍恩措伦路(兰山路)的轴线上。火车站站舍建筑平面为一字形,主体为两层楼房。两侧为票房与值班室,二楼为办公室。高35米的车站钟塔沿用了德国乡间教堂样式,下部与地面垂直开有三排两组细窗,钟塔的基座、窗边、门边以及山墙和塔顶的装饰都用粗毛花岗石砌成。建筑双坡陡峭,屋顶为四坡顶,面覆中国杂色琉璃瓦。车站主入口有十数级石砌台阶,使建筑物处于视野开阔的空间中。 老火车站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车站载客量加大。于 1991年,增设胶济铁路复线工程,青岛火车站扩建,将德建老站基本拆除,在原址改造重建。在原火车站北侧新修建了大型二层候车大楼,另在原站址南重新依原来风格建造了南楼,新钟楼增高了 3米,以求与新建候车大楼的比例协调。 如今,青岛火车站已经进行改造。火车站改造后实行现代化车站管理,接近机场管理服务水平。外部还将保留德式风格特点,保留钟表楼和候车室。总体要求保留德式风格这是令人所称道的。从外观上来看,三个站房均保持了原老火车站红瓦黄墙的欧式风格,白色的防雨棚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由于新火车站在东、西、南三侧均设有站房,恰好将站台拥抱在中间,只留出北侧作为列车进出口,从高处看,U字形布局非常明显。
改建后的火车站将成为胶济铁路上大量动车组的始发站,到发客车总对数将达到每日131队,远期可以达到每日188对。青岛火车站启用之后,可发送旅客列车70对以上,是老火车站的2.6倍;日发送旅客可达4万人次。到2010年,青岛火车站日发送旅客可达到8万人次,是原来运力的2.7倍。
据介绍,青岛新火车站已于2008年8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新火车站的建造创下四个中国之最。唯一仿欧式铁路车站,风雨棚跨度全国最大,地下候车室全国最大,全国最高规格车站贵宾室。全新面貌完美示人的青岛站已经跃然成为国内“最牛”火车站。
Ⅶ 济南老火车站的背景历史
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并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
当年它和德国人二十世纪初设计的胶济铁路火车站(现为济南铁路局公用建筑)相距仅数百米。两座颇具规模、均为欧式风格的车站近距离并存,这在中国大城市中极为罕见。1992年3月起,虽受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山东省济南市和铁路部门仍落实了老车站拆除方案。
在建筑界,凡提起铁路站点设计,没有人不晓得济南站。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历史上曾有两个[2] 济南站:一个是1904年建成的胶济铁路济南站,济南最具潜力的新生代书法家马浩先生系济南seo浩仔工作室创始人,另一个是1911年建成的津浦铁路济南站。它们共同见证了济南这座享誉中外的“泉城”在中国近代史中的沧桑岁月。
2013年8月1日;济南市旧城开发投资集团对外公布;将投资15亿元修建济南火车站北广场;其中包括复建21年前拆除的老火车站以及行包房。
“济南后悔了!”济南文史专家雍坚这样评价重建济南老火车站的决策。
2013年8月1日,济南市旧城开发投资集团对外公布;将投资15亿元修建济南火车站北广场,其中包括复建21年前拆除的老火车站以及行包房。
1992年,济南铁路局为了扩大站场,不顾专家和学者的反对,将德国人于1904年修建的济南火车站拆除。当前,复建规划尚未完成,济南官方称复建后的济南老火车站将“原汁原味”展现在市民面前。
济南老火车站重建的信息勾起了一代济南人的记忆,也引起了一些建筑界专家非议。“一蠢,再蠢。”山东建筑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表示:“原址已经破坏,建筑材料与工艺也发生了变化,图纸现在尚且没有找到,建筑风格并不是哥特式建筑,而是日耳曼风格,怎么可能恢复得原汁原味?”
“但重建并非没有意义,复建最大的意义是警示后人,我们曾经以一种错误态度对待了我们的历史,这就是我们的耻辱碑。”济南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说。
Ⅷ 詹天佑 清政府提出修筑铁路,帝国主义的态度
要什么资料啊?
你翻翻小学语文课本就行了
下面是资料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③引导:詹天佑为什么要根据地势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开凿方法呢?(节省时间,缩短工期。)如果都使用中部凿井法好不好?(这是本文的疑点,可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之在争辩中明理。)
④指导朗读。
(4)演一演,学习“设计线路”。
①读课文,思考: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
(解决了火车爬上陡坡的问题。)
③演一演。
教师演示“人字形线路”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③练习朗读,边读边想象。
④教师小结。
勘测线路,詹天佑做到了精益求精;开凿隧道,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又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工作中他时刻不忘为国争光,为人民争气,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5)抓“赞叹不已”,促想象。
①齐读这一段。
②讨论: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为什么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内容“是个笑话”、“还没出世呢”等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工程师不但能建成京张铁路,而且提前两年竣工。)
③引导学生抓住“赞叹不已”一词,展开合理想象,说说外宾会怎样赞叹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
三、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四、谈学习收获和感想
可以先让学生组内交流一下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然后通过汇报交流,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进一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五、总结
1.学会创新。
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主要表现在他的创新精神上,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谈一谈詹天佑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2.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课后鼓励学生收集我国铁路建设方面的新成就和同学们交流。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以及京张铁路的修筑历史。课上教师把所学的内容巧妙地融入各种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重点、难点和疑点给予适当诱导和点拨。围绕中心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品词析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弄清“人”字形线路是怎样解决坡度大这一困难的,中部凿井法又是怎样缩短工期的。
探究活动
1.试画一个示意图,说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2.查询有关资料,写一篇詹天佑的生平简介。
提示:生平简介一般应包括生卒年月、出生地、主要经历、重要成就、历史评价等,语言要求简练、清楚。
参考:詹天佑(1861年——1919年),广东南海人,少年时代赴美留学,回国后主持修建了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3.詹天佑的杰出在于创新,生活中,你有哪些新发现、新想法、新尝试,请举一例。
4.联系全文的内容,加上想象,写外宾赞叹的片段,注意神态、动作、语气等。
詹天佑故居
詹天佑故居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51号,建于1912年,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由他本人亲自设计监造。詹天佑(1861~1919),近代著名工程技术专家,曾主持修建中国第一条自建的铁路-京张铁路,广东南海(今广州)人。
故居是一栋砖木结构的西式二层楼房。其向阳的东、南、西三面环以回廊,其中东立面回廊采用券柱式,南、西立面则为廊庑。主入口为八字形石台阶,大门、走廊均居于正中,呈内走廊布局。在上下两层走廊的两侧各有三间大小不等的房间,楼上右前房为詹天佑的卧室。顶部为红瓦四面坡屋面,设有阁楼和老虎窗。楼前是种植葡萄和花草的庭院。现保存完好,辟有詹天佑故居陈列。
Ⅸ 国内有哪些有历史意义或者有一些特殊标识的火车站
青岛站,饱经沧桑的百年老站,青岛站始建于1899年,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百年回老站。1893年,青答岛沦为德国殖民地。随后,德国开始修建胶济铁路。而青岛站则被设计成纯粹的德国文艺复兴风格,当年的设计师锡乐巴将他记忆中的德国教堂风格搬到了青岛。如今的青岛火车站虽然经过一番现代化改造,但其外部还保留着红瓦黄墙的德式风格,保留了老式钟表楼和候车室。青岛站,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