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厦门地铁的发展历史
厦门人的轨道交通梦起于上世纪80年代。
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仅考虑了地面电汽车公交。
2010年,厦门市全面启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成立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
2010年12月24日,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2011年03月11日,厦门市市轨道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我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2011年03月16日至31日,厦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评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
2011年05月14日至15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组织专家来厦评审我市城市轨道交通。
2011年05月31日,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评正式上报国家环保部。
2011年08月15日至16日,国家环保部组织专家来厦评审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评。
2011年09月22日至23日,国家住建部委托省住建厅组织专家来厦开展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行业评审。
2011年09月28日,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获国家环保部批准。
2011年11月21日,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12年05月11日,《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获国家批准。
2012年06月06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
2012年07月19日至21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组织专家来厦评审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2年11月17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用地预审获国家国土部批复。
2013年06月03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获国家环保部批复。
2013年08月23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批。
2013年09月06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审查通过。
2013年09月27日,我市召开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动员大会。
2013年11月13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01月31日,我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12月28日,我市轨道交通3号线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12月28日,我市轨道交通4号线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 谁有西安交通历史(主要是公交车)的发展历程的详细资料 以及西安地铁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西安地铁;
1994年,西安市人民政府首次正式提出兴建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73.17公里。
这项规划于1999年得到国务院批复。2004年2月,
在重新编制的《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市政府将轨道交通线网的远期规划,
增加到6条线路,总长251.8公里。西安地铁二号线于2006年9月开工,
2011年9月16日通车试运营,标志着西安正式跨入地铁时代,线路全长26.4千米,
设车站20座。西安地铁一号线于2008年10月开工,线路全长23.9千米,设车站17座,
计划将于2013年9月建成通车。2011年5月11日,西安地铁三号线试验段正式开工,
线路设计总长39.15公里,预计2015年年底将通车试运营。
2011年西安地铁全年共完成投资44.5亿元,其中地铁一号线17.12亿元,
地铁二号线21.39亿元,地铁三号线5.1亿元。地铁一、二、三号线开工建设以来,
已累计完成投资159.5亿元。2012年上半年西安地铁建设加快,
2012年2月8日西安市地铁公司已启动地铁三号线各站点的前期工作,
此举标志着西安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前期项目正式全面启动;
2012年5月6日西安地铁一号线全线洞通。
按照规划,西安市地铁建设将分4个阶段进行,
逐步完善覆盖范围形成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2011年建成的地铁二号线和2015年建成的地铁一号线,将为市中心区逐步外移、
市政府北迁及西安火车站密集客流的疏导创造有利条件,
形成主城区“十字形”轨道交通网,缓解城市东西及南北走向主客流走廊交通压力,
为西咸经济圈及临潼旅游区的发展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
西安是一座旅游城市,地铁的建成也会带动旅游沿线的餐饮、旅馆、
游乐等设施的发展,这对广告投资商来说,则是一个新兴的广告平台。
西安公交车;
西安公交现有250余条公交线路,7000余部公交车辆,公交公司有;
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西安公交巴士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巴士实业有限公司、
西安西高公交有限公司、西安市长安公交有限责任公司、等20余家。
西安公交车线路编号原则大致是按照建设部的规定:1路~99路为市区汽车线路,
100路~199路为市区电车线路,200路~299路为市郊线路(市区—郊区),
300路~399路为郊郊线路(郊区—郊区)及远郊线路,400路~499路公私合营线路,
500路~599路为市属中巴线路(走城市支线),600路~699路为特种公交车线路
(如双层车,空调车等等),700路~799路为私营中巴线路,
800路~999路为观光旅游线路,西安公交票价格执行以下标准:
无人售票车:普通车壹元一票制,空调车贰元一票制
人工售票大型普通公交车:一般采取按里程制定的阶梯票价表,少数为壹元一票制
里程标准:起步1元,10公里内1元,10-15公里1.5元,15-20公里2元,
每增加5公里增加0.5元,无封顶价
部分线路因历史原因会制定低于标准的票价,但不允许高于标准
人工售票空调公交车:一般起步1元,进位1元,全程2元,少数为贰元一票制
小公共汽车:起步5角,前三站5角,后每四站进位5角,根据线路长短设置封顶价
长安通或公交总公司的公交IC卡可以在110条无人售票可刷卡公交车上使用,
成人卡5折、学生卡3折、老年卡免费。
西安现有3处较大的公交枢纽站,为辛家庙、十里铺、半坡公交枢纽站,
分别位于二环辛家庙立交桥下、华清路十里铺转盘东北角、
东三环半坡立交东北角,是配合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而修建。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计划到2015年底,新开辟、调整公交线路45条,
新增公交车2000辆,使总营运车数达9000辆以上。
同时,规划4条主城区快速公交线路,规划3条郊区快速公交,衔接郊区新城、
组团,承担中心城轨道市区线的延伸作用。在16条公交专用道基础上,
再增设12条公交专用道,对现有公交专用道进行连接和补充
3. 昆明轨道交通的轨道交通历史
1993年,在昆明与苏黎世共同编制完成的《城市发展与公共交通总体规划》中,首次提到了轨道交通。
2004年,昆明市政府决定启动轨道交通项目。
2005年,昆明市完成了初步的地铁规划,当时仅有5条线路。昆明地铁1号线:起于金龙饭店,经过火车站向东南连接呈贡东城,线路全长23.7公里。昆明地铁2号线:为南北向的骨干线,起于银河片区北部,止于滇池北岸南市区,线路全长20.9公里。昆明地铁3号线:东起东部客运枢纽,向西进入城市中心区,线路全长18.8公里。昆明地铁4号线:西起高新开发区,经过城市中心区,止于东部黑土凹,线路全长15.2公里。昆明地铁5号线:米轨改造线路,西起石嘴站,沿米轨线路经过中心区、进入呈贡新城,全长41.6公里。其中,当时昆明地铁4号线与昆明地铁5号线都预留了机场线路。
2006年,轨道交通规划经过省建设厅审批。
2007年,轨道交通规划修改,从五条线路增加为六条,昆明市政府“轨道交通建设小组”正式成立。
2008年03月12日,昆明轨道交通规划正式报批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
2008年12月19日,昆明地铁1号线试验段正式开建。
2009年06月08日,国务院批准昆明地铁规划。
2009年06月19日,国家发改委批准昆明地铁建设。
2009年09月08日,昆明地铁1号线南段正式开建。
2010年03月18日,昆明地铁6号线一期正式开建。
2010年04月30日,昆明地铁1号线、昆明地铁2号线北段正式开建。
2010年07月28日,昆明地铁1号线南延长线正式开建。
2010年08月09日,昆明地铁3号线试验段开建。
2011年01月30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地铁三号线可行性报告。
2011年03月27日,昆明地铁1号线开始铺轨。
2013年01月08日上午9时9分,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列车在空载试运行过程中,列车上行至离斗南站约500米段时列车部分设施脱轨,导致司机室暖风装置坠落,造成司机室值班司机一死一伤。
4. 北京地铁发展史
伴随着北京的5条新地铁线路——大兴线、亦庄线、房山线、昌平线和15号线一期5条轨道交通新线同时开通,北京轨道交通的总里程超过300公里。
北京地铁揭开了发展的新篇章,开启了新里程。在今天,地铁已经融入百姓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京地铁给首都人民带来了便捷和畅通,提高了人们出行的效率,也节省了人们出行的时间和费用。我们无法想象,没有地铁的北京城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地铁已经深入人心,融入生活,成为北京人们生活的血液和命脉。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北京地铁的发展史,共同感受北京地铁的辉煌篇章。上世纪60年代: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规划在北京、沈阳、上海三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铁。北京地铁首先开工,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其线路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采用明挖回埋法施工。全长23.6公里,设17座车站和一座车辆段(古城车辆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1971年1月15日公主坟至北京站段开始试运行,1971年8月5日延长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长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长为苹果园至北京站。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于1969年,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建国门至复兴门,呈倒U字型,设12座车站及太平湖车辆段,线路长度为17.2公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地铁复八线于1992年6月24日开工建设,1999年9月28日通车试运营,2000年6月28日与一线全线贯通。新世纪以来:北京地铁13号线于2002年9月起分段开通,将霍营、回龙观和北苑等城北住宅区和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与中心城区联系起来。八通线于2003年开通,对改善通州交通环境起重要作用。2008年7月19日,在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奥运支线和机场线三条轨道新线正式通车。至此,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00公里,运营线路将达到8条,北京轨道交通的网络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2009年,北京地铁开通运营的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8号线,10号线,13号线,机场快轨,八通线,运营总里程达到228公里,预计2015年将达到561公里。2010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开通亦庄线、大兴线、房山线、15号线(顺义线)和昌平线,北京地铁总长度达到336公里。同年5月,北京地铁全线路网都开通了手机信号。如今的北京地铁,用“四通八达”来形容绝不为过,通过换乘,基本能达到北京的任何一个地方。而且,北京地铁自2007年10月7日起正式实行全网2元票价制度,2元票价可以达到任何地点,这也是惠及民生的重要表现之一。据悉,2015年前,将有10条地铁新线提前启动建设。10条新线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包括:8号线三期、3号线东段、3号线西段、12号线(北三环东西向)、16号线、6号线北段、东部加密线(天通苑)、西北加密线(昌平)、燕房线、海淀后山线(功能线)。到那时,北京地铁将对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发挥更大作用!
5. 上海地铁和北京地铁发展历史
关于这两个城市的地铁发展历史,可参考网络
上海地铁:网页链接
北京地铁:网页链接
另外,北京地铁单一2元早已成为历史,目前北京地铁也是按照里程收费的
6. 大连轨道交通的历史
大连轨道交通在大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当时的沙俄统治者出资在今大连火车站与寺儿沟住区之间铺设了一条有轨电车线路,这就是今日201路的前身,也是大连轨道交通历史的开端。后来,由于战争原因,这条线路在日本接管以后一度被废,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大连市才相继恢复了有轨2路(今201路)、有轨4路(今202路)、有轨5路(并入201路之前的203路)。
1909年9月25日,满铁运输部电气作业所在当时已处于日本统治下的大连开通了第一条有轨电车试验线路,标志着大连有轨电车和公共交通的开始,使大连成为全中华地区最早拥有有轨电车和公交的城市之一。该线路由电气游园(原动物园,今中心裕景)经大正通(今中山路、人民路)至大栈桥(今港湾桥),单程2.45公里。车辆为30台11型电车,车体由美国布列斯顿制造,底盘由英国蒙天吉布森制造,电气部分由德国制造,为木制复车台,每辆车定员72人,满载145人,当时俗称美国大木笼子。此后不断开辟新电车线路,于民主广场和解放广场建成两座轨线所。至1945年,电车共有11条线路,三个营业所,两个维修厂。
1945年,苏联红军从日本手中接收大连,1946年4月1日接收大连都市交通株式会社并改造为大连市交通公司。70年代,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开始大范围拆除有轨电车。其中沙河口-周水子段3路有轨电车改为当时的3路汽车(今BRT1路),今15路汽车即为当时有轨1路电改汽的线路。
1980年6月,有轨2路和有轨5路实现联运,1983年,201路名称正式出现。同年,有轨4路正式改称202路,运行线路为兴工街-黑石礁。1985年4月27日,201路正式拆分为两条线:沙河口火车站-大连火车站间的路线为201路,大连火车站-寺儿沟住区之间线路命名为203路。1996年夏季,3条线路先后宣布实行准无人售票。
2002年12月1日,202路将终点延伸至今天的河口软件园,以后又进一步延伸至小平岛前,形成了今天的线路。2002年11月8日,快轨3号线试通车,一年后正式运营。2006年开始有轨电车201、203分别开始轨道改造。2007年年末改造完成后,201、203两线重新合并,取消了沙河口火车驿站,起止站改为兴工街-海之韵公园,成为今天的201路。
大连地铁的设想最初提出于1980年代。1987年,大连提出了地下、地面及高架线路相结合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线路全长82.4公里,并写入了《大连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但由于对大连能否有能力修建、运营地铁有疑问,加之当时的宏观调控,大连地铁项目并未能实现。
大连修建地铁最新的一次尝试始于2005年。当年,大连再次提出修建地铁,依据《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大连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包含以《大连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方案》规划为基础的的1号线、2号线,以及连接市区与旅顺口区的新4号线的近期(2009-2016)规划建设的大连地铁一期工程。2009年7月,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9-2016)方案通过审批。
2009年1月,大连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2009年3月,大连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开始面向全国征集大连地铁标志设计,最终河北承德人吴禹征的设计方案获选。
2009年7月25日上午,大连地铁奠基仪式在港湾广场举行,开工建设两个试验段。2010年3月5日,大连市政府召开地铁开工动员大会,宣布大连地铁正式全线开工,同时大连地铁最终设计方案确定。估算总投资287.38亿元,每公里控制投资为4亿元;其中1号线投资100.16亿元,2号线投资187.22亿元。截至2010年5月,大连地铁全部26个标段均已开始施工。
大连地铁原计划在2012年年底前建成通车,投入试运营;实际上大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于2015年5月22日通车。
2014年6月10日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2011年3月10日上午,大连交通大学路段发生塌方事故,一名河南籍施工人员在塌方时随塌陷落下失踪。发生坍塌的掌子面距离地面17米,地面坍塌口约5平方米,土石方坍塌量约200立方米。失踪人员已于第二天证实死亡。 2011年3月16日晚6时30分左右,大连工业大学成教学院门前发生塌方,坍塌部分直径约10米,深6米。无人员伤亡。 2011年3月17日,山东路与松江路路口处的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塌方,坍塌部分直径逾一米。 2011年6月9日16时许,山东路施工现场附近路面坍塌,出现直径超过5米的深坑,部分地下管线断裂。 2011年8月29日早上5点左右,位于机场附近的虹港路与圣林路路口东北角发生塌方。塌方导致附近地区有线电视信号中断。同时,维修也造成事故附近路段严重堵车。 由于大连地质的复杂性,大连地铁在修建过程中曾发生多起塌陷事故。亦有民间人士对大连地铁的事故频发和扰民提出了批评。很多市民认为大连地铁在修建过程中涉嫌扰民,并且事故频发,在2011年8月14日的反对大连PX项目游行中,一七旬老太更是亮出含有“地铁是破坏”字样的标语。
7. 地铁的发展史最好能详细点
伦敦地铁
伦敦地铁历史悠久,是世界第一个地铁系统。除部分路线外,列车行走的管道狭窄,车厢也是比标准的铁路车厢为窄和矮。很多车站月台和通道都是拱形的,像是一根根管子,被称为Tube。
一些较旧的地铁站,设备简陋,灯光昏暗,部分墙壁和天花剥落。伦敦地铁车厢除狭窄外,也是没有空气调节的。车厢主要通风来自车卡之间通道车门的车窗,或车卡旁边窗户的小窗。伦敦地铁行车不稳,噪音亦很大。车卡之间的通道是外露的,但有车门保护,车门上贴有告示,行车期间是不可以使用的。若想像香港地铁车卡之间站着大量乘客,在伦敦可不行了。伦敦地铁(或其他铁路)另外有一样很特别的地方,是它的车门是有开关按钮,如果你不去按钮开门,车门也许不会开启。当然,伦敦地铁也有它的好处。伦敦地铁网络四通八达,车站指示和车厢广播亦算充足,使用地铁前往目的地,一般不用害怕迷路。
巴黎地铁
巴黎的交通之便堪称世界之最。巴黎的地铁历史悠久,风貌别致,像一座深邃的地下博物馆,自1900年开辟第一条线以来,目前已拥有14条地铁线、5条穿越巴黎大区的郊区快线(RER A、B、C、D、E线),站台总数近300,像一张密集的网络罩住巴黎及外围城市。地铁是巴黎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乘坐地铁可以到达巴黎的任何一处,简单而方便。
纽约地铁
纽约地铁没有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的地铁历史早,但却是当代最大的都市地下铁路:全长722英里,每天载客450万。纽约地铁是从1900年开始建设,每一个路线55英尺宽,15英尺深。当时,两家私立的公司Interborough Rapid Transit Company (IRT)和Brooklyn-Manhattan Transit Company (BMT)为主。1953年,地铁的票价是15分。1966年,地铁大罢工。1968年开始,纽约州开始接管地铁,1982年,大都会捷运局(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鄄ity)控制地铁系统。
北京地铁历史纪录
1969年10月1日,我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地铁建成通车。
很多到过首都北京的人都知道,就在北京城地下几十米的深处,还建设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北京地铁。一条四通八达的隧道中,风驰电掣般行驶着电动电车,这是新中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管理的第一条城市地下铁路。
修建北京地铁的决心其实最初萌生于五十年代。1965年,一份修建报告曾呈送在毛主席的书案前。
原铁道兵十二师政委 陈辛火
毛主席在报告上重要的批示是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失败,随时注意改正。
地铁的运输能力非常大,一条地铁,拿北京地铁来讲,现在就高峰时间,单方向的运营能力,每小时可以达到两万四千到两万五千人。这一条地铁可以顶地面上十几条公共交通线路的运输能力。
继北京地铁建成后,中国已在津沪穗等大城市建设了地铁。
地铁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定义如以下五个条件:
必须是大众运输系统
必须位于城市之内
必须以电力驱动
大部份需独立于其他交通体系 (如马路和其他铁路) 以外
班次必须频密
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心的路段都会铺在地下挖掘的隧道里。这些系统亦可称为地下铁路,简称地下铁或地铁。在台湾则称作“捷运”(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 MRT)。在中国大陆城市,修建于地上或高架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被称为“轻轨”。然而,在专业领域,“轻轨”与“地铁”的区分方式在于运量的不同,“轻轨”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小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大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有轨电车由于与其他交通工具共同使用道路路面,因此通常不被算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范围之内。但是随着现代公共交通技术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有轨电车和轻轨混合的方式,在场地宽松的地方单独架轨,在场地紧张的地方则公用道路路面,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站,两者的分界也越来越含糊。
用途
绝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是用来运载市内通勤的乘客,而在很多场合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会被当成城市交通的骨干。
美国的芝加哥曾有用来运载货物的地下铁路;英国伦敦亦有专门运载邮件的地下铁路。但两条铁路已先后在1959年及2003年停用。
在战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地下铁路亦会被用作工厂或防空洞。不少国家(如韩国)的地铁系统,在设计时都有把战争可能计算在设计内,所以无论是铁路的深度、人群控制方面,都同时兼顾日常交通及国防的需要。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亦被用作展示国家在经济、社会以及技术上高人一等的指标。例如前苏联的地下铁路系统便以车站装饰华丽出名,而朝鲜首都平壤的地下铁路系统亦有堂皇的装饰。
地下铁路建造
在地底下挖隧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需要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至少也要好几年才能完成。
明挖回填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明挖随填(明挖回填)。这种方法一般是在街道上挖掘大坑,再在下面建造隧道结构,隧道有足够的承托力后才把路面重新铺上。
除了道路被掘开,其他地下结构如电线、电话线、水管等都需要重新配置。
建这种隧道的物料一般是混凝土或钢,但较旧的系统也有使用砖块和铁的。
钻挖法
另一种方法是先在地面某处挖一个竖井,再在井底挖掘隧道。最常见的方法为使用钻挖机(潜盾机,盾构机),一面挖掘一面把预先准备好的组件安装在隧道壁上。对于建筑物高度密集的地方(如香港的香港岛),钻挖法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建造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街道或其他地下设施的影响非常小,甚至可在水底建造 (伦敦、首尔和香港的城市轨道系统都有很多越过河流或海港的隧道);隧道的设计也有较多的创作空间,例如车站会比站与站之间的隧道高一些,有助列车离站时加速以及进站时减速。
但这种挖法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其中之一是经常需要留意地下水的影响;另外在一些较硬的岩层开挖,可能需要炸药。地下空气供应问题甚至隧道坍塌亦有可能造成工人伤亡。此外,对于建筑高度密集的地方,挖掘时除了要留意避免对工地四周的建筑结构造成影响以外,有时亦要统筹所在的公用事业,把地底的输水、输电管线迁移,以便腾出地方来兴建列车通道。
8. 中国轨道交通发展史有哪些重要事件,或标志性事件
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是上海淞沪铁路,始建于1876年。1897年,清政府重修淞沪铁路,改窄轨为标准轨道,全长1609公里,沿线设宝山路、天通庵路、江湾等八个站。1898年竣工并恢复运行,客货兼营。20世纪60年代初因公共汽车开通,淞沪铁路停止客运。——常识科技篇。
第一条官办/准轨铁路 唐胥铁路;
第一条自主设计施工的铁路 京张铁路;
第一条自主设计公铁两用桥 钱塘江大桥;
新中国第一条铁路 成渝铁路;
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宝成铁路;
第一条既有线改造准高速铁路 广深铁路;
第一条重载铁路 大秦铁路;
第一条跨海铁路 粤海铁路;
第一条客运专线 秦沈客专;
第一条商业磁悬浮 上海磁悬浮示范线;
第一条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
第一条350km/h高铁 京津城际铁路。(仅供参考)
9. 世界轨道交通历史 or 小常识
世界轻轨交通发展简史
轻轨交通使一种中等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系统,它的客运量在地铁于公共汽车之间。轻轨可分为两类:车型和轨道结构类似地铁,运量较地铁略小的轻轨交通成为准地铁;另一类为运量比公共汽车略大,在地面行驶,路权可以共用的新型有轨电车。它是在传统的有轨电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其造价低、无污染、乘坐舒适、建设周期较短而被许多国家的大、中城市所接受,近年来不断得到发展和推广。
有轨电车已有100多年历史。在1881年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期间,展示了一列3辆电车编组的小功率有轨电车,只能乘坐6人,在400m长的轨道上往返运行。这是世界上第一辆有轨电车,它给世人提供了富有创意的启示。
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的有轨电车系统是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磁门德市。
此后有轨电车系统发展很快,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有轨电车线总长达25000km。到30年代,欧洲、日本、印度和我国的有轨电车有了很大发展。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到1909年大量也建成了有轨电车,在随后的年代里,我国的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长春、鞍山等城市都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在当时我国城市的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但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城市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合运行,又受路口红绿灯的控制,运行速度很慢,正点率低而且噪声大,加减速性能较差,但仍不失为居民出行的便捷交通工具。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的私人小汽车数量急剧增长,大量的汽车涌上街头,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于是导致世界上各大城市都纷纷拆除有轨电车线路。这阵风也波及到了我国,到50年代末,我国有关的大城市已把有轨电车拆除得所剩无几,仅剩下长春、大连和鞍山3座城市的有轨电车没有拆光,并一直保留至今,继续承担着正常的公共客运任务。
但汽车数量的过度增长使城市交通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交通堵塞,行车速度下降,空气污染和噪声严重,在闹市区甚至连停车也很难找到适当地方。到60年代初,西方一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除考虑修建地下铁道外,又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地面轨道交通方式上来。
利用现代高科技改造和发展有轨电车系统,在欧美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270多座城市建有新型有轨电车系统,说明新型有轨电车在一些国家的城市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1978年3月,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UITP)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会议,会上确定了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的统一名称,英文为Light Rail Transit,简称“轻轨”,英文缩写LRT。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根据我国《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用轻轨来命名中运量的地铁(包括地面和高架铁路),而欧洲所说的“轻轨”,一般是特制现代有轨电车交通。为了与欧洲的定义兼容,所以我们提出轻轨分为两类-准地铁与新型有轨电车。准地铁与地铁的不同之处在于运量和轴重较小,曲线半径较小以及“最大坡度”较大;此外并无多大区别,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新型有轨电车在世界各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尽管西方城市的私人小汽车拥有量还在不断增加,但发展新型有轨电车仍然是一项重点。
如法国的第一条现代化有轨电车线路,于1984年在南特市建成通车,线路长度10.16km,共设22座车站,车辆采用两端设司机室的六轴单铰接式电动客车,每辆车满载定员276人,单向高峰小时的客运能力为9000-18000人次。
70年代以来,现代有轨电车在世界各地发展很快,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已有60多座城市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亚洲除日本外,菲律宾马尼拉市和我国香港屯门至元朗的新型有轨电车也很有代表性。
由于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中等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已不完全局限在传统的钢轮钢轨系统方面,而是形成了一个形式多样的全新概念,如直线电机车系统;橡胶轮体系的新交通系统(AGT);跨座式独轨交通系统以及悬挂式独轨系统等。
世界轨道交通博客http://www.metros.cn/
10. 广州地铁的发展历史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28日,是广州市政府全资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员工8600多名。公司担负着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的重责,同时经营以地铁相关资源开发为主的多元化产业。公司成立以来,坚持改革创新,科学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恪守诚信、服务顾客、尊重员工、管理科学、品质效益、学习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地铁建设、运营管理和多种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公司先后获得“广东省先进集体”、“广州市精神文明单位标兵”、“广东省优秀企业文化单位”、“广东省诚信示范单位”、“广东省最受尊重十佳企业”等荣誉称号。
广州地铁已建成开通四条线路,总里程116公里,运营日均客运量超100万人次。在建线路包括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五号线、六号线、二/八号线延长线、三号线北延段,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佛线等。
伴随着地铁线网的延伸,公司一直探索着企业发展壮大之路。尤其是在1999年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后,公司审时度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企业改革,大胆进行理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经营创新,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司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条件。
公司坚持建设、运营、资源开发"一体化"经营模式,能高效地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形成了强有力的多条线建设组织协调能力和资源整合集成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建设工期,降低了工程投资,成为国内地铁建设的典范之一。
公司致力于提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自主创新能力,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开展科技创新。广州地铁二号线是中国第一个轨道交通国产化项目。技术上实现国内五个第一,即第一个应用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第一个全非接触式IC卡的自动售检票系统;第一个地铁集中供冷系统、第一个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技术、第一个使用国产化A型车辆。地铁二号线工程获得国内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被列为2004年度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荣获“2003(首届)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200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首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等称号。广州地铁三号线在国内首次采用120公里时速快线系统,首次应用移动闭塞信号系统和集成防灾报警等八大系统的主控设备;广州地铁四号线在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中大运量的直线电机运载系统,并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大运量直线电机车辆研制与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公司以"安全、快捷、准点、舒适"为目标,精心组织运营,不断提高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乘客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服务。广州地铁的行车安全、快捷舒适、干净卫生和文明服务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国家、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一些国际友人、海外华侨,对广州地铁的快捷、舒适、干净、文明给予了高度评价。广州地铁已成为展示广州市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广州地铁总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理念,倡导讲诚信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建造和经营地铁;开发资源、创效赢利;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优质的服务,进而贡献社会。”的企业使命,正稳步朝着“创建优秀现代企业、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单位”的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