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臣铁路(《李卫公问对》有过哪些版本)

分类: 高铁铁路 时间: 2024-11-02 22:30:56 作者:166580

① 《李卫公问对》有过哪些版本

《李卫公问对》,宋初有《兵法七书》本,后又有麻皓年注释本。宋元丰三年(1080)宋神宗诏令校定《孙子》、《李卫公问对》等七书为《武经七书》,镂版刊行。据陆心源《丽宋楼藏书志》载,宋代曾刊印过《李卫公问对》三卷单行本。但北宋之前的版本今不可见。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南宋孝宗、光宗年间刻《武经七书》本。此后众多丛书本及清刻、清抄本,大多源于此本。现存比较重要的注释本有宋施子美讲义本、明刘寅直解本、清朱墉汇解本。建国后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吴如嵩、王显臣的《李卫公问对校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和《李卫公问对浅说》(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

② 《李为公问对》作者是谁

关于《李卫公问对》的作者问题

《李卫公问对》是宋朝官定《武经七书》之一,但在宋朝已有人对他的作者问题提出疑问。
目前大致有三种看法:一是蓝永蔚《李靖问对伪辩》一文的看法,认为它是一部与李靖及《卫公兵法》都没有瓜葛的军事著作,为宋人阮逸所撰;二是孙公达《李卫公问对的由来》的看法,认为它是唐后期的作品,黄埔民从书中安西都护府等机构的设置时间考证,也认为是唐后期不知名的者所撰;三是吴如嵩、王显臣《李卫公问对校注》中的意见,认为它是唐太宗与李靖讨论军事问题的认识论辑录,经后人整理成书。

摘录自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军事科学

③ 那个出版社的《四书五经》最权威

四书五经(全三册)-宋.元人注- -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5.11

常用古籍版本目录
一行居集-(清)彭绍升撰-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90.4
二程集-(宋)程颢、程颐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1.7
人物志译注-柏原译注-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
人物志-(魏)刘邵撰-(北魏)刘昞注 任继愈断句-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9
十三经注疏(全四十册)- - -中华书局-1957.12
十三经注疏校记-孙诒让撰-雪克辑点-齐鲁书社-1983.9
习学记言序目(全二册)-(宋)叶适撰- -中华书局-1977.10
大众白话易经-秦磊编撰- -三秦出版社-1991.6
大同书-(清)康有为撰-周振甫、方渊点校-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8 1959.9
大学.中庸.论语-(宋)朱熹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
大易辑说-(元)王申子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大戴礼记解诂(十三经清人注疏)-(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 -
大戴礼记解诂(十三经清人注疏)-(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83.3
大戴礼记校补-(清)孙诒让撰-雪克点校-齐鲁书社-1988.1
仁学-(清)谭嗣同撰-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11
六十四卦经解-(清)朱骏声撰- -古籍出版社-1958.6
劝学篇.劝学篇书后-(清)张之洞等撰-冯天瑜、肖川点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7
太玄经(诸子百家丛书)-(汉)扬雄撰-范望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太玄校释-(汉)扬雄撰-郑万耕校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孔丛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战国)孔鲋撰-汪晫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孔丛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诸子百家丛书)-(战国)孔鲋撰-汪晫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孔记集解(十三经清入注疏)-(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9.2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撰- -中华书局-1958.9
孔子集语.文中子中说-孙星衍辑-王通撰 阮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
孔子家语-(魏)王肃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孔子家语-(魏)王肃撰-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孔子家语(诸子百家从书)-(魏)王肃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9
孔子家语疏证-(清)陈士珂辑- -上海书店影印-1987.1
无何集-(清)熊伯龙撰- -中华书局-1979.9
王弼集校释(全二册)-(魏)王弼撰-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8
王廷相集(理学丛书)(全四册)-(明)王廷相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9.9
长兴学记-康有为撰-陈汉才校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
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8.3
东莱博议-(宋)吕祖谦撰- -岳麓书社-1988.10
东坡易传-(宋)苏轼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东西均-(明)方以智撰-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11
乐育堂语录-(清)黄裳讲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北溪字义(理学丛书)-(宋)陈淳撰-熊国祯、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83.8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清)俞樾等撰- -中华书局-1956.1
古尊宿语录-(宋)赜藏主编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l991
古本周易参同契集注-(汉)魏伯阳撰-(清)仇兆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2
叶适集(全三册)- -刘公纯、王孝鱼、李哲夫点校-中华书局-1961.12
四书读本(全二册)-王缁尘讲述- -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6
四书集注-(宋)朱熹撰- -岳麓书社-1985.3
四书集注-(宋)朱熹撰- -巴蜀书社-1986.2
四书集注-(宋)朱熹撰-陈戍国标点-岳麓书社-1987.6
四书集注(全二册)- - -中华书局-1957.8
四书集注(大学、中庸、上论、下论、上孟、下孟)- - -上海沈鹤记书局-1951.
四书今译-夏延章等译注-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9
四书评-(明)李贽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5
四书全译-刘俊田等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
四书全译-张以文译注- -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5
四书五经-陈戍国点校- -岳麓书社-1991.7
四书五经(全三册)- - -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1988.7
四书五经(全三册)-宋.元人注- -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5.11
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注- -上海书店-1987.1
四书章句集注(孔子文化大全)-(宋)朱熹撰- -齐鲁书社-1988.7
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宋)朱熹撰- -中华书局-1983.10
四书章句集注(一函六册)-(宋)朱熹撰- -齐鲁书社-1989.5
四存编-(清)颜元撰-王星贤标点-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7.51959.9
札记今注今译(全二册)-王梦鸥注译- -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1988.5
正蒙注译-喻博文注译-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4
汉上易传-(宋)朱震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白虎通德论(诸子百家丛书)-(汉)班固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白话菜根谭-(明)洪自诚撰-多人校释-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6
白话论语- - -天津市古籍书店-1990.3
白话四书-黄朴民等注译- -三秦出版社-1990.11
白话四书-黄朴民等注译- -三秦出版社-1991.
白话注解四书(中国传统语言文化普及丛书)-杨春霖、郗政民主编-郗政民校勘-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3
白话易经-南怀瑾、徐芹庭译注- -岳麓书社-1988.2
白话易林-(汉)焦延寿原撰-申必华等译-三秦出版社-1991.6
白话易林-(汉)焦延寿原撰-申必华等译-三秦出版社-1990.6
礼记-陈澔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7.3
礼记集说(全二册)-(元)陈澔撰- -巴蜀书社-1989.3
礼记集说(三函二十四册)-(清)郑元庆编撰- -文物出版社影印-1986.10
礼记正义校勘记(全二册)-潘宗周撰-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10
仲氏易-(清)毛奇龄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伊川易传.易翼传-(宋)程颐、郑汝谐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关学编(理学丛书)-(明)冯从吾撰-陈俊民、徐兴海点校-中华书局-1987.9
刘子集校-(梁)刘勰撰-林其锬、陈凤金集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
刘子校注(四川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丛刊之二)-(北齐)刘昼撰- -巴蜀书社-1988.4
吕祖全书-(唐)吕岩撰-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89.
朱舜水集(全二册)- -朱谦之整理-中华书局-1981.8
朱子家训-朱柏庐原撰-李牧华注解-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3
朱子语类(全八册)-(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3
论语话解- - -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l990.7
论语集辑(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中华书局-1990.8
论语今译-毛子水译-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2
论语今译-唐满先译注- -江西人?br> 癯霭嫔?-1982.12
论语名句选译-周越等编撰-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1
论语浅解(中国古代文化要览小丛书)-钱逊撰-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10
论语疏证-杨树达撰- -科学出版社-1955.3
论语注(康有为学术撰作选)-楼宇烈整理- -中华书局-1984.1
论语注疏.孝经注疏(附校勘记)-(魏)何晏等注-(唐)李世民注(宋)邢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8.61962.3
论语正义-(清)刘宝楠撰-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6
论语正义-(清)刘宝楠撰- -中华书局-1958.9
论语正义(全二册)(十三经清人注疏)-(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90.3
论衡-(汉)王充撰-陈蒲清点校-岳麓书社-1991.8
论衡-(汉)王充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9
论衡(诸子百家丛书)-(汉)王充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论衡集解-刘盼遂撰- -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7.7 1959.9
论衡举正-孙人和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全四册)(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黄晖撰- -中华书局-1990.2
论衡校释(吴检斋遗书)-吴承仕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
论衡注释(全四册)-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 -中华书局-1979.10
两汉三国学案-(清)唐晏撰-关东民点校-中华书局-1986.12
伯牙琴-(宋)邓牧撰-张岂之、刘厚祜标点-中华书局-1959.9
何心隐集-(明)何心隐撰-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1960.9
初潭集(全二册)-(明)李贽撰- -中华书局-1974.12
吴廷翰集-(明)吴廷翰撰-容肇祖点校-中华书局-1984.2
困知记-(明)罗钦顺撰-阎韬点校-中华书局-1991.
困知记(理学丛书)-(明)罗钦顺撰-阎韬点校-中华书局-1990.8
宋元学案(全四册)-(清)黄宗羲原撰-全祖望补修 陈金生、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1986.12
宋本周易注疏(全二册)-(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康)孔颖达等撰-中华书局影印-1988.8
张居正集(第一册)-张舜徽主编-吴量恺等校注-荆楚书社-1987.9
张三丰全集-(明)张三丰撰-方春阳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12
张太岳集-(明)张居正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
张载集-(北宋)张载撰- -中华书局-1978.8
张子正蒙注-(清)王夫之撰- -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9 1959.12
张子正蒙注-(清)王夫之撰- -中华书局-1975.9
李觏集-(宋)李觏撰-王国轩点校-中华书局-1981.8
李卫公问对浅说(中国古代兵法通俗读物)- -吴如嵩、王显巨编-解放军出版社-1987.5
李卫公问对校注- -吴如嵩、王显臣校注-中华书局-1983.6
杨氏易传-(宋)杨简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评析本白话世说新语颜氏家训- -本书编委会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
近思录集注-(清)江永注- -上海书店影印-1987.
陆九渊集-(宋)陆九渊撰-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80.1
陈亮集(全二册)-(宋)陈亮撰-邓广铭点校-中华书局-1987.8
陈确集(全三册)-(清)陈确撰- -中华书局-1979.4
陈献章集(全二册)(理学丛书)-(明)陈献章撰-孙通海点校-中华书局-1987.7
周礼.仪礼.礼记- -陈戍国点校-岳麓书社-1989.7
周礼今注今译-林尹注译-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2
周礼正义(全十四册)-(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中华书局-1987.12
周易-(宋)朱熹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7.3
周易稗疏.易图明辨(四库易学丛刊)-(清)王夫之、胡渭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本义-(宋)朱熹注- -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3
周易本义-(宋)朱熹撰-王昭洲点校-三秦出版社-1989.8
周易本义.书经集传-(宋)朱熹撰- -巴蜀书社-1989.4
周易补注-陈树楷撰- -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12
周易参同契古注集成-(后蜀)彭晓等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6
周易传义附录-(宋)董楷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大传今注-高亨撰- -齐鲁书社-1979.8
周易大传新注-徐志锐撰- -齐鲁书社-1986.6
周易古经今注-高亨撰- -上海书店-1991
周易古经今注-高亨撰- -中华书局-1957.8
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高亨撰- -中华书局-1984.3
周易会通-(元)董真卿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撰-陈德述整理-巴蜀书社-1991.5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周易集解-李鼎祚撰- -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6
周易集解(全二册)-孙星衍编撰- -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8.7
周易集说.读易举要-(宋)俞琰等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集注-(明)来知德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今注今译-南怀瑾、徐芹庭注译- -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4
周易窥余-(宋)郑刚中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周易秘义-黎子耀撰-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8
周易浅述(全四册)(四库全书选辑)-(清)陈梦雷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
周易全译(中国历代名撰全译丛书)-徐子宏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周易尚氏学-尚秉和撰- -中华书局-1980.5
周易述-(清)惠栋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外传-(清)王夫之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62.7
周易玩辞-(宋)项安世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消息(一函十册)-(清)纪磊编撰- -文物出版社-1986.10
周易注疏-(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 陆德明音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周易注疏(一函六册)(古逸丛书三编)- - -中华书局影印-1986
周易要义(山左名贤遗书)-(清)宋书升撰-张雪庵校点-齐鲁书社-1988.6
周易爻变义蕴-(元)陈应润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义海摄要-(宋)李衡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周易译注-黄寿棋、张善文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5
周易正文(一函六册)(嘉业堂丛书)-(唐)孔颖达等撰- -文物出版社影印-1982.7
周易正义(附校勘记)-(魏)王弼、魏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
周敦颐集-(宋)周敦颐撰-陈克明点校-中华书局-1991.
呻吟语.菜根谭-(明)吕坤撰-(明)洪自诚撰-岳麓书社-1991.2
国朝汉学师承记(附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国朝宋学渊源记)-(清)江藩撰-钟哲整理-中华书局-1983.11
国学概论-章太炎讲演-曹聚仁记录-巴蜀书社-1987.7
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7.9
孟子通译-陈器之译注- -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5
孟子选讲-刘鄂培编撰- -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孟子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战国)孟柯撰-刘聿鑫、刘晓东译注-巴蜀书社-1988.10
孟子注疏(附校勘记)-(汉)赵岐注-(宋)孙囗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
孟子译注(全二册)-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60.1
孟子字义疏证-(清)戴震撰-何文光整理-中华书局-1961.12
孟子正义-(清)焦循撰-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6
孟子正义(人二册)-(清)焦循撰- -中华书局-1957.10
孟子正义(全二册)(十三经清人注疏)-(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中华书局-1987.10
孟子-(宋)朱熹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
孟子今译- -刘方元译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8
学记今译-顾树森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7
学记评注-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
学记释义-刘震编撰-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11
学记注译评-张应宗、张守基撰- -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12
学记译述-傅任敢撰- -新知识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新1版-1957.12 1962.9
学易笔谈(附三种)-(清)杭世骏撰- -天津古籍书店-1988.12
尚书引义-(清)王夫之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62.7
帛书周易校释-邓球柏撰-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1
明儒学案-(海王村古籍丛刊)-(清)黄宗羲撰-中国书店影印-1990.10
明道编-(明)黄绾撰-刘厚祜、张岂之标点-中华书局-1959.9
明儒学案(全二册)-(清)黄宗羲撰-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1985.10
明夷待访录-(清)黄宗羲撰- -古籍出版社-1955.12
易汉学易例-(清)惠栋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易经释疑-沈子复撰- -学苑出版社-1990.12
易林注-(汉)焦延寿撰-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12
易小传.周易通解(一函七册)-(宋)沈该、(清)卞斌编撰- -文物出版社-1986.10
易书诗礼四经正字考.论语注(一函三册)-(清)钟麟等编撰- -文物出版社影印-1991.
易数钩隐图.大易象数钩深图.易图通变.易筮通变-(宋)刘牧撰 (元)张理撰 (宋)雷思齐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易图明辩-(清)胡渭撰-王易等整理-巴蜀书社-1991.
易学启蒙-(宋)朱熹撰- -中国书店影印-1991.9
易原.复斋易说-(宋)程大昌、赵彦肃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易纂言.易纂言外翼-(元)吴澄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法言义疏-()汪荣宝撰- -中国书店影印-1991.6
法言义疏(全二册)(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汪荣宝撰-陈仲天点校-中华书局-1987.3
经法(马王堆汉墓帛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 -文物出版社-1976.5
经解入门-江藩编注-方国瑜校点-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1990.6
经学历史-(清)皮锡瑞撰-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1959.12
经学通论-(清)皮锡瑞撰- -中华书局-1954.10
经学系传谱-(清)赵灿撰-杨永昌、马继祖标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7
诚斋易传-(宋)杨万里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述学(附:校勘记,遗文抄)(全二册)-(清)汪中撰- -四川人民出版社-1957.
思辨录辑要(一函六册)-(明)陆世仪撰-(清)张伯行辑-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87.9
思问录.俟解-(清)王夫之撰-王伯祥点校-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9 1959.9
春秋董氏学(康有为学术撰作选)-楼宇烈整理- -中华书局-1990.7
春秋董氏学(康有为学术撰作选)-楼宇烈整理- -中华书局-1991
春秋繁露-(汉)董仲舒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
春秋繁露(全三册)(大字本)-(汉)董仲舒撰-(清)凌曙注-中华书局-1975.9
胡宏集(理学丛书)-(宋)胡宏撰-吴仁华点校-中华书局-1987.6
荀子-(战国)荀况撰-(唐)杨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
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战国)荀况撰(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8.9
荀子简释-(战国)荀况撰-梁启雄撰-古籍出版社-1956.11
荀子简释-(战国)荀况撰-梁启雄撰-中华书局-1983.1
荀子简注-(战国)荀况撰-章诗同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7
荀子新注-(战国)荀况撰-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注-中华书局-1979.2
荀子诂译-(战国)荀况撰-杨柳桥撰-齐鲁书社-1985.2
訄书-章炳麟撰-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3
退溪书节要-(朝鲜)李滉撰-张立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适可斋记言-(清)马建忠撰-张岂之、刘厚祜点校-中华书局-1960.4
原本周易本义 朱文公易说-(宋)朱熹撰-朱鉴编- -
原善.孟子字义疏证-(清)戴震撰-章锡琛标点-古籍出版社-1956.7
晁错集注释-(汉)晁错撰-《晁错集》注释组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6
校雠通义-(清)章学诚撰-刘公纯标点-古籍出版社-1956.12
盐铁论-(汉)桓宽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6
盐铁论-(汉)桓宽撰-张之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盐铁论(诸子百家丛书)-(汉)桓宽撰-张之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0
盐铁论读本-(汉)桓宽撰-郭沫若校订-科学出版社-1957.6
盐铁论简注-马非百注释- -中华书局-1984.10
盐铁论校注-(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4
盐铁论校注(全二册)(增订本)-(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12
盐铁论要释-杨树达撰- -科学出版社 中华书局新1版-1957.121963.9
盐铁论札记-王佩诤编撰- -商务印书馆-1958.6
袖珍本四书集注-(宋)朱熹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10
袖珍本四书集注-(宋)朱熹撰-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诸天讲(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91
诸天讲(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90.4
读四书大全说(全二册)-(清)王夫之撰- -中华书局-1975.9
读易会通-丁寿昌撰- -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8.7
贾谊集-(汉)贾谊撰-上海人民出版社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6
康南海政史文选-沈茂骏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11
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黄明同、吴熙钊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5
康子内外篇(外六篇)(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8.8
推易始末.春秋占筮书.易小帖(四库易学丛刊)-(清)毛奇龄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梁启超选集-梁启超撰-李华兴、吴嘉勋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1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撰- -中华书局-1954.10
清懦学案(海王村古籍丛刊)-(清)徐世昌撰- -中国书店影印-1990.9
清儒学案(全八十册)-徐世昌编- -中国书店-1959.
章太炎全集(三)-章炳麟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1984.7
续焚书-(明)李贽撰- -中华书局-1959.12
船山师友记-罗正钧纂- -岳麓书社-1982.9
船山全书(第九册)-(明)王夫之撰-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校-岳麓书社-1989.7
船山全书(第七册四书训义上第八册四书训义下)-(明)王夫之撰- -岳麓书社-1991.
船山全书(第一、二、十册)-(明)王夫之撰-《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校-岳麓书社-1988.12
船山全书第七册:四书训义上-(清)王夫之撰- -岳麓书社-1990.8
菜根谭-(明)洪应明撰-杜守华、吴晓明佼注-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1
菜根谭-(明)洪应明撰-毛毳、宗君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2
菜根谭-(明)洪应明撰-李牧华注解-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4
菜根谭-(明)洪应明撰-张风点校-三秦出版社-1988.6
菜根谭(白话注释)-(明)洪应明撰-郗政民注译-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3
菜根谭(处世修养篇)-(明)洪应明撰-汪乾初校-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4
菜根谭(新编)-(明)洪应明原撰-张熙江整理编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1
菜根谭注释-(明)洪应明撰-王同策注释-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9
菜根谈-(明)洪应明撰-梅伯春注释-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4
菜根谈-(明)洪应明撰-袁庭栋校注-巴蜀书社-1989.1
黄书.噩梦-(清)王夫之撰-王伯祥点校-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9 1959.9
御纂周易折中-(清)李光地等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御纂周易折中(一函十册)-(清)李光地撰- -学术期刊出版社影印-1988.8
景宋本礼记正义(四函廿四册)- - -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5
温公易说.横渠易说-(宋)司马光、张载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焚书-(明)李贽撰- -中华书局-1961.3
焚书.续焚书-(明)李贽撰-夏剑钦校点-岳麓书社-1991.
焚书.续焚书-(明)李贽撰- -中华书局-1975.1
焚书.续焚书(古典名撰普及文库)-(明)李贽撰-夏剑钦校点-岳麓书社-1990.8
焦氏易材注-尚秉和注- -中国书店影印-1990.7
焦氏易诂(一函四册)- - -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6
童溪易传-(宋)王宋传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新定三礼图(全二册)-(宋)聂崇义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5.6
新论-(汉)桓谭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
新序今注今译-卢元骏注译- -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6
新学伪经考-(清)康有为撰- -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3 1959.9
新语.潜夫论-(汉)陆贾撰-(汉)王符撰-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新语.潜夫论(诸子百家丛书)-(汉)陆贾、王符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9
新语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王利器撰- -中华书局-1986.8
潜夫论-(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
潜夫论笺-(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 彭铎校正-中华书局-1979.4
潜夫论笺校证(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 彭铎校证-中华书局-1985.9
潜书-(清)唐甄撰- -古籍出版社-1955.12
潜书注-(清)唐甄撰-《潜书》注释组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9
戴东原集(附年谱一卷,札记一卷)(全六册)-(清)戴震撰- -四川人民出版社-1957
稷下钩沉-张秉楠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5
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8
颜氏学记-(清)戴望撰-刘公纯标点-中华书局-1958.12
颜元集(全二册)(理学丛书)-(清)颜元撰-王星贤等点校-中华书局-1987.6
薛瑄全集-(明)薛瑄撰-孙玄常等点校-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8
戴震集-(清)戴震撰-汤志钧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5
戴震全集(第一册)-(清)戴震撰-戴震研究会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4
戴震文集-(清)戴震撰-赵玉新点校-中华书局-1991
戴震文集- -赵玉新点校-中华书局-1980.12
参考资料: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78821/

④ 李卫公问对有哪些内容

《李卫公问对》是一部问答体兵书。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或《唐李问对》。唐太宗即李世民(599~454),唐代皇帝,李渊次子。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后世居于陕西武功。他自幼聪颖干练,博文精武,少年即通古今兵法,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隋末劝其父起兵反隋,李渊称帝时,封为秦王,任尚书令。曾镇压窦建德、刘黑达等农民起义军,消灭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武德九年(626)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被立为太子,继帝位。公元626~649年在位,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常以“亡隋为戒”,较能任贤、纳谏,注意恢复发展社会经济和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贸易文化交流,贞观四年(630)击败东突厥,被铁勒、回纥等族尊为天可汗。晚年由于连年用兵,营建宫室,赋重役繁,加深了阶级矛盾。李卫公即李靖(571~649),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唐初军事家。少有文武材略,精熟兵法,其舅父名将韩擒虎“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隋末任马邑郡丞。唐高祖时,任行军总管,岭南道抚慰大使,以副帅佐李孝恭镇压辅公祐起义军。唐太宗时,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先后击败东突厥、吐谷浑,封卫国公,故称李卫公。据书目记载,他著有《卫公兵法》等十余部兵书,然大都佚失,“世无完书”,《通典》中保留了部分内容。

《唐李问对》,顾名思义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与卫国公李靖论兵的言论辑录。然而自北宋陈师道在《后山谈丛》中提出“世传王氏《元经》……李卫公《问对》,皆阮逸所著”和何在《春渚纪闻》中提出“先君(按:指何去非)言《六韬》非太公所作,……又疑《李卫公问对》亦非是”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一场争论,至今尚无定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吴曾《能改斋漫录》、汪宗沂《卫公兵法辑本自序》、湘浦《卫民捷录·问对题注》等径从陈、何之说,断定《李卫公问对》为阮逸伪撰。另一种意见否定阮逸所伪撰,如元马端临说:“神宗诏王震等校正之说既明见于国史,则非阮逸之假托也。”清姚际恒说:“今世传者当是神宗时所定本,因神宗有‘武人将佐不能通晓’之诏,故特多为鄙俚之辞。若阮逸所撰,当不尔。意或逸见此书,未慊其志,又别撰之。而世已行此书,彼书不行欤?”还有一种意见,即否定阮逸伪撰,也否定卫公所著,如明胡应麟说:“此书不特非卫公,亦非阮逸,当是唐末宋初俚儒村学缀拾贞观君臣遗事、杜佑《通典》原文,傅以闾阎耳口。”据今人考证,宋初既流行有《兵法七书》,宋神宗元丰三年下诏校定包括《李卫公问对》在内的七部兵书,颁定为武经,作为武举试士和武学的军事教科书,说是宋仁宗天圣(1023~1031)才中进士的阮逸伪撰,理由实不充分。说“其词旨浅陋猥俗,兵家最亡足采者。……当是唐末宋初俚儒村学缀拾贞观君臣遗事、杜佑《通典》原文,傅以闾阎耳口”,更是偏颇之言。公正的评价是:《李卫公问对》“兴废得失,事宜情实,兵家术法,灿然毕举,皆可垂范将来。”“《卫公问答》,语极审详,真大将言也。”“其书分别奇正,指画攻守,变易主客,于兵家微意时有所得。”综观全书,上述评论并非溢美之辞。《李卫公问对》虽未必是李靖的手定稿,它当是深通兵法韬略,熟悉唐太宗、李靖事迹的隐士根据唐、李论兵言论汇编而成,具体成书时间不可确断,然据宋初即有《兵法七书》流传推测,其下限应在五代之前。

《李卫公问对》共分上、中、下三卷,一万零三百余字。全书涉及的军事问题比较广泛,既有对历代战争经验的总结和评述,又有对古代兵法的诠释和发挥;既讲训练,又讲作战;既讨论治军,又讨论用人;既有对古代军制的追述,又有对兵学源流的考辨,但主要内容是讲训练和作战,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心围绕着“奇正”论述问题。

奇正是古代军事学术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历代军事家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李卫公问对》对奇正论述深刻,分析透辟。它引《握奇经》:“八阵,四为正,四为奇”,说明奇正原是方阵队形变换的战术。方阵中有四块“阵地”或“实地”(即战斗部队的位置),有四块“闲地”或“虚地”。在“实地”作战的部队就是“正兵”;利用“虚地”实施机动的部队就是“奇兵”。它认为奇与正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提出“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奇正,在人而已,变而神之,所以推乎天也”。它用奇正的观点来解释进退、攻守、众寡、将帅、营阵、训练等各个方面的军事问题,大大发挥了孙子的奇正学说。如它指出:“凡兵,以向前为正,后却为奇”;“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大众所合为正,将所自出为奇”;“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等。它把奇正与虚实、示形紧密联系起来阐述,指出“奇正者,所以致敌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以奇”,“但教诸将以奇正,然后虚实自知焉”,“故形之者,以奇示敌,非吾正也;胜之者,以正击敌,非吾奇也。此谓奇正相变”,“形人而我无形,此乃奇正之极致。”

《李卫公问对》非常重视阵法训练。主张从实战需要出发训练部队,达到在战斗中“斗乱而法不乱”,“形圆而势不散”,“绝而不离,却而不散”。它重视训练方法,认为“教得其道,则士乐为用;教不得法,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强调根据部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练,“汉戍宜自为一法,蕃落宜自为一法,教习各异,勿使混同。”它还提出了由单兵到小分队,由小分队到大部队的训练程序,即由伍法而队法而阵法。对于方阵、圆阵作了较为明确的阐述。尤其对李靖创造的六花阵,明确指出本于诸葛亮八阵法,“外画之方,内环之圆,是成六花,俗所号尔”,“凡立队,相去各十步;驻队去前队二十步;每隔一队,立一战队。前进以五十步为节。角一声,诸队皆散立,不过十步之内。至第四角声,笼枪跪坐。于是鼓之,三呼三击,三十步至五十步以制敌之变。马军从背出,亦五十步临时节止。前正后奇,观敌如何。再鼓之,则前奇后正,复邀敌来,伺隙捣虚。此六花大率皆然也”。

《李卫公问对》对古代兵法的源流进行了总结归纳,它认为古代兵法“大体不出三门四种而已”,即:“《太公谋》八十一篇,所谓阴谋,不可以言穷;《太公言》七十一篇,不可以兵穷;《太公兵》八十五篇,不可以财穷。此三门也”,“权谋为一种,形势为一种,及阴阳、技巧二种,此四种也。”它对古代重要兵法进行了评述和发挥,其中有许多独到见解。如对《孙子》“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的解释不囿于曹操等旧说,并批评他们用力量的强弱来解释是“不悟攻守之法也”。指出“谓敌未可胜,则我且自守;待敌可胜,则攻之尔。非以强弱为辞也”。对于攻守问题,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如“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而已矣”,“攻者,不止攻其城击其阵而已,必有攻其心之术焉;守者,不止完其壁坚其阵而已,必也守吾气而有待焉”等等。

《李卫公问对》也包含着较为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它认为战争的胜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不可归结为单纯的一个原因,“兵家胜败,情状万殊,不可以一事推也”。它还认为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强弱、优劣、主客都处在变化之中,“‘因粮于敌’,是变客为主也;‘饱能饥之,佚能劳之’,是变主为客也。”它注重人事、反对迷信,指出“后世庸将泥于术数,是以多败”,“及其成功,在人事而已”。但是,它又不主张废弃阴阳术数,认为这是“使贪使愚”的诡道之术。

《李卫公问对》是《武经七书》之一,在中国古代军事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也存有一些明显的封建糟粕,如对李责力的明黜暗用的封建权术;它提出阴阳术数为诡道之术,若用来作为欺骗敌人、团结内部的一种战术,尚有可取之处,若用它来愚弄本部士卒,便是封建的愚兵政策。它的“教正不教奇”的论点,也有很大的片面性。明何良臣曾批评它说:“奇而不教,则号无以别,变何以施?”(《阵纪·奇正》)《李卫公问对》,宋初有《兵法七书》本,后又有麻皓年注释本。宋元丰三年(1080)宋神宗诏令校定《孙子》、《李卫公问对》等七书为《武经七书》,镂版刊行。据陆心源《丽宋楼藏书志》载,宋代曾刊印过《李卫公问对》三卷单行本。但北宋之前的版本今不可见。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南宋孝宗、光宗年间刻《武经七书》本。此后众多丛书本及清刻、清抄本,大多源于此本。现存比较重要的注释本有宋施子美讲义本、明刘寅直解本、清朱墉汇解本。建国后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吴如嵩、王显臣的《李卫公问对校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和《李卫公问对浅说》(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书影

⑤ 兵书 有哪些

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汉书·艺文志》著录古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历代兵书从内容上可分为兵法、兵略、训练、阵法、兵制、兵器、城守、军事地理、名将传等类。现存最早的完整兵书是《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武
《吴子》 旧题:吴起 [注]
《六韬》 旧题:姜尚 [注]
《司马法》 田和 [注]
《三略》 旧题:黄石公 [注]
《尉缭子》 尉缭
《唐李问对》 阮逸 [注]
《孙膑兵法》 孙膑
《百战奇略》 刘基
《握奇经》 旧题:风后氏
《鬼谷子》 王诩
《将苑》 旧题:诸葛亮
《何博士备论》 何去非
《三十六计》 作者不详
《纪效新书》 戚继光
《曾胡治兵语录》 蔡锷
中国明代辑录名将传略的兵书。全称《新镌绣像旁批详注总断广百将传》。题明黄道周注断,陈元素原本,周亮辅增补,实为在宋张预《百将传》基础上,几经增补而成。辑周初至明后期将帅185人,共20卷,文18万余字,图20幅,明崇祯十六年(1643)刊行。后人改为《广名将传》、《广名将谱》,所辑人物略有出入。该书记叙人物,推崇品德战功,尤重用兵的谋略战法。

广陵书局 江苏省扬州市 <<精注精译中华传世兵书全集>>(全1-4册)16开.精装. 徐 寒 主编. 线装书局(图) 军事 徐 寒 主编 线装书局 2006-06-00 10成品相 850.00
合众书局 北京市海淀区 中国古代兵书(图) 文学 柳玲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1-11-01 8成品相 5.00
白洋淀书斋 北京市石景山区 中国兵书总目【作者签名本1版1印、仅印2000册】(图) 历史 刘申宁 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0-00-00 9.5成品相 120.00
老昆明古旧书店 云南省昆明市 中国古代兵书杂谈(图) 军事 王显臣 许保林 战士出版社 1983-12-01 9成品相 5.00
致爽斋 天津市河东区 先秦兵书佚文辑解(图) 历史 徐勇主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01-00 9.5成品相 14.00
小舟书店 北京市朝阳区 中国兵书知见录(护封精装本)(图) 综合类、其他类 许保林编 解放军出版社 1988-09-01 9成品相 25.00
复旦书斋 上海市杨浦区 中国兵书集成(第26册《草芦经略》、《投笔肤谈》等. 精装带护封. 据明粤雅堂、万历弘锡堂本影印)(图) 国学古籍 (明)佚名 撰 (明)何守法 撰音点注 (明)吕坤 等著 中国兵书集成编委 辽沈书社 解放军出版社 1994-01-01 9成品相 55.00

⑥ 中国的历史上诞生了多少本兵书

最有名的是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 孙武
《吴子》吴起
《六韬》姜尚
《司马法》 田和
《三略》 黄石公
《尉缭子》 尉缭
《唐李问对》 阮逸
但这几本也是古人做战必读的:
《孙膑兵法》 孙膑
《百战奇略》 刘基
《握奇经》 风后氏
《鬼谷子》 王诩
《将苑》 诸葛亮
《何博士备论》 何去非
《三十六计》 作者不详
《纪效新书》 戚继光
《曾胡治兵语录》 蔡锷
按名称长短分,历史上的兵书共有六十一部!
《策林》 《几策》 《将苑》 《刘子》
《六韬》 《权书》 《三略》 《素书》
《鬼谷子》 《虎钤经》 《潜夫论》 《守城录》
《司马法》 《尉缭子》 《握奇经》 《八阵总述》
《百战奇略》 《范子计然》 《纪效新书》 《历代兵制》
《六韬佚文》 《美芹十论》 《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
《孙子算经》 《太公金匮》 《太公阴谋》 《吴子兵法》
《言兵事书》 《阃外春秋》 《便宜十六策》 《古今刀剑录》
《何博士备论》 《李卫公兵法》 《司马法逸文》 《《兵法》辑佚》
《《新书》辑佚》 《《战略》辑佚》 《敦煌写卷六韬》 《群书治要六韬》
《水战兵法辑佚》 《卫公兵法辑本》 《银雀山尉缭子》 《曾胡治兵语录》
《翠微先生北征录》 《黄帝问玄女兵法》 《军政、军志辑佚》 《太公兵法佚文》
《曹操《兵法》辑佚》 《大通上孙家寨汉简》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武侯八陈兵法辑略》 《《范蠡兵法》辑佚》 《《孙子略解》曹操注》
《李筌注《孙子兵法》》 《太公兵法佚文附录》 《陶弘景注《鬼谷子》》 《银雀山汉墓竹简六韬》
《诸葛亮注《阴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