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铁路组成(铁路是怎么定义的)

A. 铁路轨道有哪几部分组成

铁路轨道由道床、轨枕、钢轨、联接零件、防爬设备及道岔组成。

最初钢轨为铸铁轨,再发展为工字形钢轨,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多数铁路采用的标准轨距(见铁路轨道几何形位)为1435毫米(4英尺8(1/2)英寸)。较此窄的称窄轨铁路,较此宽的称宽轨铁路(见铁路工程)。

道床直接铺在路基面上,道床采用碎石、卵石、矿渣等材料。钢轨、轨枕、道床是一些不同力学性质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的。一般而言,轨道的底部为道床,是为轨道提供弹性及排水功能。铁轨也可以铺在混凝土筑成的基座上 (在桥上就相当常见) ,甚至嵌在混凝土里。

轨枕埋在道床内,一般为横向铺设,用木、钢筋混凝土或钢制成。

钢轨以连接零件扣紧在轨枕上。

(1)传统铁路组成扩展阅读:

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是由英国的怡和洋行在华修建的吴淞铁路。凭借英国工程师的几份设计图纸,当时矿场工人采用起重锅炉和竖井架的槽铁等旧材料,试制成功了一台0-3-0型的火车。

五年后,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到清朝结束时,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9000千米。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铁路里程达到2.18万公里。

到2003年底中国铁路只有7.3万公里,50多年只增长了5万公里,人均不足一根烟长。到2014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2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达到1.6万公里,西部地区营业里程4.4万公里。

B. 铁路线路由几部分组成

工具原料铁路线路
1
铁路线路路基
保证整个铁路线路稳固的基础,就是它版的整个路基,整权个路基是用土压制而成的,一般需要经过多次的夯实,这才能够保证整个路基是稳固的
2
碎石层
在铁路线路的路基的上方会铺设一层碎石,这一层随时可以起到支撑以及减震的作用
3
两侧路肩
在铁路线路的两侧会有路间,路见会有一定的高度,但并不是非常的高,这个高度刚刚好,可以起到不让线路中间碎石散开的那个程度
4
水泥枕木
在碎石层的上方,会非常紧致的放了一层水泥枕木,这个节目可以对钢轨起到支撑以及稳固的作用,保证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
5
两根钢轨
钢轨是火车能够运行的最为重要的保证,而且钢轨的质量要求非常的高,不能够一压就损坏了
6
两侧水沟
在铁路线路的两侧会设置有水沟,方便排水,因为在有一些地区下雨拖特别多的话,需要及时的排水,才能够保证整个线路是安全的

C. 铁路轨道的组成结构

轨道由 道床、轨枕、钢轨、联接零件、防爬设备及道岔组成。最初钢轨为铸铁轨,再发展为工字形钢轨,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多数铁路采用的标准轨距(见铁路轨道几何形位)为1435毫米(4英尺8(1/2)英寸)。较此窄的称窄轨铁路,较此宽的称宽轨铁路(见铁路工程)。
道床直接铺在路基面上,道床采用碎石、卵石、矿渣等材料。钢轨、轨枕、道床是一些不同力学性质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的。一般而言,轨道的底部为道床,是为轨道提供弹性及排水功能。铁轨也可以铺在混凝土筑成的基座上 (在桥上就相当常见) ,甚至嵌在混凝土里。
轨枕埋在道床内,一般为横向铺设,用木、钢筋混凝土或钢制成。
钢轨以连接零件扣紧在轨枕上。 道砟铺设于路基上,轨枕下,用以藏护轨枕的对象。依铺设的位置可分上下两层,上层为顶层道渣,下层为底层道渣。
道渣的功用如下:
1.承受轨枕所传下的压力,并将此压力平均分布在路基上。
2.固定轨枕位置,维持轨道正确的线型和坡度。
3.排除轨枕周围及下方雨水,防止路基的土壤因湿软变形。
4.增加轨道的弹力,使受列车碾压后的钢轨迅速回复原来正确位置。
5.防止轨道生长杂草。
现代轨道工程为了减少道渣的维护,并且提高路基的强度,以混凝土地基取代道渣、枕木及路基,称之为无道渣轨道。可以降低维修时间,维持良好的质量及行车安全。 钢轨乃供列车车轮滚动行驶其上的铁路构建,主要功用如下:
1.承受车轮重压及磨损。
2.将车轮重压分散置钢轨下的轨枕。
3.承受不断反复的重压。
无论钢轨的重量如何,断面质量比例大致应为:头部42%、腰部21%、底部37%,且钢轨的高度应等于底部的宽度。当钢轨头部受磨损达0.64厘米时,需立即抽换钢轨。 铁路道钉
铁路道钉的作用在于将钢轨扣接在轨枕上,并维持两轨间的固定轨距,最常用的铁路道钉有普通道钉、钩道钉和螺旋道钉品种。
轨道接头
轨条接头在于维持接缝处的强度及劲度,使轨条具有均匀的弹性。一般以两块鱼尾版贴于钢轨两侧的腰部,而以附有弹簧垫圈的螺栓旋紧。鱼尾版有60厘米和90厘米两种,使用60厘米版需旋以4螺栓,使用90厘米者需旋以6螺栓。
现代化轨道为彻底改善钢轨接头之缺点,采取连续焊接之方式,以连续焊接钢轨取代钢轨接头,藉以减少轨道之维修工作,并可增加使用年限,此称为长焊钢轨。
轨撑
用以支撑钢轨外侧的腰部,以抵抗钢轨头部所受之侧向力,防止因钢轨倾斜而导致之道钉松动。
扣件
嵌入轨枕扣住钢轨底部之上的金属夹或柄,除可抵抗车轮垂直滚压及侧向推力外,也可防止钢轨纵向爬行。 装设于钢轨底下,以其一侧顶住轨枕(及垫钣),除用防止钢轨因车轮滚动所造成的纵向爬行,并可控制钢轨因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延伸现象。

D. 铁路结构都包括哪些

路基、路肩、道渣石、护坡、挡墙、排水沟、明洞、涵洞、隧道、桥梁、避车洞、钢轨、轨距、轨缝、道岔、轨尖、曲线半径、外轨超高、变坡点、坡度标、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公里标等。

E. 铁路组成形式有哪几种线型

铁路组成形式呢是有三种线型的。

F. 简述铁路线路的组成

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正线是连结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专站的线路。站线是属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装卸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段管线是指机务、工务、电务、供电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岔线是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特别用途线是指安全线和避难线。 根据线路意义及其在整个铁路网中的作用,划分为3个等级:Ⅰ级铁路:保证全国运输联系,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和在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800万吨;Ⅱ级铁路: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在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500万吨;Ⅲ级铁路:为某一地区服务,具有地方意义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500万吨。===转

G. 铁路线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铁路线路是为了进行铁路运输所修建的固定路线。是铁路固定基础设施的主体。

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组成。正线是连结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站线是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装卸线、货物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段管线是指机务、工务、电务、供电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岔线是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特别用途线是指安全线和避难线。根据线路意义及其在整个铁路网中的作用,划分为3个等级:Ⅰ级铁路:保证全国运输联系,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和在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800万吨;Ⅱ级铁路: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在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500万吨;Ⅲ级铁路:为某一地区服务,具有地方意义的铁路,远期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500万吨。

H. 铁路是怎么定义的

车站是铁路线上设有配线的分界点,是铁路承运旅客或 货物、办理列车到发与会让和其他技术作业的场所,也可称之为是铁路的运营场所和技术作业场所。其技术作业分为:接 发列车、调车作业(解体列车、编组列车、货车取送、客车车底取送、检修车取送、机车车辆转线)、列检、上水、物资补给、行 李邮包装卸、工作人员换乘、机车摘挂、车辆摘挂等。
车站行车组织工作的基本职责是:车站应不间断地接发列车,严格按列车运行图行车。车站按其所担负的客货运量和行车工作量的大小,及其 在国家政治、经济上的地位,分为特、一、二、三、四、五等站。

I. 什么是传统铁路,有什么特点

传统铁路是最原来始的轨道交通,分源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两大类。它主要负责大规模兼远距离的客货运输,通常由大型机车牵引多节车厢或车皮进行运载。传统铁路是轨道交通的核心成员,事关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命脉。
传统铁路在中短距离市域铁路中的运用同样很广泛,如北京和温州的市域铁路,都采用了传统铁路技术。

赞 (6)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